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尼还想要到飞机跟前看看,就被几名军官围住了。
“切尼先生,贵方的导弹立了大功!走,我们去庆祝!”
切尼远远地看了一眼超七,跟着就在其他人的簇拥下,走向基地食堂的方向。
好,万事大吉!
飞机在发射导弹的时候,会有一股浓郁的火焰,喷射到机翼上,虽然不足以把机翼熏黑,但是发射和没发射,还是有区别的!
只要过一个晚上,地勤们就可以把机翼收拾干净,这样就不会露出任何马脚了!
“各位,老巴不能喝酒,咱们喝!”秦亮举起酒杯:“超七的成功,离不开你们的帮助,来,喝!”
“来,喝!”
“没错,接下来,咱们还会和英国有更多的合作!”
一杯,接一杯……切尼不知道喝了多少酒,最后就彻底没了知觉……
当他醒来的时候,脑袋还有些疼,嗓子干得难受,喝了水,洗了澡,终于舒服了一些。
当他坐在餐桌前的时候,一边喝牛奶吃面包,一边拿起来了当天的报纸。
帝国坟场一架米-24直升机,深入巴国内陆五十公里被击落,巴国提出强烈抗议!
东方产的超七战机,性能一流,全球最适合发展中国家装备的先进战机!
击落阿三无人机的报道并没有,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和阿三关系复杂,很多小摩擦都会暗中压下去,一旦曝光,群情激奋,事态就可能升级和失控了。
看完了整面报纸,切尼非常不满意。
“找巴国人去,问一问他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报道超七,就不报道我们的天空闪光导弹吗?”
“没错,咱们这就去!”
几名英国人气愤不已,但是,来到基地,才得知老巴空军高官已经离开了基地,只留下超七依旧在测试,昨天一起参与的东方人,也走了一大批!
东方,首都,飞机楼。
“太好了,咱们最后一个短板也要被弥补上了,只要把这种导弹仿制出来,咱们东方空军就能获得中距拦射能力了!老巴是咱们真正的好朋友,超七战机,他们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王领导满脸兴奋地看着架在桌子上的那枚乳白色的导弹。
3.66米的长度,203毫米的直径,看着就是一根长条的细棍子一般,前后有两组四片三角形弹翼,弹翼翼展超过了一米。
整个导弹的外形,和麻雀导弹一样,实际上,它就是用了AIM-7E-2的后弹体及其内装的液压控制舵机、战斗部和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等部件。可以说,这导弹上,只有导引头和引信是英国佬研发的,其他的都是现成的。
“嗯,这导弹的技术,英国人肯定不授权给咱们,所以,只有测绘仿制了!”林老也是一阵的感慨:“有了它,咱们的霹雳-4导弹项目,也可以鲤鱼跃龙门了!”
东方的地空导弹项目,都叫红旗,空空导弹项目,则是霹雳,目前成熟的只有霹雳-2一个项目,霹雳-4则是当年弄到了AIM-7D麻雀空空导弹之后的测绘仿制品。
只可惜,国内技术薄弱,AIM-7D原本的性能也不够好,再加上配套的歼九战机下马,霹雳-4项目最终无疾而终。
现在,该升级了!
“没错,王领导,林领导,请把这两枚导弹交给我们612所!”
这个嘛……林老看了一眼一直不说话的秦亮:“亮子,你觉得如何?”
第138章 上架感言
不知觉中,这本书写了两个多月,近三十万字,很多读者大大都在问什么时候上架,好吧,现在可以回答了,就是明天。
明天中午十二点上架,系统可能有延迟,估摸着十二点半肯定能开通。
熟悉华东之雄的读者大大都知道,华东之雄一向都喜欢存稿,上架曾经爆过百更,不过……这本书写得比较艰难,经常会在存稿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发现写得不好,然后扔掉重写,所以……存稿真没有。
今天晚上十二点大家就别等了,等明天中午十二点的上架章节吧,华东之雄使出吃奶的力气来,争取给大家伙来个十连发,每章两千字,一共两万。
至于之后,争取每天万更,如果达不到……还请谅解。
新书期,有一部分读者大大骂华东之雄是不是卖号了,怎么越写越差,这不能怪华东之雄,得怪现在的大环境,华东之雄最擅长的东西,都不能写了,否则……灭美屠日,二毛内战……华东之雄想写的东西太多了!
新书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感谢一直追更支持的读者大大,现在排推荐就看这个数据,今后还希望大家伙继续追更订阅,不要养,不要养,不要养!各位华东之雄的衣食父母们,跪求订阅!
最后是感谢,首先感谢葫芦兄弟,这个开头清华北大来抢人的思路,是他说给俺听的,被俺给用了,接着感谢编辑大大,新书参谋了不少意见,华侨当女友的新创意,就是他提的,最后感谢点娘这个平台,一转眼,在点娘写书十来年了……
最后的最后,再次求订阅!华东之雄从来不无病呻吟,年前崴脚,养了四个月也没养好,成了瘸子,换医院,找砖家:韧带断了!上个月开刀做手术,缝韧带……不管遇到什么,也从来没断更过,更没有把这个当借口求读者大大怜悯……
求订阅,求投票,求打赏!
第139章 项目就这样从612所转移到了西工大
这两枚导弹,都是秦亮给弄回来的!而且,这近一年来,空军对秦亮非常重视,自然要听一听他的意见!
“这个嘛,612所是咱们国内最专业的空空导弹研发单位,交给他们,自然是没问题的,不过……我对这款导弹也很感兴趣,所以,能不能现场拆开,让我过过眼瘾?”
“当然没问题!”林老点头:“老董,这导弹和麻雀很像,你们应该会拆吧?”
612所来的董工满脸兴奋,其实,他也已经迫不及待了!带回去拆,和在这里拆,也没有太大区别。
“好,那咱们这就现场拆开!”
董工带来了三名工程师,四个人围着这枚导弹,三下五除二地拆下来了导引头,后面的弹体倒是没啥可拆的,就是固体火箭、舵机这些,导弹的关键,就是弹头!
雷达引导的导引头,最前面的尖端里,肯定是雷达天线,后面则是控制电路,再后面才是战斗部。
董工亲自动手,把尖锥的导引头罩子拆下来,当看到里面天线的第一眼的时候,就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不是锅盖形状的天线,而是一个平板!平板的上还有一些槽,这是……什么结构?
五十年代后期,东方在战场上缴获了响尾蛇空空导弹,残骸被送到了老毛子那边,仿制出来了K-13导弹,1961年,东方就成立了自己的空空导弹研发单位—612所,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消化吸收K-13导弹。
之后的几款霹雳导弹,几乎都是近距红外空空导弹,中距雷达引导的空空导弹,只有霹雳-4一种,大家伙都只见过锅盖形状天线的,这个平板形状……没见过!
“天空闪光导弹使用了单脉冲导引头,这天线看着很高级啊!”秦亮发出了感慨:“董工,您能给咱们仔细说说吗?”
董工摇头:“我看不懂!”
这句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国内技术实力最强的空空导弹研发机构,根本就看不懂这种导弹的导引头!
看不懂,就得先研究,先吃透,说不定……得用个十年八年的时间!
“这后面的处理电路,大部分都是集成电路!”就在此时,另一名工程师已经拆开了导引头后面的导弹蒙皮,看着里面那绿色的电路板上的黑色的集成块,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
霹雳-4的仿制对象,还是晶体管为主的,就这样,他们从66年开始仿制,到现在都没有完成地面定型,更没有搭载载机进行测试,眼前这导引头……怕是得二十年才能仿制出来啊!
董工也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这肯定是清一色的数字电路,咱们……怕是在短期内仿制不出来啊!”
咱们都是搞模拟电路起家的,想要照葫芦画瓢,没对应的集成块,想要吃透技术……怕是二十年都不一定够!
刚刚还想着测绘仿制这种最先进的导引头,然后装在霹雳-4上,让霹雳-4的性能更上一层楼,现在……
“这电路板……看着和西工大研究的雷达很像啊。”林老开口:“亮子,你们西工大,有能力把这种导引头仿制出来吗?”
秦亮心中暗笑,自己刚刚提出来要拆开看看,就是想要让612所知难而退!现在嘛……
“林老,如果空军有需要,咱们西工大当然会迎难而上!不管耗费多大的心血,都会把这种导引头测绘仿制出来,只是……这毕竟是兄弟单位分管的项目,咱们接手,是不是不太好?”
等等!
林老听着秦亮和往常风格不同的发言,突然反应过来了:你小子,天不怕地不怕,什么时候顾忌过系统内其他单位的脸面了?你这是逼迫兄弟单位让步啊!
“董工,你们612所愿意把导引头让给西工大来仿制吗?”
“林领导,这不是愿意不愿意的事,这是能否给空军解决迫切的中距空空导弹空白的问题!现在机载雷达已经开始测试了,就差空空导弹了,咱们612所怎么能扯空军的后腿,如果西工大能用更短的时间把导引头仿制出来,咱们没二话,把这导引头装在咱们的霹雳-4弹体上,就能给空军攒出一款合格的中距空空导弹来!咱们不会因为面子,就阻碍空军的装备!”
对一款导弹来说,最重要的是导引头!
612所只是研发单位,生产是其他兄弟工厂的事情,导引头的测绘仿制让出去,那这导弹项目,几乎也和他们没啥关系了!
不过……为了空军装备,他们愿意让出项目来!
“亮子,612所没意见!”林老看向秦亮:“接下来,导引头的仿制就交给你们了!我相信你们西工大,绝对不会让咱们失望的!”
“嗯,林老,咱们有信心,一年内,就把导引头搞出来,再配合上兄弟单位导弹的弹体,对了,我如果没记错的话,AIM-7D导弹应该有四十公里以上的最大射程吧?到时候,空军就能获得二十公里的中距拦截能力了!”
没有任何一个飞行员敢于在最大射程上发射导弹,那样的话,只要目标稍稍机动,自己的飞机就够不着了。
实际发射导弹,都得按照最大射程打对折来,要更保险的话,就三分之一……
董工的脸色再次变得难看起来:“没错,当年的AIM-7D,拥有四十四公里的最大射程,不过……咱们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比较差,咱们的霹雳-4,最大射程只有……十八公里。”
“什么?才十八公里?这么近的距离,格斗弹就能够得着了,还要这中距导弹干啥?”秦亮睁大了眼睛:“咱们国内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这么差?”
“是啊,这些年来,没什么进步……”
“唉,技术不给力,那就只能在其他方面上做手脚了,这中距空空导弹,四十公里的射程也太低了,咱们至少得想办法提升到六十公里以上,这样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在三十公里上开火,否则就是鸡肋!”
“你有办法?”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
PS:麻雀的导引头,具体是哪个系列,华东之雄也不知道。。
第140章 导弹发动机性能太差,得改!
越南战争的时候,空空导弹的性能还是不稳定的,鬼怪战斗机的飞行员经常一次性把导弹全部打出去,期待着能够增加一些命中率。
天空闪光导弹的出现,终于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它的全世界第一种单脉冲半主动雷达导引头,比之前的圆锥扫描式导引头有更好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和制导精度,导引头天线的最大转速更是达到了230度每秒,比很多机载雷达的天线转动速度更快!
这样跟踪的最大角速度也达到了40度每秒,可以轻松地跟上敌机,从而保证命中率。
虽然秦亮的脑子里还有一大堆更加先进的导引头技术,但是……电子工业技术达不到,一切都白搭,目前来说,仿制马可尼公司的导引头,已经是东方最好的选择了,而且,交给西工大,完全有把握仿制出来,这个不是什么问题。
关键的就是弹体了!
这个年代,固体发射药的技术还是非常落后的,眼前这款天空闪光导弹,使用了麻雀导弹上的Mk38 Mod4固体火箭发动机, 65.5千克的总重,推进剂 42.73千克。就这样,才只有区区29千米的最大迎头射程!比原版的麻雀还低了一截!
更何况,这个迎头射程的指标,是有很大水分的,当己方发射导弹过去之后,对方也在向己方飞过来,这样共同飞过这29千米的最大射程,相当于是对方主动撞上来!
有迎头就有尾追,这个时候,对方是向导弹前方飞的,导弹得飞过更远的距离才能命中目标,这射程就会急速缩水,甚至到十公里以内!
这还叫什么中程导弹!后世一枚近程导弹,动辄也是四十公里以上的最大射程!
射程太近,得改!
“秦亮同志,在发射药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想要提升射程,就得多装发射药,装多了,导弹自身就重了,又需要消耗更多的发射药……”
这就属于典型的面多加水,水多加面了!
哪怕是不死鸟导弹,一百多公里的最大射程,在这个时代足以傲视群雄,那也是因为它起飞之后,就蹿到两万八,甚至是三万二的高空,空气稀薄阻力小,要是直接飞行,最大射程也不过只有四十公里左右,和麻雀没啥区别!
“是啊,除非是先发射到高空,但是……半主动雷达引导体制,又注定无法离开机载雷达的导引波束内……”一旁,另一名612所的工程师开口。
半主动引导体制,导弹的导引头只能接收雷达波,后面的载机得提供雷达照射才行!不死鸟导弹为了飞到高空,用的是主动雷达导引头!自身雷达只要给了目标信息,剩下的就交给自己好了!
“是的,想要提升射程,减小阻力是个办法,所以……咱们能不能把这弹翼切尖,这样可以减小翼展,从而降低空气阻力……”
听到秦亮这样说,在场的空空导弹专家们,都是频频摇头。
“当然不行!导弹有很多指标,不仅仅有射程,还有机动性的要求,咱们减小翼展可以降低空气阻力,但是机动性就差了!”
“是的,翼展小了,舵面上的力矩就小,调整导弹飞行姿态的控制律也得跟着变化,以咱们的技术实力,很难!”
秦亮笑了笑:“数字电路中,调整控制律不难,至于机动性的要求……咱们得从发动机上修改,你们听说过双脉冲发动机吗?”
衡量飞行器机动性,过载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先进的三代机,过载一般都在9G,飞机很灵活,经常会把飞行员拉出红视和黑视来,导弹不需要有人驾驶,不用顾忌人体极限,一般都在30G以上。
不过……这过载并不是全程都能达到的,发射出去的前段距离,火箭发动机还在推动,这个时候有动力的支撑,过载能力很强,等到进入惯性飞行阶段,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导弹速度越来越慢,舵面力矩越来越小,机动性也是越来越差。到最后,不用说30G了,可能10G都达不到。
所以,9G过载的战斗机甩掉30G过载的导弹,并不是神剧里才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