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第427节

  在上千万年乃至数十亿年的岁月里,总有一些微生物浩浩荡荡地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那些高速划过地球附近的星体,像大风一样吹起无数花粉,再跨越光年带去远方!

  “这两天我带着学生们做实验,找到一些耐酸的野生菌。”宋河开口,“如果这些野生菌飞去金星,会不会在金星大气里繁衍壮大?”

  “谁知道呢?”相晓桐笑了笑,“你要是感兴趣,可以自掏腰包朝金星打一发探测器过去,找找有没有生命迹象。人类已经扔了好多探测器过去,目前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磷化氢。”

  宋河微微震动,磷化氢长期被学术界视为生命标记物,如果找到一坨不明物质,里面有大量磷化氢,很可能这坨不明物质就是死掉的生命留下的。

  “老师你这么一说,我想起一个数据。”宋河仰头望天,“金星大气里96%是二氧化碳。”

  “怎么了?”相晓桐问。

  “生命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啊!”宋河说,“过多的生命会改变一颗星球的大气环境,譬如地球曾经发生过的大氧化事件,地球初期的氧含量只有现在的0.001%,24.5亿年前的元古宙初期,蓝藻细菌疯狂繁殖,日以继夜造出了大堆氧气,先把地球表面的岩石成分给改了,又彻底改变大气环境。”

  相晓桐怔住,脸上的表情明显是跟着学生的思路走了,浮想联翩。

  “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菌类是厌氧的,蓝藻细菌就像学会了生化武器一样,把整个星球涂满毒气,干死了各类异族。后来有侥幸生存的菌类突变成了好氧菌,吸氧排出二氧化碳,才完成制衡,进化成今天的生物圈。”

  “所以金星这种浓度过高的二氧化碳环境,是不是因为某种菌霸占了整颗星球?今天的金星就像二十多亿年前的地球,只不过地球是大氧化事件,金星是大二氧化碳事件?”

  相晓桐赞许点头,“你果然是搞科研的料!上网找找有没有类似的论文吧,如果没有的话,你可以发个假说。”

  远处出现了警车,警车亮着红蓝灯开路,一辆押运车笔直地驶过来,等待已久的学生们激动地围上去。

  “你忙吧,为师回去睡了。”相晓桐拍拍他肩膀,转身离开。

  “老师晚安。”

第617章 紫色的尿

  实验室门打开,学生们抬着金属箱鱼贯而入,脸色兴奋!

  总共6只箱子,死沉死沉,材质据说用冲锋枪都打不坏,箱盖上是16位数字锁。

  宋河摸出手机,这种数字锁的密码是每分钟刷新的,他看着屏幕上的密码,快速输入,打开!

  第一箱箱盖开启,整整齐齐二十只培养瓶摆在里面,每只瓶子里摆着不同的液体,瓶身上贴着标签,注明大概的培养环境。

  “干活干活!”宋河严肃道,“每一滴都要珍惜!这玩意儿太昂贵了,黄金相比起来简直和粪土一样!谁敢浪费我就杀谁的头!”

  学生们顶着死亡威胁,小心翼翼领了培养瓶,到各自的实验台前忙碌。

  兜里手机嗡嗡响,宋河摸出来接电话,面露喜色,“好,来的挺及时!我这边刚拿到货,赶紧上来吧!”

  几分钟后,实验室大门再次打开,规模庞大的科研团队鱼贯而入!

  娄景辉、范桃、吕承恩、纪天和……宋河麾下的科研团队全部到齐!

  没有过多的寒暄,所有人紧张地直奔正题,老部队打仗早已形成默契,一群人迅速瓜分了剩下几箱培养瓶,短短几分钟便展开工作,有一半人没实验台了,宋河马上把他们安排到隔壁的空实验室。

  宋河先在实验室转了转,确保所有人尤其是新生们没掉链子,放下心来后,自己也到实验台前亲自上手干活。

  正常情况下,在环境中采集的菌样非常驳杂,像动物园一样什么品种都有,彼此交错纵横,想一种种地分开很困难。

  但空间站外壁采集到的菌样,种类要少很多,往往是一种菌抱团聚集在一起,泾渭分明犹如部落冲突,于是分类培养和分类观察便容易得多。

  第一夜的工作,是先把菌样扩大培养,每种菌都像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得用培养液构建无天敌高营养的保护区,让样品菌们愉快地繁殖壮大,生产出无数复本。

  忙到天亮,整个实验室已成为培养瓶的海洋!

  数百只培养瓶摆满实验台,每一群培养瓶旁边都放着一张白纸,纸上是需要补充培养液的时间,菌类就像动物,白大褂们就像饲养员,要定期投喂防止动物饿死,也不能一股脑乱喂让动物撑死。

  宋河给所有人排出了值班表,三班倒做菌类分析。

  开始有试卷大小的数据纸被印刷出来,装订好送到宋河手里,他忙着比对数据库,给每种菌写结论,确认是某某菌种,有无异常突变等等。

  每完成一份数据纸,他便上传给月城计划留档,会有专家领导追看菌类分析结果。

  当然,生物工程学院的庾才艺团队,此时此刻必然也是紧锣密鼓做分析的状态,数据纸像是双方的比分,绝不能落后!

  五天五夜的埋头苦干,宋河交上了最后一份菌类分析。

  总共218种细菌、27种真菌以及1种小寄生虫!

  其中,找到10种突变严重的细菌,从细菌团的厚度来看,这些菌至少已在空间站外壳生存了两年半以上,每天遭受恶劣温差的影响,和各式宇宙射线的狂轰滥炸,体内基因紊乱不堪,几乎变成全新的物种!

  几乎同时,生物工程学院的庾才艺团队,也完成了首批菌样的分析。

  庾才艺团队的成果是,159种细菌,76种真菌。

  其中有6种菌属于严重变异,同样是生存多年的老菌团,外边死掉的菌和内部新生的菌已经截然不同,有种猪下崽儿下出牛犊的感觉。

  双方的进展速度难分高下,第一轮比拼算是打成了平手!

  紧接着是短暂的一天假期,双方科研团队的选择很一致,不约而同回到宿舍呼呼猛睡,弥补连续多日熬夜的身体亏空。

  宋河没回宿舍,他坚守在实验室,耐心重点观察突变的菌类。

  “有什么发现?”吕承恩过来问。

  “暂时没有。”宋河趴在显微镜上,“但是这些变异菌的举动很怪异,我在地球的菌上没见过这种行动模式。”

  “失重环境过来的,肯定不一样。”吕承恩分享他的发现,“166号细菌样,在太空中形成的菌团是放射形的,但是到了咱们实验室里繁殖出的后代,却变成了树丛一样的结构。”

  “所以会不会再次变异?”宋河忧心忡忡,“在太空中是一个品种,到了实验室又变成另一个品种。咱们要是能上空间站就好了,直接研究现成的,不担心变质。”

  “测测分泌物吧。”吕承恩道,“看看分泌的东西有没有变化,或者变化有多快。”

  宋河着手检测所有菌样的微量分泌物,大多数分泌物都平平无奇,但也有极个别培养瓶冒出极端奇怪的未知物质!

  这感觉就像正常人尿尿都是淡黄色,个别病人尿尿会带血,但一批上过太空回来的人,却出现了绿色尿、紫色尿、发光尿、酸性尿等等!

  宋河看不懂,但他大为震撼!

  一天假期过后,第二批太空菌样本送来了,这一批菌样取自被污染的月球培养池,种类更多数量更大!

  有过第一批太空菌的练手,大家处理第二批菌时更加轻车熟路,得到的数据也多了起来。

  一星期后,宋河在阅读一份数据纸时,眼前猛地弹出系统提示。

  【许愿池浮出了神秘物品,快去看看吧!】

第618章 胃癌药?

  【胃癌药技术路线图】

  【根据宿主目前的实际情况,生成的胃癌药最快研发路径,具有一定时效性,超出时效将彻底失效】

  宋河眼皮一跳,许愿池终于扔出猛货了!

  技术图展现在眼前,内容惊人的多,密密麻麻的小字铺陈在图上。

  但字多的主要是细节,通篇总览,主要的技术关口总共就三步!

  第一步,筛找特殊突变的太空菌!

  技术路线图直接给出了三种菌类分泌物的分子式,指出必须是能分泌这三种物质的菌类,要尽快找出并扩大培养。

  第二步,特殊培养液环境定向培养!

  技术图没有直接告知培养液成分,而是开了一个范围,列出三十多种化学药剂和二十多种中草药,需要根据目标菌类的实际情况,调整配方养殖。

  第三步,基因修饰完成最终改造!

  这一步主要是降杂质,把细菌分泌出的一些有害物质消除掉,提高药物纯净性。

  宋河马上清脆拍掌,冲实验室众人吆喝,“开会!”

  白大褂们快速集结,整整齐齐列阵!

  学生们只是一脸茫然,实验团队的老将们则如临大敌,他们了解老大的脾气,突然开会肯定是有什么想法!

  “咱们的工作重心要转移了!基因测序先往后放放,先重点检测菌类分泌物!”宋河宣布。

  “所有菌类分泌物,无论含量大小,一律把分子式写出来,第一时间交给我!”

  “速度越快越好,大家应该发现了,所有菌样从太空回来之后,都伴随着不同速度的轻微变异,第一组菌样短短五天就有四成的变异菌种消失,所以一步也不能慢!”

  “老师,咱们的任务不是基因测序吗?”夏万三开口问,“不是要和生工学院拼速度?”

  “上级让咱们做基因测序,是为了找有价值的菌种。”宋河解释,“这些菌的分泌物已经让我有了一种预感,从整体的突变方向来看,应该会出现几种我想要的分泌物,既然找到方向了就要全力前进,不要舍本逐末!”

  宋河大手一挥,所有白大褂散去,实验室里的工作彻底转向,基因测序的仪器停了下来,化验分泌物的仪器前开始排队。

  实验团队的老成员们没啥意见,他们习惯了唯老大马首是瞻,迄今为止老大的决策还没错过,无脑干活听指挥,最后就能顶刊发到手软!

  但新生们凑在角落的实验桌,忍不住犯嘀咕。

  “老师怎么突然转向了?”凌奕奕不理解,“上一轮咱们才和生工打了个平手,现在生工肯定玩命测序啊!咱们把基因测序停了,岂不秒跪?”

  “老师说他有预感,应该是找到了什么研究方向,能搓个大成果出来绝杀生工?”夏万三说的很没底气,“不过仅仅因为一个预感,咱们就要转向吗?”

  “是啊,预感管什么用啊?”凌奕奕吐槽,“万一到最后预感没成真,咱们岂不白输?蒲松春你说呢?”

  蒲松春手捻佛珠,站在化验仪器前等结果,淡淡微笑,“无所谓。”

  宋河搬椅子,坐在实验室最中间,像一只趴在蛛网上的大蜘蛛。

  白大褂们便是蛛丝,不断把最新结果传递给他,任何风吹草动他都能第一时间感知到。

  源源不断的菌类分泌物数据交到他手上,他看的很快,扫一眼便放在一边,很快椅子旁摞了一大堆数据纸。

  “16号实验台,数据做的细一点,你那边可能会出结果。”

  “2号和19号实验台,速度加快!”

  “8号!有点苗头了!稳住!”

  他不时吆喝一两句,剩余时间便默默拿着手机刷论文,论文内容自然和胃癌有关。

  所有癌症的致死性里,胃癌排第四,每年会在全世界收走八十万人!

  最要命的是,近一半胃癌去世的患者都在国内!

  大部分赤贫国家的人均寿命短,还活不到癌症高发年龄就早早死了,或者医疗水平差,因为胃癌嘎了也不知道原因,草草下葬了事,死的稀里糊涂。

  至于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西方饮食偏高糖,易得高糖病,东方饮食偏高盐,于是易得胃癌这种高盐病。

  宋河看到数据,就知道胃癌药是必做不可,毕竟噶的近一半是自己人,事情的紧迫性就上来了。

  目前胃癌的治愈现状很惨,早期若能发现,五年存活率还能达到70%,但若拖到晚期才发现,五年存活率就仅有4%。

  而且主要的治愈方式,也是简单粗暴的开刀切瘤子,胃壁和结肠壁分为五层,早期胃癌几乎不会转移。至于市面上正在用的胃癌药,效果相当有限,能根治的药没有,只能拖时间。

  宋河挠着头,快速阅读市面上已有的成熟胃癌药,作为参考。

  阿帕替尼,国产自研,全球第一个安全有效的晚期胃癌靶向药,也是目前唯一的口服制剂,用于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病人,能延长一段时间寿命,但副作用众多,粒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齐降,腹泻腹痛浑身乏力。

  曲妥珠单抗,疗效较显著,但有15%的患者没法用,同时伴随皮疹、贫血、肌痛、心脏毒性等强副作用。

  雷莫芦单抗,副作用较小,但疗效也仅比安慰剂强一丝丝。

  【检测到生物进步,由大师30级升至大师31级!】

  氟尿嘧啶氨甲酸酯、替加氟、吉莫斯特……

  奥替拉西、紫杉醇聚合物、奥沙利铂……

首节 上一节 427/11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