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504节

  目标要求,单产起码提高20%以上,其他数据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方支书,我们把这个项目命名为【超级大豆】工程,作物所那边答应再增加人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研究所的负责人向方唯汇报,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作物所那边也很重视这个【超级大豆】项目,打算派遣精兵强将参与进来,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拿下。

  “很好!你们要向作物所的同志学习,务必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把这个【超级大豆】的项目拿下来。我这边已经做好了路线图,你们前期照这个方案执行。”

  方唯也是挖空了心思,结合了前世的一些先进技术,做出了项目研究路线图。

  整个育种工作都将在他的指导下完成,所以他才是整个团队的灵魂人物和总负责人。因此,项目成果的收益归他个人,学术成果归作物所和研究所。

  大家各取所需,全都干劲十足。

  本来方唯是不打算这么早就开始进行【超级大豆】的研究的,只是目前的现实压力很大,他不得不提前拿出来了一些干货。

  阻止国际巨头抢滩登陆,就等于是打击了新凯奇。

  这笔账方唯算的很清楚,现在要是不努力,等人家的转基因技术进一步优化,到时候就会把自己彻底甩开。

  等研究所的负责人走了之后,他继续完善路线图。

  之前给研究所的路线图只是前期的研究所需,后面还有很多环节,需要逐步完善。

  这一忙活,就到了下午下班的时间。方唯收拾好桌子上面的东西,带着没做完的资料回到了家里。他打算等吃过饭再继续奋斗,总之要尽快搞完。

  “三哥,也不知道道长最近怎么样?”

  吃饭的时候,盘莲花忽然想起了孙道人。

  孙道人和家人一样,大家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一下子少了对方还挺不适应的。

  “我也不知道,等过些天有空了咱们上山去看看他。”

  方唯不觉得老道会有什么问题,就他那两个徒弟肯定不敢对师父不敬。

  师徒三人是从最艰难的岁月当中一起走过来的,情同父子,再怎么着老道过的也不会差。

  “那行,最近你先忙你的,等你忙完了咱们就一起去观里看看。”

  盘莲花点点头,便不再多言。

  方唯加班几点,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做出来了完整的路线图,或者叫项目方案。他提出来的都是一些纲领性的东西,只要按照这份方案走下去,成功的概率很高。

  作物所的同志看到这份这份路线图之后,忍不住感慨万千。

  有这么一尊大神就是好啊,在大家还没有头绪的时候,清晰的路线图就摆在了面前。研究工作最珍贵的就是思路,只要思路正确一般都能成功。

  这也是作物所的这些研究人员,愿意长年累月呆在农村的原因所在。

  因为跟着方唯干能出成果啊,这些年已经完成了多项重大的技术成果,他们的研究能力、工资待遇、职称等等,都蹭蹭往上跳。

  这种好事平时打着灯笼都难找,因此大家都咬牙在这边挺着。

  这次新项目需要从作物所抽调一些人手,结果一宣布,大家都抢着报名。搞到最后还得搞选拔,要不然谁都不愿意。

  与此同时,研究所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

  这就是背靠实力单位的好处,要是没有作物所的支持,仅凭公司育种研究所的实力,恐怕没这么快就能突破。

  方唯得知以后也很高兴,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很重要的技术储备。

  这玩意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过了一段时间。

  蔡桐再次来到了方唯的办公室,向他汇报了【南玉一号】种子的销售情况。

  “【南玉一号】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直接把咱们在【玉香183】上失去的市场份额给夺了回来。而且不仅于此,咱们还在继续蚕食新凯奇的玉米种子市场,前景看好。”

  蔡桐喜气洋洋的,新凯奇已经有了全面溃败的架势,他怎能不高兴?

  当然,这个所谓的全面溃败是指玉米种子这一块,其他作物方面还是依然如故,没什么大变化。

  “但我们的大豆却在节节败退,不得已,有关方面出台了一些保护措施,保护我们自己的大豆,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

  方唯给蔡桐泼了一瓢冷水,他的习惯就是这样,在悲观的时候他喜欢给人打气,在乐观的时候喜欢泼凉水。

  刚才还洋洋得意的蔡桐,听到这话,马上收起了笑容。

  他很清楚,对方说的是对的,现在还远没有到开香槟庆祝的时候。

  “是我有点得意忘形了,你说的对,在油料作物以及食用油这一块,我们的短板明显。支书,我很佩服你的前瞻性,希望咱们的【超级大豆】能顺利搞出来。”

  蔡桐现在明白了方唯的危机感是从哪里来的,不久之前才拿出来了轰动业界的【南豆333】,现在又开始搞【超级大豆】项目。

  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从种子入手是最好的选择。

  当产量上去之后,有些问题便很自然的迎刃而解,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人卡脖子。

  方唯记得很清楚,在前世就发生过所谓的“大豆之战”。国际巨头利用低价倾销把国内的大豆产业链打得稀里哗啦,然后利用市场优势大幅涨价,一直到现在她还是记忆犹新。

  他能做的就是努力搞出来更高产更优质的大豆品种,至于别的方面,他是无能为力的。

  “蔡总,咱们的【玉香183】会造成多少积压?”

  目前正处在更新换代的当口,不能只看到新品种的爆火,还得考虑老品种体面的退出。

  因此,方唯才有这么一问。

  “应该不多,若是从长期的角度观察,应该能全部销售出去。”

  这一季新老品种的玉米种子都有,而且几乎是同步上市销售。

  现在【南玉一号】卖得好,并不是说【玉香183】就彻底滞销,仅仅是比以前卖的慢一点,但依然有销路。

  总有一些人是比较守旧的,在【南玉一号】的种植效果没有出来之前,他们暂时不会更换种子。

  好在这一季【玉香183】的产量较小,方唯等人早就预见到了这种情况,所以主动进行了减产,因此也不会有多少积压。

  “行,剩下的事情你负责处理好。”

  两人随后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临近中午,方唯开车和蔡桐去了县里吃饭。

  下午县里有一个座谈会,罗志敏特意邀请了瑶岭农业的负责人出席。方唯不想去,蔡桐作为公司总经理出席这个座谈会倒也合适。

  吃过饭,方唯便返回了家里。

  下午没什么事,他就多睡了一会,然后准备了一些珍稀草药,打算带给孙道人。

  第二天。

  方唯和盘莲花就一起驾车去了三清观。

  和上次来的时候比较,今儿的游客数量有所减少,起码上山的台阶不再拥堵,但人流量依然不小。

  夫妻二人把车停在山门外,徒步登上了台阶,抵达了三清观。

第451章 特大暴雨,险情

  这次观里的人都认出了这位方支书,知道他和孙道长的关系不一般,马上就有人去通知主持,还有人引领着二人往里面走。

  方唯微微一笑,知道孙道人整顿三清观已经初见成效。

  当然,道观也不可能不接受信众的供养,包括人家捐的香油钱、善款,都还是接收的。但之前比较过份的门票、抽签解签等项目,都不再收费。

  斋堂供应饭食提高了标准,降低了价格,就这一条就获得了无数的称赞。

  稍后,孙道人带着两个徒弟就迎了出来。

  “老三,今儿怎么想起来上山了?”

  孙道人看起来气色不错,看到方唯和盘莲花显得有点惊喜。

  “最近我俩不太忙,就想着过来看看你,你还好吧?”

  “好,都挺好。走,屋里坐,喝杯茶解解渴。”

  方唯和孙道人师徒打了招呼,大家便进了屋。

  当即有人送来了茶水,大家一边喝茶一边随意的聊着。

  现在观里没有接待游客和信众的人数略有下降,孙道人回来后进行了一番整顿,目前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他的两个徒弟也明白了自己的错处,师父不让搞的事情全部废止,师徒之间倒没有产生什么嫌隙。

  稍后,孙道人陪着方唯夫妇一起吃了午饭,他两个徒弟事情很多,也没时间全程陪着他们。

  “正好我也打算回去了,你们能不能在山上住一晚?我收拾收拾,明天跟你们一起下山。”

  吃过饭,孙道人突然提出来想返回村里。

  方唯自无不可,便点了点头。

  下午。

  方唯和盘莲花去附近的景点转了转,难得有这样一个放松的机会,一直到太阳落山了才回到了道观。

  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吃晚饭,孙道人便和徒弟说了明天要下山的事情。

  “师父,你别走呀,是不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对,你说出来我们一定改正。”

  两个徒弟有些慌了,一个劲的想要挽留。

  “和你们没关系,别多想。我走了之后,你们要照看好道观,别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听到没?”

  孙道人摆了摆手,让他俩不要多心。

  方唯觉得这两个徒弟,其实人都不错,只是前段时间掉进钱眼里了,让孙道人很不满。

  不过这不都是什么大事,孙道人立的规矩他们只要不违反,就没什么问题。

  “师父,请您放心,我们会按照你的意思去做。”

  两个徒弟表了态,孙道人点点头,也不再多言。

  翌日。

  方唯和盘莲花还有孙道人,便一起离开了三清观,返回了村里。

  听说老道回来了,有不少人都跑来看望他。孙道人在整个瑶岭乡都很受人尊敬,甚至还有人专门从外地来求医。

  “三哥,其实我觉得道长根本离不开诊所,你看他,笑的多开心。”

  方唯和盘莲花帮着孙道人招呼乡亲们,盘莲花很有感慨,隐隐觉得孙道人在村里比呆在山上要开心。

  安顿好孙道人,夫妻两人便回到了家里。

  “阿姐,道长回来了,他中午过来吃饭。”

  盘莲花进屋后和阿姐交代了一句,便和男人分别去清洗了一下。

  吃过午饭,方唯本来打算睡一会的,结果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乡里领导一会要来。

  方唯只好去了办公室,不一会就见到了赵勇的身影。

  “赵书记,你这是来视察工作?”

  “谈不上,谈不上。我就是过来看看,上面要了解这一季的生产情况,没办法,我只能照办。”

  赵勇之前差点离开了瑶岭乡,因为计生工作,他可没少挨批评。

首节 上一节 504/5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