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长命百岁 第52节

玄旗之上,是一个金戈铁马般的“越”字。

城主站在低矮的城墙上看他们载着物资离开,心?里又苦又酸又无力。

越人说过“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对他来说,也可以说“宁为大越人,不做龟兹王”吧。

弱小的王国,如同?细脚伶仃的婴儿,旁边是两个彪形大汉在打架,仅仅只是余波的影响,就足以摧毁他们。

此时,从大漠上方俯视,可以看到大越的四支军队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本的计划,路线逐渐诡异起来。

霍屹带领的军队从西河边郡出发,跟着呼衍拔牙绕了一?圈,夜袭匈奴营地之后,大部队由霍屹带领前往龙城。九千骑兵战斗了整整一天,攻破龙城,杀敌四千,俘虏一千,以及牛羊骏马数万。大破龙城之后,霍屹压着俘虏和战利品往回?走,预计半个月就可以回?到大越。

除了意料之外?的龙城,霍屹的路线一?直十分准确,没有任何偏移。

相比之下,李仪的路线看上去就极为扭曲了。他自己不知道,其实不知不觉中一直在朝偏左的方向走,结果越走越偏,在大漠上走出了一?条奇异的路线,且没有遇到任何匈奴兵。直到遇到龟兹的小城,李仪(主要在李海的帮助下)修正了路线,一?路攻破了很多小国,将大越的玄旗尽数插在这些遥远的领土上。直到实在拿不出玄旗了,李仪才掉头往回?走。如果这次没有迷路的话,差不多一?个月就能回大越。

而前进?路线最为疯狂的,还是秋鸿光带领的一?千先锋营。

在霍屹给定的期限之后,秋鸿光追上了呼衍拔牙,但与此同?时,也遇到了一?支三千人的匈奴军队。

以一千敌三千,秋鸿光并没有准备逃跑,他甚至极为兴奋。匈奴冶炼的箭矢比大越沉重且锋利,且带有特殊的标记作用。大越拥有更坚实的盔甲,秋鸿光利用双方的差异,在夜晚偷袭了这支军营,利用光火与巨大的声响放跑了他们的马,近战的情况下,有盔甲的大越骑兵更占便宜。

就这样,他硬生生打穿了这支军队,匈奴在夜色之中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竟然逃跑了。

秋鸿光心?里还想,看来不是每个匈奴将领都和呼衍拔牙一?样厉害嘛,如果都是那种水平,大越得?每个将领都是霍屹才有的打。

秋鸿光杀了近一?千匈奴,又清算了自己这边的损失,大越折损了六百多骑兵。

实力相近是什么情况,就是双方兵力差不多,打了半天,损失差不多。

以一千敌三千,对方逃跑了,虽然损失也很大,但这完全是值得夸耀的功绩。

算一?算时间,他应该回去了。

但秋鸿光心?里有一?个更加疯狂的想法,他总觉得?自己还能继续往前打。

秋鸿光没有留下俘虏,也对那些牛羊不感兴趣,他看着自己仅剩的三百多人,这些人经过一?场惨烈的战斗,却显得极为兴奋,眼神中的凶光如同?野狼一般。

有什么样的将,就有什么样的兵。

眼前是广袤无垠的大漠,要继续往前,还是往回?走,和霍将军会合?

秋鸿光陷入纠结之中。

*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七章 烽火狼烟

紫微宫中, 皇帝正在读一份政论。

二月份的时候,尚书令要求所有大臣交一份关于天下大事的政论出来,那些政论先交给尚书令,由公孙羊那一班子人看完之后, 列为上中下等交给皇帝审阅。周镇偊一本一本地看过去, 他不仅将所有政论看了?, 谁评定?的等级也记在心里,作为他用人的依据。

周镇偊手上正在看的一本, 和?其他人相比内容非常简单。

“……去无用之言, 不作无用之器;不夺民时,不妨民力;有德者进,无德者退;有功者上, 无功者下;罚当罪,赏当贤……”

“仁、义、礼、智、信,为治国之道,不可废也……”

这?些话说的中正平和, 一点错都没有,但也平平无奇,读过书的都能套上几句,难怪会被评为下等。

周镇偊注意到的是, 这?人最后提出了先贤所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并且举了几个例子,指出复仇是合理?的行为,而大越北伐,是回报当初匈奴辱越之仇。

周镇偊能注意到这篇政论, 一是因为这人字写得很好,端正平和, 二是因为写这?篇政论的人叫陶嘉木。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人应该是之前代替霍屹当了?西河边郡郡守。当时《监察令》是二月份颁布的,霍屹还没有出征,现在快六月了?,刚好是《监察令》发?到西河边郡,郡守写完之后又送回来的日子。

而陶嘉木的履历也被送了?上来,是蜀郡当地世家,以前在宫中给先帝当过郎官,后来就被派到西河边郡了。

周镇偊心里想,西河边郡那个地方,还挺出人才的。

他当即让人召陶嘉木入宫,然后在郎官之中——也就是预备高官集团中准备找一个人去西河边郡当郡守,他想了想,觉得陈中郎不错。

陈中郎勤勤恳恳这么多年,该给点实权了?,让他去边郡历练两年,回来可担大任。

周镇偊继续看那些政论,这?里还是能挑选一些人才出来的,尽管大越朝廷之上如一滩死水,但其下面也隐藏着很多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人,中年人或者老年人……

他心里记下了?一些可以用的人才,就在这时,小黄门报说丞相在门外求见。

现在的丞相,正是当初的廷尉,这?人姓刘,近些日子颇有些春风得意。

所谓的位极人臣,不就是丞相么,当丞相绝对是每个臣子的最高理?想,拿万石俸禄,受众臣敬仰,再封个万户侯,掌握真正的权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不定?还能在青史留名。

毕竟谁会去注意历朝历代的廷尉是谁啊!

他如愿当上丞相,心里便对赵承有了?几分?好感。要不是赵承当初劝了?他一句,说不定?他还会阻拦赵承杀掉王丞相,因此当皇帝以军粮一案为赵承表功,让他直接坐上廷尉的位置时,刘丞相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廷尉是司法机构最高的官职,主管刑御与断案,编写修改国法也需要参考廷尉的意见,为九卿之一。

在当初军粮一案之中,皇帝表现出了极为强硬的作风和态度,参与此次事件近一千人,有五百多人斩首,数十人诛全族,甚至没等到秋冬行刑的好时节。

所有罪人分?了?三批才砍完,皇帝极其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北伐是他不可触碰的底线,北伐的将士是他的眼珠子,谁碰他眼珠子,他杀谁全家。

血腥味在长安城飘了?几天,就连刚刚当上丞相的刘大人心里也有点发虚,他还发?现了一件事,皇帝似乎不怎么待见他。

越云帝以及之前的丞相,可是很受皇帝尊重的,如果丞相要走,皇帝还得出门送一下。这?些虚礼也就罢了?……不!刘丞相所重视的,就是这份虚礼。

但更严重的是,在政事上,皇帝偶尔会问他意见,但从来没有采取过他的建议!他感觉非常无助,甚至有点惶恐,是皇帝在针对他?还是自己确实从未提出过合适的建议?

刘丞相几乎可以感受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正在逐步消失。

而今天早上,他得到了一份来自武昌郡的急报,刘丞相不敢耽误,连忙进宫面圣。

刘丞相拿着一份奏章,语气急迫地说:“陛下,武昌郡急报!”

周镇偊:“说。”

首节 上一节 52/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