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舔着一张脸,连声的说好。
然后小心翼翼的,将陈平安的行李从自行车上解了下来,背在身上,便往陈平安的家里走去。
陈满仓等人见了,也是顾不得看热闹,连忙的往家里走去。
毕竟他家儿子都说东西很珍贵,他们也怕东西被这两个狗东西给破坏了。
姜汉军见到陈平安的处理方式,也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看着陈平安点了点头。
这小子在城里半年,手段倒是涨了不少。
经过今天的这番事情,以后田加那两个小子,怕是再也不敢找陈平安的麻烦了。
就是社员们说起来,那也都得竖起大拇指,说陈平安为人大度。
这他娘的就是格局!
陈满仓生了个好儿子呀!
可惜了,这么好的儿子,却不是自己家的。
谁也不知姜汉军心中的感叹。
第66章 分礼物
陈平安的事情总是一个插曲,大家很快的便带着赵志远他们往准备收割的农田旁。
这会全村人都在准备收割粮食,就是连村里的老头老太太那也是出了门来看热闹。
毕竟,这秋割仪式,不仅全村人出动。
还有人唱酸曲,有人扭秧歌,大家自然是都来了。
陈平安见状也是没有急着回家,跟着众人一起往举行仪式的地方走去。
走在半路上,让他没想到的是,看到姜斌跟姜晓他们俩。
“姐夫。”
“小斌。”
听着他在村子里这样毫无顾忌的大喊,姜晓连忙喊了一声。
姜斌这才反应过来,不由得缩了一下脑袋。
姜晓见周围没有人注意到她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小斌啊,你可长点心吧。
要是汉军叔听到,小心打断你的腿。”
姜斌听到这话也是一阵后怕。
“晓,你来了,走一起去看看热闹。”
“嗯。”
说着三人便一路走了过去。
村里人见了,也没觉得什么。毕竟一直以来人家关系就是很好。
“大哥,真的是你回来了。
、他们说你回来了,我还不信。”
这时候,远处传来了陈平安小妹陈平丹的呼喊声。
三人看去,只见陈平芳跟陈平丹两人各自背着背篓,从远处走了过来。
“大哥。”
“大妹,小妹,你们俩也是去收粮食啊?”
“我跟小妹去地里捡穗子。”
陈平芳还是像以前一样,大多数时候都是低着头,平日里没有什么话,别人问什么就说什么。
陈平安看着这个陈平芳不由得给叹了一口气,心里也是越发的对这个妹妹怜惜。
“姜晓姐,姜斌你们好。”
陈平芳看着姜家姐弟俩,也是连忙低着个头打了一个招呼。
“大哥,姜晓姐,姜斌哥你们都在啊,我还以为就我大哥回来了。”
陈平丹说着,直接走到陈平安面前,然后看着说道:“大哥,你答应我的事情呢?”
陈平安听到这话,不由得脑子像是糨糊一样。
他实在是不记得答应这熊孩子什么了?
“那个,那个小单啊?”
“大哥,你是不是忘记给我买铅笔和作业本了?”
听到这话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这还真的买了。
“你说什么呢,大哥怎么会忘记买作业本和铅笔呢,这不是怕你忘记嘛。”
“哼,我记性可好了,我老师都夸我呢。”
“好好好,咱们家小丹的记性最好了。”
几人说着,便往前面走去。
“大哥,你工作的地方是怎么样的啊?
火车是不是冒着火,长得长长的啊?”
虽然小丹在问,可是陈平安看得出来,自己这个大妹陈平芳心里也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有些孩子从小就懂事的让人心疼,仿佛就是专门给父母报恩来的。
陈平安觉得自己这个大妹就是这样的存在。
小时候,陈平芳就读了一个小学,之后就回家帮衬家里。
不管是打扫卫生、喂猪、做饭,还是地里的活,都是做一遍就上手。
从来都不知道跟父母主动要什么,吃的穿的总是惦记着家里人。
她自己就像是没有自己思想的一个人,从来不跟谁脸红一次,也不知道生气一样。
让陈平安看得很是心疼。
“大妹,我们在县城的时候,你姜晓姐给你买了两件衣服。
一会回家大哥拿出来给你试试。
快谢谢你姜晓姐。”
陈平芳听到这话,先是一喜,然后便有些局促不安的赶紧说道:“大哥,这……
姜晓姐,这实在是太珍贵了,我不能要……”
“行了,我做主了,你收下就是了。”
陈平安见不得她这样,便直接对她说道。
“可是,这这……”
见她还是如此,陈平安这才凑到她旁边小声的的说道:“收下吧,以后她就是你嫂子了。”
“啊,大哥,这是真的?”
“行了,你就不要多问了,听我的就是了。”
陈平芳的性格,姜家姐弟俩也是清楚的。
姜晓见了也是笑着说道:“行了,小芳,你还跟我客气啥。”
陈平芳见姜晓这样说,只得赶紧说道:“谢谢姐。”
姜晓摸着她的脑袋说道:“你都叫了我这么多年的姐,还客气什么。”
陈平芳心里对于姜晓却是十分的感激。
要知道这些年,她基本上是没有穿过什么新衣服。
基本上都是穿的姜晓退下来的旧衣服。
姜家那是什么条件,退下来的衣服,可比很多人家的好衣服都要新。
这年头愿意给旧衣服的,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钢铁关系,一般人家可不愿意给你呢。
这旧衣服在这个年代可是好东西,送亲戚,做衣服,做窗帘,随便改一改都是一件很有用的东西。
就算是破的不能补的破衣服,那也是做鞋底的好材料。
众人到了开割现场,让陈平安没想到的是,这里居然还布置了主席台,三张简单的桌子上铺着薄薄的一层红布,看着倒也喜气。
让陈平安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赵志远讲话完了后,还从包里掏出了三个搪瓷缸子。
“社员同志们,这次啊,我专门从咱们供销社搞了三个搪瓷缸子,准备在今天咱们搞一个割谷子比赛,给割的最好的三个人一人奖励一个。”
大家听到这话,现场的气氛直接是到达了高朝。
“赵主任,你是咱们人民心中最好的领导了。”
“您就看好了吧,我可是我们大队割麦子最厉害的……”
“大哥,我带小丹去捡谷穗子去了。”
陈平芳这姑娘连热闹都是不喜欢看,好像是一个干活的机器一样。
陈平安见她这样,只好点了点头说道:“嗯,去吧。”
“九月里九重阳啊,收呀收秋忙。
红个蛋蛋的太阳啊,暖呀暖堂堂。
新糜子场上铺啊,铺呀铺成行。
你看那谷穗穗啊,多呀多亏了共产党
……
比起了那个往年来啊,实呀实在强……
…………”
今年的粮食长势喜人,大家收割粮食的热情很高。
一群人也不用陈三叔带领,都是直接唱起了喜悦的收秋歌。
陈平安三人也是拿着镰刀,一刀一刀的割着谷子。
这种作物的秸秆相比较小妹虽然粗一些,却是没有那么结实,手工割起来,有点像割麦子的感觉。
“平安啊,你现在可是工人老大哥,怎么还下地来收粮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