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手段,秦亮自然也会玩!
英国,罗罗公司。
其实,英国虽然要破产了,但是破产的是国家,那些私营公司,只要是有自己的拿手绝技,还是能继续做生意的。
曾经,罗罗公司也是私营公司,但是在研发RB211的时候,差点破产,于是,英国就把这公司给国有化了!
历史上,到了1987年,罗罗公司才重新私有化。
现在,还处于国有化的罗罗公司,就算是有生产利润,也会被国家拿走,弥补一个个窟窿!
马克-罗伯逊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一个个气愤的人。
“我们上个月的利润,又被政府抽走了,再这样下去,我们罗罗公司会破产的!”
“没错,政府到底在想什么!现在,我们罗罗公司已经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还能盈利的公司,现在,国家这样搞,会把我们公司彻底搞垮的!”
“国家也难啊……”
“难个屁,都是那个铁娘子,非得去打什么马岛,这一仗,彻底把我们英国给打没了!”
说起这件事来,大家伙更是生气,他们似乎忘记了,当初是自己高喊着口号,要求去打马岛的,现在,他们只剩下了抱怨!
“是啊,该死的,马岛和我们相隔那么远,根本就没什么用,现在,整个英国都垮掉了,就算是铁娘子下去了,也无法挽回,她应该去坐牢!”
“她怎么不去死啊!”
就在大家伙愤怒的时候,外面的门被推开了,总工程师斯坦利走了进来。
“各位,我刚刚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什么消息?”
“东方人和美国联合研制的音速巡航者客机,要制造原型机了!现在,全世界各个航空公司,都很看好这款客机,按照波音公司的宣称,不仅仅会比现有客机快百分之十五,还会节省百分之二十的燃料……”
“那又如何?通用电气公司已经给这款客机开发了配套的发动机,我们……”
“通用电气的发动机,只能给波音用,他们原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限制东方人生产整机,现在……”
马克-罗伯逊一下子站了起来:“我们立刻就去东方!”
这是罗罗公司最好的机会了!他们无法阻止国家从他们公司里抽离资金,那他们就只能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卖更多的发动机,赚更多的钱,然后……
被国家抽离更多的资金?
想到这里,马克-罗伯逊的脸上,突然有了一种悲哀的情绪,这样下去,罗罗公司还是发展不下去啊!
时间已经进入了十一月,眼看,82年就要过去了。
魔都飞机厂,会议室。
马克-罗伯逊是第一次来这里,以前都是斯坦利过来的,看着这里欣欣向荣的景象,他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曾经东方的技术是远远地比不过英国的,现在……
照着这种趋势发展下去,英国肯定会落后的啊,甚至现在,英国就已经落后了,比如说喷气式客机,当时英国有多少先进的型号,现在呢?英国的航空工业已经没落了,已经没有先进的客机了!
再看看东方,运十只是起步,最新的音速巡航者,已经是世界一流水平了!
带着这种想法,他看向了秦亮:“秦总,我们罗罗公司,很重视和东方的合作,七十年代,我们就把先进的斯贝发动机送到了东方,现在,依旧是你们东方主力的发动机。我们这次,更是带来了最先进的技术!”
秦亮点头:“是的,我们也很看重和贵方的关系。当初,我们就曾经给贵方设计过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现在,我们的音速巡航者,需要这款先进的发动机!”
大家伙都是因为这个项目聚集到一起的,就没必要遮遮掩掩的了。
“秦总,看来我们的需求是一样的,请放心,我们会给贵方报最低价!”
“不不,我们没打算直接采购成品。”
什么意思?
罗罗公司的来客们都是一愣。
“是这样的,我们国内的民航部门希望,整个飞机上所有部件,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这不可能,现在早就是全球产业链了,波音,麦道,他们也是只造飞机,不造发动机的啊。”
“但是他们国内有制造的啊。”秦亮说道:“现在,我们认为,最合适的方案,就是罗罗公司和我们西工大合作,一起组建一个发动机公司,在我们东方生产这款先进的发动机,对于年产量过百的飞机来说,我们不希望需要外购发动机,这样随时会受制于人。”
马克-罗伯逊下意识的摇头:“秦总,您大概不知道,我们罗罗公司,从来就没有在第三方设厂的惯例,全球的航空发动机,都是从我们英国生产的。”
秦亮点头:“我知道,但是,您也知道,我们东方也有惯例,我们从来就没有从国外采购发动机的惯例,我们自己的飞机,用的发动机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会议室里的气氛,突然就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很明显,双方都是不想妥协的,一个只想卖成品,一个想要组建合资企业。
“秦总,据我所知,通用电气公司的发动机,出售是有限制的,目前只能卖给波音公司,我们罗罗公司的发动机,是你们唯一的选择,毕竟,目前全世界能生产三十吨以上推力发动机的,就只有我们两家。”
谈判嘛,有啥说啥,也不能怕得罪人,等下一次吃饭的时候,还可以是好朋友嘛,还能多喝几杯酒。
“罗伯逊先生,您说的没错,目前全世界只有你们两家,所以,我们才会和罗罗公司商量,如果无法和贵方谈成合作,那我们……就会启动自己的研发和生产计划。”
“你们?怎么可能!”罗伯逊摇头:“民航大推,不是你们能生产的,到目前为止,你们也只能生产最轻型战斗机用的中推而已……”
秦亮一笑:“那可不一定,我们能改进斯贝,我们也能全新研发,目前,我们就在研制一款先进的三转子发动机。“
旁边,斯坦利想到了什么,脸色骤变:“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们要仿制我们的RB211,不,你们不能这么做,那是我们英国的技术专利!”
“斯坦利先生,您想什么呢?我们怎么可能会仿制你们的技术?全世界又不是只有你们有三转子技术,老毛子也有啊,说实话,我们和老毛子的坚冰也在慢慢融化,我们完全可以从老毛子那里弄到类似的技术的。”
航空发动机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压气机的压比,要提升压比,就得让前后压气机工作在不同的转速区间,所以,常见的航空发动机都是双转子的,分成高低压的压气机。
英国佬为了让发动机的性能更加先进,决定再套一层,变成高中低三转子,一个套一个,仅仅相互之间的支撑点,就难住了很多工程师,导致项目严重超支,差点让罗罗公司破产,还好英国政府接手,才算是把罗罗公司给救活了。
现在,编号RB211的三转子发动机,就是罗罗公司的拿手绝技,西方任何一个公司都没有,但是老毛子有啊!
大名鼎鼎的图-22M,开始用的NK22是双转子的涡扇,后来改型为NK-32,就是三转子的发动机了,后者还用在了图-160上,是老毛子压箱底的宝贝。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安-124上使用的D-18T,也是一种三转子的发动机,给了安-124强悍的动力。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就算是东方和苏联关系缓和,也绝对拿不到老毛子压箱底的宝贝,秦亮嘴里说的什么从老毛子手里拿的三转子发动机技术,实际上,就是英国人的!就是RB211的技术!
但是……
怎么说?
知识产权这种官司,会扯皮很久,关键是,东方人和波音说了,就算是出口飞机,也不挤兑波音的市场,这样一来,英国人很难接触到这种客机和发动机,怎么取证?
更何况,他们的RB211上,使用的风扇叶片,清一色都是东方生产的!
现在,要是和东方人闹僵,东方人不提供风扇叶片,那他们的发动机也就生产不出来了,罗罗公司怕是会直接倒闭破产!
要么,听东方人的安排,乖乖地来这里投资设厂,要么,就和东方人闹僵……
这种被东方人裹挟的感觉,让英国佬很恼火,但是……这偏偏又没法发火!
于是,他们憋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马老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秦总,真乃神人也!
“各位,咱们东方人是热情好客的,买卖不在仁义在,各位远道而来,肯定是又累又饿,这次,要不就谈这些,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
“好吧。”
现在,显然是不能谈下去了,还是先吃吃喝喝,缓和关系,顺便摸一摸东方人的老底吧!
魔都飞机厂,食堂。
“来,各位,我们共同举杯,为我们的友谊干杯!”秦亮举起酒杯。
什么友谊,你们东方人就是强盗!和强盗谈友谊,简直就是咱们的耻辱!
罗伯逊的心中咒骂,但是脸上还得露出笑容:“是的,来,为了友谊而干杯!”
“来,这第二杯酒,为了我们的将来干杯,我相信,合作才能双赢!”
所谓双赢,就是你们东方赢两次!
三杯酒下肚,罗伯逊就有些微微地醉了,然后,就看到秦亮走向了施罗德,这老兄之前在东方工作,和东方人关系不错,但是今天,他们之间嘀嘀咕咕的样子,总是给了罗伯逊一种不祥的预感。
这秦亮和施罗德,究竟说了什么?
当晚,华亭大酒店。
“施罗德,在酒宴上,秦总和你说什么了?”
“没,没什么。”施罗德赶紧摇头,这样子,更像是有什么了!
“说吧,那个秦总,是不是邀请到东方来工作?”
“没有,绝对没有!”
“哼,果然是了!如果我们不合作,那他们就会在我们罗罗公司挖技术骨干,支持他们的三转子发动机的研发!”
第377章 罗罗公司低头,轰炸机的发动机也有了!
魔都飞机厂,招待所。
“秦总,您和施罗德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就是聊一些家常。”
“那还聊了那么长时间。”马老很是诧异。
“是啊,你都看出来我和对方聊的话题很不一般了,那英国佬肯定也会发现的了。”秦亮笑了笑:“这样一来,施罗德说不定会被他们排挤,甚至离开罗罗公司,到时候,我们可以高价把他招聘过来,在我们西工大,一定会工作顺心的。”
马老这才反应过来:“秦总,您这是离间计?”
“马老,别说得那么难听,我不过就是和施罗德谈谈心而已,至于其他人会怎么想,那可不是我能管的。”
马老点头:“嗯,嗯,秦总,您说得对,咱们东方是光明正大的,肯定不会用那种手段,对了,明天我们怎么做?”
“带他们去生产线上看看,知道我们没有说谎,一年上百架飞机的产能,就意味着至少需要两百台发动机,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在我们东方建厂,是他们最明智的选择!”
“好。”
第二天。
“各位,这就是我们新盖起来的二号工厂,目前正在安装设备,为了提升飞机的总装速度,我们在这里设计了六种站位……”
“站位?”
“是的,之前的大客机组装,从放结构框开始,就固定不动,这显然是无法提升效率的,我们认为,飞机组装,也可以动起来,这样就能发挥类似流水线的作用,提升安装效率。”
马老说着,指向其中一个工位。
“比如说这里,51站位,是机体大部件对接站位,机头、中机身、后机身、机翼、尾翼,全部在这里对接起来,也就是说,把所有骨架完整地搭建起来。”
“不是总共六个站位吗?怎么有五十多个?”
“站位有六组,每组有九个,比如说这个站位,是从51站位到59站位,全部用来做同样的工作。”
马克-罗伯逊睁大了眼睛:“这样说来,岂不是能同时装配多架飞机?”
“是的,年产上百架,这也只是初步的估计,等以后磨合好了,年产两百架,甚至更多都没问题。”马老回答。
这没有说谎,的确是年产上百架,但是是不是音速巡航者,就不清楚了。
“来,这边是41站位,负责系统安装和调试,51站位,相当于搭建骨架,这41站位,相当于填充血管和神经……”
现代化的工厂,让英国人很是感慨,他们已经习惯了一架飞机从第一块结构框到最后一块蒙皮,都在同一个工位,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