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124节

  唯一的办法就是本土企业争气一点,早日成为产业链的一部分。

  “但是这可能会涉及很多志高国际的技术标准,也需要志高国际的支持才行。”白展说道。

  “白局长,我们不可能手把手一个一个的教你们,怎么样去生产配件。我们只会提供相应图纸与技术要求,

  然后内地厂家自己去研发,研发成功之后,达到了我们的标准,那就可以对这个部件进行生产,成为我们的配套工厂。”刘志成说道。

  虽然一辆摩托车只有6大系统,30个主要部件,但这些零件可以进一步拆分。

  例如一个转向灯总成,可能包括灯壳、灯泡、螺帽拿多个部分。

  至少,一台摩托车也是大几百、上千个零件。

  志高摩托车在香江和马来亚生产,就是依赖无数厂家的协作,来完成零部件的生产。

  实际上,对于很多零部件的技术掌握,志高国际的工程师都比不过供应商精通。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担心国产化会遥遥无期,现在我们现在的技术标准与海外差很多,

  而且生产设备、试验设备乃至质量控制经验都远不如,我担心会影响我们的本土化进度。”白展说道。

  “质量控制经验或者开发经验,我可以安排志高国际的工程师,来内地进行统一培训,或者安排一些质量工程师去现场指点,不过,人员数量可能有限。”

  刘志成顿了顿说道:“至于重要的部件,我们志高国际有自己的工厂,可以在鹏城设立工厂。”

  “这样的话,的确可以,是个解决方案。”白展点点头说道。

  其实吧,所有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担心合作之后,原本就稀少的外汇损失严重。

  而刘志成现在这么好说话,能用钱解决就用钱解决,那很多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

  “不过供应商很多,与哪些合作,还是需要仔细考察的。”刘志成接着说道。

  “那是当然。”白展点点头说道。

  “至于外汇平衡的问题,我前面提到,在鹏城设立配件工厂,尤其是发动机工厂,现在马来西亚工厂的需求量比较大,完全可以为外汇平衡出力。”

  刘志成喝了一口茶后,继续说道:“别外,我的想法是,在十年之内,志高摩托车合资工厂赚的人民币,除了旗下配件工厂出口部分外,

  我不会把分红转成外汇,尽量在内地投资新项目,至于十年之后事,谁也讲不清,说不定就有了解决方案?”

  前世,大众解决外汇平衡的方法很简单,在上沪建一个发动机生产工厂,产能除了用于合资工厂,剩余产能用于出口创汇。

  志高国际显然没这个能力。现在刘志成就是‘搁置争议’,反正内地还需要继续投资,用外汇投资和人民投资都是投资。

  毕竟,保持外汇平衡的政策,是防止偷空外汇储备。

  至于10年之后,内地政府就不怎么缺外汇了,到时候自然就可以兑汇。

  再说,国内摩托车市场,在几年之后就会出现井喷,到时候估计合资工厂赚的这点钱,都不够成为扩大产能需要。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兑汇问题,甚至还有可能还需要从海外调集资金进来投资。

  “不兑汇?这的确是个方法。”白展愣了下说道。

  提出这种要求的外资,刘志成是第一人,但能这样决定,在当前內地人的眼中,也是一种赤裸裸的爱国情怀,否则谁会白投资。

  其实,刘志成是因为他非常看好国内经济的未来,可以光明正大的投资更多产业。

  “这样的话,本土化与外汇平衡的问题,也基本上有了解决方案,接下来只需要谈判双方把细节谈妥即可。”刘志成笑了笑说道。

  正常的公司肯定会在乎每一分钱的利润,但刘志成目前无所谓,主要树立自己的品牌。

  狠抓质量,树立品牌,渠道打开,然后才是躺着赚钱。

  “刘先生的胸怀令人敬佩呀,现在大方向已定,其它细节就交给双方团队吧。”白展点点头,今天的顺利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还有什么问题吗?”刘志成又问道。

  “的确还有一事件,就是今天我们的高官,想请刘先生吃个便饭,以表示对刘先生的欢迎。”白展笑着邀请刘志成参加招待宴会。

  对于这种应酬,刘志成不可能拒绝,也拒绝不了,毕竟,这就是圈子。

  ……………

  到了下午五点半,一行人回到了粤东省招待宴会厅,羊城市的高官在这里设宴,款待刘志成等人。

  面对羊城市高官的宴请,刘志成自然很乐意,羊城市在国内的地位极为特殊,分量比很多省份都重。

  在未来这里是全国几个超级核心城市之一、经济的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世界一线城市。

  “刘先生,请坐。”刘志成刚刚进入包房的休息区,招商局长白展招呼笑道。

  “多谢白局长。”刘志成礼貌回道,随后坐了下来,跟在他身后一同赴宴的霍海清和牛广礼也在旁边坐下。

  “刘生,我们高官已经到了,但临时要处理一下公务,需要晚几分钟,请你谅解一下。”白展在一旁解释道。

  刘志成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不一会,羊城高官在秘书的陪同下,走进了宴会厅休息区。

  “刘先生,对不起,临时有事,耽误了一会。”高官毫无架子,笑着伸手,表示歉意道。

  在相互客气中,宴会开始。

  此次宴席,人并不多,除了高官,以及秘书长,还有就负责招商的白局长和负责工业的局长。

  “刘先生,我先敬你一杯。”高官首先举起酒杯,笑说道:“作为一名华人,刘先生能够在香江那样的地方,连续击败几大英资商业巨头,成为华商的标青,我不得不说佩服啊。”

  “高官过奖了,这还要感谢内地的强大,才有我们华人抬头挺胸,要不然,我们这些香江的华商,也没有机会获得公平的商业环境。”刘志成同样举起酒杯,站起来笑说道。

  一个资本财团的诞生,其实背后都站着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丽国的金融巨头、石油巨头、军工巨头能够称霸全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背后国家的实力。

  未来的互联网也是一样,欧洲为什么诞生不了互联网巨头,这就是根本原因之一。

  香江的华人,能够底气硬一点,就是国内获得了五常地位。

  否则,香江华人就算真靠着实力成为商业巨头之一,也不可能压着英资打,顶多在英资不擅长的领域有点成绩。

  在更远的未来,刘志成会变成更加强大之后,肯定会动更多北美资本的奶酪。

  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靠山,就会有被‘居合’的可能。前世的‘某航事件’、‘某为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是啊,GJ强大了,那么所有人的日子就都好过一些。”高官感慨说道:“我虽然没去过香江,但也知道一点,但是香江比起内地还是要强太多。”

  “香江也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50年代的香江,也不如现在的内地,我想十几二十年后,内地的生活水平,会比现在好上很多。”刘志成自信的说道。

  在前世的互联网上,很多人抱怨自己生活压力大,羡慕上一辈在七八十年代的生活,毫无压力与烦恼。

  这些人就是吃饱了撑的,七八十年代,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自然就不会追求别的,烦恼也就自然少了。

  前世的三和大神们,觉得工作辛苦想躺平,其实这就是整个国家经济工业发展的结果。

  因为随便打工一天,就能生活几天,三和大神才能存在。

  这要是放在七八十年代或者21世纪的非洲等地方,不好好上班早就会被饿死。

  “借刘先生吉言了。”高官笑说道:“只是,一个地区想发展,就必须要有工业,我听说刘先生生旗下的志高摩托车准备落户羊城,我代表羊城人民表示感谢!”

  “高官言重了,这只是一次商业行为而已。”刘志成说得很直白。

  高官笑了笑,继续说道:“刘先生旗下企业都很优秀,特别是在电子产业方面,已经走在全球前列,不知刘先生是否有兴趣到羊城来投资?”

  “这个目前比较困难,我已经在鹏城和京都市都有了投资,暂时产能已经饱和。”刘志成委婉拒绝道。

  桔子科技的电子产品,不管是起家的街机,到后来随身听、红白机在全球上市之后,特别是在美丽国需求量就非常大。

  不过这个状态不可能一直存在的,加上香江这边也早就有准备,已经在内地一南一北布局,暂时不可能再来羊建厂。

  作为目前香江工业的支柱,自己的现金奶牛,刘志成短时间之内,还不打算将这方面的产业全部转移离开。

  因为这是他在香江超然地位的根基之一,只要控制着自己旗下及相关供应链超过十万人的就业,那么谁都需要礼敬他三分。

  再说,涉及到最核心产品的供应链转移,也是需要有足够准备,不然一旦过程中出了问题,影响到了销售端质量,那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种问题上,所谓的低成本代工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本身就是暴利行业,生产成本高一点根本就无所谓。

  前世的内地,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可不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完整的工业产业链以及大量高素质才是才是最重要的。

  “那如果我们羊城的工厂,给其配套呢?哪怕从最简单的塑料件开始也行。”高官又说道。

  做供应商这种事情,对于羊城的高官来说,是不值得亲自提出来,但也要看这个客户是哪一家,能够带来多大的收益。

  “这个配套方面,可以尝试合作,不过话说在前头,我们对供应商要求很高,如果配件因为质量不合格,我们会拒绝合作。”刘志成说道。

  以香江现在的人工成本,一些简单的配件,在同样拥有部分工业基础的羊城市面前,的确已经没有优势。

  刘志成是资本大咖,追求的是利润与利益,当然是在同样的质量下,谁能更便宜,就采购谁的配件。

  如果羊城市能够提供物廉价美的配件,这既有利润又有利益,一举两得,刘志成何乐而不为呢?

  “不管多难,总需要试试才能知道行不行。”高官点点头说道。

  “那就没有问题,伱们可以和霍生和牛生联系。”刘志成说亮,把霍海清和牛广礼介绍给他们。

  牛广礼和白展已经熟悉,其它人对霍海清和牛广礼不认识,特别是负责工业的局长,很是积极与他俩交朋友。

  “那就多谢刘生了。”高官说道:“如果刘先生这边对我们羊城市有什么要求,或者我们可以一起合作的,随时提出来,我们羊城市愿意与刘先生这样的港商进行合作。”

  “好。”刘志成点点头,举起酒杯回应道。

第179章 好姐妹

  这一次刘志成来内地,其实就是一次考察投资之旅,基本上投资的项目,都进行的比较顺利。

  两条高速公路的顺利启动,上沪的基建投资、人才合作,京城工厂的投产,羊城摩托车工厂谈判顺利,无处不体现出刘志成的智慧。

  在改开初期,能够这么大规模进入内地市场,赚钱是小事,刘志成将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内地之行,基本上以圆满结束,回到香江的时候,已经是12月份。

  “你在内地投资的项目倒是挺大的啊,最近香江的报纸可都在报导呢。”老爹刘彦信坐在阳光房里,边晒着太阳边看着报纸说道。

  刘志成从内地回来之后,先准备休息几天,今天带上老婆儿子来到浅水湾看望父母。

  “正常,现在香江的媒体对内地的关注越来越多,报道自然就越来越多,

  其实我的投资看上去比较大,但都是一些短期内看不到效益的项目,需要长时间去经营。”刘志成笑着摇头说道。

  桔子科技的电子产品,主打的是外埠市场,乃至于大量的利润,也被用美刀的形式留在海外。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为香江制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养活了几千上万个家庭,也造就了香江媒体对于刘志成的异常关注。

  害怕刘志成那一天就会彻底放弃香江,造成大量的香江市民失业。

  在京城和蛇口投资的电风扇项目,不过是因为香江这边人力成本上升,即将快要淘汰的项目。

  其它的项目也只是搬迁了部分产能去内地,研发和高利润的工业,大部分其实还是留在香江。

  “但现在似乎有一些传言,对你很不友好,这方面你需要注意一下。”刘彦信接着说道。

  “我会注意的。”刘志成点点头说道:“伱放心吧,我在内地的投资计划,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短时间之内不会再有大投资。”

  投资蛇口,是为了转移香江的低端产能,以将香江现有的生产力转向消费类电子产品。

  投资京城市和上沪市的项目,是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打算。投资羊城市是为了在内地先培养工业品牌。

  只有内地的两条高速公路,算是在内地的第一个基建大投资,但这些都是短期内看不到效益的项目。

  “为什么?因为谈判的问题吗?”刘彦信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24/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