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677节

  倒是跟娄晔、陈可欣混在一起了,主演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以及《你好,之华》…

  ……

  其实,《无双》初步成型的2008年,对于香港电影圈来说,是非常不好过的一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算是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也难以找到投资方,庄文强与麦兆辉共同成立自己的公司后几近陷入无片可拍的境地。

  因为对内地市场的不熟悉,就连后来备受好评的《窃听风云》都一度无法开拍,他们只得拍摄《大搜查之女》,结果在票房口碑上“更惨烈”。

  好在后来尔東升导演的加盟,麦导和庄导将《窃听风云》改至能够开拍,庄文强也终于以导演的身份,拥有了全新的《窃听风云》三部曲。

  沈言投资《无双》,而且主演,在业界看来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庄文强导演上一部自己独立执导的作品,还是2010年的《飞砂风中转》,一部在豆瓣电影只获得6.3分、好于30%喜剧片的喜剧动作电影。

  业界对于《无双》的票房预测,基本在12~15亿之间。

  毕竟有沈言在嘛!

  谁也没想到《无双》上映后,首周末三天票房超过十亿,第一个工作日票房依然有1.87亿!

  猫眼给了32~34亿的票房预测。

  毫无疑问,《无双》取得了巨大成功!

  ……

  对于沈言来讲,一部电影票房超过30亿,属于常态…

  ——要是那部电影票房没到三十亿,可能要集中讨论一下!

  但对于导演庄文强来讲,属于破天荒的第一次。

  此前,他的最高票房是《窃听风云3》:全球票房5379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3.35亿,其中,内地票房3.08亿人民币,香港票房2390万港币;

  《无双》,光是内地票房就抵得上他之前所有电影的票房之和!

  关键香港票房也不差:上映五天,香港票房超过1200万港币。

  妥妥进年度前五!

  “《无双》的剧本成型很早,2008年便已完成初稿,那时我和麦导刚开公司,生意很差,就躲在公司写剧本。

  写伪钞的故事,因为我在找另外一个故事素材的时候,意外找到了一大堆关于伪钞的东西,就是在网上看到“伪钞”点进去。

  我找到三个故事,都是很精彩的,三个不同的集团,都在做美金。其中一个罪犯最吸引我,他是一个年轻人,被抓的那天大概30岁。他印了好几年,被抓的时候是在美国中部的一个农场,当时只有他跟他的印刷机、印好的美金在那里。抓他的时候,他在逃亡,也还在印。抓到他的时候,他背后有2万亿印好的美金…”

  “我就想这不合理嘛,他那时候肯定慌得要命,但他这么慌的时候,怎样去逃避,怎样把恐惧压下来?就是靠不停地印。这个现状很吸引我,觉得我就要拍像这个一样的,然后再发展出其他的东西…”

  《无双》宣传,很多媒体采访庄文强,提到了‘为什么这个故事写好后,放了10年才终于与观众见面?’

  “投资人不太接受这种高智商犯罪,他们觉得观众只愿意接受比较直接的东西!”

  “我就觉得不服气,我觉得观众没可能那么笨,写一个高智商的戏,观众看不懂是你的问题,是你搞得观众不明白。”

  “言哥投资了?”

  后者各种夸赞沈言:“言哥说了,这个故事就算剧透也好看,也只有他敢于投资,因为在他看来,《无双》的故事没人做过,没人做过才值得投资!”

  “我们都是编剧出身,对故事很敏感…”

  然后…记者问了最关键一个问题‘《无双》的双男主身份,打破了过去港片“双雄”设置的模式,而且甚至还拍出了一点暧昧的感觉,您之前有想到吗?’

  庄文强乐了:Gay的感觉嘛?

  其实我们拍的时候,演员也会问,我们一直在掌握,尽量让大家不要有那种误解…

  呃…很多评论说沈言演的是小受,李问、吴复生的关系Gay里Gay气的…

  这种观点居然有一堆人点赞!

  某种意义上挺对的——他俩是一个人,李问是个自恋的人,所谓的Gay里Gay气,其实就是自恋!

第995章 大理(23)

  云南,大理,《去有风的地方》拍摄地!

  他住地方是民宿…

  没错,沈言已经进组。

  这部戏的导演,沈言找了杨阳担任总导演,李莫、田宇、曾庆杰做执行导演。

  杨阳还是很有水准的。

  《将夜》各种实景、空镜头…丝滑且美丽!

  很有美学效果!

  很多香港导演就不行了,尤其是朱锐斌…人送外号朱大灯。

  作为香港知名导演,朱锐斌的镜头下也出过不少爆剧。

  在港台“活动”时有《纵横天下》《武十郎》等剧,辗转内地后也有《青云志》《香蜜沉沉烬如霜》。

  其实,在《香蜜》中,有不少动不动就怼着演员脸部怼脸开大,甚至从脚往上头拍的奇怪镜头,不过,杨紫、罗云熙等人在剧中都扛住了镜头…

  随着《长歌行》《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星落凝成糖》等剧播出后,朱锐斌开始变本加厉。

  在《星落凝成糖》开播后,观众肉眼可见地发现,朱锐斌又添了一个“大灯”的爱好。

  为了达到氛围感的目的,朱锐斌更是将“大灯”这一工具发扬光大。

  《长歌行》《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星落凝成糖》中就出没过不少大灯镜头。完全没有氛围感不说,大灯还亮得让人晃眼,毫无观剧体验。

  然后,有了大灯加特写,朱锐斌“三大宝”最后一宝就是旋转镜头。

  戏称‘滚筒洗衣机’旋转…

  旋转镜头+诡异特写+大灯的叠buff式镜头,真的足以将人送走,也丝毫看不出导演想要体现的镜头美学。

  甚至有剪辑师吐槽:剪完朱大灯的剧三个月没碰电脑,他有时候是在制造光污染!

  很正常的事情——亚视、无线台出身的导演,长期依赖棚拍模式,忽视实景拍摄的视觉效果,导致古装剧外景光影表现不足。这种创作惯性源于港台影视产业早期空间局限,即便进入内地拍摄仍沿用旧模式。

  这也导致他们至今遗留着在香港的小规模电视城里高速拍戏的“三点式固定机位”习惯,即能用固定机位拍完就少用运动镜头,能小幅度移动就不展开大动作,除了大场面需要移动组之外尽量少用,这才有了“滚筒洗衣机式拍摄手法”这种后期机械增加的伪运动镜头。

  反正沈言不可能找香港导演拍摄《去有风的地方》这类都市剧情片!

  哦,沈言是提前过来的…

  然后有媒体、记者特意赶过来采访他,聊《无双》的事情。

  沈言很直白:“我就是觉得剧本不错…”

  “倒也没什么烧脑的,庄导跟我说这个剧本借鉴了《非常嫌疑犯》,然后我就大概猜到了剧情…”

  “我本身就对伪钞挺感兴趣的…估计所有人都有兴趣,毕竟造钱诶!”

  顿了顿,沈言补充一句:“其实李问最真实的故事其实反而不那么有趣,无非是穷画家水平不行,又想钱想女人,最后成了杀人放火之徒而已。

  观众喜欢看的反而是李问编出来的剧情。这电影本身就证明了那句:假的做到完美,比真的更好。”

  “狡猾的罪犯总是试图粉饰自己的故事!”

  “对!”

  “那你跟杨蜜这次有亲密演出…”

  “亲密?”沈言疑惑:“没有吧?”

  “床戏!”

  “哦,那也算床戏?”

  沈言有点无语…

  《无双》有个毛的床戏,就一个两人滚完床单的镜头…

  ——就是这段剧情,揭示了李问渣男的私事:前脚撒谎骗吴秀清让她来救自己,却在保释外出的时候马上翻脸说你不是我最爱…

  秀清问了他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说起来,你只见过我两次,是怎么把我记得这么清楚”;

  第二个问题是:“你刚才抱着我的时候,看到的是她的样子,心里想的是我还是她?”

  对于第一个问题,秀清其实是希望听李问说,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自然是因为爱你咯。

  没想到李问却偏偏说“天赋吧”

  确实,李问有非常强的绘画天赋,不过,对于一个只见过两次的人,隔了那么久依旧把她的容貌记得一清二楚,应该不单单是天赋而已吧?

  其实,这一点也完全可以证明李问是非常在意秀清的,只是嘴上不说。

  对于第二个问题李问的回答是:“我刚刚抱的是你…”

  这个回答也非常非常明显了。

  然后李问突然感叹起了人生,讲起了人生道理:“其实像我们这种人,怎么可能得到最好的,能找个代替的,上天已经对我们不错了…我告诉你,有时候假的会比真的好。只要我们尽量爱的真一点不就行了吗?

  这话一出,几个女人受得了。

  秀清点了一根烟,流着泪说,好…特别好…

  很多人说李问智商下线了!

  其实,这是属于布局成功那种得意忘形:按照他的计划,第二天就能成为自由人了!而且刚刚爽了一波…脑子抽一下很正常!

  ……

  “采访结束了?”

  “…嗯,我换套衣服,咱们去洱海边逛逛?”

  回到房间,已经下午六点,沈言看了看天气,然后对施施发出了邀请…

  施施摇头:“不行,我还得研究剧本!”

  “啊?你还没背下剧本?”

  “我是说研究人物…”

  “许红豆有什么好研究的?”

  话虽如此,沈言坐下,接过施施递来的咖啡,抿了一口,然后道:“有啥想不通的,我帮你分析分析!”

  性格上,许红豆是一个很温柔的人,而且清醒且独立,职业上,许红豆虽然是在云南摆烂,但是作为一个酒店行业从业十年的人,她的服务意识和高情商体现在方方面面。

  这玩意剧本写的很清楚…

  “倒也没什么想不通的,”施施摇头,突然道:“我有点理解你为什么最开始想找了柳亦菲了!”

  “怎么了?”

  “这个人设确实很像她,三十几岁,没有恋爱传闻…”

  “…她的团队说没有档期…”沈言摆手:“我相信你,你演出来的感觉肯定更好!”

  “…杨蜜说要客串陈南星…”

  “…她…也行吧!”

第996章 开拍(33)

首节 上一节 677/6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