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93节

  吕智和摇了摇头,继续解释道:“而且地铁不同步通车,炒作起来很困难,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亏损。”

  “原来是这样,那就没有必要。”刘志成说道。

  如今香江房价暴涨,地铁又是人流量最聚集的地方,如果能赶工,在地产崩盘之前出售,还是可以收割最后一把。

  刚开始,在吕智和的感染下,还想搏一搏,但现在听到吕智和这么一说,那就只能彻底放弃。

  而且香江的地产开发,一般都是进行银行贷款开发,这类杠杆投资成功了自然大赚,如果失败,必定会出现血亏。

  感谢书友大大们的订阅!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

  各位书友大大们:新年好!

  豪门时代从去年2023年11月24日上传开始,不经意间,已经跨过了一个年头。

  作者君作为一个新人作者,也是一位从读者转为作者的。

  从一开始上传,每天会去作者群打听怎么样才能够获得网站的推荐。

  知道一些条件之后,每天会去作家助手查看相关数据。

  有失望,也会有惊喜。

  是你们的催更、收藏、月票、推荐票,以及后来的订阅,给我坚持下来的理由!

  因为,事情很少有为爱发电,能够坚持下去的。

  所以,作者君在这向关心此书的读者们,深深地躹上一躬,感谢有你们一路相伴。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祝你们学业有成!工作顺利!合家团圆!

  当然,也会顺便向大家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求推荐!

  特别是明天就是2月1日,作者君在这里厚着脸皮,向书友大大们求保底月票!

第150章 百亿计划

  如果大亚地产碰到这样的一次失败,也得元气大伤,不管是不是背靠大亚建材系,都是一下子无法复活满血。

  前世,与长江公司齐名的恒隆地产公司,就被现在的利润,杀红了眼,雄心万丈,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九处地铁物业。

  兴建了8幢商业大厦和拥有8000个住宅单位的私人屋苑,建筑成本超过70亿港币,按照当下的价格,总楼价在183亿港币。

  然后,碰到房价腰斩,血亏20亿港币,整个公司未来十年都差点翻不了身。

  然而,有人会问,就算腰斩也不会出现亏损,因为和地铁合作开发,是有利润保底,以及需要承担年化15%的贷款利息,不亏才怪。

  而且,从今年年中开始,香江的地产市场就会出现房价大滞涨,但是地皮价格的涨幅不会停,从而更加压缩了利润空间。

  冒着风险去赚最后一笔,而且利润也不是很高,已经没有必要。

  “好,我听你的,先上市融资,手里握住现金。”吕智和点点头说道。

  想救市大抄底,就必须得有大量现金,到时候就会成香江地产界的活菩萨。

  “地产这一块,倒也不急着回收资金,之前的项目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或者一些周期在一年以内的也可以投资,马上就要上市,总不能什么项目都不做吧?”刘志成笑着说道。

  “而且,大亚矿业你也得来一波集资供股,就按照十股供三股集资,这时代,手握现金才是王道。”

  香江的地产市场崩溃是在1982年9月开始,但在1981年中就已经到了巅峰,之后的交易量就会明显开始下降。

  不过因为不少大财团还是看好香江的未来,大量资金投入,于是挺住了房价。

  前世,置地在81年后还用天价拍得了一块中环地皮,投资大型地产项目。

  虽然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已经改变,但大方向一直没有变,该是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现如今,不管怎么样,还是需要考虑风险,投资快速回本的项目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还有一年时间,但正常的地产公司项目,都是有周期性,需要提前准备很久,才可以彻底的离场。

  吕智和离开后,紧接着是郝庆文来汇报工作。

  “刘生,今年黄埔集团地产业务,将赢利将达到二十亿港币,市值已经达到100亿港币左右,而固定资产在黄埔城最后一期完工后,也将达到100亿港币。”

  现在股市太疯狂了,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与置地市值持平,而且固定资产也将达到100亿港币。

  妥妥的香江首富,而且自己的山峰投资旗下,不说志高国际、桔子科技、以及大亚矿业的股份。

  其实,还有很多影形财富,如沃尔玛的股份,黄金投资的获利等等。

  “黄埔城最后一期,什么时候可以完工。”

  “刘生,按照原计划,是今年应该全部完工,但由于帆船大厦的建设,需要明年才能够彻底建成。”

  “嗯,这个与你无关,现在招租情况怎么样?”刘志成又问道。

  “刘生,现在整个黄埔城招租工作比较顺利,上次和您沟通过后,现在已经建成部分,

  招租已经达九成,今年新竣工部分,肯定也会完成全部计划。”

  现在黄埔城的写字楼租金只有中环一半,而且黄埔城全部按照A级写字楼建设。

  更厉害的是,建立了强大的安保措施,能够让租户安全办公,绝对不会受到不法侵害。

  刘志成点了点头,说道:“嗯,不错,先把人气给我弄旺,以后才好提高租金。”

  “这个刘生放心,等我们并购完天星小轮和九龙巴士之后,我们首先会增加了渡海轮渡。

  针对海港城和黄埔城,九龙巴士也会优化公交线路,增加人气。”郝庆文说道。

  “嗯,港威大厦建得怎么样啦。”刘志成见他说到海港城,又问道。

  “刘生,明年上半年可以全部完工。”郝庆文早有准备,张口答道。

  港威大厦是一个建筑群,明年建成,招租工作可能难完成,真是赶了个好时候。

  “嗯,旗下这些自持物业,伱要加强管理。”刘志成说道。

  本来今年租金有几十亿港币,但新建物业全部自持,建设时的贷款利息,吃掉了大部分租金。

  摊子大了,自己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但有些事情还得盯着一点。

  “海港城、黄埔城最近人流量怎么样?”刘志成又问道。

  “开业以来,一直都不错,无论是金银铺、服装还是餐饮,生意都很好,

  特别是下雨的天气,大家都愿意来海港城逛街,等到以后夏天天热了,估计也会一样。”郝庆文笑着说道。

  “好,不过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此,海港城想再进一步,就需要大量吸引海外游客,

  他们这群人的消费能力比香江本地人还要强,要多跟一些旅行社谈一谈,给他们一点好处,让他们将人送到海港城来。”

  刘志成喝了口茶,接着说道:“还有香江入境机场那边,可以派人去发传单,打广告,

  或者直接从国泰航空公司购买飞机后座椅的广告位,总之就是要将人吸引过来。”

  “明白了。”郝庆文说道。

  不得不说,怡和系还是很有能力的,他们一手打造的海港城项目,设计的非常好,很多人来过一遍后就喜欢上了这里。

  香江本地人就是这样,只不过香江本埠市民,大多数只是来玩玩不消费或者消费很少。

  而海外游客就不一样了,难得来一次香港,总得买点什么吧?至少要吃一顿好的吧?

  “现在我们负债有多少?现金储备有多少?”

  “刘生,我们现在负债维持在40亿港币左右,现金储备也在40亿港币左右,

  我们是不是还一部分贷款,现在利息每年达6亿港币,实在有点高。”郝庆文轻声汇报道。

  郝庆文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虽说现在负债比才40%。

  但利息吃掉了几个亿利润,对于一个主要是自持物业的地产公司,有点不合算。

  如果不降债,明年房产价格腰斩,市值必然会跟着下跌,但刘志成有自己的降债计划。

  “贷款先欠着,不是马上要集资供股吗?先来个10股供3股,把市值规模扩大,负债比不是就下来了吗?”

  “刘生,这么大的供股计划,我怕引走股市振动。”郝庆文担心道。

  毕竟他是干金融出身,集资30亿港币,会抽干很多股市资金。

  “怕什么,先拿30亿港币分红,第二天宣布集资30亿港币,我就不信集不到资金。

  而且我会按比例认购相应的股份。”刘志成有一股气吞山河的气势。

  郝庆文见到老板的决心,也看到了这样一次集资的好处。虽然是分红30亿港币,又集资30亿港币。

  一进一出,看似没有增加黄埔集团的现金流,但扩大了黄埔集团的市值。

  不管是否每股价格上涨多少,就是按照现在的每股价格,市值都将来到130亿港币,负债比自然而然就下降。

  刘志成也是这么去想的,就算明年腰暂,市值也将有65亿港币,负债40亿不会有任何问题。

  而且,可以拿出40亿现金大抄底,如果有银行资金配合,拿出百亿抄底没有一点问题。

  而且,加上自己在外埠的美刀资金,又可以拿出百亿港币抄底。

  “地产开发你按照计划就行,旺角和元朗的地产项目你得在今年抓紧回笼资金,不必要捂盘。”

  “好的,刘生,按照现在行情,这两个项目可赚得5亿港币。”郝庆文说道。

  “这个消息,暂时不要公布,在集资前再公布,我会在年后,公开接受天天财经报的专访,

  先造一波市,然后公布这两个地铁物业的利好,再宣布分红计划,再供股集资。”

  郝庆文听到老板的疯狂计划,现在就已经热血沸腾起来,这市值不会达到150亿港币才怪。

  本来,还想说想去争夺地铁物业开发权,又想起上次老板的交代,只好忍住,否则又会是一顿批评。

  “好的,老板,我回去就会执行分红计划和扩股集资计划。”

  “嗯。”刘志成也没有太多交代,对于郝庆文的能力他还是相信,怕只怕他会比自己更加疯狂。

  下午继续听取王兴发和牛广礼的报告,科技助理霍海清在一边旁听。

  “刘生,桔子科技去年销售红白机100万台,包括卡带一起,尽获利6.2亿港币,

  随身听的出货量和去年差不多,获利2100万美刀,街机游戏就开始下滑到8000台,

  获利770万美刀。”王兴发简单的汇报了一下去年三大产品的收益。

  “嗯,印刷电路板和液晶呢?”刘志成又问道。

  “刘生,这两个项目已经产生了上亿港币的销售,但良品率不高,

  以及研发的投入,还需要补贴2000万港币。”王兴发小声的汇报道。

  现在这两个项目,刘志成纯粹就是用市场在培养技术,为了日后的市场占领作准备。

  但刘志成早就有准备,现在亏损就是为明天成倍利润赚回来,就像在美丽国的数码技术一样。

  现在每年差不多要投入几千万美刀,也是没有一分钱回报,纯粹就是为了技术储备。

  因为他知道,高技术的东西,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才有可能一飞冲天。

首节 上一节 93/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