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古桥空调厂家属楼。
这是一栋五层的筒子楼,3楼走廊里飘着一股烂白菜的酸味。走廊两侧排列着铁皮门,每户门前都摆放着一堆杂物和橱柜,让原本就不宽敞的走廊显得更加狭窄。
307室内。
这是一栋30多平米的一居室。房子虽然不大,但打理得很干净,也很温馨。
墙壁上的挂历在暖气片的烘烤下卷了边儿。
丁志刚拿着图钉,将挂历右下角固定住,对着王莉问道:“媳妇,你中午想吃啥?我下厨给你做。”
媳妇靠在沙发上打了个哈欠:“没什么胃口,我也不知道吃啥,简单吃点吧。”
“简单吃怎么行?你现在是双身子,就得吃点有营养的东西。要不我把单位发的牛肉炖了,再擀点面条,中午咱吃牛肉面?”
王莉想了想,走了没几步说道:“你发那一块牛肉我看到了。瘦的地方太柴,不好消化;肥的地方太香,搁以前我倒是爱吃,现在一吃就吐,我是真不敢吃了。”
丁志刚走到沙发旁,摸了摸王莉的脸:“媳妇,你都瘦了。越是这个时候越应该多吃些肉。要不我给你炖条鱼吃吧?”
“算了吧,你会做什么鱼?我要想吃鱼就回家,还是我妈做的鱼好吃。”提到自己的母亲,王莉仿佛想到了什么,“听我妈说,婷婷对象开了一家蔬菜店,店里卖的一种杂交牛肉特别嫩,而且也不肥,炒着吃都特别软。要不咱们去买点?”
“去婷婷对象开的店里买肉?”丁志刚笑了,“媳妇儿,你那是奔着肉去的吗?”他调侃了一句,其实,他对王婷的对象也很好奇,“行,你想吃咱就去买。”
王莉站起身指着对面的五斗橱:“正好上次剩的外汇券还没花完,你把外汇券带上。”
“买肉还用外汇券?”丁志刚微微蹙眉。
“李哲开的是涉外蔬菜店,那牛肉也不是一般的品种,要不然也不能那么好吃。我妈上次把我都说馋了,我也想尝尝是个什么味儿。”
丁志刚虽然觉得用外汇券买肉有点不值得,但刚才大话已经说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夫妻俩穿好衣服,戴上手套和帽子,坐着公交车赶往外交公寓附近。
王莉虽然没来过,但是知道大概的位置。下了公交站牌,往前走了一段就看到了“365蔬菜店”的牌匾。
夫妻俩推门进了店。门口站着个20来岁的年轻男子,笑着说道:“欢迎光临。两位同志想要点什么?”
王莉打量了一下商店。百十平米左右,蔬菜、水果、肉类,还有杂货。店里有几个老外正在挑选东西,并没有看到疑似老板的人。
“我们想买牛肉。”
孙涛打量着夫妻二人,做了个请的手势:“同志,您往前面走,右手边就是肉食区。我们的牛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国进口牛肉,另一种是比较健康的低脂牛肉,很适合健身人士和孕妇使用。”
王莉点点头,先是扫了一眼蔬菜区,见到上面的标价后诧异道:“你们这家店只收外汇券吗?”
孙涛答道:“是的,我们这是一家涉外蔬菜店,所有商品的标价都是以外汇券计算。”
一旁的丁志刚也见到了蔬菜区的标价:有6块钱一斤的,有7块钱一斤的,草莓甚至卖到了10块一斤。再想到收的都是外汇券,心中感到震惊无比:娘的,哪个傻子会买这么贵的菜?
然后接下来,他就看到一个老外过来挑选草莓。
“媳妇儿,咱还是去买肉吧。”丁志刚觉得自己被打击到了。
两人走到肉食区,看到了55块钱一斤的进口牛排。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他们两人身上总共才60多块钱的外汇券,也只能购买一斤进口牛排的。王莉只是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了。
最后,她又看到了一旁的低脂牛排,也就是秦川杂交牛肉的标价是30外汇券。虽然比进口牛排便宜了不少,但王莉依旧觉得太贵了:这牛肉真是用来吃的吗?
王莉在店里转了一圈,发现不光是蔬菜和肉类贵,杂货商品也比外面的市场贵得多。她心中不禁想到:这些老外都是傻子吗?为啥要在这么贵的地方买东西?
丁志刚则是望着收银台的方向,就这么一会儿,已经有两个老外去结账了,一个花了六七十外汇券,还有一个超过了一百外汇券。他不敢想象,一天下来这家店要卖多少钱?
丁志刚指着秦川杂交牛:“媳妇儿,你想吃的牛肉是这种吗?要不咱们买一斤尝尝?”
孙涛走过来提醒道:“同志,这款低脂牛肉是我们商店的热卖商品,现在有八折优惠,一斤只要二十四外汇券。”
只要二十四外汇券?王莉觉得“只要”这两个字听得有些刺耳。她试探道:“请问,你们老板是不是姓李?”
孙涛打量着对方:“对,我们老板不在店里。您要是有事,我可以帮您转达。”
“不用了,我就是随口一问。”说完,王莉转身向店外走去。
丁志刚追了上去:“媳妇,你要想吃咱就买点,我带的外汇券够了。”
王莉摇头:“不买了,没什么胃口。”
王莉又看了“365蔬菜店”一眼,转身向站牌的方向走去。
两人上了车,王莉还在想蔬菜店的事,忍不住问:“志刚,你说他店里的商品卖这么贵?为啥老外还要去买?”
丁志刚想了想:“他这家蔬菜店的东西是专供的,有些东西外面根本买不着,就像冬菜和外国进口牛排。你看那牛排,一层一层的雪花纹理,多漂亮,那肉吃起来能柴?”
丁志刚叹了一声:“再说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咱们觉得贵,但老外不觉得贵,他们挣得多,花的也多。”
王莉感慨道:“难怪李哲花钱大手大脚,他这蔬菜店简直是个聚宝盆。就咱们刚刚进去那一会就卖了一百多外汇券。太吓人了!”
丁志刚小声嘀咕:“难怪这小子不吃红烧肉……”
“啊……你说啥?”王莉没听清。
“没啥。”丁志刚敷衍了一句。吃红烧肉的事已经过去了好些年,媳妇儿现在又怀孕了,他也不想旧事重提。
之前,听说小姨子找了个外地个体户,丁志刚还觉得有些可惜。毕竟小姨子长得漂亮、学历高、家庭条件也好,就这条件啥样的人找不到,为啥要找个外地个体户?
现在他知道了,这哪是什么个体户啊,整个一暴发户!
他也歇了跟对方比较的心思。能在这个地方开一家涉外蔬菜店,那不光是有钱,背后也肯定有关系。
再想到他当场‘教’老丈母娘做红烧肉的事——够刚!这回老丈母娘遇到对手喽。
想到这,他忍不住笑了。
“志刚,你乐啥?”
丁志刚言不由衷道:“我替咱妈高兴,给婷婷找了个好对象。”
……
中午。
建国饭店。
这是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酒店,属于四星级花园式酒店。与长城饭店的高层玻璃建筑风格不同,这里采用了低层园林式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
名字叫建国饭店,但与长城饭店一样,本质上还是酒店。
不过,长城饭店主要以西餐为主,而建国饭店是一家高端中餐厅。
李哲在这里约见了建国饭店的采购经理常成。
之前,他和常成见过两次。
第一次见面,是365蔬菜店开业不久,对方就来拜访李哲,希望能从李哲这里采购反季节蔬菜。只是,李哲当时没有多余的蔬菜供应给他,双方没有达成合作。
第二次是年前,常成去365蔬菜店给李哲送新年礼物:两盒高档的茶叶和一个点心匣子。东西的价值多少不重要,这份心意让李哲很受用。
如今蔬菜大棚的产量增加了,李哲优先想到的也是他。
双方见面后,常成很热情,领着李哲在花园里参观。餐厅内部采用红木家具与雕花屏风,搭配现代吊灯,地面铺仿古地砖,落地窗引入自然光。
随后,两人坐在一处靠窗的位置。“李老板,您可是贵客。我早年前就想着跟您聚聚了。”
李哲笑道:“常经理,现在也不晚。”
“您说的对。这是我们餐厅的菜单,您瞅瞅,有什么想吃的随便点,我请客。”
“那我就不客气了。”
“您千万甭客气,到了这就跟自己家一样。”常成说话的功夫,服务员端着一壶茶走过来,给两人倒上茶水。
李哲翻看菜单。菜品很丰盛,有川菜、粤菜、京菜和淮扬菜,看得李哲眼花缭乱。
最终,他点了两道菜:一道贝勒爷烤肉、一道红烧大黄花鱼。常成又加了两道菜:一道红烧狮子头,一道红烧鱼翅。
“李老板,店里的青菜供应不足,今儿个点的都是肉菜,您多包涵。”
李哲也不绕弯子:“巧了,常经理,我今儿个来,就是想跟您谈谈蔬菜供应的事。”
第210章 采购
虽说常成已经隐约猜到了李哲来的目的,但亲口听到李哲的确认,他还是很高兴。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建国饭店是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酒店,名气很大,承办了很多涉外的接待事宜。
但随着新的一批涉外酒店的建成,建国饭店也有了一些竞争对手,就比如说长城饭店。对方已经隐隐有了后来居上的势头。
前段时间,他打听到长城饭店可以供应新鲜的蔬菜,这不禁把他吓了一跳。为什么长城饭店有,而他们建国饭店没有?
难不成在上级领导的心目中,建国饭店已经被划为了第二类?
这让他有一种危机感。他又特意打听了一下这件事,才得知那一批青菜并不是政府供应的,才松了一口气。
但长城饭店有的青菜,他们建国饭店也得有啊!要不然岂不是显得他这个采购经理无能了?
“李老板,您那边都有什么菜品?我这边全都要。菜价您可以直接报给我。如果菜价在酒店的预期内,咱们可以直接签合同;如果超过了我们酒店的预期,我可以向上级领导给您申请。”
李哲拿出了一个单子,上面标注着蔬菜的品种、供应量和价格。其中价格比365蔬菜店的零售价稍低,但其实也差不了太多。
毕竟365蔬菜店的蔬菜是用来引流的,本身就供不应求,属于限购商品,李哲也没有理由以太低的价格卖给建国饭店。
常成去过365蔬菜店,知道蔬菜店的情况,也晓得蔬菜的零售价格,见到李哲并没有开口要高价,直接拍板就同意了。
随后常成告辞离开,找人去草拟采购蔬菜的合同。等他回来的时候,服务员已经端上了菜品,还有一瓶茅台酒。
李哲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有人请他喝茅台,这感觉……
真不错。
李哲又品尝了几道菜品。他也不知道算不算正宗,但确实都挺好吃的。他放下筷子说道:“常经理,有件事要跟您说一下。我们蔬菜合作社只有一辆卡车,每天早上要去好几个地方送菜,送到贵酒店的时候可能会晚一些。”
常成做了多年的采购经理,他很清楚,如果蔬菜到的太晚,可能会影响到后厨的备菜,提议道:“李老板,您看这样成不成。您把我们酒店的菜放到365蔬菜店,然后我每天派人去那边接菜。这样既不耽误您送菜,我们也能及早将菜送到后厨。”
“没问题,回头我给蔬菜店的人说一声。”李哲点点头,这倒是个好办法。否则以后供应的餐厅多了,他这边又没有多余的车辆,还真送不过来。
常成端起酒杯:“李老板,我敬你一杯。”
李哲端起酒杯:“常经理您客气了,应该是我谢谢您照顾我生意才对。”
别管以前是谁求谁,现在既然生意做成了,那就是花花轿子众人抬,人捧人高。
一杯酒下肚,常成做了个请的手势,指着刚端上来的红烧狮子头:“李老板,这是我们餐厅的招牌菜,你尝尝。”
红烧狮子头的个头不算特别大,而且从中间切开了。李哲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赞道:“鲜而不腻,嫩而不烂。好吃!贵餐厅的师傅厨艺真不错。”
“李老板你喜欢吃就经常来。一会儿我给你一张卡,您随时来,随时有位置。”
“那太谢谢你了。”李哲客气了一句,放下筷子说道:“常经理,我还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常成正色道:“李老板您说,能帮的我一定帮。”
“是这样的,我最近想开一家菜馆,经营的特色是改良版的川菜。当然只是一家小餐厅,跟贵餐厅肯定是比不了的。我那餐厅现在还缺一名厨师,就想问问您有没有这方面的关系。”
李哲和谭静雅合开的蜀香居,现在有两名厨师。但因为餐厅的规模变大,两名厨师肯定是不够用的,还要再请一名厨师。
还是之前那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三名厨师都是谭静雅找的,李哲肯定是不放心的。
但让他自己找厨师,他也没有太好的门路。厨师这个工作,和其他的工作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传承性。尤其是这个年代,很多都是熟人介绍,甚至都是师徒传承,跟招服务员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
李哲今儿个突然想到这采购部的经理经常跟后厨的厨师打交道,没准也有这方面的门路。
“李老板,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厨师?什么级别?什么菜系的?我回去帮您打听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