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成就大宗师的路,必须要自己走,但很显然,四顾剑的路,并不适合王十三郎。
四顾剑知道五竹在范闲的身边,他是因为从五竹的剑道之中悟出的四顾剑,而叶流云同样是在和五竹交手后成为的大宗师,他也希望五竹能够帮助王十三郎走出那一步。
看完信后,范闲看向王十三郎说道:“你师父让你跟着我!”
王十三郎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所以我把行李都带上了。”
说着,王十三郎从背上拿下包裹给众人看了看。
见状,范闲沉默了片刻后,点了点头说道:“那行吧,那你以后就跟着我吧,什么时候想走,跟我说一声就是了。”
随后,范闲介绍了王启年等人给王十三郎认识。
双方各自见礼后,船只也到了出发的时刻了。
从东夷城到儋州,实际上并没有多远的距离,从海上走,也就不到三百公里的路程。
而范闲也是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发展是非常畸形的,很多东西明明都已经发展到了手工能够制造出来的巅峰水平,但就是没有产生工业化。
就以船速为例,他们乘坐的船只,明明是风帆船只,但是船速却是能够达到十多节,按照船老大的说法,最快速度甚至能够达到接近20节。
而据范闲所知,人类史上最快的风帆战舰,速度也就20节左右。
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他们上午巳时初(九点多点)出发,一路赶到儋州,等抵达儋州的时候,还没有用一天的时间。
不过,他们赶到儋州的时候,已经是子时了。
这个时间,儋州城早就已经是深夜时分了。
索性,他们也没有去范府,而是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等待天亮之后再去范府。
客栈是四象殿旗下的。
范闲入住后,第二天一早,客栈的人便是把使团的一些消息传了过来。
使团的行进速度比范闲他们要慢得多,此刻才刚刚抵达北牢关,正准备在北牢关休整一下,然后就要抵达庆国境内了。
范闲大概预估了一下,使团回归京都城,大约还得二十天的时间呢。
他们快马加鞭,只需要六七天就可以抵达京都城。
总而言之,他们的时间很充足,不用着急。
了解完这些后,范闲第二天一早便是带着王启年等人回到了范家老宅。
范家老太太看到范闲的时候,也是很高兴。
范闲也是难得过了几天清闲而没有勾心斗角的日子。
如此,转眼便是过去了五天时间。
范闲等人终于是再次启程,准备前去和使团汇合,一起回到京都城了。
第118章 回京,大婚
范闲回到京都城的时候,已经十一月份了。
因为范闲不在使团的缘故,所以使团的行进速度相对较慢,并没有出现和原著一样的城门冲突。
反而伴随着范闲回到使团之中,在城门口迎接使团的队伍,规格可谓是已经达到了最高。
文武百官,再加上当今庆帝的四位皇子全部到场,可谓是给足了范闲这位大宗师的面子。
使团一路来到宫中,面见了庆帝。
庆帝一方面为了给使团接风洗尘,另一方面似乎是对范闲这个大宗师做的,专门在宫中设宴,宴请使团之中的众人。
宴会后,庆帝对使团的众人皆有封赏。
王启年和滕子荆等人,皆被封了六品的武勋。
范闲更是被加封为伯爵。
而范闲也知道了范府众人的封赏情况。
范建成了司南候,范若若成了永嘉县主,柳如玉则是成了一品夫人。
虽然范思辙并没有得到封赏,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范闲未来必然是要开府别住的,到底是,范府无论是爵位还是钱财,都是范思辙的。
所以,已经有人称呼范思辙为司南候世子了。
而随着范闲回京,他大婚的日子也是已经定了下来。
时间就定在大年初六了。
因为范闲大宗师的身份,主持春闱的事情,自然也就没办法让范闲去了。
让大宗师主持春闱,无论从什么方面看,都是不合适的。
而这些时日前来拜师的武者倒是不少,但都被范闲拒绝了。
不过,范闲还是收下了第一个弟子,这人便是滕子荆的儿子滕虎。
最开始,只是一次滕虎来范府,找程巨树玩闹的时候,根据程巨树练武的时候的动作进行模仿,但范闲一眼就看出来了,滕虎的武学天赋很高。
这不禁让范闲来了兴趣,便是随意指点了几下。
结果从没有练过武的藤虎,竟然修炼出了气感,一举成为了一位一品武者。
滕虎今年不过八岁,此前并没有练过武,第一次修炼,就能成就一品武者,说明了其天赋。
范闲随即便是找到滕子荆,收下了滕虎作为弟子。
说起来,范闲虽然此前教导过四象殿内的一些高手修行,所以,范闲的教学经验还是丰富的,再加上系统的加持还有大宗师的实力,范闲能够看出一般人看不出来的东西。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在范闲回到京都后的两个来月的时间里,四象殿除了留在北齐主持北齐事务的白虎外,剩下的三大护法,也是全都成为了九品高手。
如此一来,范闲的麾下就有了六位九品高手了。
除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护法外,便是王启年和程巨树。
当然了,王启年只能说是擅长轻功的九品高手,若是算上拳脚功夫的话,王启年也就只能算是七品高手罢了。
而在范闲的指点下,滕子荆的进步也很大,如今已经达到了八品上的境界了,再给他两三年时间,一定可以成为九品高手。
当然了,如今王十三郎也算是范闲的手下了,毕竟四顾剑将其托付给自己的时候也说了,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他就是。
范闲自然也没有客气的意思。
而王十三郎这段时间的任务,便是教导滕虎基础拳脚和基础剑术。
藤虎这小子的天赋也是着实不凡,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是二品武者了。
也是因为范闲突破到了大宗师的缘故,这段时间以来,也没有什么人找范闲的麻烦。
此外,便是二皇子勾结北齐走私的事情。
范闲将此事上报庆帝后,庆帝只是让二皇子禁足了半年,同时把叶灵儿许配给了二皇子李承泽。
对此,范闲早有预料。
二皇子是庆帝给太子找的磨刀石,甚至于,就连他范闲都是太子的磨刀石。
只不过,随着范闲成为大宗师,已经不再适合担任磨刀石了,庆帝自然不可能就这么把李承泽给废了。
要不然,谁给太子当磨刀石?
三皇子吗?
三皇子太小了,而且身边根本就没有什么势力,怎么当磨刀石?又怎么起到磨刀的作用?
所以,现如今二皇子还不能动。
而就在京都城内暗流涌动之际,范闲的婚期也是慢慢临近了。
京都范府,此刻的府邸之中,张灯结彩,十分热闹。
今日便是范闲大婚之日。
范闲大婚,引得天下人为之侧目。
范闲是正月份出生的,过了年便年满十八岁了。
十八岁,在平均寿命只有四五十岁的封建社会,已经算是晚婚了。
按照庆国的法律,男子16以上,女子14岁以上,便可以成亲了。
男子超过20岁,女子超过18岁还不成婚的,需要缴纳‘未婚税’,甚至于,这个税费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递增。
这都是国家在逼迫成年男女成婚。
没办法,在封建社会,人口也是一种财富。
人口代表着战争潜力,劳动力的数量。
自然是官府关注的一个重点。
而范闲今年18岁,林婉儿17岁,倒是都还没到需要交税的时候就是了。
而范闲的大婚,自然是有很多人想要上来巴结。
毕竟一个大宗师,未来还要执掌内库财权,这样的人,怎么巴结都是不为过的。
但范闲并没有打算大操大办。
只是在范府之中摆下三桌宴席,把林若甫一家和几位皇子安排了以外,其他人都没有参加宴会。
而在范闲和林婉儿拜堂的时候,长公主李云睿也是送来了贺礼。
自打范闲成为大宗师的消息传出来以后,李云睿便是明白,她已经不可能扳倒范闲了。
但是,即便是这样,李云睿还是愿意给范闲找一些不痛快的。
所以,李云睿让人把内库的账册送了过来。
结果范闲一看,也是不由得笑了。
内库这样日进斗金的项目,在李云睿的手里,竟然亏空了两千万两白银。
两千万两白银,哪怕是放在庆国也是一笔大钱了。
而庆帝的意思也很明确,要么范闲接手内库,但要补足2000万两白银的窟窿,另一个,则是放弃接手内库。
第119章 内库的亏空
“内库的建立,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内库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商行,分铺遍布天下,还有皇室撑腰,这样的商行,在李云睿的手里,竟然亏损了两千多万两,李云睿这生意做的,就该掉脑袋!”
说着话,陈萍萍将内库的账册扔到了桌子上。
范闲闻言,却是轻笑一声说道:“皇室的脑袋,可不是那么容易掉的!”
闻言,陈萍萍也是沉默了片刻。
他明白范闲话里的意思。
二皇子勾结北齐,甚至给北齐提供钢铁和盔甲等物资,这要是换个人,诛九族都是轻的,但二皇子只是被禁足了半年。
而李云睿勾结北齐,出卖鉴查院暗探言冰云,致使齐庆一战的成果差点毁于一旦。
但就算是这样,也没能让李云睿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