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村里唯一的小卖部烧了一盆炭火,许多村民围坐在那里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那时候社会还没有这么多的套路,虽然也有不少勾心斗角的情况,但总的来说,邻居间比较和睦。
李扬回想起小时候的种种,都是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情,此刻想起来竟然有些怀念。
门口的那棵泡桐树还在,此时是冬天,叶子都已经枯萎落光了。
大概再过个几年,村里所有人几乎都会搬了出去,在镇上盖楼房,渐渐的果树村就空了,好几次李扬回来,都是杂草丛生。
2014年左右,村民碰上了好政策,政府大面积的对周边进行开发,刚好果树村也是拆迁范围,然后一些东倒西歪的平房,就这么被夷为了平地。
现在的果树村,人烟还是比较足的。
李建军他们到了之后,把车停到路边,用钥匙开了老家的房门,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
他们常年在市里开店,只有过年和清明节会回来,屋里有霉味也正常。
李扬把屋所有的窗户和房门都打开,先让气味散出去再准备进行大扫除。
李建军的房子不大,一间集客厅,饭厅为一体的卧室,后面是储物间,在后面是天井,最后是厨房。
结构是目字型。
平时来果树村的车子不多,此刻哪怕是辆后面包车停在村里,也引起了很多村民的围观和好奇。
但很快就有熟人知道,这是李建军回家了。
于是很多人都过来打招呼。
“建军,回来过年了啊!”
“老兄,半年都不见你是越来越年轻了。”
“美珍,我可好久都没和你聊天了。”
“……”
不少想好的村民围了上来,也有不少人站在远处观望,有的指指点点,毫无疑问嘴巴里面肯定没什么好话。
但总的来说,氛围还算不错。
李建军和罗美珍一一和村民们打招呼,他拆开一盒华子,不管抽烟不抽烟,都散了个遍。
在果树村这个地方,村民们抽的都是几块钱的烟,芙蓉王就已经算是特别高档的香烟了。
至于华子,那都是真正的大老板才抽的起好烟。
村民接烟时都非常客气,心里猜测李建军这几年肯定赚了不少钱。
各种恭维的话不绝于耳,李建军听的极为舒服受用。
后来李建军说这一切都是李扬的功劳,这些村民又把李扬夸的天下少有,反正他们能想到的赞美的词语全都说了个遍。
“我就说小扬不一样,他读书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
“大学生的脑袋瓜子就是好使,不像我们就知道种田。”
“建军你也是有本事,生了个这么好的儿子,不像我家那个小子,一天天的屁本事没有。”
李扬淡淡的笑着,显得非常谦虚。
上辈子他失业离婚,那段时间非常的颓废,当时他亲耳听到不少关于自己的流言蜚语。
尤其是刚刚这个说自家小子屁本事没有的汉子,当时他听到李扬离婚,在很多熟人冷嘲热讽,说大学生根本没用,怪不得老婆跑了,那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不如早早的出去打工等等。
当时他儿子找了个非常能干的老婆,生了三个孙子。
在农村,有的人并不会在乎你赚了多少钱,但如果你生的儿子多,孙子多,你就有地位。
现在李扬听到这一切,觉得挺可笑的。
多么的讽刺。
又多么的现实。
远处围观的市民,最起码他们坏的明显,坏的直接。
不像这些人,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但落井下石,人走茶凉是常态,李扬只是礼貌性的回应这些人,并没有过多的深入交谈。
反正李扬从前世没用的大学生,变成了现在年少有为的大老板。
还是得赚钱啊。
有了钱才可以好好的弥补遗憾,也可以好好的享受爱情。
感触越多,他越是觉得应该好好珍惜陈咏荔,能够在自己创业初期一次性给自己20万,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屋子里透了大概半个小时,李扬和小黑就开始打扫了卫生。
家里并不乱,每年罗美珍有事回来,都会简单打扫一下。
所以只需要处理一些灰尘和各个角落的蜘蛛网就行了。
但看起来轻松,等把所有的卫生搞完,小黑和李扬还是累的不行。
他们把冰箱插上电,等明天买了菜就可以直接放进去冰冻了。
一上午,李建军俨然是一副一家之主的模样,背着手只是和关系好村民聊天,打扫卫生全是李扬,小黑和罗美珍三个人干的。
还别说,他买的这套西装真的挺帅气,整个人的气质外貌直接就变了。
快到中午,李扬他们便去二伯父家吃饭。
罗美珍淡淡的瞥了李建军一眼,他很来事的跑了过来,替罗美珍捏起了肩膀,嘿嘿笑着说道:“老婆,你今天辛苦了。”
第191章 你说,你是不是冤枉了我?
见到这一幕,李扬心想老爸你厉害了啊!
老妈是个聪明女人,在外人面前给足了老爸的面子。
现在没外人了,他自然得乖乖的听老妈的话。
捶个肩算什么,我这所有的地位都是老婆给的!
李建军呵呵傻笑。
绵绵可能也是饿了,或许也知道接下来要去吃饭,本来趴在门口一直都很乖,这时候却汪汪叫了起来。
在罗美珍的腿边摇头晃脑,擦擦挨挨,显得十分亲热。
平时都是罗美珍给它拿吃的,李建军拿的比较少,所以一般绵绵就只喜欢罗美珍。
小土狗是非常的乖的,一上午李扬也没有把链子绑住,就直接让绵绵自由活动。
它可能是因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反正一直都趴在门口,哪儿也没去。
到了二伯父家,饭菜早已经做好,都是些很普通的家常便饭,现在的人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桌上有条鱼都算是很不错的人家了。
真的,对李建军这一辈人来说,真的是穷怕了。
吃完了饭后,李建军便和二哥聊天。
李扬则和堂哥闲聊,嫂子也在一旁。
她个子不高,瘦瘦小小,长得很标志,人也勤快,每次伯父伯母都对外说起她,言语间满是自豪和得意。
小黑平时话比较少,这时候来到陌生环境就更不怎么说话了,和绵绵玩的特起劲。
李建军和二哥聊天的内容差不多都是家族里的事,或者果树村一些村民的近况。
总之就是家长里短。
李扬倒是询问起了堂哥在外地打工的一些趣事,他会尽量的找话题聊天。
因为堂哥也和陈默,小黑一样话不多。
明天是腊月二十九,也就是说还有两天就是大年三十,除夕夜了。
今年亲戚们约定了初一来拜年,明天就得去拿菜过来,提前做准备。
“三十晚上二哥二嫂你们就别做饭了,到我这里吃。”李建军临走时说道。
“好!等一下美珍去菜地里看看,如果地里有的蔬菜,你们就不要买了。”二伯父也不客气。
下午李扬他们又继续打扫卫生,天井和厨房也脏了,门口一些没用的枯枝烂叶也得除掉。
小黑挺卖力,和李扬两个人完成了大部分的活。
这次李建军不敢偷懒,他怕弄脏新西装,特意换了一套旧衣服,做起事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
当天晚上,黄毛和陈咏荔都打了电话过来。
一个是向李扬汇报情况。
另一个是李扬向她汇报情况。
次日,腊月二十九,李扬和李建军开着车去买菜,小黑也跟着,只留下了罗美珍一个人在家。
每家要好几年才能轮一次接客,李建军和罗美珍打算今年买好点的菜,都赚钱了,还扣扣搜搜就没必要了。
罗美珍在某方面是挺节省,但有的事情一点也不含糊。
比如给陈咏荔买衣服,买好菜招待客人等等。
她是真舍得。
“扬扬啊,要不今年把你舅舅阿姨他们一起叫过来算了,我们菜买的挺多,大家聚在一起热闹热闹。”
李建军想着自己兄弟姐妹走了好几个,一时间有些感慨。
他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但也可以说是最苦的一个。
因为李扬的奶奶在李建军两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李建军是李扬的爷爷带大的。
一个大老粗一样的男人,能把李建军从婴儿开始抚养成人,也属实不容易。
李扬还没说话,小黑赞同道:“我觉得姨父说的对,过年本来就讲究一个热热闹闹,而且大家一次性拜年也省事。”
李扬也是这样的想法,点头说:“等回去和老妈说一声。”
来到了菜市场,那些摊贩早就把准备好的菜拿了过来。
李扬是大客户,李记明厨每天消耗的食材很多,因此这些摊贩都非常的热情,向李扬拜着早年。
有时候李扬不需要问价钱,摊位直接会拿最低价给他。
李建军买了猪脚,鳜鱼,五花肉,羊肉,牛肉,鸡鸭等荤菜,疏菜也买了不少,自然也少不了煌上煌的鸭翅和鸭脚等卤货。
平日亲戚朋友招待客人,一般都是些芹菜炒肉,木耳炒肉和大蒜炒肉这些花荤。
李建军今天买的菜,不和有钱人比,对普通人家来说,特别高档。
两边亲戚加起来大概有4桌,李建军每样菜准备的都很多。
买菜的时候,李扬也没事,于是打电话给陈咏荔问她回去了没有。
得知回了老家,两人就在电话里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