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历史断层?我来重现历史 第167节

  他挥了挥手,立刻有士兵上前给他松绑,并且将他扶了起来。

  张牛角明白赵鸿这是要软禁他,但是这时候能保住自己的命就算不错了。

  他向赵鸿拱了拱手,随后跟着士兵走出了县令府。

  等张牛角走后,赵鸿扫视了众人一圈说道:“刘伟,你去准备一下,写一份战报发往朝廷,就说你领导着军队攻占安平县,我从旁辅助,擒拿贼首张牛角并且继续北上收复被黑山军占领的城池。”

  “啊?”刘伟指了指自己,有些不知所措,“我?可领导战场的不是我啊?”

  他刚刚说出口,心中却已经想到了大致的原因,脸色变得正常了一些。

  赵鸿也看出了他明白原因,所以只是说道:“让你写就让你写,快去吧!”

  刘伟也只能领命之后回营奋笔疾书。

  这写战报也是一门学问,他自己还有点写不过来,好在他身边有黄忠这位老将,在黄忠的指点....其实几乎就是代笔之下很快写完了战报,派人发往朝廷。

  与此同时,一名年轻壮汉来到了安平县外,看着战场的痕迹摸了摸脑袋,拉过一名正在打扫战场的士兵说道:“这位兄弟,你可知道那赵鸿赵将军现在身在何处?”

第298章 冀州势力

  赵鸿在控制了张牛角之后不久,曹操也率军前来会合。

  太史慈从辽东找了过来,赵鸿暂时给他安排了一个什长的位置,毕竟他刚刚来军中,还寸功未立。

  但明眼人都知道太史慈的晋升速度绝对不会慢,毕竟是赵鸿亲自招揽邀请过来的。

  如今刘伟坐在了安平县县令府的主座上面,赵鸿曹操等人坐在右边,而他们对面的则是一些身穿长袍,样子看起来比较儒雅的男人。

  这些人大多在三十到六十岁之间,看向赵鸿等人的眼神当中没有傲慢,但也并未敬畏。

  刘伟在主座上沉思了一会儿,他在回想着赵鸿要他背的稿子,确认无误后开口说道:“这次邀请各位前来,主要是最近黄巾乱世,黑山贼匪患严重,我有心将他们除去可实在粮草不济!”

  “各位都是冀州本地的大族,有黑山贼在附近作乱也会波及到各位的安全,不知道可否借些粮食给某,倘若粮草足够,在下必定能破除黑山贼!”

  他话音刚落,一名老者开口说道:“将军所言甚是,可如今世道混乱,我们遭受这黄巾之乱,家中也没有余粮。”

  赵鸿朝说话的人看去,刘伟则是看向赵鸿,在等待着他应该如何应对。

  赵鸿这时候冷哼了一声,开口说道:“巨鹿郡受到黑山军的影响较小,粮草保存应该完好。”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停顿了一下,才换了一个口气说道:“我听闻孙老的儿子孙伉伙同郡内他人趁黄巾之乱起事造反,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句话说出口,那老者立刻汗如雨下,急忙否认道:“你...你小子不要血口喷人!我们孙家....那可是对陛下忠心耿耿!”

  其他人看见他这副模样,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赵鸿耸了耸肩,然后说道:“孙老不要激动,我只是有了些听闻,想来也是假的,既然孙老对陛下和大汉忠心耿耿,想必平乱之事孙家一定愿意出一份力!”

  孙老听出来了,赵鸿这就是赤裸裸的在威胁他!

  他儿子孙伉做的事情他难道还不知道吗?

  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诸侯不怎么动世家大族的原因就是怕其他世家人人自危,抱团取暖,要真比起军队起来就孙伉暗中招募的那些军队根本就不够看。

  他拿不准赵鸿有没有掌握什么确切的证据,要他有证据在手,就算把他们孙家给灭了其他世家也不会多说一句话。

  毕竟现在灵帝尚在,不会有人想要和背叛大汉扯上什么关系。

  想到这些,孙老这才向刘伟拱手道:“那是自然,既然是为了平灭叛贼,我巨鹿孙家愿意资助将军三万石粮草!”

  赵鸿点了点头,三万石粮草,勉强够一万大军一个月的口粮。

  其实正常一万大军三万石粮草吃一个月完全足够,可赵鸿军队的伙食比较好,士兵的胃口也比较大,因此粮草消耗也会更多。

  刘伟见赵鸿点头,也是笑着开口道:“我就知道孙家乃是我大汉忠臣,愿意挺身而出!”

  他随后看向另外一人,然后说道:“那贤侄呢?”

  被点名的那人见刘伟看过来也是装做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开口说道:“自然是愿意出资,我愿意出五万石粮草!”

  五万石倒是比孙家还大方!

  赵鸿心中冷笑了一声,看来这位常山王平常没少剥削百姓,说出五万石的时候还带着一丝不在意,其存粮绝对不少。

  刚刚说话的这人与刘伟一样是汉室宗亲,常山王刘豹的儿子刘暠,年纪比刘伟可大多了,只是因为辈分比刘伟小一辈所以才以叔侄相称。

  这家伙在黄巾军攻打常山郡的时候直接跑路了,差点就要被钉在耻辱柱上面,要不是刘伟出兵平定匪患,他现在还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里面。

  现在刘伟想要粮草平定附近匪患,他当然是举双手赞成,他的常山距离黑山军可近得很。

  刘暠这一表态,河间郡鄚县张氏、邢氏,中山郡魏昌刘氏、蒲阴刘氏也纷纷表态愿意捐献粮草。

  最终赵鸿将目光看向了最后一人。

  那就是中山郡无极县甄氏的掌权人,同时也是无极县上蔡令甄逸!

  甄逸或许说出来知名度不高,但是他的女儿知名度可是相当的高。

  他女儿便是那位先后嫁给袁熙和曹丕的甄宓!

  而且甄宓日后为曹丕生下的孩子曹叡成为了魏明帝,相传洛神赋就是曹植为甄宓所写的。

  如果可以的话,赵鸿倒是想要看看这位甄宓是不是真的长得如此美艳,让袁熙和曹丕都神魂颠倒。

  不过他多半是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现在是黄巾之乱刚刚爆发,光和七年,小甄宓今年才一岁大。

  甄氏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钱粮自然不少。

  只是甄氏与袁家来往密切,对方很有可能会因为袁家的原因拒绝援助他们。

  毕竟赵鸿和刘伟这是在抢夺河北的地盘而不是青州,这里可是袁家的势力范围内。

  在整个河北,有大量的官员都是袁家的门生故吏,要是赵鸿他们被认为和袁家争抢地盘,很有可能会导致官吏罢官的情况出现。

  甄逸现在也在犹豫,这刘伟对袁家确实存在威胁,只是现在袁家还没有重视掌控地方,只是将汝南附近给掌控在自己手中。

  袁术的豫州才是袁家的基本盘,冀州属于有一定掌控力度,但没有那么强。

  现在甄逸妻子所在的常山张氏,因为常山王的表态而支持刘伟,他们甄家也自然不好一意孤行。

  想到了这一点,甄逸只是笑了笑,开口说道:“我甄氏愿意资助将军粮草五万石!”

  五万石对于他们甄家来说算不上多,但是他不会捐助的比常山王多,这是给常山王面子,而且以后袁家追究起来也有回旋的余地。

  赵鸿倒是对于甄逸的选择有些失望。

  他还期待着甄逸能做出押宝刘伟的举动,多给一些粮草并且提出联姻。

  想想也是,袁家四世三公,坐拥冀州、豫州两个大州,而现在的刘伟是一个中山靖王之后,有了些兵权掌握了三分之一的冀州。

  还达不到让甄逸押宝的地步。

  不过他要是真的提出联姻赵鸿反而难办,他们只能在这里待三个月,可不好帮刘伟答应联姻这种事情。

  如今靠着这些世家大族筹备了三十万石的粮草,足够十万大军一个月的吃用。

  一个月之后可就是收成的时节,到时候还能以此为由再次要求世家捐粮,粮草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至于答应他们平定黑山军,这不本来就是他们准备做的事情吗?

  顺手罢了。

第299章 朝廷来人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赵鸿将张牛角交给了曹操,让曹操带着郭嘉、秦琼、郭子仪等人继续北上,收复黑山军占领的那些城池。

  有张牛角的劝说,再加上赵鸿承诺只要开门投降绝对不会伤害他们的性命,曹操自然是一路势如破竹。

  就连黑山军最大的另外一支军队,褚燕所率领的军队,也在张牛角的信件下选择了投靠。

  褚燕和张牛角两人本身关系就好,张牛角死后褚燕更是将自己的姓都改了,代表自己继承张牛角的遗志。

  一时之间赵鸿手下的降卒多达二十万之多,如此数量让周围的官吏都看着有些心惊。

  冀州刺史王芬更是派人来询问刘伟情况,手握二十万大军的刘伟现在随时都能夺下整个冀州。

  不过赵鸿并没有夺下冀州的想法,确切的说是他没有那个时间。

  如今朱儁被波才击败退守,皇甫嵩更是被波才大军围城,汝南黄巾军击败汝南太守赵谦,广阳黄巾军杀了幽州刺史郭勋,一时之间黄巾军风头大盛。

  而白头鹰国的那些领主似乎就在波才军中,击败朱儁大军使得有一人的排名排在了赵鸿之上,成为目前副本当中的积分第一人。

  总积分方面也是白头鹰国更高一筹。

  要是赵鸿再和黑山军纠缠下去,恐怕时间结束的时候会输了这场擂台战。

  他下令将这二十万大军精简成十三万大军,淘汰掉七万人归为农户,并且让刘伟在战报信中向灵帝陛下申请南下对上黄巾主力!

  是时候让那些白头鹰国的领主积分暂停了!

  他这段时间还收到了关于其他夏国领主的情报,其中王彩蝶在幽州,身份是幽州的一位县令,但现在幽州刺史都被黄巾所杀,她无力前来汇合。

  之前被盖伊尔所杀的那名领主身份也搞清楚了,是王彩蝶区域内的领主,并不是赵鸿区域内的。

  肖玲的身份是豫州一个小世家的家主,和赵鸿有些类似,如今掌控了半个郡的地盘等待赵鸿大军南下的时候汇合。

  陈俊则是出生在洛阳当中,身份是禁军校尉之一,属于洛阳的守军,压根就没有机会出去杀敌。

  他只能让人带着自己领地的军队出洛阳往会和地点赶路,而禁军的那些军队他是一个兵都不敢动。

  要是他敢离开洛阳或者调动禁军出城,恐怕很快就会被以造反斩杀。

  其他的领主就大多都出生在了朱儁或者皇甫嵩的手下,在前线杀敌赚取战功。

  就在刘伟的出征申请传入朝廷之后没多久,平原郡便来了一支队伍。

  这支队伍进入到平原县的时候那可是大张旗鼓,甚至恨不得让所有的百姓都出门迎接,排场弄的不是一般的大。

  赵鸿接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让刘伟站在自己前方,带着众人前去迎接。

  因为这支队伍可是汉灵帝派来的,乃是天使!

  等他们来到平原县城门口,那队伍中的马车上走下来一人,昂首挺胸来到他们面前。

  这人身形瘦小,面色呈现不正常的惨白,眼睛细小而锐利,透露出一股阴险的气息,眉毛细长而弯曲,像两条蛇一般,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他张口便直接问道:“哪位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刘伟啊?”

  刘伟看见面前的这太监有些不舒服,但是他还是上前两步说道:“我便是刘伟!”

  那黄门见状这才露出了笑容,他们这些宦官对于汉室宗亲还是颇为亲近的。

  “原来这位便是,咱家名叫左丰,是陛下派咱家前来视察军情,还带来了一份陛下的圣旨!”

  刘伟听后连忙说道:“还请去县令府!”

  他带着这支队伍往县令府走去,赵鸿也在路上用余光打量着左丰。

  这位便是陷害卢植被囚的黄门,看来他们今天难免要散些钱粮。

  其实他也可以用其他办法去逼退左丰,但左丰这种宦官对于他来说属于那种难缠的小鬼,他不想在这人身上花费精力。

  等到了县令府之后,左丰让人摆出了一套桌案,随后将手中的圣旨打开,开口说道:“刘伟、赵鸿接旨!”

  两人见状在另外一边拱手弯腰行礼道:“臣赵鸿领旨!”

  “臣刘伟领旨!”

  他们两人并没有跪下,这让左丰皱起了眉头,但对方并没有直接发难,而是继续宣读道:“中山靖王之后刘伟,身为汉室宗亲,在黄巾贼造反之际组建义军平反.......今特封为平北将军,冀州刺史!”

首节 上一节 167/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