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第54节

而接下来,就要为对付这两个人提前下子了。

第101章 邹新武的求助

岳文轩现在的这一步棋,还只能算是一步闲棋,将来有没有用,有多大的用,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想要达到目的,不能着急,时机很重要。时机未到,只能蓄势而为,缓慢积蓄力量,待时而动。

比如现在就不是合适的时机,他刚要站稳脚跟,就算郑学文这个课长下去了,也不可能由他来接任课长职务。

所以,他必须得耐下心来,沉淀上一段时间。

袁凯旋的动作很快,邵明义刚刚递交了去分厂支援建设的申请,在他的建议下,韩立松接任三组组长的任命就同时下达。

岳文轩分管三组工作,韩立松接任三组组长之后,三组也就彻底成了他的自留地,一切都由他说了算。

邵明义调任分厂后,对于叶大顺的审.查也宣布结束。

相比行动科审问犯罪嫌疑分子的粗暴手段,政工.科的审.查就要温和多了,一般是不上手段的,就算上手段也只不过是疲劳审问等小手段。

叶大顺的嘴比较硬,挺过了最初的几天,接下来有人打招呼,对他的审.查,也就放松下来。

他的大问题没抓到,小问题被抓到了一大堆,最终叶大顺被降职处理,成了巡查科的一名普通保卫人员。

韩立松手里还有叶大顺的其他重大把柄,但他并没有交出去。把这个重大把柄留下来,说不定以后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

岳云轩的工作再次恢复了平静。

一天下午,前几天刚刚一起吃过饭的军校同学邹新武突然找了过来。

岳文轩热情的招呼他坐下,一边给他泡茶,一边问道:“你这个大忙人,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突然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是有件事要麻烦你,你这段时间不忙吧?”

看样子,邹新武还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怎么能跟个娘们似的磨磨唧唧,咱俩什么关系,有事你直接安排就行了。

怎么着,这是觉得咱俩的关系没那么近,让你不好意思开口了?”

岳文轩直接就是一顿损。

“艹,你们干人事工作的是不是嘴都这么损,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

“好听的话只能对岭岛说,对群众说,跟你说的哪门子拜年话。

当然了,你要是乐意对我说几句拍马屁的话,我倒也爱听,就怕你水平不够,我担心自己听了之后吐出来。”

邹新武扔给岳文轩一根烟,“就算咱俩关系近,老子过来求你办事,也得说两句好听的吧。

既然你不爱听,那就算球,老子本来就一根筋,就像你说的,那些拐弯抹角的话,还真不会说。”

“赶紧说吧,到底什么事?”

邹新武猛抽了两口烟,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本来今年就年景不好,屋漏偏逢连夜雨,我老爹那么壮实的一个人,前段时间突然就病倒了,连续发高烧。

去了我们当地的医院也没治好,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前两天没办法了,这才给部队打了个电话。

我现在也不知道老爹是个什么情况,只能让他转院来京都,怎么说京都的医疗条件也比老家那边好多了。

我爹倒是答应过来,偏不巧,明天我就要去外地出任务,这把我给急的,没办法,只能找你来了。”

岳文轩一瞪眼,“你急个球,照顾你们家老爷子,你在和我在有啥差别?

我是出了名的谨慎细心,照顾老爷子不比你强,你走你的,老爷子的事就交给我了。

等你回来,保证让你见到一个健健康康的老爹。”

“把老爷子交给你,我肯定放心,就是我这心里边儿就跟长草似的,说不出来的难受。

你知道,我老家是农村的,打小家里就苦,我爹拉扯我们姐弟六个长大,太不容易了。

好不容易我这个当儿子的有了点出息,但又回不了家,除了每个月能寄点钱回去,什么忙都帮不上。

要不是我兄弟还算有点脑子,硬要给我打这个电话,我老爹会怎么样,我都不敢想。”

说着说着,邹新武在老同学的面前忍不住落下泪来。

岳文轩的心里也很是酸涩。

他这个老同学也是枪林弹雨里闯出来的铁铮铮的汉子,据他自己说,战场上两次受重伤,做手术麻药都不用打。

就是这样的铁血硬汉,老父亲生病,自己却一点忙都帮不上,心里的凄苦和无助,亦如普通人一样柔软。

“老爷子什么时候到?买好票了吗?你们小县城不好买卧铺票,总不能让生病的老爷子坐着硬座过来,你是怎么考虑的?”岳文轩赶紧转移话题。

“我们小县城只有一趟直达京都的火车,我们那儿是小地方,这一趟车根本没有预留的卧铺,我也没办法,恐怕我爹只能坐着硬座过来了。

我倒是和我弟说了,毕竟老爷子是病人,跟列车员说一说,看看能不能加点钱换成卧铺,他能不能办成,我就不知道了。”

说起这件事来,邹新武就犯愁。

他弟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大字不识一个,这又是第一次坐火车,手里的钱恐怕也不多,想给他爹换成卧铺,那真的太为难他了。

岳文轩当即说道:“那这样,等会儿我就去请假,你给老家打个电话,我去把你们家老爷子接过来。”

邹新武心里热乎乎的,“这倒是不用了,他们这会儿已经上车了,顺利的话,明天上午十点半就能到。”

“你可真是……”岳文轩想骂他两句,但考虑到老同学的心情,还是算了。

“我明天开车去接,护送你们家老爷子来的都有谁呀?”

“就我二弟一个人。”

邹新武接着解释道:“家里倒是还有其他人能跟着来,但没有换到那么多粮票,人要是来的多了,吃就成了问题。

有你搭照着,还有你嫂子从旁协助,人手也差不多了。”

“嫂子是外科医生,工作肯定很忙,能请下假来吗?”岳文轩问道。

邹新武先是吐槽了一句,“你嫂子自己就是医生,结果家里有了病人却照顾不了。”

第102章 军嫂宋剑芳

岳文轩倒是能够理解,说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医院也是分科的,你们家老爷子的病,一听就挺严重,她们那小医院也不擅长啊。”

邹新武的老婆叫宋剑芳,岳文轩虽然没见过,但听邹兴武说起过,是个不错的人,就是工作太忙。

“道理我懂,就是心里堵得慌。她暂时请了两天假,明后天都能在医院里陪着。

她是外科医生,两天后有两个手术,必须由她来主刀,所以她只能先请两天假。

等做完了那两台手术,后面还能不能请假,能请多长时间的假,还得另说。”

邹新武自己要出任务,老婆宋剑芳工作也这么忙,老爹大老远的来了,病得这么重还不能时刻在医院里陪着,心里说不出来的憋屈,但心里的这股憋屈劲又不知道该怎么发泄出来。

对于老同学心中的憋屈劲,岳文轩深表同情。

别说是在这个讲究奉献的年代,就算是在现代,不管是军人也好还是外科医生也好,也是最讲究奉献的职业。家里出了事,从事这两个职业的人,能帮上忙的时候很少。

他只能出言劝道:“嫂子也是军人,又是外科医生,天天都在和病魔作战,每天都要上战场,能这么及时的请下两天假已经很难得了。

有这两天时间,足于把老爷子安顿好了,等顺利入住医院,没必要让嫂子也随时在旁边守着。

有你二弟和我轮流看护,完全没问题。

你看我这工作,每天都这么闲,有了事,随时都能请假。

老爷子的事情交给我,你就放心好了。”

有了岳文轩的劝慰,邹新武的心情好了许多,说道:

“自然是放心的,不然的话,我也不会来找你了。

另外,你还得给我预备点钱。

我和你嫂子的工资虽然都不少,但我家里的负担重,这些年也没攒下多少。昨天盘算了一下,全部加起来也不到五百。

我老爹这病肯定不太好治,估计要用一些好药,说不定花费会很高。

我这点钱要是不够了,你得先给我垫上。”

“没问题,我手里有钱。老爷子这病该用什么药,咱就用什么药,保证不会让钱拖了后腿。”

对于岳文轩来说,钱不是问题,怕的是病不好治。

岳文轩做事一向谨慎细心,邹新武把自己的老爹托付给他,心里肯定是放心的。

但就算如此,因为他今晚就要离开了,这么大的事,自己却使不上一点劲,心里难免有所牵挂,还是嘱咐了又嘱咐,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

岳文轩并没嫌他唠叨,他完全理解老同学此时此刻的心情。

他每多说一句话,每想到一个细节,在他的心里就等同于尽了一份力,多少也是个安慰。

他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一下心中的愧疚。

眼看着就要下班了,岳文轩问他:“要不要吃了饭再走?咱们找个饭店,就算是我给你送行了。”

“今天真不行,你嫂子还在家里等我呢。

你看我这啰里啰嗦的,真成娘们儿了,不知不觉就耽误了你这么长时间。

不和你说了,走了。”

邹新武戴上帽子就要往外走。

岳文轩赶紧把他拦了下来,打开文件柜,从里面拿出一包东西来,递给邹新武,说道:

“你出门肯定踩狗屎了,运气真好,这二斤猪头肉你拿走,带着路上吃。今天中午一个朋友送的,便宜你了。”

邹新武也没客气,接住之后直接就塞进了包里,“我正发愁我们家老爷子来了后,去哪给他找点有营养的东西,这不就有了。”

望着老同学远去的背影,岳文轩没说什么。

他拿出这一块猪头肉来,本是为他路上准备的,但这显然不现实。

不管是老人也好,还是家里的孩子也好,都比邹新武更需要补充营养。

第二天,岳文轩提前半小时就等在了进站口,他已经和邹新武说好,会在这里一直等着宋剑芳。

他的车刚停下,远处一个穿着军装的女军人大步流星地向他这边走了过来。

岳文轩的吉普车很醒目,宋剑芳远远就看到了。

宋剑芳没和岳文轩见过面,但看过他的照片,走近之后一眼就认了出来,主动打招呼:

“是文轩兄弟吧,我是邹新武的爱人宋剑芳。大老远的还得让你跑一趟,给你添麻烦了。”

“嫂子,你太客气了,我和新武什么关系,这就是自家的事情。

新武可从来都不会和我客气,你也得和他学,咱可不能生分了。”

“行,都听你的,咱本来就是一家人,就得当成一家人来处。以后啊,嫂子再也不和你客气了。”

宋剑芳是个非常爽利的人,岳文轩也有意消除两人之间的隔阂,聊了一会儿,气氛就融洽起来。

“嫂子,昨天我听老邹说你准备把老爷子安排到*医院,后来我打电话咨询了一下,呼吸内科的疾病,好像三零幺医院更权威一些。”

宋剑芳说道:“确实如此,我也是先联系的三零幺医院,但三零幺医院的床位太紧张了,不能马上住进去,所以我才选择了*医院。”

“我未来丈母娘就是三零幺医院的科室主任,昨天我和她联系过了,她可以帮忙安排一个床位。

首节 上一节 54/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