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李幼盛的战报已经算好了,至少干掉了三百名鬼子,能找到尸首,证明确确实实是打了胜仗。”
身旁的参谋小声的在戴安澜身旁劝慰道。
相比于国军其他军队的虚空索敌,毙敌数千没有尸首,李幼盛这已经算是业界良心了,至少还有三百具尸体。
戴安澜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对于国军内部这种作风深恶痛绝。
“通知各个部队,以后战报不得作假!”
戴安澜这句话说出来,身旁的参谋们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比较好。
“怎么?做不到?”
参谋看着戴安澜的模样只能够咬着牙说道:“师长,这样以后队伍就不好带了,各支部队都……”
“我不听什么解释,也不听什么规矩,在二百师,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看着戴安澜咬牙切齿的样子,参谋们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至于能不能执行下去,只有天知道了。
“那这一份战报,需要上报吗?”
“上报吧。”
“那按照毙敌三千,还是按照三百上报?”
参谋现在也吃不准戴安澜的想法,只能够小心翼翼的再一次询问。
沉默良久之后,戴师长缓缓开口道。
“就按照毙敌三千,尸首三百上报。”
接着戴安澜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走进了指挥部之中,还有一个麻烦等着自己去处理。
“只击毙了三百?却上报三千?这也太夸张了吧?” 史迪威听着真实的战果,瞪大了眼睛。
“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也没有过度夸张,鬼子应该是带走了一部分尸体。”
戴师长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附和道,在外人面前,戴师长还是要维护一下自己部下的名声。
“史迪威将军,哪怕只有几百人,也足以证明我之前的推测是正确的,鬼子正在对这一片区域进行渗透,我们必须要做出相对应的准备,不然……”
“我会将这个消息上报的!”
史迪威点了点头,算是赞成了戴安澜的说法,但是缅甸的带英军官却不这么想,依旧执意叫停远征军入缅作战,等待后续通知。
“立刻回国?”
李幼盛反复看了三遍这一份电报,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是的,师部命令我们立刻撤回边境线,等待消息。”
“呵呵,知道了!”
李幼盛随手将电报递给参谋,心中大致已经有了判断。
远征军真正意义上入缅作战是在今年三月,还有大概半个月的时间。
估计是带英现在觉得自己还能够撑得住,不需要国内来帮助他们也可以挡住鬼子,所以才会有了这一份电报。
“带英还真是防我们胜过鬼子啊!”
“团长,那我们?”
“通知各个部队,有序后撤,不过……”
李幼盛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
“抵达瑞丽江后,立刻停止后撤,在瑞丽江附近就地驻扎训练!”
回国是不可能回国的,现在回去了,等到走回国内,带英差不多也要顶不住了,到时候再屁颠颠进入缅甸,到时候不仅战士们来回奔波十分劳累,士气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李幼盛干脆就不走了,撤退到瑞丽江附近这个战略要点,占据这里,然后等待带英求援就可以。
同时也可以让士兵在这里进行适应性训练。
虽然滇省南部很多地区和缅甸气候很像,但是还是有些差距。
正好趁着这段时间,李幼盛可以继续提升一下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将六百团训练成一支适应山地作战的部队,特别是也缅甸山地地区的生存训练。
万一以后要穿越野人山,也要早点做准备。
“团长,我们不回去的话……”
“到时候给师部发电,我部遭遇鬼子小股部队袭扰,行军速度缓慢就行了,拖个半个月差不多了。”
算了算时间,现在是二月中旬,距离带英撑不住满打满算也就半个月了,稍微磨蹭点,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李幼盛这边在磨洋工的慢慢悠悠的往后撤退,山城那边已经开始进行宣传这一次瑞丽江大捷了。
“远征军首战告捷,瑞丽江附近击毙三千日军!”
“大捷,远征军大捷!六百团英勇作战,毙敌数千!”
戴安澜将电报转发上去,本意是告诉山城那边,我们只干掉了三百多人,没有三千多人。
但是作战部接到这个电报之后,可不管你到底击毙了多少人,反正是大捷就行了,趁着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宣传刚刚结束继续来一波宣传,增加一下百姓的信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李司令亲自发电报过来询问情况。
李幼盛的电报送到自己舅舅手中的时候,李宗人一开始是不相信的,自己这个外甥是什么水平他可是太清楚了,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但是打仗?他没上战场就能够尿裤子。
现在居然打了大胜仗,干掉了三百多个鬼子?
李宗人同时也反应过来一件事,就是自己这个外甥居然入缅作战了,这件事他真的不知道。
所以收到电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了第五军询问情况,后来又打电话给了戴安澜询问情况。
当得知自己的外甥真的打赢了鬼子,干掉了三百多名鬼子的时候,李宗人自己都是懵的,如果不是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李宗人都想要去看看自己这个外甥是不是换了一个人。
既然是自己外甥打了胜仗,李宗人也觉得自己面子上有光,当初没少为李幼盛擦屁股,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了,所以李宗人就稍微的用了点小手段,找了点关系,让人多宣传宣传这场胜利。
于是这场瑞丽江大捷,就这么的被大肆宣扬开来。
而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宣传,也让小鬼子情报部门有些懵,不知道这个瑞丽江在哪里,发生了什么,在华夏战场查了一圈也没有找到这个地方在哪里。
第26 章 远征军正式入缅
1942 年 3 月。
李幼盛部队磨磨蹭蹭的还在瑞丽江两岸驻扎着,没有退回国境,缅甸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月底,第三十三师团,也就是被李幼盛干掉了三百多人的那个师团一部分成功钻出了深山,开始沿着缅甸的仰光公路北上,开始绕后切断英军的退路。
这个时候英军才反应过来想要调兵增援,但是却于事无补,连续吃了八次败仗之后,英军丢失了缅甸中部大量土地,缅甸从中间被鬼子一分为二。
这个时候英军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提出让远征军退回国内之后的一个星期,再一次的要求远征军入缅。
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开始正式入缅,不过因为运输等各种问题,部队并不是一口气进入缅甸,而是分批次入缅。
三月一日,鬼子在仰光外围佯攻了接近一个多月之后,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合围计划,开始收网,用了不到四个小时的时间,就拿下了仰光外围,开始向着仰光的主城区进攻。
仰光周围的英军和缅甸军队,被迫开始向着曼德勒方向转移,不过这里已经有鬼子部队切断了他们的后路。
“报告,团长,师部电报,命令我们迅速向着曼德勒靠近,已经有火车在那边等着我们,要我们前往同古!”
“同古?不是去腊戌?我们还没有完成换装。”
李幼盛看着电报之后,眉头皱了皱。
按照英军答应的要求,远征军入缅之后,英军要提供装备的,但是他们来了一个多月,英军没有提供一枪一弹。
加上他们之前故意拖延时间,没有回国,没有拿到什么补给,现在六百团补给已经没剩下多少。
“不知道,这是师部要求!”
“来人!将孟烦了叫过来。”
很快,孟烦了小跑着来到了李幼盛面前,气喘吁吁的擦着汗水。
“孟烦了,你会英文,给你们排一个任务,带着你们排,立刻向着腊戌方向找英军要装备。”
“让他们准备好物资和装备,我们团完成换装后,立刻前往同古!”
等到孟烦了离开之后,李幼盛深吸一口气,看向地图上同古的位置。
同古位于缅甸中部的位置,距离现在他们所在的位置大约有四百公里左右。
好在其中有一大半的路程是靠着火车,不然以李幼盛部队现在的情况,七天之内根本抵达不了同古。
“同古战役啊!”
看着地图上同古的名字,李幼盛深吸一口气,这场战斗是第一次入缅作战最为艰难的一战,也是最为危险的一战。
“命令部队,集合!”
虽然知道同古战役打的十分艰难,但是李幼盛并没有退缩,而是要迎难而上,现在李幼盛需要军功,需要大量的军功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最终完成自己的目标。
李幼盛收到了孟烦了的部队发来的电报,英军同意提供物资补给,并且已经开始准备。
“英军这一次是真的急眼了啊!”
看着孟烦了送来的电报,李幼盛不由得笑了起来。
带英之前承诺的补给,一次都没有给过。
但是这一次却十分的爽快,并不是英军突然变得好心了,而是英军急眼了,将这些物资拿出来给远征军,好让李幼盛去给他们填线。
这一次换装没有什么波澜,英军将准备好的物资拿出来之后,李幼盛的部队迅速的完成了换装接着迅速的向着曼德勒地区赶去。
三月四日,李幼盛的部队抵达曼德勒,这座城市现在已经陷入了慌乱之中。
鬼子要来的消息,已经让这座城市陷入恐慌之中。
虽然鬼子的主力还在仰光附近,但是曼德勒周围已经出现了鬼子小股部队,开始侦查周围的情况。
三月五日,第六百团作为第二百师的先头部队,抵达了同古地区,这里除了二百师之外,还有从仰光撤退下来的第一师驻守。
与此同时,第二百师的其他主力,也相继抵达曼德勒地区,开始乘坐火车南下,应该能在一天之内抵达同古地区。
“这里就是同古啊!”
李幼盛站在同古城市高点,观察着眼前这座城市,说是城市但是没有城墙,更像是一个大的聚集区。
同古中心区域是阳光公路还有一条铁路,大部分人都是沿着这条公路和铁路生活。
锡当河从这座城市东边流过,再往东一些就是掸邦高原,那里原始森林密布,人类很难生存。
而西侧则是勃固山脉,虽然没有掸邦高原海拔高,但是也是属于无人区,没有道路,想要穿越也十分困难。
在同古北面不远就是后世缅甸的首都内比都。
所以同古就成为了连接缅甸南部仰光和中部最大城市曼德勒最为重要的位置。
这一片区域也基本上是缅甸最为精华的区域,缅甸的主要矿场都在同古周围区域。
“带英的第一军,没有修建防御阵地?”
李幼盛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同古外围的情况,发现英军第一师来到这里接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居然什么事情都没有做,除了祸害本地的女人之外,就是躺平摆烂了。
“团长,这仗不好打啊,我们要打防守……”
李鹤清在一旁提醒道。
“确实不好打,不过谁说我们要打防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