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登上城墙,抬头看向城内。
整个杭州城内,混乱不堪,大街上都是慌乱逃窜的百姓。
地面上有不少尸体,还有一些刁民,正在街道上打,砸,抢。
于是,
陈杰留下刘二狗等人守住城门,他自己率领一个团的兵力,前往杭州府的衙门。
其他人以班级为单位,在整个杭州府分散维护秩序。
那些敢于趁乱为非作歹的刁民,就地枪决!
对付这种混乱的秩序,陈杰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直接就是血腥镇压,不需要任何借口。
接下来,
当陈杰来到杭州府的衙门时,这里早就空无一人。
亲卫队的人将衙门的大门打开,很快就占领了此地。
陈杰没有休息,而是分兵让西门堂的精锐,将杭州府的各个城门都给戒严。
任何人没有得到西门堂的允许,不允许进出。
雷霆手段,不仅速度快,而且高效。
杭州府的城门不少,如果强攻的话,要耗费不少功夫。
但是此时杭州府内,叛军的大部队都已经撤离了。
所以,
西门堂占领各个城门,没有遇到阻碍,不费吹灰之力。
这时,
正在城内烧杀掳掠的刁民和叛军残余,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
因为城门戒严,他们出不去了。
另外,
城内的各个街道,出现了一些身上穿着迷彩服和防弹背心的西门堂精锐。
他们荷枪实弹,头上带着钢盔。
只要遇到烧杀抢夺的人,西门堂的精锐士兵,首先就是命令这些人,放下武器,双手抱头趴地上,束手就擒。
叛军残部和刁民,当然不肯就这么投降。
他们很多都是江湖人,崇尚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想要让他们不做任何反抗就投降,这不是开玩笑吗?
不过,
西门堂给他们的生路,只有一次机会。
一旦反抗,格杀勿论。
突突——突突——!
杭州城内的各个街道,不断的传出枪声。
叛军的残部和刁民,纷纷倒地,被当场击毙。
其他叛军的残部,见情况不对后,立马四处逃窜。
当然,
也有一些叛军残余,仗着自己武功不错,想要反抗。
不过,
他们还没有做出反抗的动作,就被当场格杀。
子弹可不会留情!
如此大范围的清剿行动,只要有任何侥幸心理,等待他们的将是死亡。
虽然西门堂中还有不少是新兵,没有列装仿制AK47突击步枪,但也不是这些叛军残余能够抵抗。
一轮清剿下来,叛军几乎没有反抗之力。
叛军的残部和刁民们,知道西门堂的强大之后,再也不敢正面迎战了。
他们趁乱躲藏起来,不敢轻举妄动。
更多的是放下手中的武器,双手抱头,投降。
很快,
西门堂的士兵们,将他们用铁链锁起来,押送到广场上。
一直到了下午三点。
在西门堂的雷霆镇压之下,杭州府的秩序才逐渐恢复了过来。
紧接着,西门堂开始组织百姓,扑灭了城内的大火。
幸好这些只是普通的明火,与西门堂的燃烧弹完全不同。
因此,
只需要用水就能将火势熄灭。
虽然杭州府的房屋,被烧毁了不少,并且死伤了不少百姓。
不过对于杭州府来说,西门堂行动迅速,果断,将损失降到最低。
比起当初汉王李贲血洗武昌府来说,杭州府的这点损失,算是很轻微了。
呼——!
陈杰看到大局已定,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杭州府终于拿下了!
紧接着,
陈杰命令西门堂将所有的俘虏,包括在嘉兴府击败石敬堂时的俘虏,全部押送进城,到杭州府的广场集合。
同时,
西门堂和城内的百姓,开始清理城内的尸体。
清理尸体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把火烧了!
从西门堂入城,到全面占领杭州府,一共打死叛军残兵和刁民上千人。
而抓的俘虏却超过五千人。
城中百姓死伤超过万人,街道被烧毁的民房差不多上千座。
整个街道的店铺,都被打砸一空。
当黄昏临近,杭州府的局势平稳了之后。
整个杭州城内,到处都能听到哭声,给人一种凄惨无比的荒凉感——!
第391章 公审!大人,饶命啊
走在街头,闻着空中弥漫的血腥味,听着周围的哭泣声。
说实话,
陈杰的心里面也不好受。
不过这种事情,他见得多了,并没有引起什么情绪上的波动。
自从他第一次在天津卫时,遇到难民。
紧接着,
经历过战争,看到过越来越多的死人,他的心肠硬了不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除了战争,他不会去干涉别人的命运。
西门堂虽然占领了杭州府,接下来的时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这时,
杭州府衙门的官员,知道西门堂的大军,收复了杭州之后,都来到府衙拜见总督大人。
叛军占领杭州府之后,并没有对衙门的官差动手。
原因很简单,治理杭州府,甚至包括整个浙东,还需要用到这些官吏。
青帮起兵造反,并非为了破坏,而是想要占领整个江南,与北方分治。
杭州府的这些官差,都是见风使舵的官场老手。
现在是西门堂当家,他们自然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
当然,
这些都是基层的官差,七品以上的大官,早就在青帮举旗造反之前,逃之夭夭。
有些例如文书之类的吏官,更是不入品,算是最基层的官差了。
其实,
根据大乾王朝的管理制度,说它是‘官治’一方,不如说是‘吏治’一方。
一般来说,
六品以上的官员,大部分都是通过科举考试。
考取功名之后,朝廷才会进行各种考核,选拔。
最后再进行任命,成为真正的官员。
但是,
让这些书生去主宰一方政事,他们肯定搞不定。
如此一来,真正治理地方的人,都是吏官。
吏官对地方上的各种事情,很熟悉。
所以经常有一些朝廷任命的官员,被地方上的吏官架空。
千万不要小看吏官的影响力,他们虽然官职不大,但是却把持着地方上的各种权力。
吏官熟悉各种朝廷律法,知道怎么钻空子。
另外,
他们没有品级,也就没有更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