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88节

  住宅楼其特性就是以小博大,快速回笼资金进入下一个项目。而自持商业地产则是属于重资产。

  以刘志成的资金量,如果小规模入场住宅楼开发,利润总额不大,没什么吸引力。

  如果大规模进入,香江的房价必然进一步暴涨,这说不定会引起地产危机提前爆发,一个不注意就可能陷在里面。

  所以刘志成除了开发自己的地皮,其他皆以持有商业写字楼或商场,收租为主、坐等房价升值。

  毕竟制造业、高科技领域才是刘志成旗下企业的核心,房产的利润只是用来投资这些行业,或者未来内地的基建工程。

  “两位在聊什么呢?”包船王走了过来说道。

  刘志成笑道:“随便聊聊而已,包生这次去京城有看好的项目吗?”

  “我准备在京城捐建一座五星级酒店。”包船王笑道。

  “五星级酒店?”刘志成听完一顿。

  早段时间还说在羊城参与投资一座,回老家宁波投资港口,现在到京城又投资一座五星级酒店。

  刘志成回忆了下,似乎记得在鹏城时飞艇泰和包船王,跟他提起过这一档子事。

  刘志成认为在内地的内地修建五星级酒店相当麻烦,所以,当时他提出在鹏城修建一座。

  京城没有一座现代化的酒店,于是包船王提出捐赠一千万美刀,修建一座五星级酒店。

  但是当时内地想让他订购巨额货轮,他准备用这个方法拒绝,只不过这件事也闹出了非常大的麻烦。

  如果只是捐赠酒店,这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包船王要求饭店以自己父亲名字命名。

  这可是让内地不少高官左右为难,不敢接受这笔资金,因为这种事情在当时的Z策下很离谱。

  可想而知,在当时京城一家最豪华的酒店,却是用资本家的名字命名,会受到多少批判。

  直到一年后,更高层领导发话,五星级酒店的事情才确定了下来。

  “恭喜包生呀,人还没到京城,就已经有了大项目。”

  ……

  时间到了10点,所有的人都已经到齐,大家依次登机,坐上了飞往京城的公务机。

  飞机内部的装修十分奢华,每一个座位都比正常的飞机头等舱都要豪华。

  正常情况下能容纳140余人的客舱,这这架公务机上却只有36个座位。

  刘志成选择了一个靠近窗口的位置,迫切想看看真实80年代初的内地。

  但是飞机在万米高空之上,怎么样都不可能看不清楚下面的具体景色。

  刘志成不由得摇了摇头,好奇之心害死猫,一点都没说错。

  刘志成知道,如果飞机飞过一些名川河流,还是能够看出来。

  “刘生,可否有空?”背后传来一阵声音。

  刘志成回头一看,既然是胡应相,笑道:“胡生,方便的很。”

  胡应相笑道:“抱歉,打扰了刘生,这飞机上实在是太无聊了,只能跑过来叨扰你了。”

  刘志成知道,肯定不只会是叨扰这么简单,说道:“坐吧,胡生。”

  “胡生,请进。”刘志成打开大门,外面之人果然是胡应湘。

  胡应相坐下之后,说道:“刘生,这次来打扰你,是听说你在内地有投资高速的计划。”

  “广深高速吗?”刘志成问道。

  这件事在香江商界高层不是秘密,刘志成刚提出这个计划,虽然还没有成行,就被内地招高官员用来宣传招商工作。

  毕竟,这是一个投资超过10亿美刀的项目,不被内地拿来宣传,用来吸用投资才怪。

  胡应相点头道:“不错,听说刘生在内地宏大的投资计划,这说明也是看好内地的发展。”

  “这是不容质疑的,毕竟我的主业是制造业。”刘志成话到口边留半句,不可能把自己的投资当口号喊。

  “广深高速所处的位置可是将来内地经济的核心地带,这项投资绝对有高额回报。”胡应相继续说道。

  “那现在有什么问题?”刘志成笑着问道。

  胡应湘可不会这么好心给伱分析好处,应该是如前世一样看上了这个项目。

  胡应相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继续说道:“我听说,目前刘生投资广深高速,面临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内地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对这种贷款投资、收费还贷的方式有些不确定。”

  “其次就是涉及到的贷款高达十几亿美刀,很多银行都会比较谨慎。”

  基建虽然投资巨大,但其实启动资金的准备并不多,很多大型工程连1成的启动资金都没有准备。

  完全就是依靠贷款来进行,不然十几亿美刀的资金,随便投资点什么,不比投资高速公路好。

  而对香江的银行来说,贷出超过10亿美刀的资金,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而且现在内地正处在改开初期,一旦内地的经济发展没有预期中的好,收不回贷款,造成坏账,那肯定会出现挤兑。

  刘志成问道:“那胡生也看好,想入一股?”

  广深高速是未来整个内地最赚钱的高速,一年营收超过20—30亿,论起回报率,可能不如一些其他行业。

  最主要的是贷款压力,虽说刘志成现在是超级富豪,十亿以上美刀贷款,也不是那么容易解决。

  而且,现在贷款的利息超高,这么大的贷款,银行不收你15个点才怪。

  刘志成当初投资高速的目的,根本就没有想到赚多少钱,主要是想在将来从其他方面得到回报。

  拉进一个实力强大的商业伙伴,一起施力说服银行不更好。现在胡应相主动入局,分一杯羹给他又何妨?

  胡应相见到刘志成主动问自己,笑着说道:“刘生,我们组建一个合营公司,以为如何?”

  “当然可以,我希望能有更多像胡生一样支持改开的人士加入进来,一起去说服内地政府和香江的银行,只要银行肯发放高比率贷款,我们其实投入的资金并不需要很多。”

  “刘生就是爽快,我们回到香江再祥细聊。”胡相应点了点头说道。

  “胡生,这次去京城,希望胡生有机会,最好能够提一提,说不定就成了。”

  刘志成知道,这次京城之行,就算获得一个同意许可,具体的合作细节,也需要经过后续长时间、无数次的谈判。

  在空中飞行,比在游艇上要枯燥的得多,幸好可以透过窗口,看到大好河山。

  从港岛飞京城,飞机在空中飞行3个小时就到达,降落到在京城机场。

  飞机停稳之后,空乘打开了机舱门,当刘志成走出机舱那一刻,有一股寒风吹过,让人感到一丝寒冷。

  但当他从弦梯走下来,脚踏机场的那一刻,内心温暖,脸上露出笑容。

  内地ZF对这次香江代表团很是重视,派来了一名为首的高层领导前来接机。

  在香江之时,刘志成一行人从新华社那边就已知晓,迎接的高层姓杨,同时兼任商务部副部长。

  在电视台的摄影机拍摄下,内地ZF领导们与香江代表团之人一一握手,表示欢迎。

  “刘先生,一起合张照吧?”杨部长认出了刘志成,握手的时候笑着招呼道。

  刘志成也有点受宠若惊,这么多人,提出和自己单独合影,妥妥的收获粉丝一枚。

  其实想认不出来都难,这里的年轻人可就刘志成一个,有心人一看就知道。

  “好。”刘志成回道。

  二人同时会心的握着手,任由摄像机拍了几次闪光,这可是要上新闻。

  如果能够上一次新闻联播最好,虽然可能就几秒时间,但那也是一种荣耀。

  机场的接机仪式完毕,内地安排了三辆进口大型巴士,而巴士车队前方还有警车开道。

  这一路没有停顿,从全程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判断,为了他们这群人,马路早就已经被封路。

  这种礼遇,在前世根本不敢想象,没想到这辈子既然遇到。

  这个时代的京城,天空仍然是蓝色,老百姓应该还不知道雾霾是何物。

  很快,车队就来到了一行人指定的住所。

  1981年,已经经过两年改革开放的京城,在对外方面已经总结了不少经验。

  但在酒店方面的基础设施上,还是落后于国际水平,在刘志成的记忆里,整个京城应该是还没有一家成规模的酒店。

  否则,包船王就不会在京城投资一家五星级酒店。

  刘志成等人从大巴上走了下来,一眼便看到门口的牌子:钓鱼台国宾馆。

  看得他直摇头,还弄上了国宾待遇,这不弄个大投资都不好意思回香江。

  然后,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来到了自己所在小楼,每一个人基本上都是独立小楼。

  当刘志成来到自己的小搂门口时,自己的助理团队已经先行一步到了,正站在寒风中迎接自己。

  这次北上,刘志成带上杨敏丽,所以,钟楚红和关家慧就没有北上,而是留在香江看家。

第144章 投资意向

  国宾馆南边有一片小湖,湖水已经结成一片厚厚的冰,不少小孩子在冰面上玩耍。

  站在窗台的杨敏丽仿佛兴致勃勃,想要下去试一下,难得有如此好时光,刘志成决定陪她去玩一会。

  “走,哥带你去冰面玩会。”

  宾馆内有暖气,现在再出去,自然要换厚衣服。

  当刘志成和杨敏丽包裹得严严实实想到出去玩的时候,把服务员吓了一跳。

  这是他们第一次遇到入住客人,想要去湖面玩冰,服务员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连忙上报。

  刘志成连忙向服务员解释,说他们就出去看看,不会影响今晚参加晚宴。

  湖边的风挺大,站了一会,就感觉到全身发抖,随后他们就返回了宾馆。

  从下楼到上楼,还不到半小时,刘志成总结一句:挺无聊。

  京城的纬度比香江高上不少,虽然已经快5点,但太阳还是挂在西南方的天空之上。

  现在的京城还不像前世,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从阳台上看去,桔红色的太阳照耀着这一片沉睡之中的古城。

  傍晚时分,香江代表团的所有人被邀请至人民大会堂,乘坐的都是清一色奥迪轿车。

  内地工业部与德国大众的合资谈判已经开始,大众为了获得内地好感,免费赠送了一百辆奥迪轿车,以供内地ZF部门使用。

  不得不说,这一招非常聪明,为日后大众轿车获得了大量订单。

  透过车窗,白色的公共汽车顶着庞大的气袋在各条水泥路上蜿蜒缓行,不少马路上已经出现了轻微的堵车想象。

  当然,造成堵车的不是轿车,而是自行车!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

  望着窗外的长安街,这个时代,街上的行人的穿衣装扮服还是很简单。

  偶尔能看到几个潮流的年轻人,有的,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

  有的,手提大号磁带录音机。有的,手牵着手一起逛街、欣赏冬景。

  改开,不只是从经济上改开,也从人民的思想上改开,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在大会堂内,香江代表团一行人受到了大领导的接见,不过这种场所,自然不可能说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

  在摄像机面前,哪怕只是商业合作,也都是先前就已经谈好,然后再在媒体面前公布。

首节 上一节 88/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