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519节

  方平两口子自从来到了省城,这些年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方面是为了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儿子一家人在省城,老两口自己回去还怪孤单的。

  涛涛现在是单位上的骨干,整天忙得不见人影,小雅和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娘家,所以今年他和田桂花想回乡下。

  “我们没有时间限制,看你哪天能走,我等你们。”

  方唯并不急于赶回村里,反正赶在年前回去就行。

  “那就后天吧,后天咱们一起走。”

  方平打算休假,反正年前也没什么事,竹器厂最近都停工了,大家都在准备过年的事情。

  因此,他提前离岗也没什么负担。

  两天后。

  两辆车从省城直奔瑶岭乡,正好中午到家。

  阿姐和孙道人正在家里等着,方唯等人一进屋,阿姐就开始炒菜。

  方平两口子也是在这边吃的饭,他俩回来倒不用打扫卫生,屋里的卫生一直都有人打扫,但要开火做饭就比较麻烦。

  “大哥,我这边什么都有,你拿一些过去先用着。你们就回来这么几天,买一大堆东西没必要。”

  方唯倒是喊大哥大嫂每天都过来吃饭,但田桂花不肯。自己的家里不做饭,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过日子家里就得有烟火气。

  他也不勉强,随后给大哥那边拿了一大堆的米面、茶油、以及各种的调味品。

  这些东西家里多得很,没必要让大哥再去买。

  方平在村里也呆不了多久,这么安排倒也合适。

  匆匆数日。

  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

  今年的除夕很热闹,方平和田桂花回来过年,方家两兄弟又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这次的年夜饭比往年都丰盛,吴天明托人带来了不少海鲜,成为了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

  方唯打开了一瓶珍藏十年的茅台,给大家都倒了一杯,连小洁都不例外。

  实际上两个孩子都遗传了他的好酒量,平时看不出来,今儿过年都放开了,左一杯右一杯,连点反应都没有。

  不得已,方唯又拿出来两瓶好酒。

第468章 前途,联名提案

  “爸,我不喝了,你们继续。”

  小洁到底是姑娘,喝到了一定的程度便不再继续喝。

  斌斌根本不管这些,到最后只有他还能陪伢老子喝几杯,方平早就不胜酒力了。

  吃过饭,方唯让儿子把大伯和伯娘送回去,自己则陪着小洁在院子里放花炮。孙道人搬了一张凳子坐在门口,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幕。

  等斌斌回来后,方唯就让兄妹两人自己玩,他回到屋里歇了一会。

  今天他很高兴,方平和田桂花也很高兴。

  在省城过年总觉得差了点意思,回到村里反而能找到以前的那种感觉。

  不过方平和田桂花在村里也呆不了几天,大年初五,两人便返回了省城。这期间方唯也问过大哥,要是对方不愿意呆在省城,他可以把对方调回来。

  “让你大哥再干两三年,然后就回来。”

  田桂花替方平拿定了主意,两人还是决定叶落归根。

  他俩育有一儿一女,都很有出息。但他们心里却有一种说不来的滋味,儿子是工作狂人,动不动就一两个月不见人影,女儿干脆见不着面,现在居然断了联系。

  如果不是放不下家具公司,方平和田桂花早就回来了。

  方唯不好说什么,他大概能猜到婷婷是因为性质特殊,所以才和家人断了联系。但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他们大概宁可孩子不要这么优秀。

  过了年,寒假还有不少时间。

  斌斌和孙道人整天呆在诊所里,在师父的看护下,斌斌完全可以做到独自接诊患者。

  “斌斌,马上要毕业了,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方唯在年后也比较忙,除了陪家人,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了瑶寨的试验田。

  所以一家人也都搬到了山上居住,好在他和婆娘都有车,上下班倒是很方便。

  这天下午,方唯去诊所接上了儿子和孙道人,走到半道儿他突然问了一句。

  “我肯定要读研的,不过我不想在本校读,打算去羊城读。保送的名额肯定有我一个,不过外推的名额还不好说,开学后我会抓紧时间定下来。”

  斌斌也一直想和家人谈谈这事儿,不过之前忙着过年就没有说,他本来打算等开学前再说的。

  现在既然父亲问了此事,他便一五一十的做了回答。

  “羊城中医药大学那边我已经帮你说好了,只要你有意去那边读研,应该没什么问题。”

  回到家,方唯第一次给斌斌交了底。

  以前不说是因为担心儿子在思想上松懈,但今年斌斌就要面临毕业的问题,这件事就必须要给孩子说了。

  要不然会耽误大事的。

  “啊?不是,爸,你在羊城中医药大学还这么有面子?”

  斌斌果然感到很吃惊,看来孙道人并没有和他说这些事儿。

  “你伢老子认识学校的楚校长,你读研的事儿前几个月就说好了。当然,保送是你们学校的事情,还得靠你自己争取。”

  孙道人和方唯夫妇一样关心斌斌的前程,老道居然连保研的事情都研究明白了。

  他这这么一说,斌斌顿时懂了,看样子只要拿到保送的外推名额,面试和复试应该没啥问题。

  说实话,他还挺激动的。

  有了斌斌的决定,方唯便抽时间给楚凡打了一个电话。

  “既然孩子做了决定,我这边是很欢迎他来读书的。不过,正常的面试和复试他得参加,以便让我们掌握他的真实水平,可以吧?”

  “没问题,没问题,我相信儿子能通过面试和复试的。楚校长,我替斌斌谢谢你的提携,等什么时候再见面,我得陪你多喝几杯酒。”

  “客气了不是?孩子还没有拿到外推名额吧?这样,我给他们学校打个电话,这事儿就不用你操心了。”

  “那敢情好,多谢,多谢!”

  楚凡愿意提携一个有真材实料的后辈,滥竽充数肯定不行。这也是他特意提到面试和复试的原因,要是连这两关都过不了,那么斌斌是没有资格在他的学校读研的。

  在这个底线之上,他倒是愿意给斌斌提供一些便利。

  两人结束了通话,方唯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斌斌师从孙道人,孙道人的医术就连楚凡都都赞不绝口。而且斌斌在大学期间品学兼优,从来没有挂过科,成绩一向是名列前茅的。

  要是孩子不争气,方唯也不会和楚凡开这个口。

  三人回到家里刚坐下,盘莲花和小洁也走进了家门。小洁在家很无聊,就缠着妈妈去了竹器厂,反正比呆在家里有意思。

  吃过饭,方唯和盘莲花出去散步,他就说了今天的事情。

  盘莲花也很高兴,她同样相信自己的儿子,区区的面试和复试绝对难不倒他的。

  “三哥,难道斌斌以后真的会留在羊城工作吗?”

  盘莲花肯定不愿意儿子到县城工作,沿海一带是改开的前沿,各方面条件自然不错。

  但一想起方平和田桂花两口子孤孤单单的样子,她的心里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问方唯,还不如说是她在问自己。

  “这倒不一定,到时候看斌斌的机遇吧。”

  方唯没有多说什么,孩子的前途最重要,他是不会非要把孩子绑在身边的。

  斌斌是这样,以后的小洁也是一样。

  盘莲花默默无语,不再纠结这个未来的难题。

  时间匆匆。

  斌斌和小洁陆续返校,公司开始准备春播工作。

  今年的生产计划比较激进,瑶岭合作社、育种中心、新林农场、阳山农场,一共22万亩水田将全部用来培育稻种。

  其中,【南光四号】4万亩、【农优82】4万亩、【南光五号】12万亩,并尝试培育【农优精品016】2万亩。

  如果到了夏季能获得大丰收,那么稻种就会过剩,夏种的时候将停止一季的稻种生产。

  这个安排虽然有点激进,但能很好的保证公司各类稻种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有利于稻种价格畸形的疯涨。

  涨价是好事,过度涨价就是坏事,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瑶岭农业来说很不利。

  上午。

  方唯再次来到了瑶寨的试验田。

  “三哥,经过我们的努力,新一轮的【农优精品016】稻种获得了丰收。育种材料我们这里很充足,可以给新林农场拿过去了。”

  王松林向方唯作了汇报,新品种的粳稻杂交水稻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做的不错,松林,你们能凑齐10万亩农田所需的【农优精品016】稻种吗?”

  这一季除了开始大面积尝试培育新稻种,另外还有尝试大面积种植这种水稻。

  试验种植区会放在阳山水稻种植基地,所以这一季只会种植40万亩【南光五号】水稻,另外会种植10万亩的【农优精品016】水稻。

  大面积试种是稻种定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了,不管是方唯还是王松林都对成功充满了信心。

  “请三哥放心,这点稻种我们绝对能拿的出来。”

  王松林拍了胸膛,方唯便给相关的单位打了电话,让他们派人派车来拉稻种和育种材料。

  春播前的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方唯离开瑶寨返回办公室,就收到了会议通知。算算时间,他明天或者后天就得动身去京城。

  春播工作倒不需要他操心,蔡桐等人会过来坐镇指挥,各单位有赵金生等人各司其职,根本没有他插手的余地。

  所以第二天他就动身前往了京城。

  在本次会议上,方唯和其他一些代表联名提出了重视种子安全的议案,这份议案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支持的人少反对的人多,说白了很多人还是没有意识到保证种子安全的重要性。

  联名提案的代表很沮丧,方唯晚上便把大家叫到一起喝了一顿酒。

  “大家不要灰心,接下来咱们还要继续加强调研工作,到了明年,咱们继续提交这个议案。”

  方唯打算年年提有关种子安全的议案,他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绝不会放弃的。

  大家受到了他的情绪感染,也都纷纷打起了精神。只要大家坚持提出这个问题,迟早会被上面重视的。

  喝完这顿酒,大家便各奔东西。

  方唯去学校看了一趟斌斌,然后坐上火车直奔陈州,从陈州返回了村里。

  歇了两天,他去县里向罗志敏通报了本次会议的精神,然后就开始巡视各个生产单位,视察各单位的春播情况。

  大家也没让他失望,一圈走下来,基本上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首节 上一节 519/5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