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方向,东洋帝国的大军从旅顺登陆,直接占领了整个辽东地区。
一时之间,大乾王朝内忧外患,到了无法拯救的地步。
李罡当时很担心闽南地区被西洋联军攻破。
为了家族利益,他联合了东洋人,想要对抗西洋联军。
同时,
他在欧洲大不列颠帝国,花重金购买了一个整编的舰队,超过二十艘战舰。
并且最先进的大型巡洋舰,都购买了四艘。
虽然比起西洋舰队来说,闽王李罡麾下的舰队的吨位和数量,还存在不少差距。
但对于大乾来说,绝对是一支不容小视的海上力量。
另外,
他还从欧洲购买了不少商船,也想要学着西门堂的做法,将商船改造成为炮舰。
只要在商船上装备几门舰炮,就能改装成为战舰。
建造一支强大的舰队,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物资,哪怕以闽王李罡的财力,也快要吃不消。
结果还没有等他将舰队建造完成,就听到消息,西洋联军被西门堂彻底打崩了。
接下来,
西门堂表现的越来越强势,不仅占领了松江府,更是横扫了汉王李贲,并占领了金陵。
尤其是当西门堂横扫了青帮,占领了浙东杭州府之后。
李罡听到这个消息,震惊不已。
当然,
他更多的是怀疑。
要知道他与大乾王朝的其他藩王不同,他对欧洲,非洲,东南亚,北美都非常熟悉。
西门堂才发展一年多的时间,战斗力怎么可能这么恐怖?
并且,
接下来西门堂直接占领了澎湖列岛,将岛上十万东洋军队击溃,更是让李罡大吃一惊。
所以,
他派人到澎湖列岛打探消息。
没想到这一次,西门堂更加强势,竟然直接将东洋三大舰队打崩了。
关键是,西门堂是直接在东海追到了东洋长崎五岛海域。
虽然西门堂横扫东洋三大舰队的消息,还没有大肆传播开来。
不过,
李罡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很快就打听到了几天前这场海战的过程。
虽然海战的细节,显得有些夸张。
但是,
此刻闽王李罡看到西门堂舰队的雄姿,心里已经相信了这一切。
事实不容置疑!
他不得不为自己归顺投靠西门堂的决定,而感到一丝庆幸。
当然,
西门堂的海军才刚建立不久,只有两大舰队,还没有朝着海外大肆扩张。
虽然这一次打败了东洋三大舰队,但目的只是为了解除海上的封锁。
因此,
闽王李罡觉得自己这个时候投靠归顺,是非常明智的举动。
西门堂入驻京城之后,开始建造铁路,以及在西门堂驻军的区域,建造水泥厂,开始大肆修路。
并且与江湖各个势力达成协议,与西洋的贸易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甚至原先很多与闽王有过贸易的西洋商行,都开始与西门堂进行海外贸易。
这一切传到了李罡的耳中,让他感到了危机。
所以他这段时间,重点打探关于西门堂的消息。
陈杰现在可是‘乾王’,并且扶持李恒登基,占据了天下大义。
也就是说,西门堂不管是从大义,还是从实力来说,都已经站稳了江山。
并且在山东,金陵等地,西门堂大肆发展工业,连续在几个地方建造了兵工厂,造船厂。
随着大乾王朝的局势逐渐平稳下来,西门堂接下来必将统一大乾王朝。
削藩之举,势在必行!
而且西门堂向海外扩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李罡从西门堂舰队出兵济州岛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
其实,
按照李芝的想法,应该趁着西门堂攻打东洋三大舰队的时机,闽王出兵澎湖列岛,将基隆城给夺回来。
并且在重新夺回澎湖列岛之后,给西门堂的陈杰一个教训,让他知道整个澎湖列岛是闽王的地盘。
在闽王的李家,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
由于这些年来,闽王家族韬光养晦,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已经比其他藩王强不少。
更何况,
在东南亚不少基地,都驻扎着闽王李罡麾下的私军。
就算斗不过西门堂,大不了离开大乾王朝,前往东南亚也有立足之地。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闽王的李家,没有人愿意向西门堂的‘乾王’陈杰臣服。
不过李罡与其他的人的想法不同。
他能世袭成为‘闽王’,自然有其深谋远虑之处。
所以,
他考虑问题比其他人更深远。
从西门堂入驻京城,并且扶持李恒继位之后。
他就知道西门堂的这位乾王,与自己之前遇到的任何人,都要难缠的多。
在过去,
不管是皇帝李铮,还是六王爷李烈,都热衷于大乾王朝的朝廷之争,热衷于权力。
只要自己不参与到朝廷的内斗,不大肆举兵,大乾王朝就不会拿自己怎么样。
并且为了发展,他还可以从大乾王朝获得不少利益。
闽王李罡能够掌控大乾王朝的大部分海外贸易,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他懂得审时度势。
因此与各方势力角逐,闽王李罡能够如鱼得水,成为大赢家。
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上。
闽王李罡都在暗中逐渐壮大起来。
如果算上海外势力,闽王李罡的综合实力,不比西北军的宁王李牧差多少。
哪怕面对青帮和太平号的残余时,闽王李罡很果断,快刀斩乱麻,让青帮的势力无法在闽南地区立足,只能往大乾西部逃窜,或者流亡海外。
所以说,
闽王李罡比其他藩王,要聪明的多,处理问题也显得非常高明。
因为西门堂再怎么说,也是江湖势力,并不属于朝堂。
陈杰成为乾王后,在大乾王朝的身份地位,已经比闽王李罡更高。
自从松江府开始被西门堂掌控之后,大乾王朝的海外贸易,逐渐从闽南地区,回到了松江府。
李罡的很多物资,现在都需要从西门堂处购买。
尤其是西门堂的山东工厂,生产了大量的物品,销往海外的话能赚到大钱。
一旦闽王李罡与陈杰发生冲突交恶,那么等待李罡的命运,显而易见。
只要陈杰想要对付他,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在大乾王朝将没有立足之地。
并且,
从西门堂的战绩来看,李罡可不认为自己麾下的军队,能够抗衡西门堂。
更何况,
京城的局势已经稳了,东洋军队退出了山海关,回到了东北。
关麒麟的大军在大草原,自封为王,短期内不可能进入中原。
西北军宁王李牧,被西门堂的大军打残了,回到了大西北地区,休养生息。
至少三年内,宁王李牧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
另外,
西南蜀王李闯,最近也偃旗息鼓,被吓住了。
李罡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大乾王朝的朝廷之上,因此必须要做出选择。
根据大乾王朝的规矩,皇太孙李恒登基,身为闽王的李罡需要进京面圣。
趁着这个进京的机会,他需要先向西门堂投诚,并亲自见一见陈杰,看对方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看看陈杰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是否值得自己投靠归顺。
如果对方有意要对自己赶尽杀绝。
那么,
闽王李罡将作出决断,让闽南的李家离开大乾王朝,前往海外生存。
几天前,
李航以使者的身份,在山东威海见了陈杰一面。
回去后,他将自己所见所闻汇报给了闽王李罡。
李罡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面对西门堂却非常忌惮。
此时看到西门堂停靠在威海港的强大舰队,更是让他内心充满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