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137节

  为了挽救香江金融系统,港府后来只好锚定美刀,汇率定为7.8港币兑1美刀。

  不管怎么样,在接下的两年多时间里,港币会贬值近4成。

  刘志成通过财报就已经观察到,幸好早有准备,要不然资产会缩水严重。

  洽好正处于谈判期间,香江有的报纸,开始发文批评港英政府,为谈判创造有利条件,不惜打金融牌。

  “谁发行钞票,谁就得对市民负责到底。谁发行港币,谁就得对市民负责到底。”

  这是大多数媒体的标题,对港英政府进行了猛烈批评。

  面对越演越烈的港币危机,为了稳住香江金融市场,决定向城中部分富豪求援。

  9月11日,刘志成来到港府,受到尤德的亲自接见,开始听取各界对香江危机的应对办法。

  “督宪,香江是我事业的起点,我对香江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内心感到十分担忧,迫切希望为香江的繁荣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志成说完,就天水围项目、茶果岭项目、大榄隧道项目的方案,摆上了尤德的案头。

  天水围整个项目,刘志成计划投资500亿港币,分十年执行,每年的投入将达到50亿港币。

  这还不包括茶果岭的50亿港币投资,以及大榄隧道的投资。

  片刻后,尤德表示支持,对打通大榄郊野公园隧道,改善香江交通比较满意。

  而且承诺将对天水围电子广场入住企业进行税收优惠,对茶果岭地块工转商的补地款5折优惠。

  虽然是尤德急需启动几个大项目来稳定人心,但刘志成还是决定投其所好,为港府稳定汇率作出自己的贡献。

  “都宪,为了香江的稳定,我愿意从海外调入美刀,通过远东银行来兑换港币,用来稳定香江金融市场。”

  尤德听完大喜,对刘志成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

  刘志成为了考虑到自己的商业信誉,在港币下跌的过程中,并没有参与做空。

  但也没有冒然参与救市,因为他知道低点在哪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刘志成当然得下场。

  9月12日,港府宣布加息三厘,并且表示正在研究稳定港币汇率的方案。

  同时,黄埔集团也宣布自己的500亿港币投资计划,让香江地产界的悲观情绪有所缓解,开始有人转为观望。

  同日,远东银行对外宣布,刘志成先生从海外调集巨额外汇,用于稳定香江汇市。

  为了惠及香江普通市民,每天每人限兑换五万美刀。

  为什么限制,主要是刘志成的美刀也是有限的,也是为了稳定普通市民的情绪。

  普通市民才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人群,他们才是香江未来的基石。

  刘志成整个准备了三十亿美刀,足够远东银行坚持到10月15日前。

  为了防止市民们秋后算账,远东银行每天用小喇叭广播,要市民们保持冷静,要相信港府的治港能力。

  那些选择拿住港币的市民,刘志成当然高兴,而对于那些坚持兑换美刀产生汇率损失的市民,今后也不好说刘志成的不是。

  至10月14日,在这一个月时间内,刘志成通过远东银行差不多兑换出美刀40亿(部分花旗银行贷款)。

  这一次简单的汇差利润,刘志成差不多赚了40亿港币。

  当然,刘志成拿自己美刀,为普通市民兑换港币的行为,在自家媒体的引导下,受到了一致好评,实现名利双收。

  刘志成当然不会去太在意,任何事情都会有正反两面,普通市民中,肯定会有人M他,也会有人对他好评。

  他没有满足现在的成绩,准备去进行一次新的布局抄底。

  香江股市上有一支股票,股民们称它为“八号仔”,因为它的股票代码是0008,他就是属于置地的香江电话。

  前世,置地在82年底,债务规模将达到100亿港币,不得不出售旗下产业回血。

  在83年,怡和将南非公司出售,套现13亿港币。将位于夏威夷的一个甘蔗园也卖掉,套现了5.4亿港币。

  同时,将香江电话38.8%的股权,卖给了日不落大东电报局,套现了14亿港币。

  就算这三项套现30多亿港币,还是解决不了置地庞大的债务问题,最后不得不出售港灯给李超人,才算解决燃眉之急。

  刘志成正是看中了八号仔香江电话,并不是说它垄断了香江电话、电报、国际长途电话,而是看到他的电话网络。

  香江电话公司,是前世香江最大的网络提供商,而且用的拨号上网技术。

  刘志成正好看中了这一点,为自己心中互联网布局。

  这一世,不知道李超人还有没有机会拿下港灯,刘志成想到这里,不自住的笑了笑。

  ………

  帆船酒店,今天刘志成约了船王见面。

  船王谋求弃舟登陆,这是他的既定方针。

  在外人看来,包船王这是处理旧船,也算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

  只有刘志成,自从和包船王交上朋友之后,多次沟通过这个问题,也明白船王的真实想法。

  他想登陆,不是为了在新的行业再创曾经的辉煌,而是想为自己的四个女儿女婿,留下一份稳定的家族资产。

  弃舟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慢慢来还是来得及,经过多年的努力,船王已经储备了丰厚的现金。

  但登陆就没那么容易了,整个香江地产市场,早就被传统英资以及十数名华人地产新贵给控制。

  包船王的家族的确也可以进军房地产市场,但在当下的情况下,不敢随意下手罢了。

  再说,包船王的身体问题,已经不可能在另外一个领域重新创业。

  所以,收购一份现成的产业,成为了他不二的选择。

  要不然,当年他也不会收购刘志成手中的码头物业和置地股权。

  今天,刘志成约船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斩超人,让他做一个纯粹的商人。

  而怡和那边,正好债台高筑,要出售旗下的产业,寻求合适的买主就成了怡和最近的目标。

  “包生,许久不见,别来无恙。”刘志成早早的就在酒店等候,待包船王来后,便起身握手欢迎道。

  “刘生,是好久不见,不过,你可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呀。”包船王笑着说道。

  “我只是命好罢了。”刘志成谦虚笑着说道。

  在香江商业史上,80年代,是华资英资交接商业主导权的十年。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香江老板的更换,英资害怕秋后算账,走资罢了。

  华资想要壮大,自然只能接盘,或者强行收购。

  “刘生谦虚了,你所做的一切,我都有关注,你的成功,完全是准确的判断和实力的体现。”

  刘志成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问道:“包生,伱上次收购置地股份,是不看中了置地?”

  “是有这个想法,只是沈弼一直拒绝,我也不好强行收购。”包船王摇摇头说道。

  其实,船王的发展,离不开汇丰的支持,汇丰不但是船王的金主,也是环球的重要股东。

  刘志成突然说道:“我知道一个,很适合包生。”

  “哪一个?”包船王顿时来了精神,他可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目标,如果真的有,那可就有了方向。

  “包生其实所想的,应该是稳住自己的财富,将它们安稳的留给后人吧?”刘志成没有直接回答。

  “对,海运市场,变化莫测,特别是最近几年,石油危机、区域战争,影响太大了,赚钱的时候自然是暴利,

  但如果一个意外,也有可能倾家荡产,上千万吨的船,如果找不到客户,那每天都会亏数百万港币,

  这个风险太大了,我不希望我的后代去做这样的生意,正好海运市场变天,我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在香港投资一些物业、房产之类的生意,

  虽说地产也有可能碰到危机,但最严重也不过价值腰斩,租金少收一点,不会像船只那样,需要每天花费大量资金去维护、停泊。”包船王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说完。

  “这想法没问题,只是现在的香江地产市场一片狼藉,确实也是抄底的好时候。”刘志成摇头说道。

  “刘生就不用再绕圈子了,我知道刘生不是要我去抄底楼市。”包船王笑着问道。

  “我确实给包生准备的,并不是房地产公司,而是一个比房地产还要稳定的行业,

  不管碰到什么危机,业务都不会少。”刘志成笑了笑,随后指了指旁边的台灯。

  “刘生,说的是电?”包船王是聪明人,自然不会认为刘志成说的是台灯。

  “对,就是电,不管什么经济危机、地产危机,香江市民、写字楼、工厂都是要用电的,而且随着香江的人越来越多,对电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刘志成笑说道。

  “其实这方面我也曾经考虑过。”包船王顿了顿说道:“香港电灯现在是置地的,中电是你旗下的企业。”

  “当然是怡和置地的港灯。”刘志成笑说道:“讲句实话,我都对港灯有过想法,只是港府律法不允许。”

  60年代,中华电力与香港港灯两家供电集团,曾经想过合并来提高发电效率及减少电网铺设成本。

  但被所有香江富豪强和几大英资洋行烈反对,估计也是担心一旦真的出现垄断,那所有人都可能会变成待宰羔羊。

  外加所有的老百姓也一样不同意,港府为了顺民意,最终阻止了这次合并。

  虽说香江有很多垄断,哪怕两家电力集团也在各自的地方垄断,但因为有两家,这样也就不敢做的太过分,可以有个对比。

  “刘生好眼光。”包船王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后世香江一共有4家最出名的基建公司,被媒体号称为躺着赚钱,分别是香江电灯、中华电力、中华煤气以及香江电讯。

  电与水一样,是一个城市存在的最基本需求,不管什么时候,都缺少不了。

  香江的电力输送,一直是私人所有,整个港岛的电力供应电厂为香港电灯,九龙半岛的供应电厂为中华电力。

  从目前来看,港灯与中华电力的规模是差不多的,至于未来怎么样,就看长期经营的能力。

  “包生,港灯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在港岛长期经营,历史悠久,拥有大量优质地皮,这也会是今后重要的利润来源。”刘志成继续说道。

  “看样子刘生对香江的前途充满信心呀。”包船王想了想道:“按照刘生的分析,这确实是一桩好买卖。只是我是该去阻击,还是该怎么做?”

  他是船王,在海运领域是全球靠前的级别,但对于收购公司,可没有任何经验。前世,包船王就靠大力出奇迹般去收购。

  “和平收购吧,我正好看正怡和置地旗下的电话公司,而且现在置地债台高筑,不如我们组团去一次日不落,

  与凯瑟克家族来一次友好协商,帮助他们解套,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刘志成笑了笑道。

第191章 球花莫妮卡

  在伦敦,刘志成和包船王在一家城堡里,与凯瑟克家族内定的下一任怡和掌门人西门凯瑟克面,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

  西门凯瑟克1962年加入总部设在香江的怡和公司任职,初为见习行政主管。

  还先后在香江、北美、RB、狮城、澳洲的怡和公司服务,去年回港后,担任怡和公司的常任董事。

  并且在今年由其兄亨利·凯瑟克推选,出任怡和集团董事会主席,成为凯瑟克家族第五位怡和执掌人。

  他在任内将怡和公司改组为怡和控股有限公司,并将改组后的怡和迁册百慕大。

  他目前正在与纽壁坚争夺怡和大班的位置,回到伦敦活动,争取家族成员的支持。

  所以刘志成和包船王这次伦敦之行,就见到了西门凯瑟克。

  三人寒暄之后,西门凯瑟克说道:“我对于刘先生和包先生的大名早有耳闻,今日相见很感荣幸。

  我只是很好奇,两位香江的传奇人物,来伦敦拜访凯瑟克家族,不知有何贵干。”

  “当然是好事。”包船王率先说道。

  “好事?”西门有些不敢相信,这两人可是怡和在香江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刘志成还有夺九龙仓之仇。

首节 上一节 137/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