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傻柱和他媳妇当然都没意见。
对了,傻柱两口子最近在商量再买个大件。
傻柱想买块手表,哪怕给他媳妇戴着也行,而他媳妇想买缝纫机。老太太其实想让傻柱两口子都去医院检查一下,但却不太好开口。以老太太的经验,他觉得应该还是傻柱媳妇的问题。
老太太也问过一些人,太胖了是影响生孩子。
至于让傻柱的媳妇减肥,这可不用老太太说,傻柱从结婚之前就想了。而傻柱的媳妇也愿意减肥。
比起和傻柱结婚之前,傻柱的媳妇也的确是瘦了些。也不和老太太多聊了,傻柱回后院吃早饭去。
像老易,刘海中,贾东旭和许富贵,都已经去厂里上班了。
但傻柱晚点去厂里也没什么。
迟到,提前下班,对傻柱来说是经常的,当然,时间都不会太长。像他迟到也不会迟到太久,提前下班也是。
早饭是傻柱的媳妇做的,自从结婚之后,家里做饭,洗衣服等,几乎都是傻柱媳妇来。2个窝头,一碗粥,填饱了肚子,傻柱就骑自行车去上班了。
家里添丁了,何保国也就去‘买’了些糖果在院里分分。说是买糖果,其实是从空间里拿的。
空间里各种糖果有不少。
心情好,何保国就多拿了些糖果在院里分分。
每家都给一大把。
如今想买点糖果也不太容易了。
另外,不年不节的,也很少有人家里吃糖果。
对孩子来说,吃颗糖更是高兴坏了,关系好的,一颗糖几个孩子轮流吃都没什么好奇怪的,而收集糖纸则是孩子的一大乐趣。
哪个孩子的糖纸多,也就说明吃过的糖多,就很得意,别的孩子则羡慕。
院里的人都知道何保国和贾家不来往。
但老何大度,也给贾家发了糖。
“谢谢何叔。”马荷花满脸笑容的接过。
一大把糖果,马荷花想到给家里孩子吃,也挺高兴。
另外,就是感叹何保国大度,大方。
只是,怎么就和贾家不来往呢?问题其实出在贾家母子身上啊!
她觉得最重要还是她婆婆,要是没她婆婆,何家也不至于和贾家不来往,这对贾家来说,可是亏大了。
按辈分来说,马荷花喊声何叔也没错,但她还是有些别扭。
主要是何保国的媳妇秦淮茹太年轻,马荷花想到秦淮茹,再喊何保国一声叔,也就有些别扭了。
给了贾家一把糖果,何保国又去另一家。
进了屋,马荷花就要把糖果都藏起来,留着给棒梗和小当吃。
然而,贾张氏嘴上骂着,却还要吃糖。
“因为你,人家不和咱家来往,还能送些糖,你既然看不上,还骂着,也就别吃了。”马荷花对她婆婆也没什么好客气的。
一个屋檐下也很久了,马荷花早就清楚了婆婆的为人。
当初马荷花刚嫁到贾家来,也没少被贾张氏欺负,好在她厉害,加上老易支持她。
到了现在,就是没老易支持,马荷花也完全不怕贾张氏了。
简单来说,贾张氏无法拿捏马荷花了。
三角眼一瞪,贾张氏的嘴脸就有些难看了。马荷花完全不怂。
婆媳争锋相对,贾张氏没能占到什么便宜,而马荷花也拿捏不了她这婆婆。
用把贾张氏送回农村来威胁,次数多了也不太好使了。
给院里各家都发了些糖果,还剩下不少,何保国也就拿回家。留着给家里闺女吃吧!
看了下时间,何保国也要去上班了。
家里孩子多,还是要有人照顾的,秦淮茹想找个工作有些难了。
如今,不管是公私合营的饭店,或是还没公私合营的,进去吃饭都要带粮票和肉票。对何保国来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剩菜’少了。。
家门口,何保国刚把自行车停好,就听到屋内传出雨水练习普通话的声音。如今,全国都在推广简体字和普通话。
无论简体字还是普通话,何保国都并不陌生。但他这几年也没敢直接用简体字和普通话。好在有原身记忆,要不然还真不太好适合。
只是在四九城就听到各种方言,下乡之后,十里不同俗,各种方言也不少。
像经常下乡的采购员和放映员,就必须会各种方言,不然工作都不太好展开。如今,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又或是大学,都必须要学简体字和普通话了。随着全国各地的推广,简体字也开始了使用。
文字简化,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至于普通话的推广,当然很有必要。
不过,各地的方言可不是短时间会消失的,所以,就像放映员,学会了普通话也还要学各种方言,确保下乡放电影时讲解能让村里人听懂。
后院就有个放映员,何保国听到过几次许富贵抱怨,却是许富贵有几次下乡放电影没做好工作,就因为方言的问题,例如他到张村放电影,说着张村的方言,结果李村也有人跑去看,却没完全听懂,就导致产生了误会,也就是许富贵的宣传工作没做好了,然而,许富贵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
但工作久了,和村里人也混熟了,有村里人帮着,因为方言而导致的问题就能有效避免。屋里,秦淮茹也在学简体字和普通话。
秦淮茹她学起来比雨水要快多了。
其实,受何保国的影响,不管是秦淮茹还是雨水,都有些基础。
当然,何保国可不敢早早就教家里老婆孩子,只是稍稍影响一下。街道办也有推广简体字和普通话,但效率可比不上扫盲。
雨水如今是简体字和普通话在学校是年级最好的。
随着何保国一进屋,雨水就看向他的跨包。
因为带回家的‘剩菜”差了,何保国下了班也经常买了烤鸭卤煮什么的带回家,都是放在挎包里,包的严严实实,确保不会被人闻到香味。
当然,也是偶尔,哪能每天啊!
这几天家里的伙食比较差,雨水肚子里也缺油水了。
“今天买了只烤鸭,有点冷了,赶紧吃吧!”
边说着,何保国边从挎包里拿出了只包裹严实的烤鸭。
一听烤鸭,雨水眼就亮了。
就是秦淮茹也馋了。
说起来,何保国可不会亏待自己和媳妇,所以,经常半夜和秦淮茹开点小灶,例如整点麻辣烫,吃口酱牛肉,也有烤鸡烤鸭等,但都是等院里邻居都睡着。
买只烤鸭回来就是给媳妇和闺女吃的。有烤鸭吃,雨水高兴坏了。
秦淮茹还有点埋怨何保国乱花钱。不过,秦淮茹也管不了何保国。
对于现在的生活,秦淮茹也挺知足了,每个月何保国给她不少钱,她自己也能挣点。坐在家门口抽支烟,何保国没去里屋吃烤鸭,他不缺这口。
荒年饿不死厨子,身为鸿宾楼的大厨,何保国可不缺嘴。每天吃口肉菜对何保国来说真不是难事。
里屋传出烤鸭的香味,但院子里却难以闻到,再有何保国这烟味一盖,更不可能闻到了。“吃口烤鸭也不得不藏着掖着。”何保国就挺无奈。
从粮食定量开始,何家的伙食也明显变差了,而何保国知道这还不是最难的时候,等到59年可就比现在要难多了。
不过,何保国却也压力不大,一方面他是厨子,还是大饭店的主厨,四级炊事员,另一方面,他囤了不少粮,总不至于饿了家里老婆孩子。
当然,低调肯定是低调的。
一支烟抽完,何保国看到从耳房走出的老太太。
看老太太抹了下嘴,估计又是偷吃什么了,也许是桃酥,也许是鸡蛋糕什么。老太太可是精着,藏了些吃的。
并且,每个月老太太还会偷偷去外面大街上卖点粮票。
至于贾张氏对老太太的照顾,虽然不好,但也不敢饿着老太太。
要是贾张氏饿着老太太,老太太再一闹,贾张氏绝对得不偿失。
贾张氏也只是有些心肠坏,可不是傻。
当然,虽然不至于饿着老太太,但伙食的好坏就区别大了,高粱窝头,棒子面窝头,二合面馒头,或是白面馒头,这可都不一样。
可以说,从贾张氏照顾老太太开始,老太太想吃口细粮就难了。
所以,老太太她藏点好吃的,这也无可厚非。
再看贾家,已经开始做晚饭了。
贾家的定量少,这是众所周知的。
如今,贾家就老易和贾东旭有定量,而老太太和贾家搭火,这么一算,贾家有3个定量,但没这么简单,老易可是个老好人,每个月要‘接济”一下别人,老太太的定量她自己还‘不够吃’呢!
贾张氏,马荷花,棒梗小当,还有个二梗,都没定量,这缺口可是太大了。
于是,贾家每个月都要买高价粮。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要说贾家没去黑市买过高价粮,街坊邻里谁信?
只不过,贾家靠着定量也的确不够吃,买点高价粮也是没办法,大家就睁只眼闭只眼。不用说也知道,肯定是贾张氏去黑市买高价粮。
其实,院里去黑市买高价粮的也不只是贾张氏。放眼整个南锣鼓巷,去过黑市的就更多了。
何保国两口子都没去过黑市,傻柱两口子也没去过。毕竟去黑市有风险。
像贾张氏去黑市买点高价粮被逮了也没什么。但如果何保国去黑市倒腾,被逮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说起来,何保国对黑市还真是挺好奇的,毕竟没去过,但却没少听人说。
然而,听说的再多毕竟和自己去不一样。
没多久,秦淮茹也从屋里出来,她去做晚饭了。一只烤鸭也被吃完了,秦淮茹和雨水各吃了一半。半只烤鸭吃了,就算没完全饱,但也不是多饿了。所以,晚饭可以少做一点。
主食是棒子面窝头,拉嗓子肯定是拉嗓子,该吃还是要吃啊!顿顿细粮和肉菜,且不说能不能办到,就是可以,也不敢啊!
就是高粱窝头,何保国也不得不偶尔吃几个··给街坊邻居看关。
贾张氏刚把晚饭做好,不要她叫,老太太也就拄着拐杖往贾家走去了。。
王府井大街,百货大楼。
准确来说是四九城百货公司王府井百货商店。一走进百货大楼,放眼看去,乌泱泱的人。
几乎每个售货的柜台前都聚集着不少人,有排队的,也有拥挤的。
自从百货大楼开业,每天都乌泱泱的人群。
何保国也不是第一次来百货大楼了。
百货大楼很大,商品种类繁多,食品,烟酒,衣服布匹,鞋子手套......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在这也能买到。
这次来,何保国其实是想看看能否买个收音机。
准确来说是买个‘小四九’,售价96元。
国内在老大哥电子管四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四九牌电子管四灯超外差式收音机,除一支复合电子管以外,其余都是国产,‘小四九’仅售96元,是大牌五灯机的一半。
当然,96元在这年代也不是小钱。
要知道,一个八级钳工的工资也才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