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第6节

  “应该够呛吧,这得委托外事部门的同志,从国外采购了。”

  “那……我们怕是没时间翻译啊,这暑假剩下的时间根本就不够……”

  “不用翻译啊,咱们买回来英文教材,直接印刷啊!”

  这个年头,没有人在乎正版盗版,很多学校没有资料,教材,都是自己印刷的,普通的小学和中学,只有油印机,得在钢板上刻蜡纸,大城市里有印刷厂,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印制书籍还是很快的。甚至,很多还是校办工厂。

  于芝惊呆了。

  “秦亮同学,你说让咱们用英文原版教材?”

  “对啊,各位老师,国门已经打开了,我们也看到了外国的世界,我们的科技落后,需要努力追赶,这就要求我们能看懂外国书籍和报纸,也能用外语在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我们的文章,我们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干脆就从入学开始培养好了!”

  “可是……学生怕是看不懂啊,咱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俄语的啊!”

  建国后,全面照搬老大哥的经验,这外语也是如此,全国中学开设的外语课程,都是俄语,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了表示对外国的鄙视,很多人都以学习外语为耻,笑骂放外国屁。

  当然,也有一些大城市,比如魔都,在七十年代就教授英语,随着和西方关系的发展,英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重要了,不过,全国大部分地方,依旧是学俄语为主的。

  现在已经是七十年代末期,国门打开,大家伙也都发现了英语的重要性,看国外的科技发展,得懂英语,自己要在国际上发表论文,也是得英语!只是……

  不仅仅学生不会英语,甚至,很多老师也是俄语出家的啊!

  这怎么教?

第11章班

  “秦亮同学,这些书……你都看过?”

  “嗯。”

  “那么,你能不能给大一新生上课?”

  啥?

  秦亮惊呆了,你们让我一个高中毕业生,给大学生上课?这不是开玩笑嘛!

  在这个年代,由于人才少,所以,在大学里毕业之后,就留校任教的例子,也是有的,可不像是后世,大学老师优先选择海归,国内名牌大学的博士,来了也只能从辅导员干起。

  但是,就算是这样,让高中生给大学生上课,也着实有些石破天惊了!

  “不行,当然不行!”刘教授反应过来:“秦亮这样的人才,得用到科研上!给学生上课,那就浪费了!我们学院这么多老师,有能用英文授课的,比如说老赵,就是教书育人的楷模……罗主任,您也可以上啊,您在美国深造了那么多年,英语说得贼溜……”

  秦亮松了口气,又有些不好意思,罗主任可是钱老的学生,这样的人才,居然要去教书?

  “嗯,于老师,给我分配一门,给老赵分配一门,我们先做个实验……”罗主任还真答应了!这些老一辈的教授,真是没说的!

  “走吧,秦亮同学,咱们去继续研究!”刘教授拉着秦亮向外走,丝毫不觉得让罗主任教课有啥不合适的。

  看到两人要走,牛桂山赶紧叫住了他们。

  “秦亮同学,你那入学通知书上空缺的地方,想好了吗?”

  专业还没选呢!

  秦亮不假思索:“就和那个色弱的同学分一起吧!”

  看自己这个样子,估计上哪个班都一样了,既然这样,就和总师在一起吧!只是……现在看这个情况,也不知道能否和大一新生一起上学,自己的大学生活,注定与众不同啊!

  看着秦亮离开,罗主任的脸上露出笑容:“老牛,这个班的学生,都挑选分数最高的!”

  “啊?”

  “分数低了,怕是会有压力啊。”于芝开口,这个班,只有天才才有资格,普通人进去,会备受打击的!

  罗主任再次看了一眼于芝带来的文件:“嗯,就分配到5381班吧!”

  首都,某居民区。

  “杨威,杨威!”一辆邮政自行车上,一个声音响起:“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瞬间,街坊邻居都围了上来。

  “杨威终于拿到录取通知书了!”

  “是啊,仅仅因为色弱,就和首都名牌大学失之交臂了,是哪个大学录取了?”

  “西工大!西工大也不错!”

  十五岁的少年接过来录取通知书,满脸兴奋,终于有大学上了!如果没有大学录取,那他未来的路,还真不知道怎么走,就算是上了三年高中,考个理科状元,色弱依旧不能改啊!

  他打开手里的录取通知书,西工大,飞机系,空气动力学专业,5381班!

  他的目光望向西方,那里,晚霞映红了天际。

  兰田中学,教务处。

  “老师,我的录取通知书邮寄到学校了,这是我的学生证……”一名学生大大方方地把学生证递了过来。

  “唐长虹?咱们早就等着你来取了,你是咱们全校第一,被西工大录取了!”教务老师高兴地说道:“去了大学,好好学习,为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努力奋斗!”

  “是!”

  本省的名校就那么几个,西工大就是他理想中的学校!

  他打开通知书,西工大,飞机系,空气动力学专业,5381班!

  全国各地,27名学生都收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通知书,有人欢喜有人忧。

  “晓霞,你怎么就报考了这种理工类的大学,你一个女娃子……”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

  “女娃子怎么了?男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女人也能做,我就是想要上西工大,造飞机!”

  “没错,晓霞说得对,女人能顶半边天,不用说造飞机,开飞机都是有女娃子,爸支持你!”

  赵晓霞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天南海北的高考生们,每一个收到大学通知书的,都是佼佼者,毕竟610万人参加高考,最终只有40.2万人被录取,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至于能拿到名牌大学通知书的,更是凤毛麟角!

  此时,已经提前来到西工大的秦亮,没有体会到高考状元的喜悦,他打着哈欠,看着面前完工的学术论文。

  “刘老师,咱们的论文出来了,接下来,该……喂,刘老师,你这是干嘛,我都说了,别在论文上给我署名,您怎么把作者名写成我了?”

  秦亮有些着急。

  “本来就是你为主完成的,我还得沾你的光,在指导教师这里填写上我的名字。虽然是在咱们校刊上发表,不过一篇论文还是有十块钱的补助……”

  啥?

  秦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关键点:“发表论文,还有钱?”

  “对啊,咱们大学不仅仅教书育人,还要搞研究,既然是搞研究,那就得有成果,在咱们校内期刊上发表,是按照稿费的方式来给补助的,要是能在国家级的学术期刊上发布,会有五十块钱的补助,在国际期刊SCI上发布,那就有两百块钱……”

  在后世,大学老师都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几年之内,论文有多少,如果不达标,那就会被解雇,没想到,现在也鼓励发表论文!

  来到这个时代,秦亮还是想过怎么赚钱的,不过……国家政策是慢慢放开的,自己还不能着急,万一被贴上投机倒把的标签,那可就会影响自己的名声了,没想到,一条光明大道就摆在眼前了!

  不用多,一个月写一篇论文,发表到国际SCI期刊上,一篇两百块,那还不得吃香的喝辣的……

  十块钱这种,秦亮根本就看不上啊!

  “航空航天类的高质量SCI期刊主要有八个,其中AEROSPACE审稿迅速,投稿容易……咳咳,刘老师,您别这样看着我,这都是我们村那下乡的老教授教我的……刘老师,咱们就先发表一篇论文好了,这次必须得用咱们大学的名义,署您的名字,这两百块钱,咱们二一添作五……”

  “你小子……知道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有多难吗?”

第12章 上SCI期刊发论文去!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也就是科学引文索引的意思,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957年在费城编辑出版,是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它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农学、林学、医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通过论文被引用频次等统计数据,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可以说,只要在被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那就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这个东西是不能作弊的,而且,收录的期刊每年都会调整,也促使这些期刊收取高水平的稿件,想要在这种期刊上发表论文,是非常困难的。

  同时,这也是由国情决定的,现在要把论文发表到国际上,还需要各种审查,有行业内的专家,还有和行业压根不沾边的保密系统的人员,他们很多时候会因为种种理由,把铁定能发表的论文给雪藏了。

  要不是发表困难,怎么奖金会那么高?两百块钱,相当于他们这些教授好几个月的工资了!

  不过,秦亮倒是挺了解,这SCI收录期刊中航空航天领域里,还真是主要有八大期刊,而其中排名第六的AEROSPACE被公认为最容易发表的,排名第一的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仅仅审稿周期就高达一年左右!

  此时,面对刘教授的质疑,秦亮笑了笑:“没错,普通的论文,发表起来太难了,毕竟大家伙都在研究,那就必须得有极其专业的论文,匹配大量的数据,才有可能被刊登,如果我们换个方向,别人从未涉猎过的方向,那发表起来就容易多了。”

  “飞机被研究了这么多年,早就成熟了,该研究的都研究过了,哪里还有没研究过的领域?”刘教授开口问道。

  “刘教授,你有没有想过,有一种飞机,可以不被雷达发现?”

  “木头飞机?”

  秦亮摇头。

  “塑料飞机?”

  秦亮继续摇头。

  “风筝?”

  “不,不,就是我们普通的铝合金打造的飞机。”

  “那不可能,只要是金属,就能反射电磁波,雷达就能看到,除非是小巧的遥控飞机,比如一个足球大小……”

  “如果有一种铝合金飞机,不会向雷达波发射的地方反射雷达波,而是反射到其他方向呢?这样,在雷达的眼里,这架普通的飞机,或许还不如一个足球大小,就是一个乒乓球大小……”

  刘教授瞬间一愣,这好像还真有这个可能,而且,这个领域好像国内外从未有人涉猎过!

  “1962年,苏联科学家彼得·雅科夫列维奇·乌菲莫切夫发表了《物理衍射理论中的边缘波行为》的文章,研究了物体形状对雷达探测的影响,并且给出了相关公式,这就意味着,完全可以通过公式得到一个最佳飞机外形,让雷达波几乎不反射回去,从而实现雷达隐身。”

  秦亮介绍起来:“不过,老毛子从来不重视雷达隐身,这篇文章发布在《莫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学报》上,和咱们西工大的校刊差不多一个级别的,很快就默默无闻了,只有我们村那老教授,搜集了一份,我曾经也看过,所以,我研究了一些相关推导,尤其是使用计算机,把飞机分成几个面研究,是可以得到最佳外形的。”

  乌菲莫切夫老兄被认为是现代隐身机之父,可惜,他的研究成果不被老毛子重视,反而是报纸被翻译成英语之后,受到了臭鼬工厂一群人的关注,按照时间点,现在这个原型机差不多已经研发出来了,首飞还得等到81年,自己发表这样一篇论文,还不得把那些家伙给惊呆了!

  嗯,这论文上,还得配一个图……

  “秦亮,如果你说的这些是真实的,那么,我敢肯定,这篇论文会因为过于机密,根本就不会被允许发表出去……”刘教授一脸的担忧。

  秦亮笑了笑:“我这理论,永远都只是理论,它需要超级计算机,才能计算出来一个流畅的外形,以全球计算机的研发进展,二十年也不会出现,所以,这就是个空中楼阁。”

  F-117的外形有棱有角,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它飞不起来,这货完全就是违反空气动力学的!一直到了F-22,外形才流畅起来,这就是计算机性能提升的原因。

  十年之后,就会有满足的计算机了,不过……为了保险起见,秦亮决定把这个时间说得更长一些,毕竟,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意识到摩尔定律是多么的可怕。

  “你这理论,和空气动力学理论是矛盾的?”刘教授反应过来。

  “也不能说是矛盾,因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有限,就会导致不能让飞行器外形特别流畅,以至于飞机外形就是由几个面来组成的,这样的飞机……就和变形金刚的外形差不多吧。”

  变形金刚?刘教授更好奇了,这是啥?

  秦亮也是一愣,不好意思,说早了,1984年才会有变形金刚的各种产品和相关的漫画、动画、电影等等,现在说早了。

  “咳咳,刘老师,我还是先画一下吧,画出来您就知道了。”

  秦亮的素描水平并不高,要是画普通的飞机会不伦不类,但是,F-117的机身都是由折线构成的,可以用尺子比划着,很快,一个造型古怪的飞机三视图,就出现在纸上。

  从机头向后,是一个三角形的结构,一直延伸到后机身,没有水平尾翼,只有两个垂尾,还是倾斜的,进气道在机翼上方,整个飞机看上去就是一个多面体构型,让刘教授不由得想到了……

  “钻石?”

  “没错,最好的隐身外形就是钻石外形,但是,这个外形飞不起来,所以得加两个翅膀,同时,为了能控制飞机,还得增加V型的尾翼,既管水平方向又管竖直方向……”

  刘教授盯着这个外形看了很久,然后叹了一口气:“这外形,相关部门的同志一定会放行的,不过……也不知道SCI的期刊能不能刊登……”

首节 上一节 6/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