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76节

  “哈哈,今日能有幸和刘生喝茶,也是我的荣幸。”沈弼笑着说完,伸出手和刘志成紧紧握在一起。

  两人在包房里依次落座后,便有人送上茶水。

  刘志成一看,今天上的茶水,既然是功夫茶,大感意外,看样子鬼佬今天过来是准备促膝长谈。

  功夫茶不仅是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品茶的过程中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

  今天从这一道茶中,刘志成已经收到许多信息,两人便开始聊起茶文化。

  只是沈弼可能还是不太精通茶道,不一会后,沈弼很直接:“汇丰银行非常希望与刘生达成全面的金融服务合作,我知道我们之间可能有误会,短时间很难赢得你的信赖,汇丰银行可以先从刘生旗下一间公司的基础转汇业务开始服务。”

  沈弼索要非常少,他这是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必须得一步一个脚印。

  翻遍整个香江,也只有汇丰才能快速处理刘志成在全球资金的高效流动。

  这当然全是沈弼的个人观点,刘志成所想到底是什么,沈弼绝对不会知道。

  “如果只是一间公司的资金转汇业务,我很乐意与汇丰银行合作,这没有任何问题。”

  刘志成直接答应下来,他脑海中忽然有了一个新计划,今年黄埔集团肯定会上马风帆酒店,总投资将是一个巨大数字。

  而且,今年黄埔集团的地产项目开工比较多,资金压力比较大。

  还有,趁着石油危机,可能会启动日不落菲力斯杜港的收购计划,这些项目汇丰都可以提供助力。

  讲句实话,刘志成不希望把庞大的资金,压在这样一个酒店与港口项目上,使用贷款就成了最优选择。

  偏偏普通银行根本承担不起建设资金,必须汇丰这样的巨无霸才有实力放贷。

  当然,刘志成还看中了他在日不落的实力,那么汇丰会不会全力支持自己?

  这就要看汇丰目前的处境了,港府要放开金融管制,允许外资银行在港开埠,这项政策会影响香江所有本埠银行的生意。

  同样,汇丰也不能例处,肯定要受到海外银行的强力冲击,如果不是对前景抱有忧虑,沈弼不会急巴巴约见刘志成。

  并且一见面就很直接说明了与刘志成合作意图,试图打开心扉和他聊合作。

  沈弼显然是想通过与刘志成合作,来遏制汇丰即将面临下跌的盈利现实。

第128章 黄埔的海外战略

  现在刘志成旗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说是位列全港第一,汇丰就不可能放弃与这样的企业合作。

  所以,沈弼愿意给刘志成旗下企业的任何项目提供资金。

  根据沈弼掌握的情况,刘志成旗下公司基本上不存在亏损,都处于盈利状态。

  如果汇丰银行资金可以进入,不但收益都能持续稳定的增长,而且不必担心坏账出现。

  银行作为借贷机构,当然希望这样的客户越多越好,沈弼作为汇丰银行掌门人,希望与刘志成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如果贷款周期越长,对于汇丰银行越有利。

  沈弼聊完合作意向之后,继续找刘志成讨论可供两人合作的新项目,他又说:“最近刘生的黄埔集团拍得旺角与元朗两块地铁站物业开发权,是否有资金需求?”

  黄埔集团拍得两块地,建设大型出售物业,这个是公开的。而且马上就要在黄埔城修建帆船酒店,也会向公众宣布。

  黄埔集团肯定会有贷款的需求,但是现在,刘志成不可能主动向沈弼提出。

  “这两块地皮的价值相当高。”只见沈弼瞧了刘志成一眼,说道。

  但同时,沈弼心里敏锐意识到,黄埔集团大举拿地,极有可能会有大动作。他趁机打听:“刘生最近在地产上没有大动作?”

  刘志成微微笑了下,说道:“过几天黄埔集团会召开内部的研讨会,专门商量工程事务,如果沈弼先生你有时间,也有兴趣了解情况,不妨亲自来一趟,我让黄埔集团当面给你讲解。”

  沈弼欣然答应:“我会专门给黄埔集团腾时间,我的兴趣也非常大,我会准时参加这场会议。”

  沈弼希望与黄埔集团达成深入的信贷关系,而刘志成希望通过他大举进军日不落。

  刘志成则需要汇丰去游说日不落的企业主,把一些项目出售给他,同时给黄埔集团提供收购资金。

  当然,首先是希望汇丰能够为黄埔集团的帆船酒店建设,提供贷款支持,因为这个项目的投资,可能达到几亿港币。

  摩天大楼的投资超级大,三五年内都见不到多少效益,盈利周期拖延太久,全部使用银行贷款进行建设,这才最为合适。

  总之在地标建筑这种大工程的运作上,刘志成与沈弼都有相互合作的意愿与理由,他们也是各取所需。

  这一场聚会结束时,刘志成看了看手表,已经到了下午五点多,没想到已经聊了几个小时。

  从半岛酒店三楼的咖啡馆出来,刘志成主动陪同沈弼下到停车场,算是对他放出善意的回应。

  …………

  位于湾仔道的海运中心31楼东方海外总部,董老正在处理公司文件。

  最近由于石油危机,海运市场一片唉声叹气,海运市场价格已经暴跌。

  董老认为是抄底的好机会,东方海外计划大量购置集装箱货轮,只是现在资金有些紧张。

  正在此时,助理进来汇报,黄埔集团的董办来电,刘志成想约个时间拜访董老。

  董老停下了手中的笔,稍微思考了,便点了点头同意见个面。

  周三,刘志成依约来到了海运大厦拜访董老。

  当刘志成的车队抵达海运大厦时,已经有了东方海外的工作人员在等待。

  “刘生你好,我是董老的助理,请跟我来。”

  “谢谢。”刘志成客气的说了一句,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专用电梯,直达三十一层的董老办公室。

  只见一个中年人正在会客门外等他,刘志成仔细一看,原来是董大哥。

  刘志成虽说没有和他有多少交集,但前世可是经常在电视里见到。

  他可不敢怠慢,急忙走了几步,笑道说道:“董大哥太客气。”

  “欢迎刘生,家父正在等伱。”

  然后两人握了握手,向会客室里走去,现在董老看上去有些愁悴,但是见到刘志成后,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

  “刘生,你好。”

  “董老,你好。”

  双方落座后,两人聊了聊香江的经济形势,以及两家在香江码头业务的合作。

  刘志成的心思不在这里,没一会,他就主动聊起了生意。

  “董老,你们东方海外拥有英国菲力斯杜港多少股权?”

  董老心里恍然大悟,难怪这个年轻人来拜访自己,原来看上日不落最大、最繁忙的港口。

  “我们占股25%,有75%的股权在日不落铁行轮船公司手中。刘生,难道有意进军海外货柜码头?”

  刘志成点点头,坦然的说道:“黄埔集团的资金充裕,所以打算开拓外埠码头业务。”

  资金充裕?这一个词深深的刺痛了董老的内心,这次石油危机已经开始大半年,正准备大抄底航运业。

  前世,就是因为东方海外进行了对航运业大量的抄底布局,没有想到这次石油危机没完没了,使东方海外深陷其中。

  董老说道:“刘生,日不落的货柜码头不比香江的葵涌货柜码头,首先业务并没有葵涌繁忙,其次收费也受到多方管制。就目前的水平来说,菲力斯杜港的年回报率和香江不能比。”

  他第一是有些舍不得出售,第二是也不想坑刘志成,所以说得很直白。

  刘志成点点头,认真的说道:“我们有意投资菲力斯杜港,最重要的迈开进军欧洲货柜码头业的第一步,意义重大。至于回报率的问题,我相信8%还是有的吧。”

  董老摇摇头,说道:“这两年欧美经济不行,那个项目差不多也就7%回报率顶天了!”

  可以了,等九十年代航运恢复了,回报率能上升10%以上。重要的是意义不凡,象征着黄埔集团将货柜业务踏入欧洲,正式开始国际化之路。

  不过,看董老的意思还有些不想出售,所以,刘志成又开启了大水吼的本领,说道:“董老,我愿意在石油危机之前的价格基础上,溢价收购。”

  董老大惊,立马心里也大喜,这个年轻人作为一个华商标青,交好他,对于以后的东方海外肯定有好处。

  而且,现在石油危机已经发生了这么久,正好可以收拢资金,实现自己大抄底的宏愿。

  想了想,便说道:“行,我的股份可以出售给你!”

  “谢谢董老成全。”

  “客气了,我那点股份其实也影响不到你的大计,你只要将日不落铁行的股份拿下,一样是控股大股东!”

  “不能这么说,总之还是感谢。”

  刘志成见事情谈妥,便准备告辞。

  因为他觉得拿下东方海外的股份,没觉得就可以顺利拿下菲力斯杜港。

  其实这家港口不值钱,刘志成好像记得前世李超人只花了11亿港币,就拿到了75%的股权。

  但他不得不考虑一些zz因素,菲力斯杜港毕竟是日不落的第一港口。

  该港口拥有可观的滚装船和杂货处理设施及货仓设备,并有一个远洋油船泊位。

  去年共处理了1550万吨货物,以及140万个标准货柜,还接待了350万乘客。

  前世和记黄埔能拿到,那是因为和记黄埔的英资比例很大。

  所以,黄埔集团旗下香江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如果想顺利收购,就必须利用太古和汇丰的力量。

  这也是当年刘志成同意太古入股香江国际货柜原因之一。他便再次来到太古集团,主动找上施约翰.施怀雅。

  刘志成笑着说道:“施约翰先生你好。我这次过来,是想向你通报一个好消息。”

  施约翰顿时感到很好奇,马上问道:“什么好消息?”

  刘志成说道:“香江国际货柜已经准备国际化,投资日不落,准备收购东方海外手中菲力斯杜港的股权。”

  施约翰听到香江国际投资日不落,就立马兴致勃勃起来。

  “刘生,这可是好事呀,资产分散配置,有利于财富安全,而且投资日不落,肯定会大受欢迎。”

  “但是现在才收购25%,不符合我们的利益,我希望太古能发挥作用,找到铁行轮船公司收购他们持有的股份。”刘志成直接说道。

  虽然刘志成说得很直接,施约翰也明白,这对双方都是好事,便点了点头说道:“刘生放心,太古将竭尽全力。”

  刘志成又把自己和汇丰达成的资金初步合作意向,也全盘告诉了施约翰,让他没有资金上的担忧。

  刘志成处理完了菲力斯杜港的事后,时间也来到了12月份,刘志成感觉到已经违备了自己的初心。

  以前说好的是发展制造业与电子科技,现在没有想到反道成为了香江的地产大王。

  国际金价最近也是处于狂飙阶段,接近每盎司800美刀,离明年1月份每盎司850美刀已经不远。

  不赚最后一分钱,落袋为安为上策。刘志成决定飞赴美丽国把这批黄金处理掉。

  因为,越到最后,越是疯狂,事情往往越是危险,而且自己的几亿美刀黄金处理起来,也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提前处理掉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当于把雷提前排除。而且,这种投机取巧的钱,只有落袋才能为安。

  感谢书友大大们的订阅!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求打赏!求打赏!求打赏!

  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第129章 黄金获利

首节 上一节 76/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