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第120节

  要是秦淮茹娘家的日子过不下去,肯定也要帮衬一点。

  今年,何保国他肯定是要多囤点粮的。

  毕竟票证时代要持续不少年的,还有闹荒的年景。虽说荒年饿不到厨子,但多囤点粮总是没错的。

  目前,他已经囤了不少粮,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从农村收购的。

  难以长时间保存的物资,都是放在随身空间中。

  对了,何保国听说秦家沟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所谓农业合作社,也可称为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农民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有土地分红,统一经营,农具耕畜等入社统一使用,由社付报酬,或作价入社。

  简单来说,以按劳分配为主,辅以土地分红。

  随着合作社成立,也就出现生产队或生产小组。对农村来说,好处还是有的。

  虽然何保国他不在农村生活,但也关注农村的变化。

  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合作社的成立,在农村收购粮食也就不太容易了。对何保国来说,可不是好事。

  从早上到中午,也才到了秦家沟。还是个贫穷的村子。

  在村口就看到了几个熟人。

  毕竟也不是第一次来了,何保国也认识村里的人。

  看到了村里的人,何保国也是笑着打招呼。

  而村里的人也都认识何保国,都是对何保国很热情。

  对村里的人来说,何保国可是城里有本事的人物,并且,何保国还很大方。

  多来了几次,何保国在村里的人缘也就很不错。

  在这秦家沟,何保国前前后后也收购了好些粮食。至于别的村子,还有几个县,何保国也都没少去。

  秦淮茹的父母都是下田了,听说何保国来,秦父也就赶回家。何保国麻烦老丈人帮忙收购粮食,秦父也就收购了不少。

  当然,收购粮食都没声张,就算别人知道,也只会知道一部分。例如收购了200斤,别人只以为30斤左右。

  虽说何保国他不是个采购员,但是个厨子,还是大厨,那么,在农村多收购点粮食也说得过去。

  秦家。

  看着老丈人帮忙收购的粮食,何保国也很满意,这次收购了足足243斤,另外还有不少农村土特产,甚至还有点野味。

  装了满满2个大麻袋,都搁何保国的自行车上。

  何保国也没急着回城。

  也看了看秦家沟的合作社,让他又多了些见识。

  在村里待了2个小时,何保国才骑上自行车回城。走之前,又给了老丈人50元。

  出了村,当距离远了些,确定了附近没人,何保国也就把搁自行车上的2大麻袋都放入随身空间。

  毕竟这2大麻袋也挺重的。

  另外,回到城里,何保国也不想被人看到。

  关于囤粮,他一直秘密进行。

  秦淮茹倒是知道他在农村收购粮食,却也没多想。

  一方面秦淮茹不知道他在农村收购的粮食很多,另一方面就是他的职业了,大厨,加上关系广,那么,收购点粮食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而如果一个钳工,一个锻工,突然收购粮食,就明显有些奇怪了。

  把2个麻袋收入空间,骑着车也就轻松了。

  车速也明显的快了不少。

  看了下手表,在天黑之前赶回城里肯定没问题。这次下乡,收获要比何保国想的更多。

  对此,他还是很满意的。

  在村里时,他也和秦父谈了谈合作社的情况。

  十里八乡,也不是每个村子都成立合作社,秦家沟算是成立的早。

  但随着时间,肯定越来越多的农村成立合作社。

  就像公私合营,也不会一下子所有店铺,所有工厂,都进行公私合营,也是一步步进行的不过,轧钢厂应该会在四九城的第一批,规模肯定扩大。

  赶在天黑之前,何保国也回到了家。

  家里还没开始做饭。

  何保国没空着手,而是带了些猪下水回家。

  他空间里的猪下水有点多,有时候送点给别人,有时候就自己家吃了。

  这次带回家的下水也不是太多,不过,做3道菜却还是可以的,何保国他也想好了,就做个咸菜炒猪肚,再来个干煸肥肠,以及爆炒腰花,费油是肯定的。

  这年代油水少,家家户户做菜都是舍不得放油。

  油少了,菜当然也就很难多好吃了。

  哪怕是何保国现在的厨艺,让他做菜少放油,甚至不放油,这做出的菜也好吃不到哪去。比起猪肉,猪下水要便宜很多,而且也容易买到,但要把猪下水做的好吃,难度可就不小了

  所以,买猪下水的也就不太多。

  还是肥肉最受欢迎,毕竟可以炼油,猪油可是好东西,油渣也很好吃,不仅是小孩子喜欢的零食,用来做菜也是很好。

  回了家,卷起袖子,何保国也就开始处理猪下水了。

  猪下水这味可是腥臭难闻,不处理干净,做菜很难好吃。何保国是仔细清洗着。

  而院里的人看到何保国在清洗猪下水,都有点馋。

  原本,大家对猪下水不太感兴趣,但随着何家一次次用猪下水做出美味的菜,可就让人馋了。

  时不时和何保国一起喝酒的,都是知道何保国用猪下水做出的菜有多好吃。

  并且,何保国做菜还舍得放油。

  就是傻柱都心疼,在家里做菜,傻柱也舍不得放油,但在厂里,他倒是舍得放油,厂里工人都说傻柱做出的大锅菜好吃,油水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巡。

  把猪下水清洗干净了,何保国也就去厨房开始做菜。不用何保国说,傻柱也就来生火。

  烧火做菜。

  “爸,咱家的油可不多了,你省着点啊~!”

  正在生火的傻柱看到他爸又是倒了不少菜籽油到锅里,就一阵心疼。

  “瞧你这点出息。”何保国撇了撇嘴。

  在何保国的空间里可是有着不少食用油,有大豆油,有花生油,还有别的。

  何保国做着菜,看他做菜的傻柱觉得他上他也行,但真让他来,做出的菜却始终差了点。

第58章 挑粪工

  在家吃着晚饭,何保国看到对门的贾家聚着一群人。

  易中江两口子高高兴兴的从外面回来。

  这时,不仅聋老太太在贾家,老易和贾张氏,还有马荷花,也都是去贾家了。

  “看样子江子他媳妇是怀上了。”何保国对家里媳妇说。

  可以看出,易中江两口子都很高兴,而老易也面带笑容。

  今天就听说了易中江两口子去医院检查,说是李美丽可能怀不上了。

  易中江两口子结婚也有一段时间了,李美丽怀上了也不足为奇。老易高兴是因为易中江答应过继个儿子给他。

  本来易中江是说把长子过继给老易的,但老易觉得不妥,也就主动说把次子过继给他就行,而易中江当然没意见,还写了字据。

  虽说老易他收养了个孩子,但还是盼着易中江能过继个儿子给他。

  收养的孩子毕竟不是易家血脉。

  “这是我贾家风水好。”贾张氏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易中江两口子目前还没房子,也就租住在贾家。

  贾家几个人都住在老易那屋。

  现在,知道李美丽怀上了,贾张氏心中有点不爽。

  贾张氏她本就见不得人好。

  和易中江两口子关系不太好,贾张氏也就见不得易中江两口子好。

  虽然贾张氏的声音不大,但众人还是听到了。

  一时间,气氛也就不太好。

  易中江两口子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租了贾家的房子,能怀上就是贾家风水好?要这么说,欠了贾家一个天大的恩情啊!

  是不是还应该和贾张氏道个谢?

  毕竟贾家风水好,要不是贾张氏把房子租给易中江两口子住,这两口子哪能有孩子啊!

  “张丫头,你瞎说个什么?”老太太不满的瞪了眼贾张氏。

  老易更是脸一沉:“新时代了,还什么风水?你这思想要不得,真是要批评你~”当老易大帽子一扣,贾张氏也就不敢多说了。

  有些大帽子能压死人。

  贾张氏她只是坏,可并不傻。

  至于易中江两口子,对贾张氏更没了好感,关系就更差了。

  贾张氏也不在意,她也不在乎和易中江两口子关系差。

  毕竟易中江两口子都是支持老易离婚的。

  并且,看着易中江两口子竟然日子还越过越好,贾张氏心里就不平衡。

  而贾张氏她更多的还是在心里埋怨老易,要不是老易多事,易中江还在农村,没准都饿死T.

  都是老易为了给贾家添麻烦,才让易中江来城里。

  当然,老易嘴上可不会说是为了给贾家添麻烦,他只说是为了堂弟,因为堂弟在农村过不下去了,他才让堂弟来城里投奔他。

  易中江能成为木材厂的临时工,虽然是何保国帮忙,但老易可是借了300元给易中江。

  至于易中江答应把儿子过继给老易,这就没对外说了。

  别人只知道老易是个老好人,因为亲戚在农村过不下去,就让亲戚来城里投奔他,为了能让亲戚在城里有个工作,还拿出一大笔钱借给亲戚。

  就这样,老易的人品还要质疑吗?

  哪怕老易的媳妇名声臭大街,他‘儿子’名声也臭大街,却不影响老易的名声好。

首节 上一节 120/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