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吨,这可不是小数目。
哪怕是北境最富庶的几家旧封臣,如今仓中也不过千吨出头,甚至有些封地已经空仓。
路易斯说完拨粮方案,似是怕众人误会,又补充了一句:“这八千吨,是我们赤潮领现有储粮的三分之二。”
他语调带着一丝无奈,仿佛真是硬扛着将仅存的底子掏出来。
当然他比在座所有人都更清楚,这所谓的八千吨的“让步”,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赤潮之所以如此粮食富裕,背后真正的根基是麦浪领。
那片奇迹般的大粮田,去年秋收时几乎已经包揽了赤潮领两年的粮食。
而且当时为了维护赤潮内部节约意识,他早早就下令宣传“节粮令”、“禁止奢食”,所以基本绰绰有余。
如今放出一点,既能赢人心,又能稳大局,还能换权。
最关键的是,远远不伤筋动骨。
但是其他领主,对于路易斯的话语并不异议。
北境人都明白,这片土地自古不宜耕种,气候严苛、土壤贫瘠,稍有风雪变故便会颗粒无收。
灾难之后,大地更加残破,所以即使路易斯声称“这是三分之二储粮”,也没有人起疑。
“我不是要邀功,”路易斯补了一句“只是想让大家明白,我们都在竭尽所能。”
他挤出一滴眼泪,像是一个真正为了北境咬牙拼命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些被架上火的味道。
但真正坐在权谋棋盘上的人们,心思早已翻涌。
他们知道这是在哭穷,更是在定价。
这位年轻领主,用有限的存粮塑造一种极限让步的印象,既博得人心,又压住质疑。
甚至那些看穿他意图的老狐狸贵族,也只能沉默。
因为他打得太准了。
如今的北境,最缺的就是粮食,而他掌握了粮。
不论是否心甘,他们都得拿出忠诚或妥协,来换取哪怕一点希望的种子。
一位北境老贵族率先鼓起掌来,沉声道:“如此时局,路易斯殿下仍愿慷慨解囊,实乃北境之幸。”
接着更多掌声纷纷响起。
事实上早在会议之前,路易斯便已暗中与数位关键贵族协调好了配粮方案与权力承诺。
他们知道自己将在“粮食线”上得到优待,而如今的掌声,不过是剧本的一环。
场中一片赞誉之声,情势瞬间扭转。
就连埃德蒙公爵也缓缓点头,目光中多了一丝慰藉,看来押对人了。
有了这一轮民心示意,接下来的会议也变得顺畅许多。
众议员虽各怀心思,但大局已定,谁都不想被看作是破坏秩序的那一个。
接下来的议题虽众多,却被迅速推进:
关于战后资源分配,各封臣按照受灾程度与劳军贡献核拨。
霜戟城的医师团共同组建北境灾后卫生事务署,负责疫病压制与灾民管理。
赤潮领愿率先开放边境,设立七处集居点,优先吸纳难民。
……
路易斯在整场重建会议中的表现,几近完美。
他既不独断,也不退让。
但凡涉军政大事,他皆以详实的数据为据,以冷静缜密的分析为刃,暗地里为己方阵营争取利益。
“我建议春耕物资分配优先考虑灾区回报率较高的十七个旧封臣领,第一批种子与铁制农具可于由霜戟调拨。”
“关于疫病问题,我们已与霜戟城医师请教,建议在废墟外围设立隔离带,并建立三处临时医疗营。”
……
每一句话,都滴水不漏。每一个提案,既让贵族们保留了面子,又将实权悄然纳入己手。
更难得的是,他没有表现出半点居高临下的傲气,始终语气平和。
恰如一位得体的调和者,而非独裁的上位者。
而那些曾得到他承诺的几位贵族,也恰到好处地提出赞同意见、引导舆论向他倾斜。
所有可能的质疑、反对,皆在路易斯的言辞中化解于无形。
虽然他尚无总督的名分,甚至不曾正式被任命为北境的官职。
但会议厅中的每一个人,此刻都已明白:这场会议,由他主导。
而北境下一步的走向,也将由他决定。
就连向来挑剔的财政部代表卡菲尔,也不得不在记录文书上写下:“年轻、稳重、有治局之能。”
坐在主位一侧的埃德蒙公爵静静望着这一切,眼神中满是欣慰。
他无需点明什么,因为在此刻所有人的心中,那位身披目光沉稳的青年,已然成为了事实上的“北境继承人”。
会议接近尾声,壁炉中的火焰已渐趋平缓,霜戟城夜色沉沉。
众人的目光,不知从何时起,已经纷纷汇聚到了那位年轻的赤潮之主身上。
路易斯缓缓起身,环顾四周。
他依旧面带温和的笑意,举止沉稳,仿佛并未察觉这间厅堂中无形的权力流动早已流向他脚下。
“我……毕竟年纪尚轻。”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许多事情,还需诸位前辈与大人多加教导。”
一句谦词,令几位年长的旧贵族不由点头称赞,也有人撇了撇嘴觉得他虚伪。
“但既然今日由我主持会议。”路易斯没有理会那些人,直接说道,“那我做点总结,提出三点方向,也算为我们北境的重建,定个初步基调。”
路易斯伸出一指:“一、守土。北境虽然离帝都远,但这片土地不是被放弃的地方。无论帝国未来怎么样,我们自己不能先乱。守住领地、守住百姓,是每一个领主的本分。”
许多人下意识点头。
“二、民生。”路易斯顿了顿,语气略缓:“春耕快到了,但现在缺种子、缺农具,流民太多,疫病也开始蔓延……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连活着都成问题,哪还谈什么重建?
我建议从即日起,各领即刻制定计划,按比例申领赈灾资源,所有分配将由重建会议共同审定。”
有人轻声低语,但没有异议,毕竟大多数领主连自己的领地都快守不住了,哪里还有资格质疑?
“三、团结。”路易斯的语气突然柔和下来,却比前两点更具分量。
“如今北境形势复杂,帝国资源不稳,皇室未来难测……我唯一的请求,是希望各位能配合会议调度,暂时服从统一协调,以免分裂误国。”
此话一出,众人表情各异,路易斯这是分明要揽权,但没有人出声反对。
路易斯举起酒杯,环视在场每一位贵族、将领与使者,那双眼中不再是一个年轻贵族的谦卑,而是继承者的担当。
他缓声道:“北境,是我们共同的北境。”
声音不高,却在会议厅内久久回荡。
“它如今濒临崩塌,但你我还在。今日之后,战旗会卷起废墟,耕犁会踏过焦土,誓言会穿越风雪。”
他将酒杯举高,目光诚挚如炬:“让我们一起,让北境再次伟大。”
音落地的一瞬,四周静默了一刹。
下一秒,掌声响起,层层迭起。
有些人是真心感动,有些人是被气势裹挟,他们都在沉默中承认了一件事实:
这位年轻的赤潮领主,已经登上北境真正的权力核心。
埃德蒙公爵也轻轻抬起酒杯,望着他,如目送北境即将扬帆的新船长。
第294章 帝都震动
贵族街区尽头的蓝玉花馆中,埃莉诺·卡尔文正靠在檀香屏风后的软塌椅上,轻轻晃动手中酒杯。
琥珀色的帝国荔梨酒在水晶杯中折出粼粼波光,映出冷漠的眉眼。
她正听人低声谈论北境。
“据说卡尔文家的那位年轻领主赶赴埋骨峡谷了?”
“是他亲自带兵,还是派遣骑士团?真能在那种战局里扭转胜败?”
“呵,谁知道呢,北境的消息永远像封冻的河流,来得慢,也不可靠。”
她没有插嘴,只是嘴角一动,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那是她的侄子,卡尔文公爵最不受关注的第八个儿子,流放般地扔去北境,硬生生打下了一块地盘,如今似乎又立下了大功。
甚至最近却成了帝都贵族圈时常议论的话题人物
这个路易斯·卡尔文,真是个……麻烦而又有趣的存在。
埃莉诺低头,看向桌案上的那封未封口的信。
她已经写了一半,拟好措辞打算在战后第一时间送往北境,提醒她的哥哥卡尔文公爵。
是时候争取那位“战功赫赫”的儿子替家族再立一功了,哪怕只是分润些军功名誉,她也必须在贵族议会中添砖加瓦。
而就在这时,一段急促而不安的脚步打破了她的沉思。
“女士……军务部那边传来消息,说是……陛下离开帝都之后,已经失联五日。”
埃莉诺脑中嗡的一声:“……什么?”
“还有,陛下率领出巡的三支军团也凭空消失。”
她站了起来,动作却极缓:“是官方公告吗?”
“不是……是军务部泄密的,整个帝都都传开了。”
埃莉诺缓缓地吸了一口气。
战局、家族、侄子的战功、北境的归属、龙座会议下一轮的席次、帝国即将颁布的财政改革法案……
这一切,在这一刻都仿佛被这一股飓风吹散了。
皇帝失踪了。
一个从权柄高悬帝国之巅数十余载的存在失踪了。
更糟糕的是,那并非一个人离开,还带走了他的三柄最锋利之矛。
第一军团是帝都本地驻军,皇城直属部队,常驻帝都外环,是整个帝国境内反应速度最快的精锐军团。
其统帅、副帅皆由皇家直属嫡系担任,掌握着帝都最后一道屏障。
而皇室近卫军,皇帝的私人护卫军,编制虽小,但超凡骑士最多。
是传说中“千人可敌万军”的王者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