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制霸全球,从杀虫剂开始 第260节

  星河中心大厦。

  第21层楼。

  程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程功不得不感叹,他和沈弼的合作,从现在来看,收益确实要比他当初的付出回报高得多了。

  怪不得,他前世,李加成夫妇一定要攀上沈弼。

  从现在来看,没有沈弼的扶持,确实很难会有那个李首富。

  “把麦理思叫来。”

  贝丝去通知麦理思。

  “老板,你和汇沣那边谈好了?”麦理思进来问道。

  “我和沈弼已经谈好,就按照现在南华早报的总市值进行交易,不过,这次我们是低调交易,不需要外传,你今晚下班后前往汇沣大厦和包约翰谈好收购合同也就可以了。”

  “是,老板。”

  麦理思发现这次程功吞掉南华日报还真的是太容易了。

  “除了收购南华日报,另外何东家族创办的工商日报,岑维休控股的华侨日报也收购,等这两大报刊收购结束并入南华日报。”

  麦理思记下来。

  在麦理思离开,准备下班前往汇沣和包约翰谈收购南华早报的事。

  。。。

  下午五点。

  程功坐车离开星河中心大厦往浅水湾半山别墅回去。

  麦理思则是带上星河投资公司高管代表,坐车来到汇沣银行大厦。

  在麦理思见了汇沣总经理包约翰。

  两人相互握手。

  其后在会议室那里。

  按照下午已经谈好的。

  现在程功从汇沣手中买入40%南华早报的股份,按照4亿港币市值来算,也就是用1.6亿港币收购。

  收购之后,程功通过星河投资公司,和记黄埔一共持有南华早报65%的股份,也就是南华早报第一大股东,也是最大的股东。

  而M国道琼斯公司则是以19%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汇沣从第一大股东变成第三大股东,持股剩下8%股份。

  而将在这基础上,程功由星河投资公司新成立的,百分百控股的星河传媒集团除了汇沣这些股份外,另外从和记黄埔那里收购那25%股份。

  另外,也就是收购工商日报和华侨日报。

  在麦理思和包约翰分别代表星河投资公司,汇沣银行签名后,双方握手,一式两份的收购合约。

  麦理思将带回公司。

  。。。

  浅水湾半山别墅。

  程家。

  晚上七点多。

  程功吃完早餐,在书房看晚报的时候,座机电话响起。

  “老板,我已经代表你和星河投资公司,以1.6亿港币成功从汇沣手上收购南华早报40%股份,如果我们再从和记黄埔那里收购25%南华早报股份,到时星河传媒集团也就持有65%南华早报股份。”

  “麦理思,辛苦你了。”

  麦理思觉得这应该是程功最轻易最快速的一次收购。

  两人谈完后。

  程功知道,吞掉南华早报,应该就是他踏入传媒帝国的一步。

第320章 星河传媒集团总经理罗森特(5/5)(求订阅)

  程功特意把那份南华早报拿过来,他仔细看了,确实都是英文版为主的内容。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在香江的受众主要是以白人和华人精英为主。

  如果想扩大南华早报的规模和销量,必定要有中文版才行,不但如何,还要像星岛日报那样扩张到海外各国。

  现在南华早报的总编是罗宾.赫钦森,从六十年代就开始担任编剧到现在担任总编。

  总经理则是基思.杰克逊,在七十年代初从《太阳报》来到香江加盟南华日报,从南华早报普通高管开始做到现在总经理。

  基本上,现在南华早报几乎清一色的白人高管,编辑,也就是一些记者可能是香江本地的华人。

  像程功昨晚接受的那两个华人记者,不过,在南华早报里面职位都是很一般的。

  在这之前,南华早报大股东是汇沣,汇沣都是用白人那也是很正常。

  但是,现在程功则是要考虑清楚了。

  至少,以后专门替他负责打理星河传媒公司的总经理和其他高管,至少要明白收购了那些传媒报刊,不仅仅是为了赚钱那么简单。

  放下那份南华早报。

  程功已经决定成立星河传媒,星河传媒总经理由谁来出任,程功还没有决定下来。

  想了想。

  程功拿起座机电话打给贝丝。

  “老板,什么事吗?”此时,贝丝刚刚洗完澡出来,得知是老板打来的电话。

  “你通知韦理明天上午到办公室见我。”

  。。。

  休息一晚。

  星河中心大厦。

  第21层楼。

  程功回到自己办公室。

  此时,外界应该还不知道程功已经从汇沣的手上收购了南华早报。不过,南华早报是上市公司,现在出现股份比变动,还是要对外公布这个消息的。

  上午九点。

  身穿西服的韦理过来了。

  他也是有些时间没有见程功了。

  不过,从去年以来,程功的一系列收购,他都有在关注。

  “老板,我来了。”

  韦理进来说道。

  贝丝关上门,亲自泡了一杯咖啡给他。

  “老板,我也有很重要的事要和你谈。”

  “那你先说。”

  自1975年,韦理被沈弻聘请到和记国际,然后对当时的和记国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该卖的,该处理的处理。

  然后等到1978年初,程功吞掉和记黄埔,但是,继续任用韦理出任和记黄埔的大班。

  又到现在1980年。

  此时,韦理主政下的和记黄埔已经改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如果要继续动这一家公司,那就是要处理和记黄埔旗下那些控股的上市公司了,像海港工程长期亏损,韦理其实非常想处理掉这一家上市公司。

  当然,如果真的抛售出去,很快也会有新的资本买入。

  除此之外,韦理很清楚,如果要继续改革下去,那可能也就真正到了深水区,也就是说为了程功和星河投资公司最大利益化,不仅仅是正常分红那么简单,而是要私有化。

  一些重要的核心资产,值钱的资产进行私有化处理。

  不过,他并不知道程功是什么样的想法,到了这一步,他需要得到程功的想法和支持才行。

  韦理说出他的想法后,说道:“老板,如果你想让和记黄埔最大利益化,确实只能到了私有化这一步,最值钱的产业回购,重新注入星河投资公司或者另外的基金公司控股,剩下不赚钱,但是,看似营收很大,其实还是可以继续通过上市融资的模式来发展。”

  程功倒是知道,李加成在把韦理和那三驾马车逐步赶跑,并且通过分红和那些白人高管爆发的矛盾,真正掌控了和记黄埔,其后,虽然和记黄埔还是存在,但是,核心产业已经逐步私有化或者是并入了长茳实业集团里面,这一家洋行才真正属于李加成所有。

  当然,这样做,除了导致大量白人投资者放弃对于和记黄埔的投资外,还有李加成的信誉也受到一定影响。

  但是,资本都是为了最大化,这也是非常正常的。

  “韦理,你说的这些都明白,现在直接私有化,时机还不成熟。”

  程功并不是不想直接私有化,而是他现在还需要动用那些资金收购那些有潜力的上市公司。

  不但如此,现在一部分收购的资金是来自汇沣那边。

  唯有,那就是这两三年,积累到庞大资金的情况下,到时正是把和记黄埔,九龙仓,甚至青洲英坭这些都私有化最合适的。

  至于香江两大巴士集团,香江电灯集团,中华煤气公司这些是属于公共事业上市公司,是要保留一部分普通散户持有的股份,不可能完全私有化的,所以这些公司只能一直上市。

  但是,像和记黄埔,九龙仓,青洲英坭这些是可以私有化的情况,则是在合适的时候进行私有化。

  “老板,那你这次?”

  “我已经从汇沣手上收购南华早报40%股份,另外和记黄持有25%南华早报的股份,我希望全部转让到星河投资公司新成立的星河传媒集团公司。”

  老板已经收购了南华早报?

  那岂不是说?

  “老板,我到时让人处理好这件事。”

  “另外,星河传媒公司的总经理人选暂时还没有,你回去后,挑选一个合适的人选给我。”

  合适人选?

  不过,现在早期来说,程功觉得用白人高管来出任星河传媒公司还是比较合适。

  “老板,那我回去后,替你挑选一个合适的高管出任星河传媒公司的总经理。”

  程功和韦理谈完。

  韦理先离开。

  。。。

  和记大厦。

  和记黄埔执行总裁兼总经理办公室。

  韦理回来后,拿出和记黄埔那145位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名单。

  现在名单的威廉已经出任程氏医药制药公司的总经理。

首节 上一节 260/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