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没事也不行,飞行员被抬上了担架,送进救护车,然后开往医院,进行全身检查。
周旭等人,已经踩着梯子,爬上了直升机的顶部,看起来了旋翼机构。
“这片桨叶的摆振阻尼器损坏,导致桨叶出现了无规律的摆动。”周旭说道:“看来,老毛子的直升机,质量还真不是一般的差劲……”
那天上课的时候,秦亮就听完了桨箍的介绍,在旋翼的桨叶和桨箍之间,需要有摆振阻尼器来限制桨叶的摆动,早期用弹簧,后期用液压,老毛子的这产品,或许是因为在阿富汗那边的特殊情况下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
“嗯,这飞机还是别飞了,直接拆吧!”
这种没有地勤维护保养,没有零部件,也没有专业人指点的飞机,飞起来还真是会遇到各种危险!
战斗机能弹射,这直升机可不行,向上弹射,就会被旋翼搅成肉泥,向下弹射,就会因为飞行高度太低直接撞到地面上,历史上,也只有卡-52一种带弹射座椅,那也先得把旋翼炸掉。
既然不能弹射,那就得强调飞机的抗坠毁能力,起落架带缓冲,驾驶座椅带缓冲,高度不是很低的时候,直接硬着陆,高度足够的话,旋翼会在气流推动下自己旋转起来,从而起到类似降落伞的作用。
直升机被拖回了机库,轰轰烈烈的测绘仿制任务就此开始。
“亮子,这飞机可是武装直升机,那么多电子设备,要不要也仿制出来?”
“不要,太落后了,咱们换自己的。”
直升机和战斗机都是飞机,很多航电设备是通用的,甚至就连操作系统,都可以改造成电传飞控!
这火控系统,自然也可以全套移植己方的,肯定比老毛子的先进。
有用的还真是发动机、减速器、桨箍、旋翼这些。
看着南航的师生们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测绘仿制工作中,秦亮也终于松了口气,又安排下来了一个任务!
机体之类的研发,得等黑鹰到了再说,现在,就让这些师生们拆开了米-24当大玩具吧。
“也不知道这黑鹰什么时候到。”秦亮不由得嘟囔了一句。
“三个月左右吧,对了,杨朵儿最近要回来一趟,还会带着西科斯基公司的一些人,到时候,你还得接待。”
人情是最难还的!
等等,这国产直升机项目,又缺乏经费,既然西科斯基公司的人来了,那是要从他们手里再坑一笔钱的啊!
秦亮的脑子里,已经想起了一个新的项目,科曼奇!
6月18日,一个推销的好日子。
“各位,欢迎来到西工大!”秦亮热情地迎接着自己老婆带来的一行人,足足十五名西科斯基公司的工程师!
“老师,很高兴见到你,这是我的父亲,也是黑鹰直升机的设计师,雷-利奥先生!”
此时的利奥,挺起胸膛,为有一个和秦亮认识的儿子而骄傲。
“秦先生,您在各方面的造诣都很深,在旋翼机领域里,还给波音公司推荐了倾转旋翼机项目,咱们西科斯基公司……”
“利奥先生,您放心,克里斯蒂安是您的儿子,也是我的学生,我不会看着自己学生的供职公司走下坡路的!我这里,正好有个新项目……”
这话有些夸口了,没了你们,咱们西科斯基公司也照样是世界一流公司!但是,这话也是为了拉拢关系,尤其是,新项目这个,最让利奥先生期待。
“什么项目?”
“来,到咱们会议室来,我给你们放几张幻灯片。”
会议室内,窗帘拉上,幻灯机打开,当一架直升机的轮廓出现在上面的时候,所有的美国人都睁大了眼睛。
这是什么?
直升机吗?
这外形……
现在,直升机的外形也已经基本上确定下来了,运输直升机,机身一般稍扁,机头并列坐两人,武装直升机,前低后高两个座舱,不管布局如何,机身外形都是流线型的。
现在呢?
这飞机的机身,从前到后,有一条清晰的折线穿过,机身和尾部没有横梁,而是逐渐向后收缩的方式。
整个机身都是多面体的外形,这让他们想到了……洛克希德公司展开的隐身机项目!
“这是……隐身直升机?”
“没错!”秦亮对这些人的上道很满意:“现在正是美国陆军装备大换血的年代,虽然现在已经有了UH-60通用直升机和AH-64武装直升机,但是还有其他直升机需要更换,比如说OH-58侦查直升机,侦查飞行,最好的方式就是隐身!”
在这个考虑下,美国陆军在1982年提出来了LHX计划,甚至还吹牛有五千架的采购数量,折腾到1985年,西科斯基和波音组成研发团队,贝尔和麦道组成竞标团队,进行了论证和验证,实验过了多种构型,最终,波音和西科斯基的团队获得了胜利,这已经是91年的事情了。
又折腾到了95年,第一架原型机下线,被命名为RAH-66,绰号科曼奇。
这就是整个直升机历史上,唯一的一款隐身直升机,可惜,折腾了多年,最终项目被废。
现在,秦亮把这个高大上的项目拿出来,绝对能力压波音的倾转旋翼机一头,这项目听起来就绝对的高大上!
当然,这东西最后肯定不会搞成,属于一个白花钱的项目,秦亮要求也不高,西科斯基公司给自己个几千万的研发费用,自己就满足了!
PS:西科斯基老兄早年的工作照,飞机还安装了方向盘,这小伙子的帽子很好笑。
第279章 科幻里走出来的科曼奇直升机
现在,后世大名鼎鼎的科曼奇直升机的三视图,就被秦亮展示给了这些美国佬看,他们的眼睛里此时全部都是震撼。
他们知道在战斗机领域里,隐身机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没想到,连直升机都能有隐身款!
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啊!
“这个隐身,指的是雷达隐身吗?”雷-利奥咽了一口吐沫,然后开口问道。
作为一名优秀的直升机设计师,他可以完成军方提出的任何要求,也能让用户满意,但是……那都是常规的直升机,要是特殊的直升机,他们也就没办法了。
比如,在美军的装备序列里有一款CH-47支奴干直升机,和单旋翼的直升机不一样,它机身细长,前后各自安装了一个旋翼,前低后高,错落交替,但是,这飞机是波音公司的产品。
甚至,这也不是波音的老本行,是波音收购了付托尔公司,而这公司,一直都在研究纵列双旋翼布局的飞机,研究了几十年,这才有了CH-47的问世。
老毛子卡里莫夫设计局,则是玩共轴反转的,直升机的顶部,上下两个旋翼,这样没有了反作用力,也不需要尾桨,直升机的长度降低,但是高度大大增加。这个西科斯基公司也造不出来,他们没这个技术储备。
目前西科斯基唯一有的,就是常规的布局,至于这隐身技术,他们的技术储备自然也是零。
“这个嘛,和战斗机还不一样,我们想要让这种飞机真正地适应战场环境,需要在四个方面实现隐身能力,分别是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目视隐身和噪音隐身。”
战斗机只要雷达隐身就可以,因为一般来说,远距离上都是雷达来发现战斗机的,靠近了之后,才会需要红外隐身,这个只需要处理一下尾喷管就行。
由于战斗机的速度很快,目视、噪音,根本就无所谓。
但是直升机不行,一树之高飞行,就算是雷达上看不到,那红外成像仪里呢?甚至远远地听到声音,抬头看一眼,就知道直升机来了,顺手扛起来毒刺防空导弹,甚至还可能仅仅是RPG火箭筒。
现在,这概念说出来,不由得让在场众人眼前一亮,没错,就该这么搞!
能提出清晰的概念来,说明东方人在这个领域里,研究得很认真啊!
“那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
秦亮看了看在场众人,然后开口:“克里斯蒂安,你来给大家伙分析分析!”
直接讲解没意思,还是考教考教他们吧。
克里斯蒂安站了起来:“是,老师!我们首先从外形来说,这款飞机的外形,带着明显的多面体特征,这样处理的目的,就是把雷达波反射到其他方向,从而降低反射回地面雷达的波束……”
在秦亮的推动下,这隐身技术,早就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了,很多人都能知道,还能侃侃而谈!
“至于红外隐身,应该是对发动机进行处理,从这个设计图上来看,发动机的部位,被外壳罩住,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里面肯定使用了冷空气混合系统,让喷出去的发动机排气温度大大降低。”
其实,现在很多直升机上都在用了,就拿老巴送来的那架米-24来说,发动机尾部就增加了这样一个装置,把外界的空气和发动机的排气混合,这样再排出来,温度就能降低一大截。
但是,这样做的一个缺点,就是因为排气受限,导致功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就和后世升级汽车排放标准一样,升级的结果就是换排气管,里面的高科技越来越多,发动机排气也是越来越不通畅。
“至于目视隐身和噪音隐身,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嗯,不错,克里斯蒂安,你能想到这里,已经很好了。”秦亮表示一番鼓励:“现在,我再给补充几点,第一个,还是先说雷达隐身,这个除了在外部设计进行优化之外,还在机身表面,大量使用复合材料,进一步降低雷达反射面积,经过优化之后,我们的机身雷达反射面积,会降低到0.01平方米以下。”
这意味着什么?从一辆汽车大小,降低到了一个乒乓球大小!
能不能做到,以后再说,反正这牛皮是一定要吹出去的,F-117都能做到,咱们当然也能做到!
一众美国佬已经听得睁大了眼睛。
“红外隐身方面,和克里斯蒂安说得差不多,我们在发动机外面增加了造型特殊的保护罩,除了能降低雷达反射面积之外,还能在里面设置冷空气混合系统,发动机进气口采用菱形设计,降低雷达反射面积,排放出去的温度,几乎就和正常温度一样,从而躲避最常见的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攻击。”
这个是大家伙都能听懂的,此时频频点头。
“接下来,我们再说目视隐身,在机身上,我们会采用独特的深灰色无反光涂料,这样和背景的颜色类似,尤其是在夜间,根本就看不到,至于白天,也无法在远距离看到,座舱玻璃使用平板设计,减少阳光漫反射,还有这个螺旋桨……”
当初,科曼奇出现的时候,秦亮也非常的感慨,高科技感爆棚啊!
所以,他对这些设计非常好奇,对使用的这些技术,也是倒背如流。
“再看这个桨叶,虽然发动机的功率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却将它设计为了五片桨叶,各位……知道这有什么好处吗?”
桨叶个数,和发动机的功率有很大关系,轻型直升机,两片桨叶就够了,这样设计桨箍也会很简单,再稍重一些,就是三片桨叶,中型直升机,一般都是四片桨叶起步,比如常见的黑鹰直升机。
至于大型的,比如美国的CH-53,早期是六片桨叶,后期升级为七片桨叶,而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米-26,上来就是八片。
对于眼前的直升机来说,四片就足够了,却设计成了五片!
“这是要降低旋翼的转速吧?”雷-利奥说道。
作为最优秀的直升机设计师,当然能知道这其中的门道。
“没错,就是降低转速,因为我们研究发现,当旋翼转速降低,让闪烁频率达到36赫兹的时候,就会超出人眼的察觉范围。”
这就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了,人眼睛不是什么都能看到的,36赫兹就是个很重要的数据,现在,通过这种方式,让螺旋桨从人的眼睛里消失,这直升机面积最大的视觉图像就能消失。
“同时,转速降低之后,旋翼的噪音还会大幅度的降低。”秦亮继续介绍:“再通过精心设计桨尖的造型,完全可以让它产生的噪音和背景声音差不多,尾桨也改成了涵道式,不仅仅是要减少被撞击的可能,也是为了降低噪音,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让直升机的整体噪音,和正常说话的声音差不多。”
单旋翼的直升机,在顶部大盘子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反作用力,机身也会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这样就需要平衡,也就是在尾部装一个尾桨,向侧面吹气,和反作用力平衡。
所以,看电影,一旦直升机被打中了尾桨,那就会机身旋转着掉落下来。
这尾桨可以直接暴露在外面,也可以把它包裹起来,法制的海豚直升机,就是这样设计的,而美制的,一般都是普通的尾桨,现在这款直升机的设计,用涵道进行包裹,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降低噪音。
一架直升机,飞行的噪音和人说话的声音差不多,这绝对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但是现在,看着这些设计,又很高明,显然是在努力地降低被发现的概率。
“那发动机的噪音呢?”一名工程师开口。
动辄几万转的发动机,是个巨大的噪音来源,看电影也知道,当直升机起飞的时候,那噪音会迅速提升!
“各位,刚刚我只介绍了进气口,这发动机的出气口,你们看到在什么地方了吗?”
大家伙只看到了发动机外面一个鼓包,知道是混合外面空气的,但是,出气口呢?
“出气口在什么地方?”雷-利奥开口问道。
“尾梁上,缝隙式排气口,不仅仅可以让红外特征大幅度降低,还有消音的功能,而且,包裹发动机的外壳,还有专门的隔音材料。”
这就和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一样!从发动机出来,一直延伸到了尾梁上!再高分贝的噪音,也会在这里面慢慢地被吸收了!
这直升机上,有很多革命性的设计!
“真没想到,东方居然有了这么先进的直升机设计技术!”雷-利奥感慨地说道:“我们这次的考察,收获很大,这些技术……你们卖吗?”
“老师,我们西科斯基公司,需要这些技术!”克里斯蒂安开口。
“嗯,既然你们需要,那我们当然可以卖,只是……这价格会很贵。”
“价格不是问题,老师,你只要开出来,我们一定能接受!”
有了这些技术,那西科斯基公司就不用担心被波音的倾转旋翼机淘汰,在今后还能继续发展,甚至更加壮大,成为美国最强的直升机公司,而这些技术,如果被其他公司掌控,那对西科斯基公司来说,就是个灾难。
所以,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