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妹子,你这也不行,每天纳鞋底也挣不到什么钱,要说我你不如捡垃圾。”朱大妈给贾张氏出主意,却也是为贾张氏好。
“捡垃圾?”贾张氏脸色就不怎么好了,让她去捡垃圾,她可真是谢谢了。
看贾张氏的面色,她有句话想说。
“觉得捡垃圾丢份?说了你还别不信,捡垃圾可挣钱了,就像解放前的掏粪工,虽然不体面,但挣的真不少。”朱大妈笑着说。
贾张氏愣住了,她想起了以前在轧钢厂当掏粪工的日子,当时有工资,但她偷粪卖却赚了更多。
干过掏粪工,她当然清楚有多赚钱。这么看来,捡垃圾没准...
一时间,贾张氏她有些心动了,觉得可以试试。
回农村肯定饿死,死皮赖脸的留在四合院,顶多也就饿不死,却吃不饱,更吃不到好的。若是捡垃圾能赚到钱,也算自食其力了。
最重要的是,有了钱,每天大鱼大肉吃撑都可以。忽然,贾张氏眼一转。
捡垃圾赚多赚少先不说,至少是不体面。
她沦落到捡垃圾,老易,还有东旭和马荷花,就没点压力?
并且,肯定更多人同情她。
如果再赚到不少钱,就说挣不到什么钱,都不够养活她自己。可就一举多得了
越想,他就越觉得可行。
“唉,我都快饿死了,哪还管什么丢份不丢份。”贾张氏这也并非完全是装的,她说起来就心酸。
老易不养她,这可以理解,毕竟她骗惨老易了,换了是她被这么骗,也肯定恨死了,虽然都说老易是个老好人,但还指望老易能以德报怨?
但儿子儿媳竟然都不孝,这就让她伤心了。
老贾走的早,她辛苦把儿子拉扯大,结果却养了个白眼狼啊!
朱大妈满是同情地看着贾张氏。......
找了个破麻袋,贾张氏也就在南锣鼓巷捡起了垃圾。
她一方面是为了赚钱,一方面就是博取同情,所以,也就不在乎什么要脸不要脸了。效果比她想的更好。
南锣鼓巷的不少人都看到她捡垃圾,也就议论了起来。“是95号院易中海的老伴,她捡起垃圾了?”
“易中海可是七级钳工了。”
“她儿子是贾东旭,是二级钳工。”
“她儿媳接不少零活,也能挣不少钱啊!”“听说她在农村差点饿死。”
“回到城里来却捡垃圾了,唉~”
“造孽啊!”
“听说她不是个好人,这是她活该吧!”
“就算以前坏,还能一辈子都坏?我看她改好了。”
捡垃圾是否挣钱还不确定,但同情贾张氏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了。压力也就到了老易,贾东旭和马荷花那了。
而贾张氏也挺会装,边捡垃圾,边装的可怜的样子,腰也佝偻了点。
当别人问起老易,问起贾东旭和马荷花,她是一言不发。
看上去,贾张氏都有点呆呆傻傻了。
中午吃过饭就开始捡垃圾,一直到了傍晚,贾张氏简直都不敢相信。本以为能挣个1毛钱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挣了7毛多。
要知道,她下午就没认真捡垃圾。
如果认真捡垃圾,这一下午肯定能有1元,上午再捡。1天下来,没准能超过2元。
这让她简直就不敢信,捡垃圾竟然这么挣钱?不是亲自捡垃圾,她说什么也不相信。
一时间,她心中也是激动了。
这要是每天挣2元,1个月少说也有60元了。整个南锣鼓巷,有几个人工资能有60元?
只不过,她不是城市户口,没定量,有钱也只能买高价粮。但这比起她在农村种田可是好了太多了。
虽然心中很是激动,但贾张氏却努力控制好情绪,不能表现的太高兴,要表现的可怜,表现的苦,别人问她捡垃圾挣多少,也不能说实话。。
第71章 老易:犹豫就会败北
“贾张氏竟然捡垃圾了?”何保国也是惊讶。
虽然没亲眼看到,但是下了班回家却听媳妇说起。
贾张氏就是在南锣鼓巷捡垃圾的,所以,也不是什么秘密。
如今,院里的人可以说都知道了。
老易还在家发火,而贾东旭两口子也脸色不好。
毕竟贾张氏在外捡垃圾,这让人怎么看老易?又怎么看贾东旭两口子?
不管怎么说,老易和贾张氏也还是两口子。
而贾东旭两口子又是贾张氏的儿子儿媳。
要是日子过的好好的,贾张氏至于出来捡垃圾吗?再加上贾张氏喊饿,装可怜。
如此一来,同情贾张氏的越来越多。
老易,还有贾东旭两口子,在街道的风评都变差了。
“她也是没办法吧!”秦淮茹倒是有点理解。要不是在农村活不下去,贾张氏也不会死赖着不走。
再就是贾张氏身无分文,留在四合院虽然饿不死,但也吃不饱。捡垃圾好歹也能有些收入。
另外,就是博取同情了。
在秦淮茹看来,贾张氏这就是明智之举。又聊了一会,秦淮茹也就忙着去做饭了。当秦淮茹去做饭,何雨水也就去打下手。
随着何雨水越来越大,不仅帮忙照顾弟弟,也会做些家务,例如洗洗衣服之类。
每天下班回了家,何保国就比较轻松。
看着家里的几个孩子,何保国有时候也烦,家里孩子太多的烦恼。
当然,孩子多了也热闹,这可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
“老娘不捡垃圾就饿死了。”
“你们又不养我,我自己还不能出去捡垃圾挣点钱了?”“我可真是命苦啊!”
贾张氏在家嚎着,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双手拍着大腿。老易也不吭声,不说以后每个月给贾张氏几块钱。
毕竟老易都打算了,过段时间就和贾张氏把婚离了,也拖了几年了。
要是每个月给贾张氏几块钱,这个婚就更不容易离了。
贾东旭怎么说也是贾张氏的亲儿子,犹豫了好一会,咬着牙说:“妈,以后别捡垃圾了,我每个月给你2元,再给你5斤棒子面,你还是下乡种田吧!”
马荷花则是掐了下贾东旭,觉得贾东旭给的太多了。当马荷花一生气,贾东旭就有点慌。
虽然不顾家,但贾东旭却被马荷花拿捏死死的。
2元?
5斤棒子面?
要是没出去捡垃圾,贾张氏或许会心动。
毕竟贾张氏她虽然好吃懒做,但在农村也不是一点都不干,多少还能挣几个工分,每个月再有2元和5斤棒子面,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但下午在外捡垃圾就挣了不少。
现在,贾张氏可看不上2元和5斤棒子面了。就这,还想让她再下乡?
只能说是想多了。
“你就是给我20元,50斤棒子面,我也不下乡了,我就捡垃圾了。”贾张氏说这话很硬气。
不仅贾东旭两口子没想到贾张氏会说出这话,老易也是没想到。
“你愿意捡垃圾就捡垃圾好了。”贾东旭阴沉着脸,生着气说。老易和马荷花也都生着气。
都是觉得贾张氏有些不识好歹。
瞥了一眼贾张氏,老易却没说什么。
老易心中有了打算,贾张氏在城里捡垃圾也好,下乡种田也好,他都无所谓。这时,马荷花也去做饭了。
马荷花没做贾张氏的饭,而贾张氏却抢了个高粱窝头。贾张氏倒是想多抢几个窝头,但抢不到。
中午就没吃饱,晚上也1个窝头,贾张氏实在受不了。
兜里没钱是没办法,但她现在兜里有点钱了。
摸了下兜里的几毛钱,贾张氏就决定出去买点东西吃。
于是,吃了窝头之后,贾张氏也就出门了。
看到贾张氏吃完窝头出去,老易也没在意。
出了大院,过了1个多小时,贾张氏才回了大院。
再外面买了些吃的,贾张氏填饱肚子了,但也用了0.42元。
在这几乎买什么都要票的年代,有点钱要买点吃的也不容易。贾张氏买的还都是粗粮食品,尽管没什么油水,却能填饱肚子。回到四合院时,贾张氏还打着饱嗝。
正在家门口摆弄盆栽的三大爷发现了贾张氏打饱嗝。
“贾张氏出去一趟还吃饱了?她现在捡垃圾了,难道是有钱了?”
三大爷心中暗想着,贾张氏起了个大早,吃了个窝头就出门了。
不是她不想多吃,而是吃不到了。就1个窝头垫吧肚子,还是很饿。
拿着破麻袋就出了大院。
显然,贾张氏又开始捡垃圾了。
不过,肚子还饿着,贾张氏又买了点粗粮食品填饱肚子。
这下,兜里可是没剩几个钱了。
而贾张氏捡垃圾也卖力了起来。
捡着垃圾,她感觉这就是在捡钱啊!
贾东旭骑着自行车去上班时,还没离开南锣鼓巷,也就看到他妈在捡垃圾。
街道的一些人在背后对贾东旭是指指点点,不用说也知道,都是在说贾东旭不孝。阴沉着脸,贾东旭有句话想说。
深吸一口气,贾东旭骑着车快速离开。
他不孝?他都答应每个月给他妈2元,还有5斤棒子面,他妈在农村再挣几个工分,这日子还过不下去?
而他妈却不同意,这是太贪心了。
既然喜欢捡垃圾,那就让她多捡几天,吃吃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