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农优精品016】稻种距离定型业已为时不远,估计到明年夏天或者秋天就可以彻底完成定型工作。
这款稻种的亩产超过了1700斤,再次刷新了粳稻杂交水稻的产量最高记录。
“非常好,咱们成功在望!”
方唯十分开心,粳稻在口感上和味道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价格更高。只要产量上来了,未来有着宽阔的市场空间。
育种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距离彻底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他让王松林继续保密,现在还没有到公布的时候,一切都等彻底定型之后再说。
接下来,方唯给这个寨里的育种小组批了一笔丰厚的奖金,要求大家再接再砺,一定要完成好新稻种项目的收尾工作。
他算了一下,自己的手里目前拥有多种稻种以及作物育种的所有权,一年光是拿授权提成都有好几百万元。
其实他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匆匆数日。
瑶岭食品公司决定搬迁到省城。
张楚一方面放不下家里人,另一方面又舍不得食品公司总经理的职位,纠结来纠结去,反而是最后一个到达省城的人。
瑶岭大厦提前给食品公司腾出来了办公场地,场地当然也要支付租金,毕竟各单位都是单独核算的。
其间,方唯也来了一趟省城,看到食品公司很快就进入了正轨他才放心。
这次来省城当然不止这一件事情,他给王林等人带了一大堆土特产,趁着请大家吃饭的机会送到了每一个人的手上。
上次黄克礼打击报复的时候,这些人纷纷伸出了援手,这份情他得领。
“方支书,瑶岭农业产出的稻种现在都成了香饽饽,有人抱怨拿着钱进去你们那边都提不上货,供应真的这么紧张。”
唐飞是省农业厅的副职,和王林的关系也是最好的一个。
酒过三巡,他突然问了方唯一个问题。
“还真就这么紧张,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接了东南亚客商的一个大订单,但由于洪涝灾害的影响,夏收的时候未能按时交货,所以推到了秋收。”
方唯笑着解释了一句,然后静等着对方的下文。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我有个朋友需要一批【南光五号】稻种,数量不大,你能不能帮忙解决?要是有困难就算了,就当我没说。”
唐飞很客气,实际上需要稻种的人和他关系匪浅,要是方唯不给面子他回去后还真不好交代。
“你朋友要的这个数量不多,回头你让他来找我,我从公司的备用稻种里卖给他。”
方唯自然懂的花花轿子人抬人的道理,人家给他帮了几次忙,第一次开口他不能拒绝。
好在人家知道他的难处,没有狮子大开口,他便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方支书,还是你够意思。来,咱俩单独碰一个,谢谢了!”
唐飞不禁大喜,举杯和方唯一起干了一杯酒。
其他人不动声色的看着这一幕,大家对方唯的印象又好了几分。要是今天对方百般推脱,大家也不会说什么,但以后给方唯的帮忙的时候恐怕会有所保留。
之前大家帮助方唯都是看在武耀阳和王林的面子上,但不管谁的面子总有耗尽的那一天。
别看方唯只是给唐飞帮了个小忙,但蕴含的意义却很大。
起码让大家都知道了方唯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吃完饭,方唯挨个把大家送上车,然后给每人奉上了一份土特产。东西不值钱,还是那句话,这代表了他的一个态度,大家都很高兴。
“方支书,那我就回了,以后有什么事情给我打电话,或者直接给他们打电话都行。另外,黄克礼那人不简单,你还是多提防。”
王林提着土特产上车离去,方唯就直接回到了家里。
省城这套房子一直由方平在派人维护,所以他到家之后就可以倒头便睡,不需要忙前忙后的。
第二天一早,他就驾车直奔村里。
现在的情况是黄克礼拿他没啥好办法,同样的,方唯拿黄克礼也没有好办法。
那就暂时各自安好,等时机到了再说。
回来后的第二天,罗志敏直接来到了方唯的办公室。
“方支书,你最近挺忙啊,想和你见个面都不容易。”
“瞧你说的,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坐着,你要是有什么吩咐,打个电话我不就去县里了?”
罗志敏这段时间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他向上级反映了黄克礼的问题,现在黄克礼恨他恨得简直入骨。
对方虽然决定不了他的任免,但却可以给他制造很多麻烦。
“方支书,你可不够意思。我这边整天焦头烂额的,你却把食品公司迁到了省城,我的工作不好做啊。”
罗志敏事先就知道食品公司搬迁的事情,但他并没有站出来阻拦。
一是阻拦也没有用,二是他明白方唯的良苦用心,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给对方添堵。
现在事情过去了,他吐槽两句肯定没问题,主要还是担心对方把产业都迁走。
“就搬走了一个空架子,生产工厂不是都留下来了嘛。罗书记,我不是不相信你,而是有些事你也无能为力,我总得自保不是?”
方唯起身给罗志敏泡了茶,然后给对方交了底。
他也知道食品公司搬走了就等于是带走了一大块税收,但他需要自保,所以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我能理解,但有一条,你得答应我,绝不能把育种产业外迁。方支书,不是每个人都是黄克礼那样的,你要相信大部分人还是想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罗志敏深有感触,他是担心方唯对本地区失去了信心,从而离开。
说实话,如果不是确实呆不下去了,方唯是不会离开家乡的。再说了,换一个地方就一定是歌舞升平的吗?
这年月正处于新旧观念的碰撞期,而且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什么奇葩事没有?
“罗书记,你放心吧,我是不会自毁长城的。我这一路走来,遇到的打击并不少,但你看看,那些打击我的人如今在哪里?”
方唯哈哈一笑,显得很坦然。
罗志敏也受到了他的情绪感染,忍不住笑骂了一句:“就你能是吧?你要是这么牛,还不赶紧出手把姓黄的搞走?”
“搞走他我没办法,但我可以保证,他只要跳起来一次就会被按下去一次。”
之前稍微有点凝重的气氛一一扫而空,方唯给罗志敏交了底。
罗志敏点点头,便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在品尝瑶山上出产的苦茶。
临近中午,方唯和罗志敏一起去了县城,然后在常去的那个酒家吃了午饭。今儿两人都没有喝酒,话也不多,但各自的心里都有了一份默契。
吃过饭,方唯便回到家里,美美的睡了一觉。
今天和罗志敏见面,有些事情两个人都没有提,但事实上的盟友关系已经建立。不光是两人有着共同的敌人,而且两人还有着共同的利益。
不管是方唯还是罗志敏,从内心里来说,都希望新林县能越来越好。
临近年底,方唯在瑶岭合作社召开了工作总结暨新年生产计划会,总结过去计划未来。
“我们这一年克服了重重困难,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短板,不能骄傲自满。”
工作总结虽然有点空泛,但归结到具体的问题上就是经验的积累。
瑶岭农业就是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当中阔步向前,是人都会犯错,只要不犯原则上的错误就行。
方唯随后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今年的总损失大约在1.1亿元左右,虽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但他还是希望明年能把损失弥补回来。
“蔡总,你来谈一谈来年的生产计划。”
“好的,那我就讲讲。明年的稻种依然会呈现紧张的态势,这个局面大概要等到夏收之后才能彻底改观。
所以,来年开春我们还得加大稻种的培育力度,具体计划安排如下:瑶岭合作社培育4万亩的【南光四号】、4万亩的【农优82】稻种.”
除了瑶岭合作社之外,新林农场、阳山农场,一共是10万亩水田,将继续培育【南光五号】稻种。
育种中心的4万亩水田则用来培育【农优精品016】稻种。
阳山水稻种植基地则全部试种【农优精品016】水稻,陈州水稻种植基地则继续种植【南光五号】水稻。
另外像【南豆333】、【玉香一号】等,依然会继续培育种子,其他的高产作物种子也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妥善安排。
“这就是我们的初步生产计划,大家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请畅所欲言。”
蔡桐讲完了生产计划,基本上和大家想的差不多。
像稻种供应不足的情况起码要到明年夏天才能缓解,春天自然要加大稻种的生产力度,这时能预见到的利润,可不能放跑了。
第465章 偷袭,打造供应链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蔡总的生产计划就予以通过。”
方唯主持会议,通过了来年的生产计划。
今年各单位都不种植越冬油菜,所以大部分社员都没什么事情做。几个合作社的理事在一起商量,趁着农闲时节,多搞一些活动。
首先是举行乒乓球联赛,以各大队为单位组队报名,然后展开循环赛。
最后胜出的三支队伍能拿到一笔奖金,所有的参赛人员也都有一些补贴。总的来说耗费的资金不大,却深受社员们的喜爱。
方唯还特意去看了两场比赛,水平什么的不重要的,重要是大家的参与度很高。
接下来还有羽毛球比赛、流动放电影、大礼堂举办的专题电影周等等,年前还会举办“农业知识竞赛”。
搞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总比大家整天关起门来打牌要强。
现在合作社已经没了生产的职能,生产职能早已让渡给了瑶岭农业,剩下的就只有服务的职能。比如像改善大家的生产生活环境,组织一些活动等等。
方唯对各合作社理事的表现很满意。
上午。
方唯在办公室看了几份文件,然后去了研究所。
“方支书,你交给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大的进展,惭愧啊!”
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作物所的同志,都有点不敢面对方唯。
自从接受了方唯发布的任务之后,他们就开始研究下一代的高产大豆。方唯提供了框架性的技术路线图,他们本以为会很顺利,结果连第一步都没有迈过去。
研究人员千辛万苦找来了多个品种的大豆,经过筛选,然后进行了不同方向的培育。
但是很可惜,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搞得他们痛苦不堪。有人都想走国外同行那条路,转基因育种,只可惜这项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
“科研就是这样的,过程不仅漫长而且痛苦。大家千万不要灰心,咱们还是要继续坚持下去,一旦突破了第一步,后续的道路就宽敞多了。”
方唯鼓励了大家一番,然后去查看了目前正在培育的几个大豆品种。
项目组目前采用的是传统育种方法,一轮又一轮的培育只是为了找到那些个特异的存在,其实也就是异变植株。
这其实就和等着天上掉馅饼差不多,一轮一轮,循环往复,既辛苦又枯燥。
“方支书,要不更换一下技术路线,搞杂交大豆怎么样?”
有些人很灰心,就想着能不能更换赛道。
既然传统的育种方法不好使,还不如走杂交大豆的技术路线。实际上杂交大豆的培育反而更加困难,他们也是没办法了。
“再试一试,另外,你们把正在培育的品种种子给我一些,我让瑶寨的育种小组尝试一下。”
研究遇到了瓶颈,自然得由方唯亲自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