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啊!
这设计图,几乎就是按照F100来的,这发动机前面风扇,而在第二级的风扇后面,有一个可调节的外涵道出气环,在发动机高压压气机中,第一级工作叶片刻意拉长,做成了新的风扇,上面还标注是核心机传动风扇,在它的后面,有向外涵道流通的出气环。
这样一来,这款发动机就有了两个外涵道。
在起飞和低空低速飞行的时候,两个外涵道都打开,这样就能变成大涵道比发动机,当高空高速飞行的时候,二级风扇后面的放气环关闭,这发动机就变成了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既不会增加额外的阻力,又能比涡喷获得更大的推力!
这东方人,有想法!
至于可变距涡轮……
看到后面的设计图,本-里奇忍不住感慨:“聪明,聪明啊!改变涡轮叶片,技术难度太大,在高低压涡轮之间,增加可变距导向叶片,这就轻松多了!
叶片是旋转的,内部设置变距机构无比复杂,简直会让工程师发疯,但是,在前面放个固定的导向叶片,这就简单多了!
聪明,真聪明!
这设计方案,简直就是东方智慧的结晶!
“嗯,这东方人的确有一些本事,现在,这技术路线咱们已经拿到了,接下来,把方案带回去,交给通用电气搞开发不就行了?”希拉克尔提出来了坏主意:“反正通用电气已经拨过来了一百万美元的经费,就当做是买这些技术的费用好了。”
本-里奇脸色复杂:“这些技术,的确值一百万美元,但是,你觉得,东方人就这点思路吗?他们会不会藏着掖着,还有其他方案没写进来?”
希拉克尔一愣:“那我们还真的要把F101发动机交给他们?万一……”
“没什么万一。”本-里奇说道:“在你们通用电气的推动下,给东方这边断供了发动机,然后,他们就去找了老毛子的发动机,你说,他们接触RB199已经两年多了,接触F404也快一年了,他们为何不仿制?”
“哼,他们还得仿制得出来!东方的技术,太落后了!”希拉克尔说道:“他们的技术水平,不过就停留在斯贝的水平上。”
“对啊,既然这样,F101给了他们,他们更仿制不出来啊,我们还担心什么?”
F100,美国空军主力三代大推,是普惠公司在六十年代后期开始研发的,JTF22验证机,在1969年7月开始运转,而这款验证机,又是在JTF16j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首款生产型在1974年11月,正式交付空军使用,这样算下来,就已经算是十年磨一剑了。
但是……装备部队之后,F100发动机很快就爆发出来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压气机叶片失速、涡轮烧毁,零部件达不到设计寿命等等,甚至F-15被迫多次停飞。
对于这些缺陷,普惠公司表现得很淡定,既然有问题,那就慢慢改呗,空军先把钱拨过来!
空军忍受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忍无可忍,掉头去找通用电气。
当初竞标的时候,通用电气就失败了,不过,看到F100发动机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通用电气活跃起来,在1976年,自筹资金制造了F101X验证机,热力参数和F100类似,空军知道之后,立刻就给投了八千万美元,研制三台原型机,编号F101DE。
现在,F101DE已经是F-16上展开了飞行试验,要知道,对一款单发动机的飞机来说,一旦发动机出故障,那可是会造成一等甚至是特等事故的。
但是,实验结果让空军很满意,于是,后期订购的F-16,就开始两款发动机混用了,F101DE也获得了F110的编号,当然,这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发现通用电气后来居上,普惠公司这才着急了,赶紧解决F100的问题,改进出来的F100-PW-200发动机,基本上解决了之前的可靠性的问题。
事实证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不行的,资本家是不在乎军队切实利益的,他们只在乎钱。
同时,也说明,航空发动机,尤其是三代大推,不是那么容易搞出来的,哪怕是航空科技最强的美国,前前后后也花费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把三代大推搞成熟。
而东方的航空发动机工程师们,一年上台架,三年上飞机,五年放卫星……那是严重脱离发动机研发规律的,后世的太行,也是用了几十年!
从1978年预研到2005年定型,经历了27年的时间,真正批量装备部队,更是到了2016年之后……
航空发动机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要山寨……还是老毛子的发动机更容易一些!
回到家属楼,刚躺床上,电话铃就响了。
“喂。”
“亮子,美国佬们在聊天,他们居然没打算把F100发动机送过来,想要让咱们改进F101发动机!”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有些不满的声音。
听到里面的话,秦亮笑了笑:“F101也可以!给什么,我们就要什么,反正他们又给研发经费,又给样品,我们还能借着这个机会,弄到大量的技术资料,何乐而不为!”
F101落后吗?这倒不至于,毕竟,F101不仅仅摇身一变,成了F110装在了战斗机上,同时,核心机还装进了CFM-56发动机,成了民航客机的主要动力!
而后世的太行,据说就和CFM-56有很大的关系,咳咳,鄙视这些总给东方技术找外国爹的家伙!
美国佬的行动很快,几天之后,F101发动机就给送了过来,同时过来的,还有一大群通用电气公司的工程师,负责带队的,就是曾经的老熟人福尔-摩西,技术领队,则还是老熟人,泰德-英格林。
仔细想想,西工大貌似没怎么和普惠公司接触过,但是和通用电气,已经成老熟人了。
“秦,我们又见面了!”
“秦,我们能在一起合作未来发动机项目,真是太高兴了!”
“嗯,我也很荣幸,我们西工大专门给你们协调了一个独立的实验室,以后的研究和改进,都在这个实验室里进行。”
秦亮领着众人,来到了一座平房前面,一众美国佬是面面相觑。
当初发生了鱿鱼偷技术的事情之后,西工大就加强了管理,和外国公司搞合作,可以,但是必须得和己方的研发团队分开,而且还得物理隔离!
门口挂着大牌子,变循环发动机项目处。
内部比较空旷,两排电脑最为显眼,中央是工作台,两台发动机中的一台,会首先拆开做改装,角落里摆着数控机床等加工设备,平心而论,这样的工作环境,已经很不错了。
“秦,你们的技术改进,我们已经看过了,要压气机叶片和涡轮导向叶片的改动,需要做大量的计算……这些计算机能全部交给我们自己使用吗?”
这些美国佬,还是不想让东方接触到他们的发动机!
“当然可以,你们自己愿意研究就研究,需要我们帮忙的时候,再来找我们就行,但是,合作研发的经费,必须得按照合同打给我们。”秦亮对朋友,一向都是很慷慨的。
“好,还有……我们总感觉,只有这些技术加持,怕还是达不到变循环发动机的真正理论指标。”
“嗯,除了那些之外,还有其他的设计,比如在加力燃烧室前面,我们正在设计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将外涵气流引向加力燃烧室来达到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效果,我们把这个叫做部分冲压,同时还能给燃烧室降温,还能调节前面核心机的压力匹配……”
果然还藏了不少!
“那这个技术能交给我们了吧?”
“还不能,我们自己也才刚刚开始研究,有很多技术难关没有攻克呢。”
“这样的话……能不能一起研究?”
“这个嘛,各位是不能去我们的研究室的。”
“请这部分人,到我们这里来工作!”
“好吧,等我去问问。”
发动机系。
“丁军,你们几个,研究的如何了?”王主任开口。
丁军抬起头来,露出了血红的眼睛:“经过这几天的琢磨,这基本原理,我们都已经差不多掌握了,F101发动机的结构也背住了,只是这和发动机的具体匹配……”
“具体匹配,和美国佬一起做,只要这些知识都背熟了就行,接下来,多和美国佬接触,掌握他们的经验。要是不懂的,那就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来,这个嘛,涉及机密,我们得请示一下,才能决定是否告诉你们,就用这种话搪塞他们,懂了吗?”
“嗯,懂了!”
PS:上面两个,是YF-120的结构图和不同模式的原理图,下面的那个,是J58发动机的实物图,那个大管子就是两种模式转换的管道。
第248章 先进的加工技术?西工大有!
变循环发动机项目处。
“我们就从最前面来研制吧,在这二级风扇后面安装可调节的外涵道出气环……我们的风扇是三级的,你们为何要在第二级的后面安装出气环?”泰德-英格林看到了西工大就派了一群学生过来,有些恼火,于是开始提问了。
最初的F101发动机是两级大风扇,后来为了给战斗机使用,就换成了三级风扇,直径减小到了970毫米,压比提高到了3.2.
他们在考虑变循环技术的时候,也想过从这里出气,那也是三级风扇后面,这东方既然选择了两级风扇后面,肯定有他们的道理!
“三级风扇之后,就是高压压气机的一级叶片。”丁军心中暗自庆幸,这些知识,自己都是背过的。
“在变循环的转换中,会出现高低压不匹配的情况,在这个地方设置出气环,可以调节高低压压气机的匹配,一旦到了三级叶片后面,那就会直接面对高压压气机,很可能会导致气流不通畅。我们在计算机上反复模拟过,认为这样做不行。”
“那能再给我们模拟一遍吗?”
“这个……需要用到特殊的软件,这软件也不知道能否开放给你们使用,所以……你们得等等,我们得汇报给上面。”
几分钟后。
“学校需要打报告给首都那边,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你们如果能把F101发动机的参数提供出来的话,送到我们计算机专业那边去验证,就会很快了。”
“不,我们还是等吧。”
计算机专业,一群师生对着电脑,狂敲键盘,一天之内,改出一款专门计算发动机内部高低压匹配的软件来,这可不是一般的难,还好,现在西工大计算机专业人才济济,大家伙都是编程高手!
“各位一边工作,一边听我讲一下秦亮同学的意思,如果一天内编写不出来,那也不着急,只要程序内部,设计一个定时,几个小时后,给出运算结果就行,三级风扇就会扰流,两级风扇就没问题,但是,这里面的数据记录和转存的程序,一定要编写巧妙!只要数据存入计算机,就一定要通过电子系刚刚研制出来的数据链系统,把资料传出来!”
这个时代,大部分的电脑甚至连上网功能都没有,只能玩单机,西工大因为要搞研究,彼此之间要搞同一个项目,所以用的是局域网的方式,简单来说,同一个机房内,所有数据都存在一个硬盘柜里。
不出意外的话,美国佬对那个硬盘柜会非常看重,等到研发完成,硬盘柜估计是要带走的,平时也会严密监督。
想要复制技术资料,那就得用无线的方式!
后世,电脑使用的无线局域网,是在九十年代才开始的,但是现在,西工大已经在开发第一代数据链了,这东西,可以很轻松地接入网络,来个无线传输信号!
沈阳,606所。
“张工,美国佬的F101发动机的前三级风扇叶片设计资料,西工大那边已经给我们送来了!”
张工满脸兴奋:“嗯,不错,立刻插到计算机上!”
606所的设计,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了,对于发动机这种复杂的流体力学产品来说,计算机只能是辅助设计,在设计出来之后,就会去吹风洞,从风洞里得到大量的数据,然后再修改设计,就这样,一点点地进行。
现在,606所的研发,也刚刚完成了前面三级风扇的设计而已,对于这种军用大推来说,前三级风扇,也相当于是低压压气机,一级级地研发过来,设计所受益匪浅,他们已经吃透了这低压压气机的设计,以后再修改,完全是游刃有余!
很快,电脑上出现了F101发动机的风扇叶片设计图,张工对着图纸,仔细地研究了一番,然后……
“这不就是F404发动机风扇叶片的放大版嘛!”一旁的工程师尹海洋看着上面的数据:“这美国佬,居然也会偷懒!”
F101发动机的原型是给轰炸机配备的,所以发动机的涵道比超过2,为了改成战斗机发动机,原本的两级风扇改成了三级风扇,直径减小,涵道比降低到了0.87,同时低压涡轮进行了修改,转速提升,这样就改好了。
当时通用电气手里成熟的涡扇就是F404,所以,他们就把这发动机的三级风扇叶片放大,直接给用过来了。
“是啊,美国佬也会偷懒,不过,人家简单放大之后,就能完美匹配,这也是不一般的,说明他们已经吃透了发动机核心机的设计。”张工说道:“而且,这风扇叶片的设计思路,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这是东方第一次接触到国外的三代大推,而且还是设计原理和结构图,有详细的数据!
张工很是感慨:“他们使用的是整体叶盘技术,这需要先进的粉末冶金技术,以我们国内目前的水平,根本就生产不出来……”
风扇叶片,是要插到风扇叶盘上的,这彼此之间的连接,就需要各种榫卯结构,各种固定方式,不仅仅会增加复杂性,还会降低可靠性,万一某个销子松了,那就是一场灾难。
整体叶盘技术,就是把叶片直接和叶盘做到一起,整体成为一个零件。
要知道,为了降低重量,这发动机内部大量使用钛合金,怎么把叶盘和叶片做到一起,可不容易。
就算是拿到了西方的技术资料甚至是样品,那也根本就造不出来,毕竟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就算是面前摆着整体叶盘,不知道怎么加工出来的,那也白搭。
“要不,我们问一问西工大?”尹海洋开口:“那边的技术很先进,或许他们已经攻克了这个技术难关呢。”
“是啊,410厂给咱们造的发动机风扇叶片,还是分开的,在咱们前段时间的测试中,还出现了叶片飞出来的恶性事故,要是西工大有类似的技术,咱们就直接从西工大订购……”
410厂的加工技术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那边虽然有一些手艺高超的工匠,可以用双手实现比数控机床还高的加工精度,但是……这工艺上的事情,还真解决不了。
“西工大有吗?那个秦亮不推荐直接仿制F404,就是说咱们国内的工业基础不够……”
张工站了起来:“咱们看看去就知道了!”
西工大,材料系。
“张教授,这美国佬的发动机世界第一,果然是有底气的,他们的加工技术,真的是太先进了!”
“是啊,这技术,领先咱们东方航空工业二十年啊!”
听着从沈阳过来的一群人的喋喋不休,张教授皱着眉头:“什么先进的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