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楼下,呼吸了一大口新鲜的空气,陈着才把密封包厢里那股混杂着烟、酒、女性化妆品的浊味排出来。
王有庆明显看不上苗铭。
这是正常的,圈子里的友谊都是在精心计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具有民间友谊的自发性。
一旦不在重要位置,友谊自动终结。
坐到车上,陈着给邓栀打了个电话。
一是道歉,毕竟安排苗铭多浪费了一个多小时;二是询问她在哪里,专访还要继续吗?
“要啊!”
邓栀毫不犹豫的说道:“我还在报社加班,你方便过来吗?我车昨天送去保修了,等会找个地方坐一坐吧。”
“还在加班?”
陈着看了看时间都快12点了,报社这工作量也是真够大的,都和2025年省直公务员(挂过职)的差不多。
就是这个点能去哪里坐呢?
咖啡厅茶馆都关门了,酒吧不合适,难道还开个钟点房唠一唠?
听起来有点像渣男哄女孩子去开房的手段——我保证只是专访,绝对不做其他事。
会所离报社并不远,陈着下车后,仰头看着还亮灯的几间办公室,给邓栀打了个电话表示自己到了。
陈着卖相不错,车又豪奢,报社看门的大叔审视了好几遍,觉得这是个陌生面孔。
从负责和八卦的角度出发,看门大叔问道:“小伙子,你找谁啊?”
“我找邓栀。”
陈着笑呵呵的回道。
“喔,小邓啊。”
大叔就更加好奇了。
有些保安在单位里待了很多年,他们没什么能力,也没什么关系,唯一的特长就是能把单位里所有人都认全。
包括,他们的家庭、配偶、小孩等等境况。
所以陈着一说“邓栀”,看门大叔脑海里马上就浮现出几条标签:
天生丽质(报社第一靓女)、工作上强势、未婚(好像也没有男朋友)、深得领导欣赏。
“那你和她约好了吗?”
看门的大叔,既是好心提醒,又是看热闹的说道:“想找小邓的男人很多,但是据我了解啊,一个都没有成功的。”
“是吗?”
陈着刚才打电话,邓栀说发完邮件立刻下来。
这段时间陈着也有点无聊,于是从车里拿了一包招待烟,笑吟吟的抛了过去:“那你有没有什么诀窍啊?”
看门大叔接住后,发现居然是一包软中华,立刻眉开眼笑:“找小邓的男人虽然多,但是像你这么聪明醒目的还是第一个,我和你说啊……”
陈着半躬身,装作一副受教的模样。
大叔非常受用,以前谁这样尊重过自己,他美美的点上一根软中华,不遗余力的分析起来:
“第一、小邓模样很漂亮,整栋报社大楼就没有比她更标致的了!所以她对象的外貌不能太差,不能说刘德华那样,但是要看得过去吧。”
“第二、小邓父亲去世了,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嫁远了肯定不放心,所以对象最好是省内的,要是两家熟悉就更好了。”
“第三、小邓是暨南大学毕业的,她是文化人,对象的学历总不能差吧,广东比暨大厉害的大学就两所,中大和华工。”
“第四、小邓是个女强人,所以她对象的事业不能太弱,至少两人能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第五、据我了解啊,小邓好像不是很喜欢比自己年纪大的男人,不知道是不是工作中被他们搭讪太多的原因。”
“第六……你有没有在听啊?”
看门大叔正说的津津有味,突然察觉到陈着有些走神。
他有点不高兴了:“小伙子,这可是我辛苦观察得来的宝贵经验,一般人我根本不会讲!你居然开小差,难不成所有条件都满足了吗?”
“我……”
陈着一阵语塞。
他开始也是当成玩笑消磨时间,但是听着听着突然发现:
这些条件……怎么像专门为自己设立的一样。
“萝卜坑?还是躺着也中枪吗?”
陈着心里想着。
“第六……”
大叔还要继续讲。
这时,一个人影从大楼里走出来。
166到167左右的身高,穿着浅白色的针织衫搭配棕色呢子半身裙,胸口挂着晃来晃去的工牌,脚底的黑色小高跟,“噔噔噔”的踩在瓷砖上。
等到离得近一点,邓栀的轮廓慢慢清晰起来。
垂肩的短发混染了一些金色,在炽亮的灯光照耀下,一圈圈泛着迷人的色泽,小巧的耳垂上缀着熠熠发光的耳钉,口红在忙碌的工作中逐渐掉色,呈现出原本的粉润。
眼袋虽然有一点疲惫,但是目光依旧锐利,好像随时准备发现工作的不足。
她拎着包,身姿摇曳,胸虽然也不算小,但却一点都没有性方面的暗示。
在普通人看来,好像是遇到了领导。
在学生看来,仿佛遇见了班主任。
在看门的大叔看来,远远的就伸手吆喝:“小邓,你又加班这么晚啊?这里有人找你,我拦着不让他进去,就怕打扰你工作。”
“操!”
陈着翻着白眼,拿我去讨好栀栀姐啊,下次不给你软中华抽了!
“没事,他就是等我的。”
邓栀冲着看门大叔点点头,明亮的目光在陈着身上一扫:“喝了很多酒?”
“嗯。”
陈着知道身上酒味很浓,毕竟参加了两场局。
“少喝一点,你还这么年轻。”
邓栀摇了摇头:“现在药房都关了,醉酒过夜对身体不好,嗯……你一会和我回趟家吧,我把解酒清肝的药拿给你。”
“啥?”
看门的保安大叔,看见邓栀和陈着居然认识,他就有点惊讶。
现在又听说什么“跟我回趟家”,下巴都快跌到地上了。
“报社第一靓女名花有主了吗?两人还同居了?”
大叔难以置信的在陈着和邓栀身上来回打量。
就在陈着邀请邓栀上车的时候,在熊熊八卦之火的刺激下,大叔终于忍不住喊道:“小邓,男朋友啊?”
邓栀转过身,碎钻耳钉在夜色中如同流星,划过一道绚丽的光。
“这是我弟!”
邓栀纠正道。
······
第439章 “般配”
邓栀好像是真的把陈着当成弟弟一样看待。
哪怕多年未见,重逢时依然会选择无条件的帮助他,中大学习网的顺利起步,和邓栀的初期报道与推广是分不开的。
所以,邓栀说“一会跟我回家拿药”,别人听着有歧义,但陈着知道邓栀只是关心自己的身体。
不过也正如他先前所料,这个点能够安静接受采访的地方太少了,S600在市区兜了半天的圈,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场所。
陈着想了想,说道:“栀栀姐,要不……我们先送你回家,然后在你家小区附近散散步,顺便聊会天?”
“可以!”
邓栀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自己家不在繁华的闹市地带,而是在东晓南一个相对安静的老小区。
就是她还有点迟疑:“你喝酒了还要走路吗?会不会太累,不行就改天了。”
“你们主编不是很着急吗?”
陈着笑着问道。
“急就急呗。”
邓栀侧着头,短发像流苏一样垂在肩膀上,不以为然的嗤道:“晚一两天又能怎么样?”
“算啦,我能理解工作当头的紧迫性。”
陈着耸耸肩说道:“散散步就当醒酒了。”
……
深夜的广州虽然灯红酒绿,但是很少堵车,也就十几分钟后,马海军就把车开到“滨江瑞城”小区的门口。
“滨江瑞城”比陈着家的“东湖北院”要新一点,只是位置没有那么好。
用现今“时髦”的话来税,房子对应的学校一般般,不过邓栀好像也没有结婚生子的打算,所以无所谓什么“学区房”了。
下了车以后,马海军把车滑到不远处的路边——
既不打扰老板谈事情,又能同时观察到老板的需求。
“这车不便宜吧?”
邓栀盯着闪烁着车尾灯和“豹子号”的车牌。
她不研究豪车,但是工作和阅历原因,大概能猜到S600应该在200万以上。
车牌更是稀有。
陈着也没有藏着掖着,坦荡的解释道:“公司接待需要,必须有辆车来装点门面,车牌是一个合伙人送的。”
邓栀微微颔首,她完全能理解。
这是当前的常见做法,在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几乎每个行业都能赚到钱,到处充斥着浮躁的喧嚣,双方谈合作之前,也会下意识的“以车取人”。
导致现在很多生意人,为了业务甚至会贷款买豪车。
这种不健康的价值观,以后会随着喧嚣落幕,经济环境越来越平稳,才逐渐追求朴素和实用。
“怎么会想到从互联网,突然跨界到软件行业了呢?”
没走两步,邓栀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