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135节

  为香江的股市和地产树立信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每一宗项目交易,必须得找我审批。”

  刘志成讲得大义凛然,其实就是抓住机会抄底,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刘志成如果不抓机会抄底,可以说就是罪过。

  最后,刘志成让韩春喜紧盯港币汇率和各家银行的动向,有情况第一时间汇报。

  虽然港府规定,自家银行不能向自家输送利益,但刘志成作为香江的首富,怎么能没有银行,要不然怎么打造一个财团。

  别人疯狂我恐惧,别人恐惧我疯狂!这就是刘志成的投资理念。

  ………

  会议结束之后,当刘志成准备休息一会儿,大亚吕智和登门拜访。

  吕智和肯定是看到香江地产市场一片哀嚎,过来向‘先知’探探口风。

  “刘生真是料事如神,让我等无不佩服呀。”吕智和刚进门,就向刘志成拍马屁。

  “哈哈,吕生妙赞。地产是有一定的周期性,而且在这之前,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爆跌的迹象,我只是提前做了准备。”刘志成笑着握手道。

  “那也是不得了,难怪刘生会发财。”吕智和继续吹捧道。

  其实,这次地产爆跌前,住宅楼价格已经横盘半年,成交量放缓。谈判结果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借口罢了。

  可以预见,就算没有谈判这回事,香江的地产和股市,肯定也会有一波回调,只是猛烈程度,或者有些不同罢了。

  刘志成没有理会吕智和的吹捧,笑着问道:“今天吕生过来肯定不会只是为了吹捧我吧?”

  “哈哈,当然不是。”吕智和见刘志成这么问,知道该说正事了。

  “刘生,恒隆地产的陈生找到我,希望得到大亚的帮助。”吕智和试探道。

  因为吕智和知道恒隆地产的陈曾熙和刘志成有过过节,当陈曾熙找到他时,本想直接拒绝。

  但刘志成多次提到抄底,就把话说得模棱两可,既不拒绝也没答应。

  刘志成今天才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要,要求黄埔集团和山峰投资要为香江树立信心,没有想到吕智和动作更快。

  “现在他们是一个什么情况?”刘志成问道。

  “去年底到今年以来,恒隆地产为首的财团,竞得9处地铁站物业开发权,计划建8栋商业大厦和8000个住宅单位,

  按照危机之前的楼价达到183亿港币,而成本只要70亿港币。由于地产爆跌,已经处于亏损。”

  由于房价下跌,加上银行贷款利息,以及承诺给地铁的利润,如果恒隆强行开发,只有亏损,绝无利润。

  吕智和看了一眼刘志成,继续说道:“现在恒隆就香山大厦地块,正在协商,希望补地费从18.2亿港币,降至14亿港币。”

  “成功了吗?”刘志成好奇的一问。

  “没有。”吕智和摇了摇头道:“港府不仅不同意降低补地费,而且要求一个月内必须交齐补地费,否则视为违约,要没收已缴的4亿港币补地费。”

  刘志成摇了摇头,港府做了一笔好买卖。

  刘志成不知后来具体是一个怎么样的处理情况,但他知道这里就是前力宝中心,由两栋八角形大楼组成。

  占地面积达到7万尺,而且四周没有建筑物,可建面积非常大,是一块难得的中环优质地皮。

  “那之前和他们合作银团是一个什么态度?”刘志成又问道。

  “本来和恒隆合作的R资银行反悔,直接取消了放款,而且香江本地银行由于香江前途未定,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款。”吕智和缓缓道来。

  在香江股指、楼价狂跌的情况下,银行应收坏账急增,他们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怎么可能给快破产的恒隆放贷?

  “这也很正常,银行也要为自己的资金安全负责。”刘志成看了一眼吕智和,说道:“吕生的意思是帮他解套?”

  “是的,但我知道刘生与陈生有过节,所以我需要听取刘生的意见。”吕智和说道。

  “是全盘接手,还是部分接手?”

  “当然是全盘吃下,而且此次地皮相当优质,会给大亚系带来鹏飞的机会。”

  为了说动刘志成,看样子吕智和来之前做过工作。

  “嗯。”刘志成点了点头,问道:“我们资金上有压力吗?”

  “刘生,目前大亚地产有十二亿港币现金储备,加上大亚矿业,完全没有问题。”吕智和说道。

  “但是吕生,这一波地产爆跌才刚开始,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结束,你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前世,恒隆地产扛过了这一波,但由于缺乏信心,提前出售楼花,损失了大部分利润。

  刘志成喝了一口茶继续道:“我预测,没有两年以上,难以恢复元气。这个项目赚钱是肯定的,

  但如果要想赚钱,至少要在86年出售,才有可能获利巨大。”

  刘志成讲得这么明了,吕智和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其中得与失。

  片刻后,吕智和才缓缓的说道:“我知道了,如果这恒隆地产不放血,绝对不接手。”

  吕智和不愧是商场枭雄,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嗯,吕生还应该派人和港府沟通,好让我们顺利接手。”刘志成笑了笑,说道。

  “哈哈。”吕智和也是会意一笑。

  随后,两人又聊起了鹤园街水泥厂地皮,现在青州英泥水泥厂已经搬到了屯门,正在清理地皮。

  按照大亚地产的规划,这里将建一个高档小区,和黄埔城交辉相映,成为一个中产阶级的梦想城。

  “这块地皮,应该马上向港府申请工转商,说不定可以拿一个优惠价格,之后就可以着手分期建设。”刘志成说道。

  “刘生对于香江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呀。”吕智和笑道。

  “为香江树立信心,是我辈该扛的责任呀。”

  …………

  吕智和从帆船大厦离开后,便派人通知陈曾熙,大亚表示愿意接手其地铁站全部项目,为其解套。

  恒隆交不齐补地费,能想的办法已经全想过了,但没有银行贷款,也没有财团愿意接手。

  本来都已经准备损失4亿港币,退出项目的准备,现在吕智和告知他,大亚愿意全盘接下地铁站物业发展权,让他喜出望外。

  如果能够拿回全部定金,当然是最好,如果能够拿回部分定金,也会让自己减少损失。

  不管怎么样,结果都是很好的事情。

  半岛酒店的VIP包房内,陈曾熙和吕智和正在商谈转让的事。

  两人寒暄过后,吕智和主动出击,第一句话让陈曾熙很是高兴。

  “大亚地产愿意接手恒隆地产手中所有地铁站项目,不用恒隆承担让何债务。”

  陈曾熙立马奉上马屁道:“大亚地产愿意接手,吕生真是雪中送炭,真是十分感谢。”

  吕智和立刻用刘志成一句话,回答道:“香江就这么大,大家都是华人,理应守望相助。

  而且,现在香江处在关键时刻,为香江地产树立信心,是大亚的责任,陈生不必太在意。”

  “哈哈。”陈曾熙笑道:“只是这个定金,吕生怎么付?”

  吕智和听完,脸色一变,说道:“陈生,大亚为了恒隆解套,可是有利于恒隆商誉。”

  “难道吕生的意思是一分不给?”陈曾熙也是脸色一变,说道:“吕生,这样我们可没得谈了。”

  “陈生,我的团队已经到了港府,商谈恒隆违约后的接手工作,我想不管怎么样,至少可以省四亿港币。

  如果陈生愿意坐下来谈,大家都是华商,我也不愿做得太过份,会适当补偿恒隆,陈生可得冷静。”吕智和淡淡的笑道。

  吕智和吃肉不吐骨头,重重的打了陈曾熙一耳光。但在金钱面前,不得不让他冷静下来。

  “吕生,那你说道说道。”

  “大家都是华资,陈生拿2亿港币走人,如何?”吕智和摆出了自己的条件。

  “3亿港币。”

  “协议签定先付一亿港币,两亿港币在两年后付清。”

  “不行,必须一次性付3亿港币。”陈曾熙为了自己的商誉,不得不割肉离场。

  “先付2亿港币,两年后付1亿港币,陈生,这是我最后的条件,如果不答应,我立马离去。”吕智和说完,起身欲走。

  现在这个行情之下,不存在不割肉就可以离场,吕智和还是很看重华商之谊。

  否则绝对不可能有今天的会谈,而是直接去港府谈判。

第189章 刘半城与金融圈的那些事

  几天后,大亚地产、恒隆地产、港府、港铁公司四方代表,齐集港府会议室。

  商讨大亚地产取代恒隆地产,接手后续地铁站上盖物业开发权事宜。

  港府只要保证补地款18.2亿港币到位,并没有提出新的条件,毕竟这是有利于香江的事,可以增强地产业的信心。

  如果恒隆地产一但倒闭,对于香江的地产市场,无凝是雪上加霜,港府也不愿意看见,勉得被有心人攻击,说港府治港无能。

  之前港铁也和大亚地产有过多次愉快合作,所以对于大亚地产表示欢迎。

  港府和港铁都不反对,于是四方很快达成协议,大亚地产付给港府18.2亿港币补地费,恒隆地产拿到了2+1,共3亿港币出局。

  至此,大亚地产拿到港铁八个地铁站上盖物业开发权,开启了大亚地产的艰难腾飞之路。

  当这个消息传到刘志成耳中之时,他正在帆船酒店接待一位重要客户,花旗银行的副总裁乔治。

  刘志成和乔治有过多次合作,双方也算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

  对于这次乔治突访香江,刘志成也感到好奇,但他猜测和香江已经爆发的地产危机有关。

  刘志成隐隐约约记得,现在的花旗银行日子也不好过,多次面临危机。

  “乔治先生这次来香江,是准备投资香江吗?”刘志成试探性的问道。

  “刘先生,对于香江的前途,花旗银行还是十分看好,毕竟他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金市,以及远东最优良的深水港,这些都是香江腾飞的基石。”

  事出反常必有妖!

  乔治今天一反常态,高调评价香江,更加调起了刘志成的兴趣。

  “只可惜,香江目前前途未定,香江经济支柱之一:地产市场爆跌,中产迁籍者与日俱增,可以说香江是危机四伏呀。”

  你高调,我就唱衰。反正无所谓,说和做是两码事。

  “no.no.no,我知道刘生心口不一,要不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用大笔资金购买商业用地。”

  “哈哈。”刘志成笑道:“看样子乔治对我比较关注。”

  “刘生,请不要误会,我们可是合作伙伴,绝对没有去调查刘生的意思。”乔治害怕刘志成误会,急忙解释道。

  其实,刘志成的收购行动,都是有公告,乔治知道也很正常。

  “那这次乔治先生的香江之行有何商业活动?不只是简单找我这个老朋友聊天吧。”刘志成笑道。

  “当然不是,我这次香江之行是与金融活动有关。”

  “哦,是吗?”

  “刘先生应该知道,我们花旗银行在香江控股了远东银行。”乔治说到这里,看了看刘志成。

首节 上一节 135/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