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174节

  一时间,市民深切的体验到自己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刘家:用的电是刘家的电,住的房子是刘家造的房子,去的超市是刘家开的超市.

  当刘志成看到这些报道时,心里也是一顿:看似是在表扬刘半城,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这其中带来的隐患。

  “郝生,马上派人公关,一定得低调。另外,通过我们控制的媒体,多对整个集团来一些正面报道。”

  刘志成不可能去生气,这肯定是有心人想混水摸鱼而已。

  现在有两个重点项目,蓝田地铁站物业发展权和葵涌码头。只是不知道谁想摸哪条鱼。

  刘志成想到这里笑了笑: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挡S佛!

  …………

  黄埔集团的会议室,刘志成正在和宝利科技签署合作备忘录。

  双方合作的项目是:蓝田地铁站上盖物业权的竞投。

  这个项目双方按照出资比例,黄埔集团占股7成,宝利科技占股3成。

  但是有一个附加条件是:一旦中标,黄埔集团保证宝利科技在这个项目上获利5亿港币。

  而一旦平均销售楼价突破2500港币每平尺,黄埔集团的所占盈利要增加至80%。

  合同签订后,双方都露出了笑容,为这次合作感到开心。

  肖赫说道:“刘生,虽然这次项目是贵公司主持开发,但我们公司希望派一支团队来项目组学习地产开发。

  请你放心,只是纯粹的学习,绝对不会干扰到贵方的工作。”

  刘志成爽快的说道:“这当然没有问题,欢迎贵司派人来学习,这样使我们的合作更加顺利。”

  肖赫笑着继续问道:“刘生,真的是看好香江的地产市场呀,如果按照我们的协议,这个项目的房价必须达2000港币以上,每平方尺才有可能获利。

  要知道,现在像蓝田同地段的大型屋邨楼价,也才1100港币每平方尺。

  这三年至四年时间里,刘生预测可以涨这么多,多少有点让人不太相信。”

  此时,双方都看向刘志成,都很好奇刘半城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刘志成笑着说道:“我也不敢相信,但香江前途已定,随着内地改开的深入,香江肯定会成为外资进入内地的跳板。

  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来到香江,肯定就会传递到房地产市场,这个项目肯定能保证贵方赚5亿港币的利润。”

  肖赫一想也对,这本来就是个对赌协议,没有观察到利好,要不然刘志成怎么可能对赌。

  “哈哈,是我多想了!不过这个项目按照黄埔的规划,建17幢高层住宅高楼,一共是几千个单元住宅,再怎么都会有不菲的盈利。”

  “主要看我们的中标价格是多少。这次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很强劲,所以很难保证绝对中标。不过,请肖经理放心,我们肯定会全力以赴。”

  送走了肖赫等人一行后,刘志成和郝庆文、韩春喜来到办公室,准备讨论一下投标前的准备工作。

  郝庆文首先说道:“刘生,按照目前情况,这个项目我们很难盈利呀。”

  刘志成笑着问道:“你说说。”

  “按照港府的要求,这个项目的楼面面积可建300万平方尺左右,若是按照当前的楼价销售,可卖出33亿港币,还能得一个商场。

  如果我们对于这个项目势在必得话,肯定得给出5~8亿港币的竞标价,加上港府要求的10港币补地费,

  再加上这个项目的建筑费,估计最少需要15亿港币。这些还没算税费等,所以,目前的价格,都不会获利。”

  刘志成点点头,说道:“你不是平时很敢想吗?我问你若是房价涨到3000港币每平尺呢?”

  郝庆文和韩春喜一脸不可思议起来,老板这是可真敢想啊!

  “那我们将获利40多亿港币!”郝庆文毫不犹豫的答道。

  刘志成继续笑着说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香江的地产市场要敢想敢做。至于这块地皮,如果我们中标了,我打算拖到90年代发展。”

  前世,李超人在内地,都是购地不开发,等到地皮升值后转让地皮获利。

  这就是地产商的‘精明之处’,有地就是迟迟不建,吃尽地皮升值带来的红利。

  郝庆文点点头,说道:“这倒是非常不错的法子,可以让我们有机会获得八成利润。”

  刘志成最后说道:“我心里已经有标价,你们好好制作标书吧,届时我来定标价。”

  “好的。”郝庆文豪情壮志。

  中标还不简单,刘志成只要发挥‘威水佬’的威力,还不是手到擒来。

  按照刘志成的分析,1991年2月香江大型屋邨的楼面价格估计在3000港币每平方尺以上,而到了1992年就是4000港币以上。

  蓝田地铁站上物业,平均售价可能达到3500港币每平方尺以上,按照300万平方尺计算,就是销售110亿港币。

  总计70亿港币的利润!还白得一座20万平方尺的商场。

  如今刘志成只能说一句: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投资!

  地铁公司关于蓝田地铁站上盖物业权的招标,在全港闹得纷纷扬扬。

  很多媒体报道,今天是谁将势在必得,明天又是谁将势在必得,以此吸引足够的话题。

  再加那编关于刘志成报道,又被人拿了出来发挥光大,剖析刘志成的财产分布,到最后,座实了:香江,是刘志成的城。

  刘半城成为了媒体对刘志成的称号。

  一时间,风起雨涌!

  这段时间,刘志成面临两大决战,不敢有任何大意。

  何况还有人想混水摸鱼,肯定不可能让摸鱼之人如意。

  这几天和美女们出去吃饭都有些心不在焉,害得叶玉青她们以为刘志成已经厌倦了口味,没有办法只得使尽一切手段,满足他的需要。

  情到高C时,大喊:半城、半城、半城…………

  刘志成见到她们纷纷调侃自己,也是威风凛凛,拿出杀手锏大杀四方。

  别人都是只有累死的牛,到了这里,反道是把田耕坏了。

  一时间,刘志成心中的压抑,得到了有力释放。

第223章 刘半城为了赢得胜利,到底‘亏损’

  多少钱?

  新的一周开始。

  黄埔集团的会议室,刘志成在检查‘蓝田地铁站上盖物业权’的标书。

  对于标书,刘志成很是重视,检查的很仔细。虽然价格是最大的关键因素,但是其它细节也很重要。

  整个项目设计成17幢住宅大厦,约4100个住宅单元。

  公共设施建有两个业主会所、购物商场、幼稚园、以及多个休憩公园、儿童乐园、缓跑径和安老院。

  每个住宅单元680平方尺起,整个项目最终的楼面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尺,而到达了320万平方尺。

  看完标书,刘志成满意的点点头,几个核心高层松了一口气。

  “标价9.88亿港币,郝生你来填。”

  这9.88亿港币,只是给地铁公司的利润,如果中标,还得向港府10亿港币补地价格。

  这个价格是刘志成经过深思熟虑,300万平方尺的楼面面积,当前的售价只能35亿港币,再加上商场收租面积20万平方尺,这个项目目前的价值是38亿港币。

  为了防止蝴蝶效应,刘志成决定拼一把,将价格定在目前亏损的价格。

  不过,黄埔集团如果拿下这个项目,也将背负沉重的代价。

  倘若竞标价加补地费在20亿元港币,而黄埔集团又打算将这块地皮捂到90年代开发。

  那么期间近两年的银行利息就是4亿元港币,还得保证宝利科技盈利5亿港币,确实压力大!

  而刘志成的打算是1991年春天再进行销售,期间还得有一年,这一年的银行利息怕是要有3亿港币,整个项目光利息就得支出7亿港币以上。

  在这一点上,刘志成考虑很久,这也是他拉保利科技入股的原因之一。

  但刘志成对未来的地产,未来的香江,充满信心。

  他确信1991年的大型屋邨房价可以达到3000港币每平方尺以上。

  香江地产在1990年中就已经回到1989年5月前的巅峰,之后虽然受到海湾战争的影响,迟迟没有暴涨。

  香江每一次受外围影响非常大,按照惯例来说,海湾战争的打响,香江的房价应该大跌。

  但恰恰香江的房价没有下跌,而是稳住不升不跌。

  结果没想到海湾战争只打了40多天就结束,香江的房价在海湾战争尚未结束前,猛的一下爆发。

  1991年3月,大型屋邨的房价从2300港币暴涨到3300港币每平方尺。

  而到了1992年,受改开的影响,大型屋邨的房价直接再次暴涨,达到了4000港币每平方尺以上。

  这次港府规划署将蓝田地铁站上的地积比增加,让原本规划只能盖300万平方尺的土地,现在调整到可以盖320万平方尺楼面面积,所以地产商要做好出血的准备!

  320万平方尺的楼面面积,再加20万的商场,以目前也就40亿港币的价值。

  按照黄埔集团的标价,再加上补地费10亿港币的话,光土地成本就在20亿港币。

  而建筑费和税费怎么也得要18亿港币,再加上贷款利息,整个项目的总投资已经超出了40亿港币。

  重要的是,黄埔集团还需要保证,宝利科技要获得净利润5亿港币。

  几个高层有些意外,老板这个标价太高了,若是按照现在的房价,黄埔集团‘稳赔不赚’,完全就是在赌将来的地产升值。

  只有郝庆文知道,按照老板的计划,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项目。

  “好,我马上填上去!”郝庆文答道。

  “嗯!”

  另外一边,吕智和父子也在和手下们商议标价。

  大亚地产也是港铁的老朋友,合作开发过无数项目。

  这次大亚地产也是蓝田地铁站物业发展权的有力竞争者。

  而且面对巨额利润,大亚地产也不会主动放弃。

  “你们觉得这次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吕智和感觉有些心神不宁,开口问道。

  “这不好说,新鸿基、新世界、恒基、新时代都是我们的对手!”其中一个地产经理说道。

  他说的不是废话,而是事实!

  这种投标怎么能说最大的对手呢,又不是大亚一家独大的局面。

  “我觉得是黄埔集团,刘生是个喜欢大开水吼的人。”另一个地产经理说道。

  “父亲,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不是要以成哥为敌。”这个时候吕耀华说道。

  吕智和点了点头,说道:“没有关系,正常的商业竞争而已。”

  他渴望能够战胜刘半城,但内心也有些担心,心里有些不确定起来。

  吕耀华说道:“我们出八亿港币的标价,就是整个项目的平价,若是加上利息,更是亏本价。香江的地产商,怕是不会高出这个价吧!”

  吕智和松了一口气,好像是这个道理。

  不过他还是不放心,说道:“加码,9.28亿港币去竞标!”

首节 上一节 174/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