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大宗师……”
他口中咀嚼着这几个字,眼神幽深。
这天下,何时又多了一位大宗师?
而且,一出手,便搅动了庆国这潭深水。
对方的目标,是太子。
或者说,是皇室?
庆帝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太后那失魂落魄的模样,以及她口中不断念叨的“叶轻眉”。
难道是她当年留下的人?
这个念头,如同毒蛇一般,缠绕上他的心头。
那个女人,即便死了这么多年,她的阴影,似乎依然笼罩在这座皇宫之上。
冲着皇室而来?
很好。
庆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
他想到了皇后。
想到了她那副痛不欲生的模样。
既然对方可能是冲着叶轻眉当年的旧事而来,那么,皇后这个当年参与者的反应,或许能成为一个诱饵。
一个钓出幕后黑手的诱饵。
只要他们敢露面。
只要他们敢为了一个将死之人,再次踏入这京都。
他会让对方知道,什么叫做天罗地网!
有叶流云在。
再加上宫中重兵。
他不信,拿不下区区一个新晋的大宗师!
至于皇后……
庆帝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
牺牲一个女人,换取皇权的稳固,以及揪出潜在的巨大威胁。
这笔买卖,很划算。
他的怒火,再次升腾起来,却带着一种更加冷酷的算计。
“查!”
“给朕继续查!”
“掘地三尺,也要把那个凶手给朕找出来!”
“陈萍萍!”
庆帝的声音陡然拔高。
“鉴查院,全力配合刑部!”
“朕要知道,这个所谓的新晋大宗师,究竟是何方神圣!”
“朕要知道,是谁,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如此放肆!”
威压如山,笼罩整个大殿。
百官再次叩首,山呼万岁,心中却是一片冰凉。
山雨欲来风满楼。
庆国的天,是真的要变了。
大殿之内,死寂依旧。
庆帝冰冷的目光缓缓收回,落在跪伏于地的刑部尚书身上。
那尚书只觉如芒在背,冷汗浸透了官袍。
“陛下息怒”几个字之后,他再也说不出半句话来。
庆帝没有再看他。
视线转向了轮椅上的陈萍萍。
“新晋大宗师。”
庆帝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玩味,更带着彻骨的寒意。
“萍萍,你说,这天下间,能有多少人,有这个胆子,有这个实力,在朕的京都,动朕的太子?”
陈萍萍微微垂眸,声音平静无波。
“陛下,天下之大,奇人异士辈出。”
“或许是隐世多年的老怪物。”
“或许是天赋异禀的后起之秀。”
“但在京都动手,目标直指东宫,其背后,必有图谋。”
他的话,点到即止。
却让殿内众人心中更是掀起惊涛骇浪。
图谋?
图谋什么?
皇位吗?
一些心思活络的大臣,眼神不由自主地瞟向了二皇子李承泽。
太子李承乾死了。
大皇子远在边疆。
最有资格,也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似乎只剩下二皇子了。
就在这时,礼部尚书颤巍巍地出列。
“陛下。”
他声音干涩。
“太子殿下不幸遇害,国本动摇。”
“臣恳请陛下,早立储君,以安天下人心。”
此言一出,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有赞同,有惊疑,更有冰冷的审视。
二皇子李承泽站在人群中,低垂着头,看不清表情。
但他微微攥紧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庆帝的目光扫过礼部尚书,又掠过二皇子。
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太子尸骨未寒。”
他淡淡开口。
“此时谈论储君之事,为时过早。”
“当务之急,是查明真相,为太子报仇。”
“退朝。”
冰冷的两个字落下。
庆帝拂袖起身,龙袍带起的风,似乎都带着寒气。
他没有再看任何人,径直走向后殿。
群臣如蒙大赦,又心惊胆战。
他们躬身行礼,直到庆帝的身影消失,才敢缓缓直起身。
大殿内压抑的气氛,并未随着庆帝的离开而消散。
反而弥漫着一种更加诡异的沉寂。
众人相互交换着眼神,却又都默契地避开了某些敏感的话题。
二皇子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随即又恢复了平日里的温和。
陈萍萍由黑骑推着,缓缓离开了大殿。
他的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平静。
仿佛刚才朝堂上的风波,与他毫无干系。
……
甘露殿。
庆帝负手而立,望着窗外晦暗的天空。
宫灯的光芒,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投下浓重的阴影。
他的眼中,不再是朝堂上的那种暴怒。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可怕的冷静。
如同蛰伏的毒蛇,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陛下。”
侯公公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
“皇后娘娘来了。”
庆帝微微颔首,没有回头。
片刻之后,脚步声响起。
皇后一身素服,面容憔悴,眼眶红肿,显然是痛哭过许久。
她走到庆帝身后数步,盈盈下拜。
“臣妾,参见陛下。”
声音沙哑,带着无尽的悲伤。
庆帝缓缓转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