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历史断层?我来重现历史 第135节

  白宁毅要好一点,他眉头紧锁,似乎是在思考其中含义。

  赵鸿见状也明白了两人的情况,开口说道:“看来白宁毅在这一方面的天赋更好一些,田强,你得要等下一次了。”

  田强不好意思的一笑,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说道:“殿下,我就是个粗人,能识得一些字就已经尽力了。”

  既然他们的天赋已经决出,赵鸿也十分干脆。

  “使用地书传承,目标白宁毅!”

  在他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地书立刻绽放出了灿烂的光芒,将白宁毅给包围了起来,无数光点正在慢慢融入白宁毅的大脑当中。

  而在赵鸿的人才面板当中多出了白宁毅的数据。

  这也代表着系统承认了现在的白宁毅具有武将人才的模版!

  【地公将军-白宁毅(12级)】

  【武力值:92(每升一级增加1.8)】

  【统帅值:71(每升一级增加1.2)】

  【智谋值:59(每升一级增加0.9)】

  【内政值:36(每升一级增加0.6)】

  【魅力值:64】

  【能力:咒宝符命(可随着等级的提升获得不同符箓的制作方法)】

  【地公将军(当率领黄巾军兵种时,黄巾军的士兵武力值上升10点,自身武力值提升10点)】

  【兵粮掠夺(在率领黄巾军兵种进行粮食掠夺时,成功概率提升10%,黄巾军士兵武力值提升10点)】

  这居然还将白宁毅的初始四维给提高了?

  赵鸿注意到现在白宁毅的初始属性是要比之前他看见的还要高一些的,看来这传承还会提升初始属性。

  只可惜白宁毅终究不是人才,哪怕转化成为了地公将军,也只是伪地公将军,比不过真的地公将军。

  等白宁毅传承完毕,赵鸿这才看向曹操说道:“孟德,传令在我们领地内举办第二次士兵大比,扩充陷阵营、兽营人数,符合要求即可加入。”

  这两个兵种条件都比较苛刻,因此优先招募士兵。

  不过这次的奖励人口已经出现在了他的领地当中,这些战争俘虏品质可不差,应该有不少都能达到进入陷阵营的标准。

  “另外,组建两个新的兵营,一为陌刀队,统领校尉为叔宝,二为黄巾营,挑选士兵转化兵种为黄巾力士,两营分别为五百人。”

  “是!”

  赵鸿其实有想过将玉勇营全都转为陌刀队,但是他手上没有那么多陌刀,而且不同的兵种适应不同的战场情况,还是得要保留玉勇营的。

  要不了多久又有攻城的活动,他需要在那之前提升领地的战斗力才行。

  在将这些事情安排下去之后,赵鸿让田强和白宁毅两人先退下,自己则是和曹操继续商议起了建立村庄的细节。

  与此同时,在夏国的安全区域当中,这次“史记”部门可是下了血本,将全国所有相关领域的人员全都召集了起来,每个人解读资治通鉴的一段,然后再传给同领域的另外一人审核。

  这次他们发动了十几万人没日没夜的钻研资治通鉴,终于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对这本古书的白话翻译!

  在今天,这本记载了夏国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共计十六个朝代的古书,终于向各大领主学院和相关人员发布了第一次注释的印刷版本!

第240章 第一批书籍分发

  在全夏国最好的领主学院内,大量高材生正站在学校门口等待。

  他们早就收到消息,今天是资治通鉴译本送来学校的时间。

  他们和赵鸿那种高中毕业就直接进入领主世界成为开拓者的人不同。

  这些学生在获得系统承认的领主资格的同时,在领地管理、世界历史等方面都成绩优异。

  这才有机会进入高等学院学习三到四年,毕业之后再通往领地环境较好的区域当中成为领主。

  不过夏国之前也不知道赵鸿的实力如此之强,要是知道的话肯定恨不得将他送到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当中去!

  就在他们翘首以盼的时候,在校园外的主干道上,一辆半挂货车正在驶来。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辆货车的周边居然还有两辆官方涂装的车辆护送!

  那么这辆车的身份就可想而知了。

  运送资治通鉴译本的车辆!

  学生们发出了欢呼声,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看向门口,已经开始幻想着自己学习过这本书之后进入领主空间招募到优秀人才的画面了。

  “滴!滴!滴!滴!”

  学校的大门打开,那辆货车缓缓倒车进来,学生们甚至能看见货车车厢缝隙中透露出来的书本。

  “到了!那本史书到了!”

  “我家亲戚可是参与了这本书的翻译注释工作,据他所说这本书当中可是记载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昨天就已经有只言片语通过在通过内网传播,但是没看到原文我看的是一脸懵逼,现在终于能看见这本书了!”

  “等会我就去研究研究,研究完了网上讨论!”

  “网上?不是说禁止在公共网络当中出现这本书的内容吗?”

  “你傻啊?领主内网论坛是用来做什么的?”

  “找搭子一起研读史书,限定女,年龄要求十八到二十二岁,卡颜局。”

  “?你那是找搭子一起研读史书?我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在他们的吵闹声中,货车的车厢门被打开,立刻露出了当中满满当当的书本,一股浓浓的油墨气息传了出来。

  印刷版的资治通鉴一共分为了十二本,每一本的厚度都不小。

  学生们都想要现在就上前领取自己的书籍,可是却被学校的工作人员拦了下来。

  他们正在和运送的人员进行确定对接,并且用扫描仪确定数量。

  在确定了接收数量之后,一名看起来还挺有威严的白发教师站在了车厢旁边,开口喊道:“既然大家都来了,那就在这里按照班级分发了吧!”

  他可是领主学校的教授,本身就是一名领主,却长期待在学校内教课。

  他在自己的领地加入了同区域其他领主的麾下之后,采取了托管的方式,自己则是通过道具回到了安全区域内培养新的领主。

  现在夏国大学的领主班级一共有三个,每个班级都有三十多人,一共一百出头。

  三个班级的导师都已经来了,按照每个班级的人数搬运书籍然后再由班级自己分发下去,教师的则是单独分发。

  现在还只是第一批的印刷本,数量并不多,也就他们这个最强的学院可以做到每人一份。

  其他的学校大多只能做到两人一份先研读,好在第二批的印刷本要不了多久时间。

  在书籍分发下来之后,不少的学生迫不及待的当场就开始翻阅了起来,看见了开头那句话。

  “二十三年戊寅”,也就是这本史书的开篇,而在这一页的右边有着学者的红色注释。

  “年代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公元前三百八十七年,另一种说法为公元前四百一十二年,目前还未有具体的证据证明年代,但学界共识为公元前四百年左右。”

  “公元前四百年?”

  不少学生在看到这注释之后都惊讶的张大了嘴,他们原本以为要形成书本记载的年代应该距离现在要不了多远,没想到第一句话就来了个公元前四百年!

  这不就说明他们夏国的历史有至少两千四百年,要是从文明的发源开始算起的话,应该要久远的多!

  他们迫不及待的向下看去。

  紧接着很快就是战国时期各国攻伐的记载,各国之间的恩怨以及最初的兵法演变,让这些学生看的津津有味。

  没想到的是他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施展各种兵法诡计。

  虽然说那种摆好架势互相攻伐的君子之道也有可取之道,但他们是领主,兵法可是他们的必修课!

  在资治通鉴当中,完璧归赵、围魏救赵、负荆请罪、游说六国等等都给他们深深的震撼!

  没想到记录的第一个朝代就记载了那么多富有色彩的故事!

  特别是那些带着独特人格魅力的人物,让他们久久不能言语。

  要不是理智告诉他们,现在他们应该先将这本书看完,然后再开始深入研究,他们现在就想停下阅读的脚步,研究周纪当中的故事!

  等周纪结束之后,接下来的便是第二个朝代的秦纪。

  自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的那种大一统的思想透过文字的记载传递到了他们的心中,原本类似于联邦一样的分封制度被新制度给取缔,而秦始皇也是这个世界第一个自称皇帝这个称号的人!

  接下来就是陈胜吴广起义、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成为夏国主要民族的名字,刘彻、刘秀等汉朝天子的故事逐渐被揭开。

  最后便到了汉末三国时期!

  学生们终于发现了赵鸿领主第一个人才,曹操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各种英雄豪杰层出不穷,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也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

  随后就是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

  光是粗略的看完这一整本书,他们就感觉自己的脑袋被塞满了,都快要溢出来的那种状态。

  现在的他们想要去继续深入研究,又有千言万语想要与其他人交流。

  不少人都选择了直接打开内网的论坛,开始在这上面与其他人交流心得!

第241章 文物大亨

  现在已经到了夏国的深夜,可在论坛之上还是有大量的网民正在讨论着这件事情。

  夏国所有印刷厂开足马力印刷可不是说笑的,仅仅一天时间就几乎覆盖了所有与领主相关的从业人员。

  “我刚刚看完了这本书,这才知道我们夏国的历史人物也太多了吧!”

  “周朝的时候那些诸侯都好勇啊,我还是最喜欢发动变法的商鞅,我觉得他的变法才是秦国能统一的底蕴!”

  “我觉得还是蔺相如最受人喜欢,他太聪明了!”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这说的也太好了!”

  “这么一看,赵鸿领主麾下的人才都好强啊!那位硬生生为大汉开辟西域的张骞,确实称得上世界级开拓者!”

  “还有第一个人才曹操,大汉之后是魏,这魏朝的基业可就是曹操建立起来的!”

  “对啊!还有吕布,战绩相当豪华啊,只是好像在这本书当中的评价不是很好。”

  “我感觉秦琼也强啊,我猜你们看到后面的唐朝时已经没有在仔细看了。”

  “唐朝是真的从方方面面都透露着一种强大的信息。”

  “书中好像记载了一些周边国家,甚至更远地方的信息,秦、汉、魏晋、唐都有一种世界霸主的气息,就是其他朝代相比起来好像就有些不如这些朝代了。”

  “赵鸿领主的部下好像还有一些人并没有出现在史书当中,是比这更久远还是比这更接近现在?”

  这些都是各位学者看完书之后的讨论,他们是最先接触到资治通鉴的人,自然是最先看完这本书。

  而随着天色渐渐亮起,各大学院的学生也都纷纷加入了讨论当中。

  只是随着这些年轻人的加入,整个论坛的风气也发生了变化。

  “我现在就只有一个牛逼可以说。”

首节 上一节 135/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