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102节

  两女依靠在沙发上的两边,然后同时笑出了声音。

  一看两人就是有商量,刘志成也装作不知道:“这样什么可笑的,跟我这么久,应该知道我为什么找你们,这就是缘由。”

  孙丽娜笑着说道:“原来如此,老板是喜欢女人的腿。”

  林清霞补充道:“他不是喜欢女人的腿,他是喜欢女人穿黑丝袜的腿。”

  刘志成不理两人的打趣,就像欣赏古董一样,欣赏着、把玩着两个女人的美腿。

  林清霞的腿是大腿有肉,却丝毫不显得臃肿;小腿笔直纤细,修长匀称。

  孙丽娜的腿也一样,肉感十足,够直够长,整体比例例很好,丝袜穿在她腿上,更能体现出其张力。

  “娜姐,你那里好BIG喔,他是不是很喜欢?”

  “恩。清霞你全身真的没有一个地方不美耶,我一个女人看了都心动,等会我能靠近你吗?”

  “会不会有点怪怪的!”

  “应该还好吧,要不我们试试再说!”

  “恩。”

  翌日,早晨。

  刘志成醒来后,发现身上竟然略有酸痛,顿时知道,昨天自己操劳过度了。

  他的身体毕竟没有脱离人的范畴,可能是世界上顶尖的身体,但依旧是人不是神。

  再看看左右两边.她们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

  联邦大厦。

  刘志成为了配合黄埔集团的扩股增资,为了能够顺利融资成功,决定造市。

  唤来了张建成,张建成升为报业公司总经理之后,听说走路都带风。

  毕竟,升职加薪也是人生小登科,又加上他也算一个文人,听说最近又找上一个姑娘,对酒当歌。

  对于这种情况,刘志成也只是笑了笑,只要张建成不影响工作,就没有当一回事,男人谁不喜欢三妻四妾呢?

  张建成坐下之后,就满脸春风,汇报道:“刘生,《天天日报》昨天的销量已经突破16万份,已经稳住了龙头位置。”

  照这种情况,《天天日报》过两年的销售可以突破20万份,这个成绩虽然不是很夸张。

  但却也很厉害,将是一个传媒帝国的开始,也将是一个奇迹。

  在前世,这份荣耀是属于《东方日报》创造,在八十年代中期,创造了二十多万份的销量。

  “晚报的销售也有八万份,经济报也达到五万份,漫画周刊也有六万份。目前每月盈利达到30万港币。”

  “嗯,不错,但是我看这些报纸的销量,还有很多的上涨的空间,你要穷尽一切手段去把销量搞上去,还有外埠也要想办法去扩张。”

  刘志成喝了一口水,继续道:“但我们要有更高的追求,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等将来城市集团上市的时候,我不会忘记有功之臣。”

  刘志成又开始他的画饼,把张建成画得喜笑颜开,因为老板每一次画饼,总是能够兑现。

  现在自己在老板的英名领导下,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但不影响他对更高荣耀的追求。

  张建成便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刘生,请你放心,我将全力以赴。”

  同时,张建成知道,老板今天不会为了一个报纸的销量就召见自己,肯定还有别的指示,接着问道:“刘生,还有什么新的请指示没有?”

  刘志成看了一眼张建成说道:“从现在开始,天天报业要开始宣传我旗下所有公司的丰功伟绩,找名家撰写新闻,报道出去。”

  刘志成要炒作自己!

  以目前刘志成的身份,想见港岛的上流人士、洋行大班等人物,应该都可以见到。

  但刘志成今年有大动作,例如黄埔集团马上进行扩股增资,大亚地产也需要上市融资,而且都是体量巨大。

  为了融资顺利,当然需要造造市,让更多的股民相信自己。

  张建成很快反应过来,老板这样做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照做就是了,赶紧拿出纸和笔。

  刘志成见状,点点头说道:“要把我营造成‘点石成金’、股神、投资天才的形象,反正讲故事,市民怎么喜欢怎么来……到时我来个不承认不否认。”

  刘志成将自己的情况,真真假假的口述出来,例如投资苹果电脑、沃尔玛超市,收购黄埔集团、如何预计到地产火爆等。

  张建成一边记录,心里一边泛起滔天大浪,按照老板口述的情况,这是‘点石成金’吗?这是“猛虎下山”呀?

  只是老板为何如此宣扬呢?

  简单来说,刘志成就是要在香江市民眼里,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神一般”的人物。

  这样刘志成拥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就会受到大家的追棒,方便股市泵水。

  开展‘造神’好处多多,刘志成可以得到更多银行的支持,可以向他提供大量的低息贷款。

  因为香江市民都比较‘迷恋’某种特定事物,刘志成就要让他们‘迷恋’哥。

  同时,那些银行家乐于贷款给业绩优的公司,而刘志成要做的就是‘造神’,做前世老贾一样,用个APP就可以融资。

  张建成提醒道:“老板,你确定要将自己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

  刘志成点点头,说道:“你可以把如何创造财富方面神化一点,具体有多少财富方面就删减一些。”

  张建成想想也是,刘生也算白手起家,应该不会鲁莽,这样做肯定是有其想法。

  “恩!老板的这些光辉事迹,我打算分为几期撰写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完成老板你的吩咐,也可以提高我们《天天日报》的销量。”

  “这个你来安排就是了!对了,稿子出来后,先要给我审核,同时也要给我几份中英文稿,我还要去找找其它报社!”刘志成交代道。

  刘志成心中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大计划,虽然每一步都已经了然于胸,但别给张建成整偏了,稿子还是要先自己审核一遍。

  至于,为什么刘志成不害怕爆光,反正自己已经在聚光灯下,还怕别人知道自己是怎么创造的财富。

  当然,刘志成不会去随意出入在人多的地方,也不会随意接受媒体的访问。

  其实,做一个富豪也很难,这样会失去很多平凡人的乐趣。

  不敢自由上街购物,不敢随意出入酒吧夜总会,更加不敢明目张胆的站在酒吧门口‘捡尸’。

  所以,现在刘志成在做富豪的路上,已经不可能回头,只有奋力前行。

  ………

  接下来的一个月,天天报业旗下报纸全是关于刘志成的报道。

  “摩托车大王”,这是《明报》的标题,报道了志高国际怎么样从0到1实现发动机量产,制造出第一台摩托车,并且实现远销东南亚。

  “投资之王”,这是《天天经济报》的报道,讲叙刘志成投资黄金期货的故事。

  以及投资苹果电脑,如何从100万美刀,到3.5亿美刀的财富巨变。

  “香江地王”,这是自家媒体《天天日报》的第N遍报道。

  讲叙刘志成怎么样收购黄埔集团,以及收购九龙仓的故事,并且一步步成为香江地产之王的故事。

  反正吹得刘志成自己都不好意思,搞得身边的几个女人,一到晚上都是在喊:大王,快来追我呀!

  “花花公子”,这是《东方日报》的标题。

  讲叙刘志成和几个女人不得不说的故事,而且讲得有板有眼,让读者无不相信。

  “继华公子之后,香江又现成公子”,讲叙刘志成夜夜换新娘的故事。这是不知明的娱乐小报在趋热度。

  ……

  前四种是广告,刘志成拿钱买单;后两种纯粹‘趁热度’,但至少宣传了刘志成。

  反正这近段时间以来,香江市民茶前饭后,都有讨论刘志成的故事。

  山峰投资的前台电话每天天响个不停,各路媒体想采访刘大王,都被刘志成拒绝。

  只是媒体记者没有想到,更大的瓜在等着大家。

  感谢您的订阅!

第158章

  下午,刘志成来到黄埔大厦的办公室。

  黄埔集团,是山峰投资这间策略公司的子公司,是山峰投资系的地产为主的综合性公司。

  此时,山峰投资系的控股上市公司有两家家,分别是黄埔集团和九龙仓。

  战略入股的上市公司有三家,分别是大亚矿业、中华电力,以及长江实业,还有正在准上市企业大亚地产。

  山峰投资控股黄埔集团,持股量俱是67.9%,刘志成可以说是拥有‘一言堂’。

  黄埔集团的股票涨势喜人,经过自己的几次整合,以及这几天媒体对自己的炒作,目前已经市值已经突破115亿元。

  这还是在没有公布巨额分红的情况下;对于外面的股民来说,只知道两件事:

  第一,黄埔集团在‘投资大王’、‘地产大王’的领导下,肯定会越来越好,这是出于对刘志成的追捧;

  第二,黄埔集团购入海港城,从收租物业和地皮储备,全面超越置地,说明公司的潜力很足。

  当然了,近几年香江证券市场大环境好,涨势喜人,这是一个大环境因素。

  刘志成喊来总经理郝庆文,安排道:“下周,黄埔集团集资供股,每5股供3股!”

  郝庆文一听很惊讶,这供股比例怎么又变了,不是说好的10股供3股吗?

  确实是这样,刘志成年初决定是10股供3股,但他看到当前的环境太好,不从市场泵水对不住自己。

  “那是不是马上把我们准备的利好放出去,好振奋投资者的信心!”

  听完郝庆文的这个建议,刘志成深以为然,说道:“那好,给市场放出30亿港币年中分红计划。”

  郝庆文点点头,接着又说道:“这次供股金额巨大,老板你这也是全额集资,还是稀释部分股权?”

  刘志成笑着说道:“全额吧,这次规模太大,我怕市场泵水太多,引起股价波动,哪就不划算。”

  “虽说山峰投资要供47.6亿港币,不是还可以分得20.37亿港币吗,自己只要拿出27亿多港币,对了,这次黄埔集团供股,你去邀请获利多为顾问,这样会顺利!”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也就是黄埔集团地产供股集资不需要外聘顾问,有郝庆文就足够胜任。

  不过为了和汇丰取得更好的合作,还是外聘顾问比较好。

  “好的,我去安排!”

  黄埔集团这次集资69亿港币,刘志成打算为其地皮储备更上一层楼,坐稳香江地王的宝座。

  首先,看中的便是天水围488公顷土地,由于明年谈判开始,华闰和长江公司都会不看好,被港府用22.58亿港币天价回购。

  其次就是蚬壳公司在鸭月利洲和茶果岭的油库地皮,这就是前世有名的丽港城和海怡半岛两个大型村屋。

  前世,由于地理位置优质,长江公司获利超50亿港币。

  对于他来说,不怕黄埔集团负债高,就怕没有土地储备,这样就会失去长久发展潜力。

  而且,如果资金不够,股灾前再供股集资一两次,钱也就有了。

  不过这样一来,资金压力全部来到了山峰投资,作为黄埔集团的母公司,而占股又高达67.9%。

  相当于每次黄埔集团供股集资,山峰投资都需要供股大部分,才能保证持股不被稀释。

  目前,整个山峰投资虽然说拥16多亿的美刀现金储备,但港币储备才10.3亿。

首节 上一节 102/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