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如今也长大了。
只不过,杨玉对她的看法一致没变,这也就导致,赵心怡一致处于一种纠结的状态。
不敢说...
不敢说自己喜欢杨玉。
怕说了,这些年的情份都打了水漂。
但不说,心里又急的慌。
最后,还是酒壮怂人胆,她才酒后吐真言...
对于赵心怡的这番真言,说实话,杨玉真是有点儿不知所措的。
或许,这就是常人所说的灯下黑,思维盲区。
他根本就没想过,他和赵心怡会有点儿什么。
但现在,人小姑娘都摊牌了,杨玉总不能还往后缩吧。
所以,就算是有些手忙脚乱。
杨玉还是,没有拒绝...
不过,后续,当杨玉听完这姑娘的心路里程之后。
他只得到了一个教训,那就是,以后装神弄鬼的事儿,还是得少办。
否则的话,这次是个小姑娘,还能搪塞过去。
要是被成年人发现了他的‘随身空间’,那怎么办,毁尸灭迹不成?
所以,以后还是尽量安分一点儿。
异常的装备,能少用就少用。
当然,少用不是说不用,也不必对随身空间以及面板奖励的东西感到恐惧,自此封存。
而是建立一套标准,控制这些东西的使用。
什么情况下能用,什么情况下不能用,自己心里要有个准绳。
这样就好。
再后来,杨玉没在轧钢厂干多久,就被娄晓娥劝的下海了。
在他走的时候,轧钢厂的领导还是颇为不舍的。
但是,作为一个知道大势的人,杨玉明白,早下海比晚下海,机会更多。
更别说,自己还有自家大佬(娄晓娥)提携。
这样的开局,杨玉要是再磨磨蹭蹭的,可能他都看不起自己了。
转眼,杨玉在商海闯荡也有几个月了。
生意呢,逐渐像滚雪球一样滚了起来。
至于在这中间,娄晓娥偶然发现了王刚...
孩子都有了,还能怎么办。
耍耍脾气,日子还是照常过。
当然,这是在人前和明面上,至于私底下...
可以说,杨玉腰间的软肉就没好过...
还好,没过多久,杨玉的救星就来了。
他和娄晓娥的儿子,杨明,在暑假的时候放假了。
然后,孩子就乘着飞机到京城了。
与此同时,杨涛也过来了。
这两兄弟虽说有着很亲的血缘关系,但见面,还真是第一次。
尽管都在一个城市,但香江也大了,他们根本没机会认识。
当然,杨玉也是第一次见自己的二儿子,所以,有他在,还有娄晓娥、冉秋叶敲边鼓。
俩孩子没用多久就熟悉了。
当杨玉一手牵着一个,领着两个穿着香江学生服,打着领结的帅小哥儿出现时,杨玉的母亲都乐开花了。
尽管,她连杨明的名字都不知道。
但仅看了这个孙子一眼,她就喜爱的不行。
因为,杨明的眼睛、还有眉角,最是像她!
旁人夸杨明这孩子,也是这样说的。
所以,杨母对于杨玉小儿子的爱,明显就多了一些。
不过,杨涛也不是没人疼。
作为杨玉这一支的长子长孙,杨玉的爷爷、父亲,可是把他疼到骨子里了。
尽管,他们都觉得对毛蓉蓉有些亏欠。
但是,对于孩子的喜欢,是打不住的。
不过,长辈对孩子的疼爱,以及爱屋及乌。
引来的还有负面效果。
那就是,没孩子的那几个女人都急了。
如此,杨玉本有些宽松的日程,又被排满了...
杨玉只能一边大呼‘受不了’,一边享受着不同女人的疼爱。
还好还好,已经有两个女人交代了。
否则的话,她们再轮番上阵,杨玉就是真受不了了。
在这种‘真假受不了’的状态中,杨玉继续往前推进着自己的事业。
有充足的资金,还有老道的经验。
杨玉的公司,基本上是一周一个样。
虽然,这一点外人可能不清楚。
杨玉的亲人也不清楚,一直在劝着他不要干了,还是继续找个铁饭碗的实在。
但是,当杨玉攒了一个月,带着五十万现金还有流水账本拍到自己父母面前后。
父母就再也不说那些话了。
反而,他们现在有点儿小冲动,看杨玉能不能带着自己也下海,试试。
当然,这只是一时冲动,是人之常情。
当这个锅劲头过了后,他们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年龄、杨玉与他们的关系,还有别人的闲言碎语。
所以,想插手杨玉生意的事儿,自然而然就压下去了。
说实话,他们想插手杨玉的生意,也不是说想干什么,就是觉得杨玉还是孩子。
这么大的一笔钱,他可能把握不住...
说白了,还是当长辈的控制欲在作祟。
任何父母、任何长辈都会有这样的心理的。
但区别是,好的长辈,知道分析情况,然后做出正确选择。
中不溜的长辈,也能看清自己,明白孩子已经长大了,选择放手。
只有又差又贪婪的长辈,不仅认不清别人,还认不清自己。
觉得你一个毛头小子都能干,那我肯定能干的更好。
然后仗着辈分、礼仪、道德,恬不知耻的去抢夺小辈儿的成果。
就比如《正阳门下》之中,韩春明的哥哥姐姐。
但还好,杨玉的父母、爷爷,都不是那样的人。
他们在经过最初的‘贪婪’后,很快就收敛了心思,然后为杨玉高兴起来了。
至于杨玉的哥哥,说实话,他压力又大了。
第444章 大哥静极思动
原先的时候,杨玉是干部编制,他是工人编制。
他就常被邻居和亲戚拿来比。
当然,这亲戚不包括自己的父母和爷爷。
毕竟,这三位会照顾自己的情面。
后来,杨玉下海了,杨晨在为杨玉担心的时候,心底是有一丝放松的。
当然,没有幸灾乐祸。毕竟是亲兄弟,他做不出来这样的事儿。
不过,如今,杨玉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几个月赚了自己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这就让杨晨有些恍惚了。
说实话,近几年,杨晨他们厂的工作并不算好。
有些活儿,都是断断续续的,工资也发不下来。
当初杨玉下海的时候,其实他也有过考虑,要不要去。
只不过,勇气不够。
现如今,看到杨玉的收获,他那颗心,又有些骚动了。
而杨晨的妻子,也就是杨玉的嫂子。
其实是不支持杨晨这么干的。
毕竟,那个木材厂再不好,它也是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比现在没有工作的人强多了!
“铁饭碗?再铁的饭碗,没有饭,那也是白搭!”
“不说别的,就说伙食费吧。”
“咱们家节衣缩食多久了?”
“儿子多久没有尝过肉味了?”
一提现实情况,杨玉嫂子就泄了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