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唐人街探案开始 第264节

  “多的东西,就和别人分享分享。”

  “少的,我就等冬梅过来了,给她带过去。”

  “嗯,你看着分就好。”杨玉点点头,没有插手这些东西的处理。

  毕竟已经送给周秉义了,他一个成年人懂得如何处置自己的财产。

  到了办公室,杨玉和姚立松在周秉义的介绍下相互认识。

  由于都是做文字工作的,所以相互之间共同话题不少。

  加上年纪相差也不算太大,所以几人从去年的夏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一直谈到了年初的尼克松跨海而来。

  算不上谈天说地,但紧跟国际时事。

  尤其在知道杨玉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关于外文文学后,姚立松和周秉义的谈兴更浓了。

  两人一个烧水,一个倒茶,就是为了杨玉能多说一些外界的事。

  毕竟建设兵团这边的消息还是太闭塞了。

  在最后一杯茶水下肚后,杨玉总结道:“随着我国与美国关系的破冰,英文这种国际性语言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

  “掌握这门技能的人材也会越来越吃香。”

  “所以,秉义,我在给你带来的东西里放了一本英文词典,你平时空闲的时候,多翻翻多看看。”

  “未来指不定就会帮到你。”

  周秉义按照杨玉说的,从一个绿色小包里翻出最新版的英文词典,他爱不释手地翻开看看。

  接着打趣道:“‘谢’字,我就不说了。你和周蓉的事,我也完全同意了。”

  “去你的!”杨玉没好气地喷了他一下:“那我是不是还要谢谢你这大舅哥,宽宏大量...”

  “不用不用。”周秉义调笑着做出一种大度的手势:“照顾好蓉儿就行。”

  “哈哈哈~”姚立松在旁边见着这哥俩彼此打趣,发出爽朗的大笑。

  于是,杨玉、周秉义对视一眼,也笑了起来。

  两三年没见的隔阂,随着这大笑烟消云散。

  中午,周秉义做东,在食堂小灶请杨玉和姚立松吃了顿好的。

  在饭桌上,这才开始谈天说地。

  杨玉吐槽这里的荒僻,让他转了好几圈才搭上车。

  周秉义吐槽杨玉‘鼻子下没长嘴’,不知道问。

  杨玉让他找人去问,只要他能在两里地范围内找到一个人家,就算他赢。

  周秉义想了想杨玉来时的岔路口,端起酒杯自罚一杯。

  姚立松不依不饶,说他一杯就是在骗人,没诚意。

  杨玉在旁边敲着边鼓,斜眼看着他。

  于是,周秉义不得不再灌两大杯茶水,直接喝了个半饱。

  杨玉与姚立松哈哈大笑,周秉义看着这胡闹的哥俩,满脸无奈。

  “行了行了,赶紧吃啊,再不吃菜都凉了。”

  “而且,下午还要值班呢!”

  “值什么班啊!”姚立松边吃着饭边说道:“给你准一下午假,你跟你这家里人好好聊聊。”

  “顺带,带他看看咱附近的风景。”

  “广阔无垠,渺无人烟...自然之壮丽,这可是城里看不到的好风景。”

  “还有,今天周六,明天正好休息。”

  “你们逛完了,正好去看看郝冬梅。也省的她再跑这么远的路过来。”

  周秉义心里赞同,但他不确定杨玉的意见。

  杨玉看着他询问的眼神回道:“别看我,你是东道主,你安排就好。”

  “那行。”周秉义放下碗筷:“吃完了,我先带你在营地转转,然后咱们就去冬梅那。”

  “晚上就不回来了,在他们知青点借宿一宿。”

  杨玉点点头,没意见。

  但第二天从知青点醒的时候,他就后悔了。

  “我靠,不是周日吗!怎么还得干活儿!”

  周秉义把从村长家借的被子叠好,哈哈笑道:“现在正农忙,要播种呢,哪来的周日休息啊。”

  “所以,你这是和老姚合起伙儿来坑我了?”杨玉边洗着脸边说道。

  “这怎么叫坑你呢。”周秉义的嘴角挂着抑不住的得意:“你天天在办公室呆着,哪能体会到农家躬耕之乐。这对你来说,应该叫体验、情趣。”

  杨玉给他竖了根中指:“要是你再把表情收敛一点,要是我再年轻几岁,说不定真信了。”

  “但现在,我还是认为,是因为昨天你们俩让我抢了风头,报复、坑我!”

  “哪有!”周秉义乐得牙花子都龇出来了,他转移话题道:“赶紧洗,洗完吃饭,去晚了,可就连窝头都没得吃。”

  杨玉摸摸空空如也的胃,决定先放周秉义一马,等回营地了,再到食堂坑他一顿大的!

第294章 与周秉义的玩乐

  就着酸菜,吃饱喝足。

  杨玉看着在这个知青点有‘铁姑娘’之称的郝冬梅和另外两个知青开始分配任务。

  男知青负责拉犁翻地等重体力的活儿。

  女知青负责埋种、浇肥等轻体力、多频次的活儿。

  杨玉和周秉义一组,也被当做骡马来用。

  两人需要将几百斤玉米种子用板车运到地头。

  “不是吧!就他们这些人负责的地,用的了这么多种子?”

  周秉义没说用得了、用不了,而是掰着手指给杨玉算了笔账:“他们这个知青点,24个人,每个人要种七八亩地。”

  “一亩地需要三四斤种子,你算算,一共需要多少?”

  杨玉心里过了一遍,得出一个结果:“七八百斤。”

  “但也不用全部带过去吧!他们一人一天能种完七八亩地?”

  “老手也种不了那么多。”周秉义哈哈笑道:“知青们一天两三亩撑死了。”

  “所以啊,我们带上三袋的种子过去就行,足够今天用。”

  “等明天需要了,明天再搬。”

  杨玉没问为什么不一下子全搬过去,毕竟,他每年都要到刘村去收野生动物的肉。

  想来,这里祸害庄稼的野鸡、野猪也不少。

  若是把种子放外面,估计一夜之后就只剩下袋子了。

  杨玉和周秉义将三袋一百多斤的玉米种子,呈T字型放上板车。

  然后周秉义将给牲口套的绳索,套在自己肩上。

  他手扶两侧的木柄,喊了一声:“起!”

  接着,板车被他拉着出了知青点。

  杨玉则在旁边扶着,顺带推一推,给周秉义省些力。

  嗯,再怎么说他也是客人。

  当牛马,当然得周秉义先。

  杨玉的主要任务,还真是周秉义先前说的。

  体验体验田园风光,顺带帮把手。

  在哥俩把种子按人名分发到地头后,杨玉给同样过来暂歇的周秉义递了根烟。

  “不抽。”周秉义做了个拒绝的手势,然后对杨玉说道:“你也少抽点。”

  “这东西除了提神,剩下全是伤身的坏处。”

  “嗯,我明白。”杨玉嘴上点头接受,但仗着每次回归,面板都会自动修复身体,还是给自己打着了火儿。

  周秉义翻了个白眼,在旁边摘了根枯草,也塞进了嘴里。

  杨玉吞云吐雾间,嘿嘿一笑,朝周秉义问道:“没咱事儿了?”

  “没了。”周秉义点点头说道:“等休息好了,带你去抓鱼。”

  “这村子附近那条小河正好前几天消了,现在垒个水坝,用不了俩小时,就能逮好几条大鱼。”

  “咱们哥俩今天的午饭,就看咱俩的手艺了。”

  杨玉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说道:“那还等什么,赶紧走!”

  “这眼见着太阳就日上中天了,水坝还没影子呢!”

  周秉义呸的一口把嘴里的草吐掉,“这不是给你时间缓缓嘛!”

  “不过你不用缓了,那咱就走!”

  当杨玉左手上的手表指针指向十点的时候,杨玉正和周秉义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握着鱼竿钓鱼。

  这鱼竿是周秉义借的。

  至于之前说的垒石头水坝,拦鱼...

  无疾而终了!

  “我说,你上次到这河里拦鱼,是几月份?”杨玉对着周秉义,一脸鄙夷。

  周秉义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忘了,但大概比现在晚...”

  “不过!我也不知道,现在的水比那时候冷这么多啊!”

  杨玉收回自己的目光,看着涓涓细流的小河说道:“那现在怎么办,就这么等着?”

  “我来之前,才在家钓过鱼的...”

  “一直干坐着的话,那我还不如在家呢。”

  听着杨玉话里的揶揄之色,周秉义咬了咬牙,搓搓裤腿儿说道:“那,咱去打枪?我和村里民兵团挺熟的!”

  “借两杆枪让你玩玩不是问题。”

  杨玉刚准备回答,但看见鱼线忽然绷紧,他娴熟地收线、放线,溜鱼,然后把鱼装进脚边的鱼篓里。

  再次甩钩后说道:“前两年,秉昆在下乡的时候,我和他们那儿的村长挺熟的。”

首节 上一节 264/5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