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盛很清楚,方先觉能同意投靠桂系,是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不过当时方先觉已经决定和鬼子谈,相比于和鬼子和谈,投靠李幼盛,相对来说心理压力要小一些。
“这位就是我们第七军军长,李幼盛。”
方先觉此时也在打量着李幼盛,他知道李幼盛,当初听见李幼盛名字的时候只是没有反应过来。
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方先觉还是有些惊讶,毕竟李幼盛在1942年就接连消灭了鬼子三个师团,其中还有一个甲种师团,那可是1942年的甲种师团。
“老方,我脸上有花吗?看这么久?”
李幼盛看着方先觉依旧有些紧张,摸了摸自己的脸开口打趣道。
“没有,只是没有想到少司令如此年轻!”
李幼盛的这句话,算是活跃了一下气氛,周围的人也都轻松下来。
李幼盛伸出手,方先觉握住之后,两个人拥抱了一下。
“衡阳辛苦你们了,来到我这里,你就放心,重庆方面就算是亲自过来,我也能护住你们周全!”
这句话一出,方先觉马上立正站好敬礼道:“谢少司令!”
“应该做的!”
“这位是第十军副军长余锦源。”
介绍完方先觉之后,戴安澜再一次的给李幼盛介绍了另外一个人。
“余将军,欢迎,欢迎!”
李幼盛没想到,自己拉拢一个方先觉,居然还顺带送了一个余锦源。
余锦源很厉害,后世很多人只听过什么张灵甫之流,认为那玩意居然是抗日名将,和余锦源一比,张灵甫真的就是一个笑话。
余锦源是蜀地金堂人,黄埔二期步兵科学员,参加过讨伐陈炯明,担任过黄埔军校潮汕分校队长,也参与过北伐。
1933年,长城抗战,负责坚守长城南天门阵地,顶住了日军第八师团主力接近十天的进攻,鬼子伤亡三千人左右,那可是1933年的华夏,1933年的鬼子甲种师团,而且还是缺少援助和缺少补给情况下的非法抗日。
是的,在1933年的时候,打小鬼子是不被允许的,锃光瓦亮不希望事态升级,不希望和鬼子打,所以让部队克制克制,后来发现控制不住之后,就有了何梅协议。
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率部北上在门头沟髫髻山等地和鬼子血战,还参加过忻口会战、台儿庄大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如果没有李幼盛,后续的桂柳会战他也会参与,可以说是从头打到尾。
而且他的部队风评一向不错,在国军内部被评为了,作战成绩最佳、军风纪最优的部队。
如果说国军夸奖是吹嘘他们将领,很多人不信,但在2005年,2015年,早就作古的余锦源,被颁发了胜利60周年将领奖章,七十周年将领奖章。
普通纪念章发了很多,但是将领的纪念章数量不多,后世的我们也肯定了他的战功。
这绝对是一个人才,只是后来被蜀地的一伙土匪给坑了,51年时候,一群土匪要造反,想要找个人当头领,然后觉得余锦源名气大,就说是他们的老大,然后余锦源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一直到1984年才被平反。
在国军内部也能排的进前二十的人才,没想到居然就跟着方先觉一起来了,对于李幼盛来说,绝对是一个惊喜。
“少司令!”
余锦源一看就是那种沉默寡言的人,见到李幼盛之后,打量了一会李幼盛,敬了一个礼。
“辛苦了!”
对于这种人才,李幼盛肯定是要拉拢的,不过方式不一样,余锦源这种是喜欢做事,不喜欢言辞的人,李幼盛要做的就是从行动上让他看见自己的诚意。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我给你准备好了补给,你们是用美式的武器还是英式的,美式的步枪是半自动的,不用担心弹药消耗,管够!”
“鬼子的我们这里也有不少,都是战利品,你们要是用习惯了,鬼子的也有!”
李幼盛拉着方先觉和余锦源两人就向着黄沙河镇走去。
因为这里很快就要变成战场,李幼盛将这里的百姓已经全部迁移走。
而黄沙河镇已经变成了后勤补给中心。
后勤部队已经在城内挖掘了大量的地下室还有利用周围的地形,存储了不少弹药。
“除了这些轻武器之外,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炮团,都是75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给你们五吨弹药,不够了后勤再拉过来!”
李幼盛亲切的拉着两个人的手来到了后勤仓库的位置。
方先觉和余锦源两个人,看着满满当当的武器装备,互相看了彼此一眼,神情激动。
“都是给我们的?”
“都是给你们的,既然你们投奔了我,就是自家兄弟,我李幼盛绝对不能让自家兄弟面对鬼子的时候,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上吃亏!”
说完之后,李幼盛又拉着两个人来到另外一个仓库。
“这里都是食物补给,除了大米,白面,还有美军的罐头,鬼子的罐头,等会让弟兄们多吃一点!”
“对了,这些药品也是给你们准备的,我知道不少弟兄受伤了,之前你们在衡阳,这些药物送不上去,在这里安心养伤!”
此时的方先觉和余锦源两个人就像是进入了大观园之中,看着囤积的弹药,有些迷茫。
如果在衡阳城,他们要是能有这么多的弹药补给,他们绝对能将衡阳场外的鬼子全部消耗殆尽。
“怎么样?还满意吗?”
第233章 战前准备
这一次方先觉还没有开口,余锦源激动道:“满意,满意,很满意!”
方先觉也点了点头,拿起一盒药,眼泪有些控制不住。
“谢谢少司令,我代表第十军全体官兵,谢谢你!”
“都是自己人,别客气!”
方先觉用力的点了点头道:“对,自己人!”
接着方先觉正色道:“少司令,有什么任务您就说吧,保证完成任务!”
方先觉不傻,李幼盛对他们如此大方,肯定是有所求。
“确实有个任务,走,去指挥部!”
李幼盛带着两人进入了一处地下指挥部。
“你们看看这个!”
李幼盛将鬼子一号作战计划拿出来递给两人。
“鬼子一号作战计划?”
方先觉和余锦源看着一号作战计划愣了一下。
“你们不知道?”
李幼盛眉头一皱。
见到两人摇头之后,李幼盛不由得苦笑了一下,重庆方面还真的是对着不该保密的人保密,对着外人是毫无保留啊!
“小鬼子现在已经不行了,美军正在太平洋上节节胜利,鬼子海上交通线出现了问题,所以他们需要将东南亚劫掠的物资,从陆地运回国内,所以他们必须要打通一条交通线,一号作战计划就是从南往北,打穿我们国家!”
“衡阳打完之后,接下来就是桂省!”
“鬼子已经调集了两个甲种师团和一个乙种师团增援第十一军,准备南北夹击桂省。”
“你们的老对手第十一军从北往南打,会进攻桂林地区,而鬼子另外一支部队从北往南,进攻镇南关这一片!”
李幼盛在地图上划了两条线,是鬼子的进攻路线。
“需要我们做什么?”
方先觉看完之后,没有犹豫,直接开口询问道。
“守住这里,黄沙河镇,这里有着黄沙河作为天险,周围地形复杂,是进入桂省的北大门。”
“我会将第七军主力调集南下,先去歼灭鬼子人数比较少的南方军,然后再集中兵力歼灭鬼子第十一军!”
听见需要死守黄沙河,方先觉和余锦源两个人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
他们之前就是在衡阳死守,最终被卖。
现在又要死守?
“你们放心,这一次,除了你们第十军之外,我还给你们两万缅甸军,还有两支第七军的主力师,他们已经从第五战区赶来的路上。”
“除此之外,武器弹药补给,全部管够,无论是火炮,还是防空武器,还有防毒面具等工具,全部给你们配齐!”
“除此之外,我还给你们征调了十万民夫,为你们修建防御工事!”
“我要求只有一个,在主力部队返回之前,守住黄沙河!”
李幼盛开出了极其优厚的筹码,方先觉和余锦源互相看了看彼此,最后道:“少司令,你答应我们的都能做到?”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对于这种简单的口头承诺,如果是换成别人,方先觉和余锦源肯定是不相信的。
但是李幼盛已经给他们准备了很多,而且这些承诺如果李幼盛做不到,他们可以提前撤退,李幼盛是桂省人,桂系的少司令,不会看着桂省被鬼子祸害。
“你们第十军衡阳之战损失比较大,我给你们也准备了一些新兵,不过都是征召入伍没多久的,还没有形成战斗力,你们要不要?”
方先觉听见之后,用力的点头道:“要,少司令有心了!”
“都是自家兄弟,不要觉得我是桂系的少司令就会照顾桂系的部队,只要能和我一起打鬼子,都是弟兄,不分彼此!”
地方军阀有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局限性,比如桂系,依靠着桂省崛起,和别的地方军队在一起作战时候,彼此之间都会有些隔阂。
想要收编别的部队也很困难,这一次如果不是锃光瓦亮的骚操作,李幼盛也没有机会,将方先觉和余锦源两个人收入麾下。
而且这两人现在投靠过来,也没有完全交心,还需要时间来一点点的磨合,李幼盛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尽可能的安心。
只要先让两人呆下来,融入进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少司令,请你放心,只要我们两个人还在,黄沙河镇一定在!”
李幼盛给他们补充新兵之后,两人毫不犹豫的站起来表态。
“好,等的就是你们这句话,鬼子接下来需要休整,估计会在一个月之后才能发起进攻,这一个月时间你们好好休息一下,做好准备!”
等到安排好两个人之后,李幼盛也没有闲着。
首先就是安排征调的民夫。
这十万人,都是桂省的百姓,听说鬼子要来打桂省,有过被鬼子入侵经历的桂省百姓纷纷加入了民夫队伍之中。
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十万民夫,就已经全部征调完成,开始在黄沙河阵周围开始修建防御阵地。
以黄沙河为防线,分别在沿河两岸根据地形,修建了至少三十处防御阵地,鬼子来了之后,所有部队沿着防御阵地节节抵抗,每个阵地的作用就是拖延鬼子进攻的步伐。
同时在黄沙河镇周围,挖掘了大量的地下掩体,用来躲避鬼子的轰炸。
而鬼子这边动作也差不多,在拿下衡阳之后,鬼子就开始准备一号作战计划最后进攻计划。
鬼子空军在八月初的时候,就开始轰炸南宁,桂林,柳州等大城市。
不过让鬼子有些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城市的防空火力很猛,鬼子进行了十多天的轰炸,损失了十几架战斗机,虽然取得了一定战果,但是也激起了整个桂省百姓的抗日热情。
大量桂省百姓开始踊跃参军。
李幼盛也在大量征兵,准备组建十个预备役师。
这十个师,李幼盛并不准备用来当进攻部队,而是准备当预备部队,一部分调往黄沙河镇后方做预备队,如果黄沙河镇守不住,这些预备部队,会继续节节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