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第128节

  此时,铁鸟试验台上,一架漂亮的战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机头饱满,上面是气泡式座舱,座舱下方两侧,是三角形的鸭翼,机腹则是矩形可调进气口,在机身后方,是大面积的三角翼,和前面的鸭翼高低错开,看着非常的漂亮,后机身使用了超音速面积律进行修型,看着更是漂亮。

  说是歼九的改款,实际上,它已经和后世大名鼎鼎的歼十完全神似了!

  看着这个飞机外形,众人都是感慨万千。

  全世界,没有一款飞机的外形是这样的!这是东方的首创!

  整个飞机,几乎全部都是新设计的,但是……依托西工大,一切皆有可能!

  雷达,已经成熟了,发动机,虽然是涡喷,但是在雄猫战机上使用,也很成熟,航电,都是引进马可尼技术自产的,唯一的新子系统,就是这电传飞控了!

  “老宋,这平台已经搭建起来了,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该正式开始测试了?”试飞院的领导笑呵呵地说道。

  这是611的第一款电传飞控,也是全国的第一款,这么重要的产品,当然要放在试飞院展开测试,也能利用试飞院的技术力量。

  宋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还是不甘心地向门口看了一眼,这么重要的时刻,要是能……

  噔噔噔……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铁鸟台出来了?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秦亮来了!

  宋老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亮子,来,到这里来,就等你了!”

  秦亮一阵风地跑进来,看向那漂亮流畅的战机:“嗯,不错,这架飞机绝对会是一架好飞机!”

  “嗯,这是咱们611和西工大共同努力的结晶!”

  “话说,这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用的是什么芯片?”

  三轴,指的就是飞机在天上飞行的三个转轴,包括纵轴、横滚轴和偏航轴。四余度,指的则是随你挑独立的电传操作系统。

  电脑死机了可以重启,但是命没了,就没法再重来了。

  所以,对飞机的控制来说,必须是多通道的。

  常见的是三通道,有三个完全独立的控制系统,这样的好处就是允许有一次错误,三个通道中,有一个通道计算或者传输的指令和其他两个通道的相反,那么,少数服从多数,按照另外两个的来!

  它的好处,就是允许有一次错误,但是,如果再出现错误呢?

  早期的三余度数字电传,会再增加一套额外的液压控制系统,万一再出错,那就切换回液压系统来。

  但是,液压系统毕竟会增加飞机的重量,对于静不稳定飞机来说,液压系统还压根没法控制,所以,四余度电传就出现了。

  平时工作,就用其中的三个通道,第四个通道备用,等到其中一个通道出错关闭,那就打开备用通道,继续维持三个通道的电传操作,这样就允许出现第二次错误了。

  如果出第三次呢?

  那就跳伞吧!

  出现一个通道错误的概率是很小的,两个通道都出现错误,概率就更小了,飞机从被造出来到退役,也不一定会出现一次二次错误,所以,三次错误没必要考虑。

  “飞控用的是8086芯片。”宋老说道:“这也是咱们目前已经吃透的芯片了。”

  机载雷达上用,机载飞控上用,这8086芯片,已经变成了万金油的角色了。

  实际上,这东西并不合适,毕竟是通用处理器芯片,对飞机来说,专用的DSP芯片才是最重要的!

  “看来,咱们西工大是该动手研究芯片了,也不能让倪老等太久了啊!”秦亮感慨了一句。

  后世在芯片领域里被西方卡脖子,让所有人都以为东方芯片技术落后,实际上,落后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

  东方第一个晶体管,第一块集成电路,并不比西方落后几年,到八十年代初期,和西方最多就是两三年的差距。

  但是,八十年代,国门打开,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再看看自己家里的破烂货,全国上下都弥漫着一种造不如买的潮流,芯片厂引进设备,要外国货,电子厂使用集成电路,要外国货,而芯片的高投入,又让相关部门发愁,要发展经济,总得有取舍啊。

  于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就下马了,从此,芯片对东方人来说就变成了一个黑盒子,只知道怎么用,不知道内部结构了!

  也有少数的芯片项目,想要追赶世界潮流,但是,审批三年,动工三年,调试三年,等正式投产,早就落伍了,投产就亏损!外行领导内行,盲目崇洋媚外,忽略芯片研发规律……这些都太严重了。

  这些靠相关部门没用,那些繁琐复杂的手续,就会被摩尔定律按在地上摩擦了。

  还是得靠西工大自己啊!反正倪老都已经在西工大了,咱们的计算机组装业务也起来了,钱和人才都不用发愁!

  “秦亮同志,秦亮同志?”

  秦亮这才回过神来。

  “嗯,各位,这铁鸟台,开始测试了吗?”

  “没有呢,就等你来,现在咱们正式开始!”

  杨威迈开大步,跨进座舱,开启了一个个开关。

  “上电!”

  “开液压!”

  一个个命令传来,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着试验大厅里无数设备的显示情况。

  “闭环成功!”

  “开启发动机!”

  “加油门!”

  “拉起来!”

  大家伙紧紧盯着舵面,按照指令,舵面正常偏转,第一次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现场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鼓掌声。

  杨威跳下试验台,兴奋地向秦亮说道:“秦亮同学,咱们的铁鸟台运行正常,完全可以进行下一阶段大批量的测试!”

  秦亮点头:“嗯,好样的!”

  “秦亮同志,你给推荐的杨威还真不错,咱们这些611的工程师们都很佩服他,这套系统的研发成功,他是首功!”

  秦亮笑了笑:“初中毕业就能考大学,杨威当然是最聪明的了,更何况他还非常努力。咱们5381班的其他同学,也都是非常努力的……不过,这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是啊。”一旁,试飞院的领导开口:“就算是在铁鸟台上实验成功了,也不能直接装到歼九战机上,还是太冒失了,最好还是得有个实验平台啊。”

  四余度电传,彻底摒弃了液压操作,装上歼九这种鸭式战机,万一出了失误……

  很多零件在地面上用得好好的,上了天,一震动,可能就会坏啊。

  在后世,东方的电传操作,也是循序渐进的。

  不用说歼八2ACT那种了,就拿试飞院来说,现在歼教六的基础上,改装了个俯仰方向的单余度数字电传,然后,又在K-8上改装了三轴数字电传,把各种飞行控制律都输入进去,提前培训飞行员的操作,也验证硬件的可靠性。

  己方这样仓促上马,万一歼九因为飞控的问题摔了……

  秦亮点头:“是得提前验证,011基地那边的超七教练机,应该改造得差不多了吧?协调一架过来,在俯仰方向上,改用电传操作,提前验证我们的硬件,等到硬件没问题,在三个轴上都改装电传,验证我们的飞行控制律,同时训练飞行员……这飞行员,也得挑选新人,上次那个雷子就不错。”

  老飞行员,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就拿平显来说,那么好的东西,就是不用,觉得碍眼,上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掉它,就和老司机上新车,上去就关闭自动启停一样。

  现在的新歼九,会使用数字电传,这座舱内的显示也会大大减少仪表数量,使用更多的显示屏,得新飞行员才能更好地适应,至于雷镪,就更不用说了,必须得是歼九的首席试飞员才行。

  上次秦亮来试飞院,就把老大难的问题给解决了,现在秦亮又提新人,试飞院的领导没半点意见。

  “好,咱们安排!”

  宋老看着秦亮,目光复杂,你的话比三机部的一把手还好使!

  “各位,闭环实验成功,接下来,咱们……”秦亮的话还没说完,看到一众人都忙碌起来,各自测试各自的子系统去了,这些人……还真是拼命三郎啊!

  “这边的项目,都交给杨威了,咱们放心。”宋老说道:“接下来,我得回成都去了,得在那里忙活第一架样机的生产,秦亮同志,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成都?”

  秦亮摇头:“等样机造好了再说吧!”

  宋老点头,刚刚想要再说己方遇到的难题,外面就传来了兴奋的声音。

  “秦亮同志在这里?真是太好了!秦亮同志!我们歼八战机,需要你们西工大帮助,十万火急啊!”

  又来!

  秦亮看向从外面走进来的人,这计算机已经给你们了,你们如果还不思进取,那我……

  “最新消息,阿三那边将会在三个月内,获得米格-25战机,所以,我们需要在这段时间里,完成歼八的升级,尤其是匹配远程空空导弹……”

  “咱们最多帮你们强化机翼,费用还是两千万。”秦亮不耐烦地说道。

  “好,好,好!”

第221章 汉卡好了想走?倪老,留下来搞龙芯!

  西工大,数学系,计算机专业机房。

  夜色已经深了,但是,还是有一群人,围在了一台计算机的前面。

  滴……随着熟悉的响声,计算机开始启动,无数的字符跳跃,然后,出现了黑屏的界面,上面跳动着C:的命令提示符。

  一双激动的手,敲击计算机前面的键盘。

  啪啪啪……

  CCED,回车!

  屏幕上变得五颜六色起来,中央是蓝色背景的方框。

  中文字表编辑软件。

  CCED。

  西北工业大学版权所有。

  再敲击一下键盘任意键,方框消失,出现了一个蓝色背景的界面,上面是一排菜单,下面是等待输入的空白文档。

  一双手继续动,Ctrl+shift,屏幕右下角的英文变成了汉字的字样,然后,手指继续敲动键盘。

  你这个字刚刚打出来,在光标下面,一个长条形的方框内,出现了一排汉字,好,是,们……

  “倪工,您这联想式的输入法,还真是带劲啊。”孟主任感慨地说道:“输入一个汉字,就会有输入法自动推荐的候选字,甚至是词,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敲击的次数,神啊!”

  “没错,这些东西,还都储存在咱们的汉卡内。”朱向华感慨:“这样一来,也不会对计算机的运行造成负担,速度还是和之前一样快,真是太厉害了!”

  之前的计算机,只能用在专业领域,比如说科研,而现在,这计算机可以面向更加广大的用户群体了!在计算机上打字,再从打印机里输出,尤其是针点式打印机,还能打蜡纸,这样一来,哪怕是县城里的打字员,都可以换上这种系统了!

  这简直就是个跨时代的发明啊!

  “这也多亏了西工大,要是在其他地方,没这么好的研究条件,也没有这么充裕的资金,咱们这汉卡,前前后后花了上百万啊。”倪老感慨地说道:“现在,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配套的字处理软件也出来了,我在西工大的工作,也算是圆满完成了,接下来……”

  “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就在此时,后面传来了一个声音。

  倪工抬起头来,看向门口:“秦亮?你回来了?”

  “嗯,回来了,好久没过来了,没想到,我们计算机专业这边的进展也如此神速!”

  “是啊。”倪工点头:“咱们西工大的师生都太勤奋了,过年都不回家!”

  倪工一直留下来帮忙,他也看出来了,这西工大和其他大学不一样,这个大学的寒假更热闹,很多系都不走,搞各种科研,大年三十,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

  这个大学要逆天啊!

  “嗯,倪工,您也没回家吧?辛苦了。”

  “不辛苦,秦亮同志,你肯定比咱们更辛苦,对了,你刚刚说,还有更重要的工作?”

  “没错。”秦亮点头:“倪工,我们在软件方面,暂时已经没什么大的项目了,只要修修补补,不断的改进提升就行,但是,要发展我们国家的计算机事业,还有一个大问题啊。”

首节 上一节 128/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