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526节

  三天后。

  瑶岭农业各生产单位迎来了夏收,各种大型农业机械大发神威,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反而是提前完成了各项工作。

  接下来就是夏种,这一季,各单位所属的水田依然是全部用来培育稻种。

  不过这一季也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农优精品016】稻种的培育面积,扩大到了4万亩,而【农优82】稻种的培育面积则减少到了2万亩。

  这个生产计划并算不激进,因为之前公司接了一笔外贸大单,这一季生产的【南光五号】稻种,大部分都会用来出口。

  所以,方唯和蔡桐都认为,秋收之后的库存压力并不大。

  “支书,【农优精品016】的统计数据出来了,亩产达到了1720斤,简直是个奇迹。咱们需要对外发布这个消息吗?”

  蔡桐等公司的高管,这段时间全部来到了生产一线。

  他们在得知了【农优精品016】的产量之后,还特意品尝了一下新品稻子的味道,说实话,比【南光五号】都要强一线。

  对很多人来说,粳稻的口感和味道都比籼稻强。可方唯搞出来的几款籼稻杂交水稻打破了人们的认知,口感和味道都相当不错。

  只不过当【农优精品016】横空出世之后,再次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起码蔡桐觉得这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大米。

  “咱们先不要对外发布,我把申报的事情交给了作物所的孙所长,让他完成了申报之后再说。”

  方唯没有忘记孙士礼,把这份荣耀给了对方。

  他现在已经没有了出风头的心思,再说了作物所和孙士礼要的仅仅是学术成果,现实利益跑不掉,瑶岭农业迟早会因为这款稻种而再次走红的。

  中午。

  方唯和蔡桐等人去了食堂吃饭,今天特意煮了【农优精品016】这种大米,米饭端上来就香味扑鼻,吃进嘴里简直是口舌生香。

  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要强过南光系列,也比【农优82】更加优秀。

  “蔡总,你应该和张楚商量一下,瑶岭大米应该出一款高端的大米,【农优精品016】正合适。”

  方唯想到了利益最大化的这个问题,【农优82】完全不用淘汰,【农优精品016】走中高端路线,【农优82】这批中低端路线,互相之间未必就是竞争的关系。

  反正【农优精品016】的推广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么安排应该是合适的。

  “这是一个好主意,我晚上就打电话,让张楚明天过来一趟。”

  蔡桐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瑶岭大米】已经是驰名全国的大米品牌,旗下也应该有不同档次的多个品种的大米。

  目前公司出产的各类稻种很多,显然食品公司米厂的发展有些滞后了。

  翌日。

  方惟一早来到了办公室,先处理了几件公务,然后开始看文件。

  临近中午的时候,蔡桐和张楚联袂走了进来。

  他请二人落座,工作人员送来了茶水。

  “老张,米厂这边应该有所改变才行。现在你们的品种只有【南光四号】,这款稻种虽然不错,但却依靠种植户供应稻谷,有着天然缺陷。”

  方唯稍后对米厂的现状表示了不满,说实话,张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辣椒酱厂,其他食品公司的所属的厂子明显有所疏忽。

  “是啊,张经理,你这是抱着金饭碗喝稀粥,完全没有发挥出专业的优势,咱们瑶岭农业的强项就是稻种,你应该在这方面多想办法。”

  蔡桐也敲打了张楚一句,对方倒是没有为自己辩解,当场就承认了错误。

  不过,他还是有些心虚,生怕自己无法驾驭新的局面。

  “支书,蔡总,我是担心销售问题,所以才迈不开步子。今年咱们和人家的授权合同就到期了磨豆腐已经明确说了不再续约,所以我也不敢增加品种。”

  之前,【农优82】是授权给一家粮食企业的,对方利用种植这个品种稻谷,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但对方似乎对这个品种大米的定价不太满意,决定放弃后续的合作。

  这件事对张楚的触动很大,所以他在大米这一块才会这么保守。

  “咱们有完整的产业链,更应该深挖潜力才对。我是这样考虑的,籼稻精品主推【南光四号】,籼稻主力品种主推【南光五号】。

  而粳稻呢,咱们也有两款。粳稻精品主推【农优精品016】,粳稻主力品种主推【农优82】,这样的话,高中低档都全齐了。

  咱们从下一季开始,米厂的原材料一律不再外购,全部实行自产自销,严格控制产量以及产品的品质。”

  方唯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公司的稻种可以外销,但公司种植的稻谷则一律供应米厂。

  而且米厂不再外购稻谷,这四个品种稻子都由各基地种植,这样才能保证原材料的安全。

  这其中有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公司出产的稻谷都是在【种植区】内种植的,无论是产品和品质,都比其他地方种植的水稻品质更高。

  这个差距是无法弥补的,一样的稻种种出来的稻谷,在产量和品质上都会有所差距,特别是在口感和味道上的差距更大。

  方唯打算好好经营【瑶岭大米】这个品牌,以前是条件不具备,公司没那么多的土地。现在公司已经拥有50万亩的水稻种植基地,不好好利用的话,岂不是太可惜了?

  “好的,支书,我们会按照你的指示做好这些事的。”

  蔡桐和张楚纷纷表态,一定要经营好【瑶岭大米】这个品牌。

  剩下就是和种植户解约的事情,这个问题倒不大,收购上来之后可以再按照散装大米出售。虽然这中间的没什么利润,但慢慢过渡,合同到期不续,不至于产生太大的后遗症。

  其实,这两年种植户也在快速的减少,种田真的不如外出打工,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收购水稻的数量快速递减,也是方唯下决心改变的主要原因。

  现在不改变,真到了原材料无以为继的那一天,【瑶岭大米】这个品牌怕是会废了。

  这件事肯定不是心血来潮,两大水稻种植基地,夏种的时候就考虑了各个稻种的种植份额。

  包括【南光五号】、【南光四号】、【农优精品016】、【农优82】都有种植,这就为接下来品牌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于销售,方唯觉得问题不大。

  公司拥有完整的销售渠道,以及【瑶岭大米】这么多年在市场上积累的口碑,只要价格不是很离谱,就能顺利的卖出去。

  匆匆数日。

  这一季产出的稻种开始对外销售,孙士礼那边已经完成了申报工作,在作物所的极力推荐下,【农优精品016】获得了大奖。

  这款粳稻杂交水稻的横空出世,顿时的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新稻种上市三天就一抢而空,这其中固然有数量较少的原因,关键还是各路专家的极力推荐。

  至于试种的【农优精品016】水稻,则全部给了米厂,希望能打造一款中高端的品种。

  【南光五号】水稻的产量比较大,原材料不用发愁,而【南光四号】水稻则是从种植户手上收购的,适当的下调了价格。

  四个品种的瑶岭大米,两款籼米、两款粳米,开始通过销售渠道源源不断的涌入市场。

  销售的情况还可以,这个恐怕需要经过时间的发酵,在积累了足够的口效应之后,才会大卖特卖。

  鉴于【瑶岭大米】在市场的表现一直都不错,有不少顾客也愿意尝尝鲜。大米买回家,马上就察觉到了瑶岭大米的不同。

  这种感受可比之前的【南光四号】更加强烈,毕竟除了收购的【南光四号】之外,其余的三种水稻都是在【种植区】种植的。

  有了属性的加持,水稻种植基地出产的水稻,在口感上和味道上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是非种植区种出来的水稻无法相比的。

第477章 品牌的优势,颠倒黑白

  因此,只有公司所属的种植基地出产的大米,才能称得上是【瑶岭大米】,其他地方哪怕用的是同一款稻种,出产的大米也有明显的差距。

  这种差距大到什么程度呢?只要一吃就能分辨出来。

  结果就是其中的三种大米销量在快速的上涨,包括【南光五号】、【农优82】以及【农优精品016】的销售很快就火爆了起来。

  【南光四号】则排在了末尾,毕竟是种植户种出来的,品质肯定会差一些。

  好在从秋收开始就可以进行全部的替换,所有品种的大米都采用公司自产的水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品质如一。

  “支书,咱们的稻种销售可比稻谷销售火爆多了,截至目前,所有的稻种都销售一空,其他作物的种子同样是产销两旺。”

  这段时间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候,蔡桐等人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

  夏收之后是夏种,这一季收获的各类种子和稻谷还要销售,整个公司的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忙到现在,各项工作基本上算是完成了,蔡桐也准备返回省城。

  “那就好!咱们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育种,只有各类种子畅销,今年的利润才会有保障。”

  方唯也挺高兴,拉着蔡桐聊了好一会。

  临近中午,他和蔡桐等人去了食堂吃饭,吃过饭蔡桐等人便乘车直奔省城。

  过了几天,更加详细的销售报表送到了方唯的手上。根据他的分析,经过这一季的补缺,稻种和玉米种子的供应已经恢复了正常,可以预见,未来这两种种子的价格会缓慢的回落。

  但价格也不大可能回到上涨之前的价格。

  其他的作物种子,基本上变化不大,惟一就是蔬菜种子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今年以来,田炳义合作社的效益可是水涨船高,产品供不应求。在品质和价格之间,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选择了品质,毕竟高品质的蔬菜也能卖个好价钱。

  另外,其他生产单位也有蔬菜种子产出,但在本地的影响力远远不如田炳义合作社,所以一般都是销往外地。

  这天早上。

  方唯和盘莲花一起驾车去了陈州。

  斌斌和小洁已经放了暑假,兄妹两人分别乘飞机抵达了省城,然后一起从省城坐火车到陈州。

  今儿他们两口子就是去陈州火车站接两个孩子。

  之前斌斌已经给家里打过电话,他已经顺利的毕业并成功拿到了保送研究生的名额。

  等到了九月初,他需要去羊城参加学校的面试和复试,通过之后就可以直接报到上学。

  方唯和盘莲花提前来到了火车站,然后买了站台票进了车站。这年月还有站台票,他不记得是哪一年取消的。

  两人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列车快进站了,他们才通过闸口来到了站台上。

  “斌斌,小洁!”

  当两个孩子从车厢里下来,盘莲花一眼就看到了他们,然后一边招呼一边跑了过去。

  方唯帮女儿拿行李,至于儿子就不用他管了。斌斌长得人高马大,根本不需要伢老子帮忙。

  一家子出了车站,方唯开车带他们去吃午餐。吃过饭,便一刻不停的赶回了家里。

  晚上。

  阿姐做了一桌子菜,孙道人也难得的喝了几杯酒。

  方唯看着给老道敬酒的儿子,才蓦然意识到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

  孩子能去羊城读硕士研究生,盘莲花自然也很高兴。只不过她也有隐忧,这孩子在京城读了好几年的大学,居然没有谈对象?

  她和方唯在斌斌这个年纪已经结婚了呢。

  “斌斌,之前你说学习很忙,再加上年龄也小,确实不用着急。但你现在本科都毕业了,也不能光想着读书,个人问题也得抓紧啊。”

  当妈的最关心孩子的终身大事,一顿饭还没吃完,她就提起了这事儿。

  “妈,要谈对象也得遇到合适的才行啊,你放心,这事儿不会耽误的。”

  斌斌觉得很无奈,这两年只要放假回来,老娘肯定会提起这事儿。

  他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在学校里看多了分分合合的事情,所以打算缓一缓。他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会因为谈对象而改变。

  方唯没吱声,他知道儿子很有主见,也不想过多的干涉。

  吃过饭,方唯还是按照习惯和婆娘一起出去散步。今儿多了一个尾巴,小洁非要跟着,他俩自然也不会拒绝。

首节 上一节 526/5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