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之下,晚风吹动,大街上空荡荡的。
贾张氏停在了一条胡同口。
仔细观察,胡同口蹲了2个身影。
再看贾张氏,她穿着破旧的衣服,加上她本就胖,现在看上去就很是臃肿。而她头上戴着帽子,脸被围巾遮住。
小心翼翼的走向胡同。这里面就是个小型黑市。
虽然贾东旭没来过,但却听人说话。
摸了摸兜里的3元,贾张氏这次来黑市就是买棒子面的。毕竟是第一次来黑市,贾张氏还是比较慌的。
当贾张氏一来到胡同口,蹲在胡同口的2个人就拦住了她。确定没什么问题才放行。
黑市不大,这毕竟只是个小型黑市。
来黑市卖粮食的不多,大部分都是来买东西的。而来黑市的几乎都是买粮食。
除了粮食,这黑市里也没多少东西了。
也有卖粮票的。
而黑市的粮食大部分也只是粗粮,细粮就比较少见。
至于鸡蛋,猪肉等紧俏货,更是看不到。
想买点紧俏货,一般都是去大型黑市。
大型黑市能开下去的都不简单,水很深,一般人最好是别好奇。
贾张氏拿着手电筒,但右手拿着电筒,左手则捂着点,不至于太亮。
再看黑市里别的人,也有拿手电筒的,还有提着煤油灯的。
几乎都是行色匆匆。
很少有人说话,交易也都低声。
遮遮掩掩,刻意改变声音,在这黑市太正常了。
大家都是注重保密。
另外,在黑市混的人也会取个代号,不会用真名。话说,就黑市这环境,搞不好有敌特隐藏。
而贾张氏来到黑市是小心再小心。
尽可能的伪装,确保就是熟人当面都认不出。
并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有不对就赶紧脚底抹油。此外,对地形也要有个了解。
毕竟只是个小黑市,很快,贾张氏也就转了一圈,实粮的不多,都有人排着队。
卖粮票的也被一群人围着。
至于价格,贾张氏也摸清楚了。
但要在这黑市买点高价粮还不太容易。不过,贾张氏可不是个善茬。
1个小时之后,贾张氏弯着腰走了,她买了10斤棒子面,都藏在衣服里。走出了黑市,贾张氏还不安心,一直回到南锣鼓巷,她这才放了心。这次去黑市买高价粮,贾张氏兜里钱没用完,还有1毛8。
家里能多10斤棒子面,而她私房钱又增加了1毛8,想想还是高兴的。至于买高价粮的钱,一半是老易出,一半是贾东旭两口子出。
要说最郁闷的,当然是老易了。
四合院的大门关了,贾张氏可没本事翻墙,她就轻轻敲了敲门,接着,门就开了,却是马荷花给开的,这也是说好的。
“妈,买到了吗?”
马荷花最关心的是粮食。
“买了10斤棒子面。”贾张氏说。
一听婆婆这话,马荷花可就高兴了。
多了10斤棒子面,家里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明天就让贾张氏休息一下,后天再让她去黑市。马荷花心中暗道。
关好了院门,贾家婆媳也就轻手轻脚的回家去。除了老易和贾东旭,院里也没人知道了。
而这时,老易和贾东旭都睡了。
一大早就听到老太太喊饿。
贾家婆媳一唱一和的。
贾家困难,要断粮了,不是贾张氏不想好好照顾老太太,有条件肯定让老太太大鱼大肉,但现在毕竟困难,就只能苦一苦老太太了。
当贾家说快断粮了,院里众人也都相信。毕竟院里谁家不知道谁家?
贾家有多少粮,院里的一些人可是比贾家自己都清楚。
平日里也没见贾张氏好好照顾老太太,如今贾家都快断粮了,还能给老太太一口吃的,这就算不错了。
至于老太太吃不饱,这年代有几个人能吃饱的?再说,这也是暂时的。
另外,贾张氏明里暗里说了,老太太藏了些粮票和粮食。老太太要是把粮票和粮食都拿出来,她至于会吃不饱吗?
所以,抛开贾张氏对老太太的照顾不周这一点,老太太也有不对。
还是秦淮茹热心,看老太太吃不饱,拿了个窝头给她。
当然,秦淮茹也只是偶尔给个窝头老太太。
让秦淮茹每天给老太太1个窝头,秦淮茹可舍不得。
家里粮食多,接济点娘家不好吗?
“老何,就说你肯定能考上。”
“四级炊事员了。”
“恭喜恭喜。”
何保国上着班,一群人围着他。而何保国脸上也有笑容。
今天何保国又参加了炊事员考核了。
通过了考核,现在何保国不是五级炊事员了,他现在是四级炊事员。再往上就是三级炊事员。
但想考个三级炊事员就难了。
像轧钢厂,天花板也就四级炊事员吧!
至于傻柱,还是八级炊事员,没能考上七级炊事员。在何保国看来,傻柱就是坏在了他那张嘴上。
成了四级炊事员,何保国的工资又能涨了。
对三级炊事员,何保国暂时也不想,他清楚难度大。倒不是他对自己的厨艺不自信。
但炊事员等级可不是厨艺好就行的。
以傻柱的厨艺,别说七级炊事员,六级炊事员都绰绰有余,但现在却还是个八级炊事员。原剧中,傻柱也是多年当个八级炊事员,但很多等级比他高的炊事员厨艺却比不上他。
何保国之所以考个四级炊事员,也是觉得问题不大了,果然,顺利就考上了。
因为是四级炊事员了,何保国的工资会涨,定量也会增加一点。
如此一来,日子当然就更好过了。
虽然囤了不少粮,但如今再想囤粮就很难了。而现在还不是最困难的时候。
过几年才是真的困难,虽说荒年饿不死厨子,但也要为老婆孩子考虑。
若是秦淮茹娘家要饿死了,何保国当然也会帮一把。
所以,囤的粮不能乱用。
至于他成了四级炊事员的事,回四合院也不会声张,顶多告诉家里媳妇一声,都不打算告诉傻柱。
从兜里拿出1包烟给周围的人分了,何保国自己也点上。
抽着烟,和众人吹吹牛,何保国也挺惬意。
等到了下班,骑上自行车,何保国也就回家去。‘剩菜’当然有,但大鱼大肉却少了。
自从粮票开始发行,何保国拿回家的‘剩菜’也差了,肉菜少了,素菜多了。傻柱带回家的剩菜也变差了不少。。
转眼,距离粮票发行也快1个月了。
随着定量的出现,四合院里可是不少人发愁。家里农村户口多的,甚至有人下乡去。
至于贾家,虽然农村户口多,但却没人下乡。贾张氏死活不肯下乡,马荷花也不愿意。
一大早,何保国起来做早饭。
看了眼贾家。
按说贾家前几天就该断粮了,但却还有粮食。
也许是去黑市买的些高价粮,也可能用别的换粮。
如今还不是买什么都要票,大部分东西不要票也能买。
不过,随着时间,以后买什么都离不开票了,买个火柴要火柴票,买块豆腐要豆腐票,买煤要煤票。
票证先从粮票开始,接着就是肉票和布票等。
然而,这年代就算家里定量多,有粮食也不是随便实。饿肚子毕竟不好受,家里有余粮当然是囤起来好。
所以,除了黑市,想换点粮可不容易。
何家的定量比较多,也就有人想换个粮,又拿包烟来换,有拿瓶酒来换,还有拿几双布鞋的,不一而足,都是南锣鼓巷的住户,有这四合院,也有别的大院。
除非实在抹不开面子才换点,要不然何保国两口子也是不会拿粮食和人换东西。
至于贾家,还有缝纫机和自行车呢,加上老易和贾东旭的收入都不低,马荷花也能挣不少,就算定量少,多买点高价粮也能一大家子吃饱。
日子实在过不下去,贾张氏也能回农村啊!老易也没脸号召院里众人给贾家捐点粮。
现在老易和贾张氏是两口子,他和贾家绑定在一起,帮村贾家就是帮衬老易,老易可不会丢份。
随着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别说大鱼大肉了,吃点白面馒头都要藏着掖着,何保国也挺无奈,但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
来到自家厨房,何保国烧火做早饭。
早饭简单一点,棒子面粥和二合面馒头。
说是二合面馒头,但何家这二合面馒头和白面馒头也没多大区别。
菜就是咸菜,但加了豆酱,还有牛肉丁,吃起来很下饭,窝头都能多吃三。
当何保国把早饭做好时,院里却来了个不速之客。
“找贾东旭的?”何保国好奇的看向院子里那陌生面孔。
是个女人,看着20岁出头的样子,穿着朴素,衣服裤子都洗的灰白,还有着好几处补丁,至于模样,也算漂亮,秦淮茹颜值95分的吧,这女的应该能有个85分左右。
此时,不仅何保国好奇,院里别的人也都好奇。
贾家门口,贾张氏脸色不自然,而马荷花脸色有些冷。
也不急着吃早饭了,何保国两口子也是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