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第31节

  秦亮突然被拉,一个踉跄,一旁的朱向华老师眼疾手快,从另一边拉住了秦亮的胳膊。

  “秦亮同学自己还没说要走呢!你们着什么急,咱们承诺了一年研制计算机,时间紧,任务重,秦亮要是留在了咱们数学系……喂,你们愣着干什么?”

  哗啦啦!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赶紧上前,跟着朱向华一起,拉住秦亮的胳膊。

  于是,拔河比赛就这样开始了,一边是飞机系的老教授,一边是数学系的师生,而秦亮……就是那条绳子。

  “喂喂喂,你们这是要把我车裂吗?”

  秦亮彻底无语了,今天自己貌似就不该回来,不该参加拔河比赛……

  “当然不是,老刘,你快放手!”

  “奶奶的,抢咱们飞机系的人,你们数学系还要不要脸?”

  刘领导愣在原地,看着这一幕,这秦亮……可不仅仅是个才华横溢的大一新生这么简单,简直要成为多个领域里的领军人啊!

  “都住手!你们这是把我当不存在吗?”刘领导开口了。

  “你算哪根葱……”

  “老沙,这位是首都电子系统来的刘领导……”孟主任赶紧解释。

  沙教授一惊,再看过去,好像还真有些面熟。

  一系会议室。

  “首先,我要向秦亮同学道歉,作为主管电子系统的领导,我居然不知道计算机的技术发展得这么快,我就像是井底之蛙,只看到了头顶那一块的天空……”

  在场众人都是一阵惊讶,刘领导居然给秦亮道歉了?这……

  “刘领导,我也说了,您没错,只是我们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国际脱节严重……”

  “你小子,这是不接受我的道歉?我刘根生还没……”

  “我不是这个意思……”秦亮神情复杂:“好吧,刘领导,那我接受您的道歉,不过,只是口头上的可不行。”

  这下,众人更是惊呆了,你小子这是蹬鼻子上脸啊,你知道眼前的这个领导是真诚的还是不得不做出来的表态?你居然还想得寸进尺?

  “好,你说,有什么要求?”

  “上级通过特殊手段,弄回来了一些特殊的装备,我们希望您能给我们协调一下,把其中的机载雷达交给我们。”

  刘根生睁大了眼睛:“你们还想仿制上面的机载雷达?”

  这下确定了,秦亮肯定一起跟着去了!只是雷达这东西,按说是要给607所的啊!毕竟它才是国内机载雷达的专业研究机构。

  “刘领导,只仿制是肯定不行的,上面的机载雷达用的还是电子管,模拟式电路,我们拿到它之后,要进行数字化集成电路的改造,让这种雷达获得更加强大的性能,满足我们超七的研发需要。”

  “好啊,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就拿这机载雷达来说,607所研究了十几年,现在也捣鼓不出一个成熟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来,你们居然还要改造?谁给你们的勇气?”

  秦亮一手拍在那一摞书上:“这些!”

  “这些不是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吗?”

  “没错,刘领导,我们对老毛子的机载雷达进行数字改造,肯定会用到计算机的知识啊,现在,在全国,我们西工大的计算机就是第一!我们不来搞,还有谁有这个能力搞?”

  一旁,朱向华睁大眼睛:“秦亮,你是说,我们的8086,还能塞到机载雷达里?”

  “没错!”秦亮点头:“我那边还有几本书,需要找电子工程系的师生们来一起研究……”

  PS:系统bug,昨天零点的64章没出现,65章倒是正常上去了,后来找编辑操作了一下,64章已经能看了,没看到的大大欢迎回头去看。

  感谢书友厨房加肥猫的打赏,感谢各位书友的投票,还是求追求,各位大大,追读数据决定了能否拿到下一个推荐,所以,跪求追求!

第63章 什么?把雷达送去了西工大?

  几天前,沈洋。

  一条笔直的跑道平铺在112厂的旁边,跑道旁边,站着无数焦急等待的人,他们抬头看向天空,看向轰鸣声传来的方向。

  机头进气,三角翼,正常气动布局,看着很像是一架歼七,但是它比歼七更粗,更长,尾部还有两台发动机!

  放起落架,触地,放减速伞……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展示着飞行员娴熟的技术。

  等到飞机停稳,一群人纷纷跑了过去。

  “老鹿,怎么样?”看到飞行员下来,立刻有人问道。

  “不行啊朱工,和之前一样,我们的机载雷达无法截获目标!说来也奇怪,在十公里上测试都没问题,现在将目标放到十三公里上,居然就无法截获目标了!”

  204雷达的研发负责人朱工脸色一下子就难看了:“来,详细说一下操作过程……”

  六十年代,歼八开始研发,配套的高空截击瞄准单脉冲机载雷达也提上了日程,几经变更,形成了现在的607所,他们在内江捣鼓了十几年,终于把204雷达捣鼓成熟,装进歼八的机头开始做匹配实验。

  然后,噩梦就来了:雷达无法有效截获目标!

  每次上天一次,都得好几万块钱,这雷达隐藏的故障却迟迟无法解决,让人心急如焚。

  机库内,歼八机头被拆开,607所的工程师们,再次寻找故障原因。

  不知觉中,外面的天色黑了,食堂送来的饭菜凉了,他们依旧在忙……

  外面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

  “朱工,朱工,快,跟我走!”

  朱工头也不抬:“不去!”

  “快,紧急情况!”

  当朱工被拖到机场的时候,看到一架没见过的运输机停靠在那里,运输机后面的舱门开启,一架飞机缓缓地被拖了出来。

  那是……

  米格-23!

  朱工立刻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机头部位,那里面,有一台脉冲多普勒雷达!

  米格-23作为老毛子第一款把机头空出来的飞机,就是为了在上面安装大直径雷达的!

  虽然不知道它的具体性能如何,但是……估测至少也能达到五十公里的搜索距离!和它相比,己方那台204雷达就是渣渣啊!

  “顾老!”朱工迎向从飞机上下来的人,开口问道:“这飞机上的机载雷达,是上级交给我们的吗?”

  如果不给他们,也绝对不让他来看啊!这观众一共也就十几个人而已。

  顾老点头:“没错,这架米格-23,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机头!我们会把机头嫁接到歼八上,让我们的歼八获得超视距空战能力,朱工,雷达方面,就辛苦你们了!”

  “好!”

  当天晚上,米格-23被拖进机库,然后开始拍照片,再拆解,当凌晨的时候,机头雷达部分终于被拆开,当看到里面电路板的时候,朱工看着上面的一个个小灯泡,傻眼了。

  电子管!

  咱们的204雷达虽然技术差,好歹也是全晶体管的,这米格-23用的居然还是电子管雷达!这东西本来就怕震动,在飞机上,怕是工作几分钟就得出故障啊!

  “老朱,这雷达怎么样?”

  “顾老,我认为,这雷达太落后了,也就是苏联六十年代的水平,我们……”朱工摇摇头:“我们还是回头去研究204雷达吧。”

  朱工感觉,今天这一天算是白费了。

  一天,两天,三天……不知道为何,米格-23机头雷达始终出现在朱工的眼前,就算是电子管,好歹也是个脉冲多普勒雷达啊!要不研究研究?

  终于,第四天的时候,他忍不住了,再次跑去了测绘仿制的那个车间。

  然后……他就看到原本放雷达的地方,空空荡荡。

  “顾老,雷达呢?”

  “雷达?昨天的时候,上级问雷达情况,我就说你们不要,上级就给协调走了。”

  走了!

  “去哪里了?”

  “西工大。”

  “西工大?那么好的东西,协调去西工大?去西工大能干什么?当教学样品?真是乱弹琴!”朱工说着,就向外面跑。

  “朱工,朱工,你干啥?”

  “买车票,去西工大!”

  西工大,电子工程系。

  “各位老师,这可是刘领导给协调过来的,咱们系要是能接下来,就把这样机留下来,要是没这个能力,那就……”

  “好啊,秦亮,你小子这是在激将咱们呢?”系主任朱秋白了他一眼:“飞机系接下了整机研发重任,数学系接下了计算机的研发,轮到咱们电子工程系,还能把这到手的项目给送出去?”

  “朱主任,我不是激将,如果说测绘仿制的话,咱们系肯定没问题,晶体管化改造,在吃透电路原理的基础上改造也没问题,但是现在,要进行数字化改造……那可不容易。”秦亮说道:“当初,我承诺刘领导那边,就是要数字化改造的!”

  “要是只有咱们,或许还真不容易,不过……”朱秋看着桌子旁边放的那几本书,尤其是最上面那本《Introduction to Airborne Radar》,脸上露出笑容:“这几天来,咱们已经把你送来的书都看过了,说实话,这雷达样品,还真就是个样品,其中大部分电路,还得咱们自己来研究,不过……咱们有信心!”

  “好,那就交给你们了!相关研制经费,也会从超七项目里出,各位老师……”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同志,同志,你不能进去!里面开的是涉密会议!”

  咣!

  门开了,一个中年人出现在门口,看着桌子上摆放的样机,长长地出一口气:“还好,还好,你们没有把它拆开……喂,喂,你们干什么!”

  两名保卫科的科员上来,一边一个,把中年人向外面架。

  “放开我,放开我!我是朱克昕,607所过来的……哎吆!”

  看他还敢挣扎,第三名科员照着他的肚子就来了一下。

  “等等,放下他!”秦亮的声音响起。

  科研所和大学是不同的单位,607所是涉密单位,最近几年也没有从西工大要过毕业生,所以,西工大的老师们,根本就不认识朱工,不过……秦亮听过。

第64章所:我们求加入!

  朱工两腿落地,揉了揉肚子,然后继续向前走:“这雷达,是上级给咱们607所的,你们没动正好,现在,把这雷达交给我,让我带回去研究……”

  “朱工,这雷达是电子工业系统的刘领导给我们协调的,他说是相关单位不要的,你们这是……”

  听到秦亮的话,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

  “好马不吃回头草,你们不要,当破烂丢给咱们,现在凭啥拿回去?”

  “没错,朱工,这雷达是我们电子工程系的,你要是敢把它搬出这房间……你就等着吃花生米吧!”

  “各位,我承认,当时是我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我认为电子管技术已经落后了……现在,请你们把它还给我……留在你们这里,只能教学用,到了我们科研工作者的手里,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我已经想好了,要把它晶体管化……”

  说到现在,朱工顿了顿:“各位,我不能再说下去了,否则就该泄密了,机载雷达,属于我们的高级机密……”

  “啥?把电子管改成晶体管,这就叫高级机密了?搞了半天,还是个模拟技术的雷达。”对面,西工大的老师很是不屑。

  “对啊,难道你们还有本事把它数字化了?”

  “没错。”

  什么?

  朱工睁大了眼睛:“你们有这个本事?”

首节 上一节 31/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