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36节

  刘志成看了看何阿琼说道:“上果汁吧。”

  “好的”,酒吧经理见小姐也在,不敢太放肆,便笑了笑去安排。

  在一旁的何阿琼已经忍不住笑出了声,说道:“成哥,是不是我在一旁碍事。”

  刘志成只是笑了笑,说道:“小屁孩,懂什么?”

  这个时期,何阿琼的叛逆性格表露无痛,挺了挺胸,说道:“成哥,我得也不小了,要不你mm。”

  “靠,”刘志成被小屁孩的魔法攻击,快玩不下去了,只得转移话题,问道:“伱还没有告诉我,你怎么来找我了?”

  “你刚进酒店我爸就知道了,他怕你上头,让我过来看着你一点。今晚你就属于我了。”何阿琼得瑟的说道。

  “是吗?”刘志成回想起今晚的牌局,也感觉到今晚有点不够冷静,如果以后再来玩,必须得克制一下。

  何先生安排女儿过来,也是充满对晚辈的关心,这是不容置疑的,否则他才不会管你输多少。

  “那当然。不然我告诉芬姨。”

  “如果你告诉我阿妈,以后不带你玩。”刘志成并不是怕父母知道,主要是怕他们为自己担心。

  何阿琼有点小得意,笑了笑说道:“好啦,我不告诉芬姨。等下我叫经理给你安排一包房的公主。”

  刘志成笑了笑,知道何阿琼是开玩笑的,就算是真的,也不可能在未成年面前乱来。

  既然是出来玩,刘志成也开始丢下虚伪的面具,陪着何阿琼,随着音乐摇摆起来。

  今夜没有波涛胸涌,只有小萝莉。没有醉人的酒,只有甜甜的果汁。

  刘志成看何阿琼,想起前世的她无儿无女、孤老一生。

  “阿琼,以后在香江如果感觉到无聊,可以找我来玩呀。”

  “什么?”

  由于音乐声音太大,何阿琼没有听清刘志成说什么,便趴到他耳朵边大声说道。

  “我说你以后可以来找我玩。”

  “你喜欢我?”

  何阿琼说完露出得意的笑走开了,继续自己的摇摆。

  “这是那跟哪?”

  刘志成不由得笑了笑,今夜被一个小萝莉狠狠的调戏了一把。

  ………

  1976年,在刘志成的发展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

  1月7日,农历初七,星期三。

  刚过完元旦没几天,刘志成就接到了港府的电话。他不得不再次赴港督府和麦理浩密谈了小半天。

  次日,黄埔集团便正式宣布,已与港府就红磡黄埔船坞4.3亿尺工业用地,用4.3亿港的价格达成了工转商。

  4.3亿港币的价格对于红磡地价并不贵,毕竟是靠着海边,有天星小轮直达中环,附近有海底遂道,还有规划中的地铁线,交通着实方便。

  而且,这里还有内地供港物资的卸货站,综合多方的因素,预示这里将是又一个香江地标中心。

  黄埔集团同时宣布船坞拆除工作正式开始,从今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耗资5亿港币兴建大型城市综合体:黄埔海港城。

  前世的海港城还叫天星码头物业,刘志成就毫不犹豫的拿来就用。

  当市民们看到在报纸公布草图后,全港更是一片哗然,市民们看到一个令人感到惊悚的城市综合体。

  建筑商、建材供应商感觉到这里面的巨大利益,纷纷讨论了起来。市民们也感觉到房地产开始复苏,股民们毫不犹豫的开始抢筹黄埔股票。

  黄埔市值应声上涨,没几日市值来到了6亿港币附近。这应该就是‘股地拉扯’的效应。

  当刘志成从看报纸上看到这些报道后,也是目瞪口呆,没想到新年还没过,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1976年,怎么就这么疯狂了。

  或者是市民们这几年压抑太久,一直在寻找一个宣泄的借口。刘志成不由得摇了摇头,感叹到:股民们真的太可爱了。

  感谢订赏!求月票!求打赏!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72章 视察工业园区(求首订)

  赶在春节前,桔子科技宣布在元朗兴建一个科技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大约600万尺。

  至此,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万人产业园区计划正式落地。

  整个产业园区,包括一座年产15万台街机的组装工厂,一座年产200万台的风扇工厂,一座年产百万台从随身听工厂(预留),一座年产百万台的电机生产工厂(预留),一座发动机动研发中心,一座科技研发中心,一座年产500万玩具生产工厂。

  这样,等待产业园建成,桔子科技和志高工业将从现址搬离,到时候又有多少配套工厂搬到元朗,这也是港府愿意看到的。

  在工业园区旁边,黄埔集团还购买一块商业地皮,兴建一座小型黄埔广场。

  商业广场将拥有商超、写字楼、住宅搂、一座四星级酒店。方便以后产业园区员工的生产生活。

  …………

  其实,刘志成去年有一件事,也让他感到很遗憾,就是赵雅之和黄医生结婚了,当时他还派人送上了贺礼。

  自从两人认识以来,偶尔可以出来见个面喝个茶,但一直没有实际性的突破,一直处于神交的状态,最后选择了对赵雅之放弃。

  春节过后,刘志成第一件事情,就是关心起产业园区的建设工作。

  趁现在不忙,刘志成决定去视察元朗产业园工地的开工建设情况。有些事,不去实地走一遍、看一遍,心里有些不放心。

  刘志成今天先是在办公室处理了一下公务,然后,就出发前往桔子科技,位于元朗的产业园区工地。

  在未来,除了公司的销售部门,以及公司集团的办公部门,留在港九办公外,其它的所有部门都会搬到元朗产业园区办公,当然,黄埔集团除外。

  这里的地皮相对便宜,房子也会便宜一些,为了让员工安居乐业,刘志成打算推出员工‘安居工程’。

  就是对员工进行积分制,每年根据工龄、贡献给予员工积分。然后在元朗安家享受购房补贴,或者租房补贴。

  港府也很乐意看到企业给予员工更多的福利政策。当然,要求优先购买黄埔集团在元朗的地产项目。

  当初刘志成与港府初步达成协议的第一时间,他就安排黄埔集团在元朗大手笔购买商业土地储备。

  在别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储备了足以兴建数个、共几千户的小区用地,刘志成到时候会提议这些楼盘,将对产业园区员工实施优惠政策。

  当然,这些都是黄埔集团的商业行为,与刘志成的产业园区计划无关。

  也有一些城中地产大佬嗅到的味道,就像李超人似乎看到了黄埔集团的动作,也跑过来囤到不少土地。

  刘志成没有在意,元朗这么大,自己一个人不可能全部吃下。但港府看到了不对,连忙出台了新的指导性文件,制止了这种乱象。

  陪同刘志成一起视察的有志高国际霍海清,桔子科技王兴发,黄埔集团的郝庆文,以及助理韩春喜。

  目前工业园区项目刘志成指定霍海清负责,并提拔他作为自己的特别助理。在车上,霍海青给刘志成简要汇报了项目情况。

  “这次港府批出的地皮有四公顷,花费地皮转让费4500万港币,我们规划建成十二栋十层以上工业楼宇,其中两栋是带有实验室设施的研发办公楼。”

  霍海青说到这里,把随身携带的图纸打开,展示给刘志成看,并接着介绍道:

  “一栋是15层高的后勤服务中心,内设有员工餐厅、健身房、便利店、以及员工宿舍,还有8栋是6层高的工业大楼”

  “最后一栋是10层高的办公大楼,到时候整个园区公司都集中办公,整个项目预算是两亿港币,工期是一年。”

  桔子科技园区要到1977年上半年才能投入使用,投资这么大,整个项目都是刘志成旗下的企业自用。

  行车一个小时,刘志成一行抵达元朗科技园区的位置。

  现在从港九到元朗的道路,还是不方便,港府已经计划在今年兴建元朗至葵涌码头的高等级公路。

  这里可以说还是农村,附近环境相当幽静,不过随着工程队伍的进驻,喧嚣之声在所难免。

  刘志成看到整个项目用地正在平整土地,可以想象十二栋楼宇工地同时开工,是一片怎样的忙碌景象。

  元朗目前就是一个前世农村小镇,产业园区离人口密集的元朗镇有三公里样子,处于计划中元葵公路旁。

  “这个土地什么时候可以平整完工?”刘志成看了看,问道。

  “刘生,大概在三月份就可以全部完工。接着楼宇工程就可以动工,主体工程大概在五个内完工。”

  其实,在这个时候,香江工程队还是十分给力,只要你钱给到位,做到按时付款,虽然比不上前世的鹏城速度,工程绝对可以按时按质完工。

  “刘生,工程主体一旦封顶,我们就会同时进行工厂内部设备安装,到时整个工程完工同时,工厂设备也能够投入使用。”

  “嗯,这个规划很不错,但必须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可要做百年企业。”

  霍海青又指着马路对面一片工地说道:“这里是黄埔广场的工地,具体由郝生汇报。”

  刘志成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言语。郝庆文见状,立马上来说道。

  “刘生,我们在元朗的黄埔广场,计划有商场、两栋写字楼、四栋住宅,还有一座四星级酒店组成。住宅在一年内可以完工。但酒店、商场一年之内只能是主体完工。”

  刘志成想了想,问道:“其它的几块地皮是一个什么情况?”

  “我们一共拿下五块地皮,都在马路对面,计划四年内完工。”

  郝庆文说完,用手指了指马路对面的方向,接着说道:“五个楼盘大概能够建造五百尺至七百尺房屋七千余间。”

  刘志成听到这里,便笑了笑问道:“黄埔集团如今又没钱了吧?”

  “刘生,确实比较紧张,虽说我们为了在元朗拿地花费了两亿,增加了银行贷款,但由于黄埔集团股价上涨,我们负债比反到下降了。”

  由于黄埔集团的一系列动作,目前黄埔集团市值已经来到了7亿,听说气得祁德尊在和记办公室摔坏了好几个杯子。

  “嗯,你们暂时不要有新的计划,先保证在建工程顺利开工。”刘志成知道,等到今年尖东土地开拍后,香江的房价就开始起飞了。

  别看现在黄埔集团没有钱,只要熬过三五个月,那将是香江的一个香饽饽,银行会主动送钱上门,因为黄埔手中的土地储备就是钱。

  “现在黄埔城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刘志成又问起黄埔城的建设情况。

  郝庆文胸有成竹,脱口而出说道:“我们现在正在全面拆除码头设施,第一期工程用地一部分,五栋住宅楼土地已经清理完毕,施工队己经进场施工,在今年下半年就可以预售。”

  “嗯,你办事我放心。一切按照我们计划来就行,但地产开发的事伱一定得多问专业人士。”

  刘志成对郝庆文有一点不太放心,就是他是做投资出身,野心勃勃,动不动就爱用超级经济杠杆去办事。

  如果不是刘志成阻拦,只怕香江第一高楼都已经开始施工。

  刘志成一行走到黄埔广场的这一栋工地,地盘不是太大,但作为一个产业园区的前期配套工程也够用。

  感谢订赏!求月票!求打赏!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73章 随身听(一)(求首订)

  刘志成站在元朗黄埔广场的工地前,不由得有些感慨,现在黄埔集团计划兴建的酒店就有六间,商业中心有两处。

  五星级酒店五间,四星级酒店一间,如果在短时间集中开业,如果管理不善,难免不会出现亏损,做到盈利基本上很难。

  至于商场,这是一个大问题,必须得招商引进。不由得想起来了前世的连卡佛,现在连卡佛控制着华资四大百货公司中的大新百货公司和中华百货公司。

  连卡佛现在还不是包船王的产业,是在约翰马登的会德丰控股,刘志成记得今年的会德丰会发生大事件,将寻求机会合作。

  “郝生,现在我们在建这么多酒店,管理公司到位了没有?”

  “刘生,现在我们已经注册好公司,也组建了相关办公室,目前正在寻找合适的管理层。”

  “嗯”刘志成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顾问,又转头对霍海清问道:“霍生,这里空气环境很好,我们要努力保护好,工厂的附属环保设施没有问题吧?”

  “刘生,我们环保设备是全球最先进的,而且我们主要是研发和组装,本来就没有多少污染。”霍海青回答道。

  霍海青说得也没错,就一个组装工厂,一个研发中心,也没多少污染。但是人多了,污染也就多了,不能放松对污染管理和治理。

首节 上一节 36/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