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第325节

  “谨记在心!”

  兰伯特、艾琳、麦克、通商署长、农务署官员……纷纷起身、齐声应道。

第309章 北境最重要的是人才

  微光洒落在厚重的地图、卷轴与草案之间,空气中带着淡淡的墨香。

  窗外是整修中的赤潮主干道,而屋内则是即将决定赤潮未来的三人。

  布拉德利站在窗前,沉默翻阅一页页简报,脸上神情依旧是熟悉的老派严谨。

  而靠近书架那端,身着简约藏青袍的兰娜静立不语,她的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手中的羊皮书夹,眉宇之间浮现些许紧张。

  兰娜·维尔迪,曾是帝国西北方边陲有名的维尔迪家族千金,自幼以文史才情闻名边地。

  若一切如常,她的人生应是与诗书相伴,日后与其他贵族联姻,悠然度过一生。

  但命运的齿轮,在她父亲维尔迪子爵公然反对帝都权贵的土地兼并提案后,突然崩断。

  维尔迪家族顷刻沦为弃子,贵族封地被撤,家族私兵遭清洗,兄长失踪,母亲病逝。

  而兰娜身着平民布衣,在几位家族骑士的护送下,最终在与雪誓战争中的一批北境流民,一起抵达赤潮。

  因为懂得识字,所以被安排在学校教小孩读书写字,她本来以为此生不过如此了。

  直到路易斯找上了她,只递给她一本法案草稿:“你来写一份教育试点方案。”

  从此以后,兰娜隐去维尔迪之名,只以“兰娜”自称,逐步接管了赤潮各地的学点事务。

  两年后,在教育署正式设立的那日,她终于以署长之名,成为赤潮体系内最年轻的核心官员之一。

  但她始终记得,路易斯递来法案草稿时那句平淡的“做点有意义的事吧”。

  没有怜悯,没有试探,只是信任。

  那一刻兰娜忽然明白,自己不再是逃亡的贵族遗孤,而是一个有用之人。

  在这片重建的土地上,她找到了被剥夺许久的尊严与意义,也找到了一个值得追随的领主。

  当然兰娜也并没有辜负路易斯的期待。

  在赤潮领这两年间的快速建设中,她得道路易斯信任与全力支持,

  主导创设了涵盖主城初等学点网络,累计已设立小学十二处,并辅设多处成人扫盲班。

  她设计的课程以“实用为先,秩序为纲”为原则,系统地教授以下三大基础模块:

  初级识字对接赤潮官方文书体系,从待人接物到基本契约格式一应俱全。

  实用算术配合赤潮配粮制度与集市交易制度,确保学生能独立计算分配与换算。

  法典教育,精选《赤潮基础法典》中通俗易懂的条文,辅以故事形式教学,潜移默化地传播法治与公序良俗意识。

  截至目前,已有近三千名7至14岁的归民子女步入学堂。

  而在成人教育中,也不断有青年在识字后被选拔为镇吏、粮配助手、边哨巡录员等赤潮基层文职职位。

  更重要的是,兰娜协助构建了“教员考核录用”制度,逐步将教学队伍纳入赤潮公务体系,提升教育职业地位。

  这一切不仅令她赢得了兰娜大人的尊称,更为赤潮领打下了秩序传承的第一道根基。

  而今天,她是来向路易斯报告教育署的5年计划。

  “是教育署的五年规划案,请您过目。”兰娜低声道。

  她从未如此紧张过。

  面对别的长官,她总能应对自如,但在路易斯面前,她从不敢懈怠一分。

  路易斯接过手稿,却没有立刻翻阅。

  他只是抬眼看着她,笑道:“兰娜,不必紧张。你不是来被审判的,是来向我汇报一件……我们都很重视的事。”

  确实,对于路易斯而言,教育从来不仅是“授人识字”那么简单。

  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他看得远,比所有人都远。

  要真正让这片土地走出战火与饥荒的阴影,靠的不是骑士的刀,也不是政令的严苛。

  而是一个个能自立、能思考、能改变命运的普通人。

  落后的北境曾是蛮族与帝国反复争夺的弃地,不是因为人不够勇敢,而是科技不够先进、工业不够坚实、制度不够清晰。

  而教育就是这些的根基,是最硬核的投资。

  想要长久地发展,让人民富强,那需要更多炼金术士、画工程图的人、能读懂律法、制定税制、设计水渠的人,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

  还有一点,教育是最宽阔的上升通道。

  无论一个孩子是渔村孤儿还是蛮族弃儿,只要他愿意读书、愿意努力建设赤潮,就能成为管理一地的官员,或是掌握工坊的高级工匠。

  他要给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留一条能向上的路。

  更何况教育能让人明辨是非、尊重规则、知耻知荣。

  当知识被种下,当一代代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明事守法,那个真正的赤潮时代,才终于有可能到来。

  路易斯倚靠在椅背上,翻着手中教育署拟定的五年发展蓝图。

  站在一旁的兰娜难掩紧张,双手交叠于腹前,笔挺地站着,声音不自觉带上了些微颤:

  “目前教育署初步草拟的三阶段计划。大部分内容,均是在您提出核心目标后,由我们团队逐步细化而成……”

  “嗯。”路易斯点了点头,语气平和,“你继续。”

  兰娜继续说明:“计划一是基础义务教育。我们打算在赤潮城外,在五年内设立一百所镇学堂,覆盖整个辖区,特别是人口密集或领民集中区域。

  每处至少配备一名识字老师,几名专业课老师因地施教,比如麦浪领就主要教农务,,以及由总部派出的‘巡讲官’每月讲授一次法与秩序的课程,当然特别聪明的孩子可来赤潮领读书。

  授课时间集中,以避开春耕与秋收农忙期,确保出勤率。”

  路易斯微微颔首:“粮配补贴也考虑进去了?”

  “是的。”兰娜马上接道,“入学儿童可额外获得百分之十口粮配额,确保就学家庭不会阻拦孩子上学。

  此外所有教师将正式纳入赤潮公务体系,享基层官员待遇,这有助于吸引稳定师资。”

  “很好。”路易斯合上文件,抬眸直视她,“这些,是你们独立拟定的?”

  “兰娜稍显紧张地低头:“大方向出自您最初的布置,其余皆由教育署研议完善。”

  “很好。”路易斯重复了一遍,“下一项。”

  兰娜翻到下一页,语气不再拘谨,带着一点点不易察觉的自豪:“第二阶段,是高等教育试点,赤潮高校。

  这是您亲自提出的计划,我们计划在赤潮城西郊旧堡区设立新校区,命名为赤潮高校。”

  “设几个分区?”布拉德利在旁插话。

  “四个。”兰娜回答简洁,接着补充,“第一是教师学院,用于培养镇学堂的教员骨干;第二是行政科,预备未来赤潮的文官体系。”

  她顿了顿,视线扫过路易斯的神情,继续说道:“第三是技艺工坊,训练炼金学徒、工匠等技术人才。最后是基础医学系,战后缺口极大,我们必须尽快补上。”

  “招生标准?”路易斯接话,明显在认真听。

  “首届计划招生两百人。”兰娜答道,“由各镇长与监察署联合推荐筛选,设公费全免加义务服务十年制度,毕业生需在赤潮体系内服役十年。”

  路易斯闻言,点了点头:“很好。”

  兰娜也笑了一下,翻到最后一页:“最后,是宣传与配套设施建设。

  我们将组建流动车队,由讲师与表演者组成小队,巡游各地宣传教育理念与好处,鼓励领民子女送学。

  还设立‘赤潮才子榜’,每年公榜优等生,予以优先分配优秀工作岗位。”

  路易斯合上计划书,轻轻弹了下封皮,靠进椅背。

  “做得好。”路易斯的声音带着肯定,“你们真正想明白了教育的意义。”

  兰娜急忙起身行礼,声音里竟带着一丝抖:“是……是!谨遵领主大人之令!”

  这一瞬间,她眼眶发热,努力不让情绪失控。

  在赤潮的这两年,她早已学会了克制与冷静。

  但这句话让那些日日筹备、夜夜校稿的疲惫,忽然有了重量,让她的情绪涌上心头。

  “这些……都是您教导得好。”兰娜低头道,语速飞快又郑重,“若不是您亲自指引方向、制定制度,我们根本不可能走到这一步。是赤潮教会了我什么是使命,是您……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她不是那种善于表达的人,但此刻心中所有积蓄已久的感激,都化作了真诚的话语。

  路易斯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轻轻一笑:“我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事,主要是你们完成得好,继续努力。”

  兰娜用力点头,眼神亮得像星星。

  “还有这些新写的幼儿教材,请您看看。”

  接着兰娜从随身的皮质文件包中,恭敬地取出三本刚装订完毕的课本,递到路易斯手中。

  她的神色里有一丝紧张,但更多是掩饰不住的骄傲。

  路易斯接过来,垂眼翻看第一页封面,厚纸张写着鲜红标题:

  《我们的伟大领主路易斯》。

  他轻声念出这书名,嘴角抽了抽,感觉自己在散发热量。

  “故事话本。尽量让孩子们看得懂。”兰娜解释道。

  她补充道:“我们挑选了虫灾时的赤潮守城战、赤潮城修复工程、埋骨峡谷驰援等三个事件作主线,核心词是勇气、守护、奉献、秩序。

  每一课都有结尾短语,比如这句……”

  她翻到最后一页,指着那段写得精美的小标题念出:

  “当你遇见危险时,记住领主说过的话:要保护你爱的人,成为别人依靠的人。”

  路易斯低头看着那行字,片刻沉默,自己有说过这段话吗?

  如果拿不准一句名言是谁说的,就说是伟大领主说的?

  路易斯又翻了翻插图页,有一页画着他身披红披风,在风雪中骑马飞驰的背影。

  另一页是他与百姓共修城墙,还有一页,是他在赤雾弥漫的峡谷中高举长枪、朝着战线冲去的剪影。

  “真夸张啊。”他在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甚至怀疑再画下去,就是路易斯飞升成神,剑斩邪神了。

  路易斯接着翻开第二本:《赤潮常识小课本》。

  内容更为实用,涵盖了领地划分、地理认知、基础农事常识,以及对邪教信徒的辨识要点等……

  简化法条清晰标注着,比如“夜间不得携刃出行”、“户籍更改需上报”等规定,通俗易懂却不失严肃。

  第三本,《赤潮三千问》,则采用每日一题的轻松形式进行反复灌输一些知识:

  “你知道麦浪领的第一口井是谁挖的吗?”

  “谁是带我们走出冬灾的人?”

  “邪教徒为什么可怕?”

  路易斯合上最后一本书,拇指轻轻压了压封皮。

首节 上一节 325/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