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刚都把探亲假的手续跑的差不多了,一条隧道突然出了问题。
作为一名建筑老工人,他在这时候肯定不能‘临阵脱逃’!
放下行李,戴上安全帽,组织好班组,周志刚带着徒弟们顶了上去!
“啊!回不来了?有事儿!哦,好...”
李素华放下手里的电话,有些沮丧。
她以为老伴今年能回来的...
她准备了好多肉,准备了好些菜...
“妈,我爸不回来了?”周蓉在旁边抱住母亲的胳膊问道。
李素华有些恍神,在周蓉又重复了一遍后,她才答道:“啊,是,他那里出了点事...”
周蓉看着母亲的神态,有些心疼。
她拉住母亲的手安慰道:“没事,今年回不来,还有明年!”
“明年他们一定会回来的。”
“到时候,我和杨玉结婚,我哥和冬梅嫂子也结婚。”
说到这里,她想到了什么似的,忽然眼前一亮:“还有,秉昆说不定也能赶上。”
“到时候,您三个儿女一起结婚,羡煞光字片的所有人!”
“你啊你!”李素华点点女儿的鼻子,颓唐之色尽去。
她拉住周蓉的手说道:“好,到时候啊,妈给你们好好准备。”
“给秉义准备一箱子彩礼,给秉昆也准备一箱子。”
“最后啊,再给你置办一床的嫁妆!”
“我就知道,妈最疼我了!”周蓉抱住李素华的胳膊撒娇道。
杨玉看着她们俩母女情深,就要往回走的样子,摇摇头提醒道:“秉义那边的电话还没打呢...”
那母女俩相对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接着赶紧再次跑回电话亭,拨号到了江辽建设兵团。
第291章 周秉昆回城
在与儿子寒暄后,李素华对周秉义说道:“你爸今年临时出了点事,回不来了。”
“你看看你这边的安排。”
“我的意思是,能回来最好。”
“回不来的话,明年一定要回来!”
“到时候蓉儿结婚,咱们一家好好团聚团聚!”
“那行,妈。”周秉义转着笔说道:“我明年回去,今年春节我和冬梅一起在这边过。”
“嗯,嗯。”李素华揉了揉鼻子答道:“你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冬梅。”
“明天啊,我叫杨玉给你邮过去点东西,你记得收。”
“不用了,妈,我这边什么都有。”周秉义回道。
“你有是有,但妈给的是妈给的。”李素华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今年的年货,本来就给你和你爸准备了。”
“现在你们都不回来,那我就给你邮过去。”
“反正天气冷,肉什么的也坏不掉。”
“你和冬梅在那边吃点好的!”
“行,就这样,挂了啊。”
1972年3月,随着老美大管家到夏国一游,国际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
吉春这边也受到影响,各部门开始重视外语人材。
杨玉抓住这个机会,展示了娴熟的英语和韩语。
于是,他被调到了《看世界》这本杂志。
虽然职位没怎么上升,但负责的事多了,手里权力相应的也大了一圈。
杨玉趁此机会把周秉昆从乡下捞回来,到后勤处做了个临时工。
虽然只是打杂的,但活儿不多,挺体面。
而且,工资也不少。
这可把周母高兴坏了,一个劲的拉着杨玉夸他能干。
当然,对于周秉昆,她也不吝唠叨。
嘱咐小儿子要好好干,要踏踏实实做人,别给杨玉丢脸。
“妈,那绝对不会的!”周秉昆边喝着玉米糊糊边说道:“你小儿子虽然才小学毕业,但是我眼里有活儿啊!”
“再加上人都知道玉哥是我姐夫,也没人难为我。”
“我现在啊,知足的不得了!”
“嘿呀!”周母拍了小儿子一巴掌:“那就好,那就好!”
杨玉在旁边,给周蓉夹了几块儿腊肉,然后对李素华说道:“姨,你不用担心。”
“秉昆在我们那儿干的挺好的。”
“我同事都说啊,他做事认真,还知进退。”
“让我再给他推荐几个,秉昆这样的小伙子。”
“真的啊?”李素华笑着说道:“这小儿子,我一直担心他养活不了自己。”
“没想到,还能受领导夸奖...”
“真的。”杨玉点点答道:“秉昆虽然不擅长学习方面,但做人做事上,那是没的说。”
“嘿嘿!”李素华笑着给杨玉夹了几块儿肉:“这是你们这些做哥哥姐姐的照顾他。”
“要不然啊,他还在乡下呢。”
周秉昆憨笑两声,接着唏哩呼噜地吃完自己的东西。
他把嘴一抹,说道:“妈、姐、玉哥,我去看看郑娟,先走了啊。”
“哎,路上慢点。”李素华满脸笑意地看着儿子蹬着自行车出了院门。
在路上,周秉昆骑得急,差点和人撞上。
“没长眼睛呀!”那人把车一刹,开口便骂道:“骑这么快,赶着去投胎啊!”
周秉昆把头一抬,想着道歉,赶紧把事平了。
他是要在上班前,掐着点帮郑娟把小车推到电影院门口。
去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但等他定睛一看,这骂人的不是自己发小嘛!
“我去!赶超!”
“诶?你谁呀?!”孙赶超有些迷糊,毕竟周秉昆下乡两三年了,变化挺大的。
回城里后,他为了在出版社那里给同事、领导留下个好印象,也一直在忙工作的事儿。
和这些发小们,还没聚过。
“我,周家老三,周秉昆!你朋友。”
“哎呦!秉昆啊!”孙赶超在周秉昆的提醒下,渐渐将眼前之人和记忆中的发小重叠了。
“不是,你小子不是下乡了吗?”
“回来了!”周秉昆没提杨玉帮忙的事。
他不傻,知道常人都鄙视、羡慕、嫉妒这种走后门的事。
他含糊地说道:“半个月前回来的,一直在忙着安置,没来得及找你们。”
“那安置好了?”孙赶超有些热心:“工作的事儿有没有找好?”
“现在咱们这儿,想找个工作指标可难了!尤其是带编制的。”
周秉昆略过自己半年后就能得到编制的消息。
他露出了标志性的憨笑,说道:“我姐夫帮忙,在江辽出版社帮我找了个临时工的活儿,先干着。”
“出版社!不错啊!”孙赶超有些羡慕:“体面,活儿又轻松。”
接着,他话锋一转,略带酸溜溜地说道:“可惜,是个临时工,你怎么没让你姐夫帮忙搞个编制?”
“他不是什么大学生吗...”
“唉,”周秉昆按杨玉教的说:“大学生也是颗螺丝钉。”
“我姐夫自己还被人指挥的团团转呢。我能有个活儿干,就很知足了。”
“对了,你呢,你在做什么?还有国庆。”
“这一下乡,就好久不联系。”
“过年想见见,大家也都在走亲戚,一拖两拖的,两三年没见了...”
“哦,我啊!”孙赶超用略带骄傲的语气说道:“我在红星木材厂呢,国庆和我一起。”
“我们俩都是工人编制。”
“就是干的都是体力活儿,比不上你那轻松。”
“嘿嘿。”周秉昆笑了笑,略过孙赶超话里带的优越感。
都是二十几的小年轻,有些方面比别人强,自然想着显摆。
但他经过杨玉、刘富贵二者的言传身教,已经学会了‘藏拙’这一技巧。
再说了,大家都是光着屁股一块儿长大的,谁不知道谁?谁能嫌弃谁?
他看了看天,把脚蹬子往上摆了摆,说道:“赶超,不和你唠了,我还有事,得先走了。”
“这周日,你和国庆来我家,我请你们吃饭。”
“咱哥仨啊,好好聚聚。”
“哎,不是,你干啥去啊!”孙赶超有些好奇,在他身后追了几米。
周秉昆摆摆手,说道:“工作上的事!让拿东西...”
孙赶超一看他要去的方向与自己不一致,便也不追了。
他远远喊了句:“那说好,这周日,中午我就和国庆过去!”
“哎,好嘞!”周秉昆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