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第238节

  现在的英国,是勒紧裤腰带在打这场仗的!对他们来说,接下来各行各业都要过苦日子了,降低成本,才是最重要的!

  想想几年前,东方还从他们英国进口航空电子设备,现在,他们就要求助东方人了!如果不是想要快速部署,想要足够高的性能,他们才不会去找东方人研制!

  东方,西工大。

  秦亮刚刚和其他人结束了在首都的竞标活动,回来之后,还没有喘口气呢,老爹就找来了。

  “什么?英国人请我们帮忙设计预警直升机?”秦亮只感觉,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是啊,我拿不定主意,所以只能告诉他们,这个项目需要你来决定。”秦保民说道:“英国人肯定是不安好心,我们要帮助他们吗?”

  “当然。”秦亮点头:“这也是我们接触英国装备的好机会,如果英国佬的装备中,充斥了我们东方的电子设备,你想想,英国人以后还怎么和我们打仗?”

  秦保民点头:“那我去回复他们?”

  “不用了,我亲自见他们吧。”

  半个小时之后,大唐公司,办公室。

  韦斯特兰公司的工程师哈罗德-布朗带着随行的几个人,神情复杂地走进办公室,然后……就看到了秦亮热情地迎接上来。

  “各位,非常抱歉,我这段时间去首都出差,这才刚刚回来,听说你们有合作目的,我就立刻回来了!来,各位,坐,咱们聊聊,我听说,你们想要研制舰载预警直升机,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直升机平台尺寸有限,想要在上面搭载合适的雷达可不容易。”

  “是啊。”哈罗德-布朗点头:“我们也在为搭载方案发愁。”

  直升机最大的缺点,就是载重量太低!

  就拿英国海军常见的海王来说,空重5.5吨,最大起飞重量9.7吨,去除两吨燃料,能携带的载荷,也还不到三吨,这三吨的重量,能带什么雷达?

  个头小了,搜索距离太近,搜索精度也不够,个头大了,又飞不起来。

  这就是他们目前面临的难题!

  “你们的海王直升机太小了,如果按照新款的EH101直升机来设计,那会方便很多。”

  韦斯特兰公司是欧洲最著名的直升机公司,虽然有很多直升机都是仿制的,比如说海王其实就是美国的SH-3直升机的翻版,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创新。

  E和101就是他们研发的最新款,在80年展开全面研制工作,在后世的87年首飞成功,99年正式服役,和之前的海王相比,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了14吨,比东方的直八还要大一些。

  所以,能携带的载荷更多,飞行性能也更好,甚至美国总统都看上了,把它当做座机。

  不过……这东西的服役还遥遥无期,英国人是等不起的。

  他们甚至还想着能在几个月内服役,然后送到女王号上,参加接下来的海战,在E-2预警机无法出动的时候,承担对海搜索任务呢,这还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对不起,我们现在只有海王直升机可以使用,而且,最好还能在半年内完成研发,要是三个月内能改造出来,那就更好了。”

  “这个嘛……”

  秦亮皱着眉头,思考片刻:“这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研发经费嘛……可不便宜。”

  “要多少?”

  “至少也得五千万美元,研发完成之后,每套的采购经费,至少也得一千万美元。”

  “好。”

  对方居然就这么答应了?

  看来是真着急了!

  草率了,草率了,看来,自己刚刚多要一些,对方也能答应。

  “不过,这技术指标,必须得达标,比如说,在低海况的情况下,要对两百海里的空中、海面上的小型目标进行探测,高海况的情况下,也要对一百五十海里的目标进行探测,如果达不到这个指标,那我们不仅仅要收回研发经费,你们还得赔偿我们的时间损失!”

  这些家伙,还真够黑的啊!秦亮的心中感慨,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他们的海王预警直升机,安装了法国泰雷兹集团的搜索雷达,也不过就是一百海里的搜索距离而已,到咱们这里,就要翻倍了?

  真以为咱们东方是无所不能的?或者说,就是想要从咱们这里坑钱来了?

  “指标还是有办法达到的,不过,什么收回,什么赔偿,想都别想,你们想要找我们研发,那就老老实实地签署正规合同,而且,还得给我们付全款,我们才会开始研发,如果你们不想找我们研发,那就算,我们手头的任务很多,你们的生意,对我们来说是可有可无。”

  这还真不是吹牛,随着英国海战失败,现在东方的产品订单很多,根本就不愁生意!

  英国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平时都高傲惯了,现在……

  几分钟后,跟随而来的雷达工程师开口:“我想知道,你们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这种性能?”

  “这涉及技术机密,你们要是知道了,自己回去研究,把我们晾在一边怎么办?我们又不傻。”秦亮白了对方一眼:“想要知道我们的技术路线,那就花钱来买!”

  “多少钱?”

  “看在你们这么有诚意的份上,咱们也就不要高价了,一百万美元。”

  仅仅听个思路,就要一百万,你们也太黑了吧?

  大家伙都有些恼火,不过,哈罗德-布朗还是咬咬牙,拿出来了支票本。

  “好,给你们一百万!”

  接过来了支票,秦亮看了几眼,然后拿起来电话:“喂,财务科吗?派个人来大唐公司一趟。”

  “秦,你这是干什么?”

  “没什么,就是……找个人核实一下,这年头,空头支票太多了。”

  这是怀疑他们英国的实力!

  这还真有验证的必要性,毕竟,打完上一场战争之后,英国就面临破产边缘了,现在还咬着牙,强撑一口气,居然还要再打第二轮!

  现代战争,打的是什么?不是一两件先进武器,也不是士气,而是综合国力,就英国那种国家,都要破产了,还打第二轮?就为了那么一个没什么意义的马岛?

  必须得提前检查一下,万一英国佬开空头支票呢?研发经费必须先支付,也是这个想法,怕英国佬反悔!

  现场的英国人,脸都黑了。

  三分钟后,西工大财务科的科长亲自过来,看了一眼支票,然后拿起电话来,又是一通的打,和汇丰银行确认了钱能取出来之后,带着支票,匆匆离开,显然是赶紧去取钱了,还是落到己方的账户上才最保险。

  “咳咳,让各位久等了,现在,我把方案告诉各位,其实也不难,预警直升机和其他预警机不一样,运载能力有限,所以,这直升机上,只保留雷达就可以,剩下的数据处理系统,全部传输到军舰上,在军舰上搞一个专门的舱室来接收和处理信号……”

  这个时代,还没有预警直升机,英国的海王是第一款,老毛子的卡-31是第二款。

  在研制的时候,工程师们都会遇到载荷小和需求大之间的矛盾,经过几年的研究,才决定把之前预警机上那种整合了雷达和数据处理系统的方式分开,把数据处理的系统放在军舰上,直升机只携带雷达,这样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现在,英国人还没琢磨出来,秦亮把这个项目说出来,那就是首创,这个创意,当然值一百万美元了!

  “不,这样不行,如果使用无线电传输,容易受到干扰。”

  “数据链啊。”

  “数据链的容量有这么大?”

  “那是当然,我们西工大研制的数据链就可以传输得了。”秦亮看向众人:“当然,如果你们觉得我们的不可靠,还可以用线缆传输。”

  反正不用飞太远,只要在舰队附近飞就行,干脆在军舰上空飞,直接拖着线缆就好!甚至还能拖个加油管,这样一来,直升机就能无限续航了!

  “我们这种空中预警系统,本来就有很多载具,除了有直升机之外,还可以有气球,系留在军舰上,就能满足低成本的对超低空监控的目标……”

  所有的英国人都睁大了眼睛,这还真是个天才的想法!

  想当年,飞机还没有兴起的时候,气球,或者说是飞艇,就是人类最重要的飞上天的工具,再后来,飞机兴起,气球也没有被淘汰,为了应对敌机的轰炸,很多重要目标都会用气球做掩护,甚至有的系钢缆,当敌机贸然飞进来的时候,还会割断飞机的螺旋桨或者机翼……

  最近这些年,气球才逐渐失去了用途,没想到,东方人突发奇想,居然有了这种方案。

  用气球把雷达升上天空,然后被缆绳系着,可以让整个舰队时时刻刻地获得空中预警能力,而且价格还非常便宜,这绝对是个天才的设想!

  “两种方案,我们都要!”哈罗德-布朗说道。

  “那得加钱!”

  又要钱?

第319章 技术支援英国一揽子计划

  “不,不,我们给的研发经费已经够多了!”哈罗德-布朗说道:“而且,这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本质还是我们的直升机机载雷达,只是你们给挂到气球上而已。”

  “好吧,那就赠送给你们好了,不过……气球得你们自己研究,我们不管。”

  “当然没问题!对了,这机载雷达,你们打算用什么挂载方案?”

  各种武器发展到现在,已经都趋于成熟了,想要另辟蹊径,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就拿直升机来说,基本设计已经成型,一般加雷达都是在机鼻,可惜空间有限,无法加装大型雷达。

  至于舰载直升机,有可能在机体前下方,增加一个大圆盘,这个搜索距离会稍稍远一些,但是照样不够大型舰载直升机的挂载使用。

  英国佬在造海王预警直升机的时候,就把雷达加装到了侧面,平常翻转到侧边,起飞之后,翻转到下面,雷达罩还是个皮囊,能吹起来,也能收缩回去。

  只是当作业的时候,一边正常,一边挂一个大球,看着格外的古怪,也不知道是怎么解决平衡性问题的。

  相比之下,老毛子的卡-31,更有特色,用的是大型苍蝇拍,其实就是军舰上的波导管天线,收回到肚子下面,需要的时候,就把它放到下面去,然后旋转搜索。

  两者相比之下,很明显,老毛子的方案更加完美,只要……把这个波导管天线,换成平板缝隙天线就好了,这样效率会更高!

  “这个挂载方案,必须要考虑到飞机的平衡,还要考虑到尺寸足够大,所以,我们选择在机腹下方。”

  下方?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这方案,和他们侧置的完全不同啊。

  “下方如何解决舰载机起降的问题?”

  “这就是个平板雷达天线,可以九十度旋转,水平收到机腹,使用的时候,再释放下去,垂直旋转,搜索四周。”

  众人睁大了眼睛,然后纷纷点头,妙,还真是妙啊!这方案,明显比他们的好多了!天线面积可以大好几倍!

  “这天线在旋转的时候,会不会对载机造成干扰?”

  秦亮白了哈罗德-布朗一眼,心中也是感慨,这老兄是真聪明,居然想到了最关键的东西!

  后世,东方把瓦良格重新刷油漆,成为了漂亮的辽宁号之后,也考虑过舰载预警机的需求,还采购了几架老毛子的卡-31,结果……没怎么用过,就全送回了陆地。

  每分钟转六圈的雷达天线,在旋转的时候,会给直升机带来很大的稳定性的问题,尤其是在刮风的天气里,更是飞行不稳定,连个飞行安全都保证不了,还执行个屁的任务啊。

  所以,当直-18J舰载预警直升机横空出世之后,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到了预警直升机雷达的第三种布局:放在尾部,形状是个圆柱体!

  这也是东方电子技术发展之后的产物,圆柱体里面装的,是咱们已经搞成白菜价的相控阵雷达天线,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

  而现在,就算是咱们有了这种产品,也绝对不能卖给英国佬啊!

  肚皮下面,放个普通的机载雷达就行,比如给双发强六研制的九百毫米口径的平板天线,或者就把运十海上巡逻机的那个雷达天线塞进去,后期处理电路都不用改,移植到军舰上就行,不过就是中间加一个信号传输的数据链而已。

  没错,就这么干,三个月,妥妥的!

  “哼,载机如何保持稳定,那是你们的事,和我们无关。”秦亮的回答非常干脆,非常不负责任,而且,对方还挑不出毛病来,如果飞机在天上晃悠,那还真就是他们韦斯特兰公司的事情啊!

  “各位,空中预警机,关系重大,只有这预警直升机,还是不够,你们就没有考虑过固定翼的预警机?”

  之前给英国佬推销超七,推销C801,推销轰六,统统失败,不过,那些影响还是潜移默化的,让英国佬现在愿意来东方买装备了,这就是个巨大的进步!

  接下来,再接再厉!

  英国佬是有这方面的研究的。

  1971年,马可尼-埃利奥特航空电子系统研制出来了调频间歇连续波雷达,在经过了地面实验之后,英国国防部在1973年决定,把这种雷达发展成为远程机载预警雷达,而载机,看看自己家里的东西,也只能选择自家的猎迷反潜巡逻机,这种飞机,是在彗星客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和后世常见的客机不一样,它属于翼根发动机布局,在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两边各有两个圆筒,里面塞进去推力只有两吨多的发动机,对于五十年代初期来说,这种最大起飞重量五十吨的飞机,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是,对于预警机来说,这种飞机的平台,那就太小了,小到了可怜的地步,而在这款飞机基础上研制的预警机,也是一种奇葩。

  常规的预警机,都是机背顶着一个蘑菇盘,而英国佬的猎迷预警机,是个大鼻子和大屁股,前后各塞进去了一部雷达天线,更奇葩的是,两部雷达共用一部发射机,通过一个波导管来交替输出。

  所以,这雷达会经常出故障,动辄就是波导管烧毁。

  这还是不是最要命的,更鸡肋的是雷达信号重复频率过低,信号处理太简单,天线旁瓣大。

首节 上一节 238/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