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贾斯汀的任务就是,当位于加勒比海的某个小岛出现震惊世界的“闪光”之时,保证“香格里拉”赴欧考察团的所有成员必须看上去依旧身处欧洲。
这也是起初布莱恩找到杰克之后,他在基地小楼苦思冥想一夜之后制定的计划。
早在之前和弗兰克他们一起闯入兰利,经历了似是而非的《赤焰战场》第一部剧情之后,杰克就在考虑该如何应对第二部的剧情了。
因为弗兰克这帮“R·E·D”不像布莱恩为主角的《飓风营救》系列,只要改变一些关键因素,比如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就不会发生后续剧情。
《赤焰战场》两部的情节前后并没有强关联,这也意味着杰克无论做什么,可能都无法阻止那颗核弹的爆炸。
当然核弹炸不炸实际上和杰克并没什么太大关系,原剧中的爆炸位置是在距离伦敦不远的外海高空,就算有辐射尘,等飘过大西洋应该也影响不大了。
况且严格来说,杰克需要担心的不是核弹会爆炸,而是担心那枚核弹不会爆炸。
一枚随时可以提着走,在任何地方放下就能引爆,还能避开辐射检测的核弹对这个世界来说有多麻烦可想而知,以前某人还能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但现在
只能说这个世界第一大国的草台班子程度和某人前世不相上下,逼得他一个小小的FBI探员都不得不开始为世界和平操心了。
总而言之就是这枚核弹必须要炸,还必须炸得世界瞩目,最好炸到没人关心核弹是怎么来的,而将注意力放到其他方面。
比如,为什么被炸上天的小岛上会汇聚了那么多富豪名流,他们究竟在那里做什么?
里瑟身后的码头上停靠着一艘长达44米,极为吸引人眼球的超豪华游艇。
如今的大英帝国海军虽然已经衰落到不能看的程度,但英国老钱们的游艇数量倒还算看的过去。
克里斯只是开出了一张支票,就很轻易的在当地游艇俱乐部中租到了这么一艘几乎全新的豪华超级游艇。
自从1977年,伊丽莎白二世即位25周年,英国皇家海军举办了最后一次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舰式之后,“日不落”最后的象征也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2005年的时候英国搞了一次纪念特拉法尔加海战200周年的国际阅舰式,但由于皇家坐舰“不列颠尼亚”号此前已经退役,女王陛下不得不将一艘南极考察船当作自己的坐舰。
特拉法尔加海战就是英国传奇海军将领纳尔逊阵亡的那一战,1805年10月21日,法兰西联合舰队惨败于西班牙特拉法加角外海。
在那一天,英国失去了他们的海上传奇,而拿破仑也失去了进攻英国本土的希望。
讽刺的是,在200年后这场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的国际阅舰式上,英国皇家倾巢出动的军舰实力甚至还不如来访的法国海军。
再往后,随着“无敌”和“皇家方舟”两艘航母被退役拍卖,等到2012年的时候,英国就只能在泰晤士河上举办一下所谓的水上纪念活动了。
杰克还记得某张颇具讽刺意味的照片,上千艘小舢板和小艇伴随着女王乘坐的游船,那场面简直让人不忍直视,堪称帝国黄昏。
“克里斯可真是大手笔。”
看着这艘线条流畅,船身绘着蓝白条纹的大船杰克也不由感叹了一句,他好歹也是上过驱逐舰和核潜艇的男人,但眼前这艘拥有三层甲板的豪华游艇依旧让他感到了几分震撼。
44米的游艇其实已经相当大了,哪怕浪费了大量空间在泳池、酒吧、日光浴甲板之类的娱乐设施上,能够住人的船舱依旧多达七八个,这还不算船员休憩间。
杰克不太理解前世的某些“专业”摄影师是如何将航母拍成渔船,又将万吨大驱拍成小舢板的。
反正光就他此时上来的这艘由意大利“阿兹慕-贝尼蒂”公司建造的豪华游艇来说,上上下下全部跑一圈的消耗就抵得上某些扑街作者全天的运动量了。
意大利作为欧洲少数保留了一定工业实力的国家,在造游艇方面确实有一手,足足三层的无边际甲板,自下而上逐渐收拢线条,同时从船尾一直延伸到船头的最前端,营造出了极为宽敞的船上空间。
“很可惜,我们只能享受不到一天的船上时光。”穿着身白色船长服的马文捧着杯鸡尾酒一脸遗憾。
现在他们的身份是这艘名为“安妮公主号”的游艇船员,马文非要当船长,弗兰克就只能屈居当大副了。
杰克、里瑟和安娜算是船员,同时也是服务生,他们此刻的任务是从这里出发,去往法国的圣马洛接一帮来自美国的“土豪”上船,然后沿着法国和西班牙海岸航行,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地中海游玩。
而维多利亚老太太则回到了自己位于伦敦郊区的住所,等待MI6的特工上门。
事情到了如今这一步,军情六处需要考虑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什么灭口,而是如何尽快将那颗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消失的手提箱式核弹找回来。
事实上此时的MI6远比杰克想象中的还要鸡飞狗跳,因为被他乱枪打死的“德西玛”大佬格利尔先生同样出身自MI6。
眼下的情况就是,身为MI6前特工的爱德华·贝利博士“耍”了所有人,利用几名“R·E·D”从莫斯科弄回了当年藏在克林姆林宫下面的“红汞”核弹,准备在伦敦交易给同样是MI6前特工,创立了“德西玛科技”,负责为美国政府干黑活的格利尔先生。
CIA同样快疯了,在这件事他们一样脱了不了干系,因为干掉两个老家伙最终抢走核弹的人是他们花了2千万请来的顶级杀手韩。
如今“韩”带着核弹下落不明,究竟想要做什么没人知道,MI6一边在找人的同时一边拼命往CIA身上泼脏水。
“你这简直就是在玩火。”连夜开了条小舢板从诺曼底赶来的哈瑞,在见到杰克之后第一时间便开口抱怨道。
杰克依旧一副笑眯眯的样子,送上一盘煎得喷香的鳕鱼,“除了铁匠,最会玩火的大概就是厨师了,尝尝这个。”
一边享用美食一边欣赏着远方海面的日出,虽然冬天的英吉利海峡海风刺骨,但身处顶层甲板的玻璃房中却是无比惬意。
哈瑞不就不多的一点火气也很快在这美食与美景的双重作用下消弭于无形,毕竟杰克并没有玩什么先斩后奏那一套,就连打算在哪里引爆核弹都没瞒着他。
“爱德华·贝利的尸体是按照你的要求伪造了枪伤,英国佬没有发现破绽,另外我也见到了那位格利尔先生的尸体,真没想到他居然曾经也是一名MI6特工。”
哈瑞顶着“阿诺”那张线条刚硬的脸,居然罕见的带着几分担忧,“这个‘德西玛’组织究竟想要做什么?”
“谁知道呢?或许是想要统治世界?不是一直是由你负责暗中调查他们的吗?”杰克在他身边坐下,摸出一盒雪茄放在手边示意他随意。
除了前世看《疑犯追踪》第四和第五季的剧情讲解切片获得的些许印象,杰克手头关于“德西玛”组织的资料全部来自于哈瑞这段时间的调查。
印象中的“德西玛”组织神秘且强大,不仅暗中操纵着国会议员,还渗透进了CIA和军方,并最终掌控了相当高的军用网络权限。
而哈瑞的调查,包括通过对那个板寸金毛男拷问所获得的信息,则进一步验证了他的这个印象,“德西玛”这个组织所图不小。
这次能够干掉格利尔先生实属意外之喜,哪怕是杰克都没想到,这位居然真的就这样被一枚核弹给钓了出来,并且顺顺利利的领了盒饭。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疑犯追踪》的剧情绝对会乱套,毕竟这样一个地下组织,大概率不会因为一个领导者的死亡而就此土崩瓦解,但换了人之后的行事风格显然不太可能和之前保持一致。
现在杰克还不知道这究竟算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哪怕给个机会重来一次,他依旧会选择对着那个老家伙清空弹匣,因为这么做,或许一些好人就不用死了。
哈瑞在船上享用了一顿美味的早餐以及一支古巴雪茄之后就重新坐着小舢板离开,作为“欧米茄”部门的老大,他还要装模作样的协助CIA寻找核弹下落。
豪华游艇在中午时分抵达圣马洛,在接上一众“香格里拉”集团的高管和“家属”之后便再次启航。
“安妮公主号”一路向西航行到阿申特岛附近的时候刚好入夜,借着夜色的掩护,几艘小型快艇缓缓靠上“安妮公主号”游艇。
十个小时之后,一架被篡改了航空器注册号的湾流飞机降落在了古巴的巴拉德罗国际机场。
一身热带观光客穿搭的维多利亚老太太靠在一辆1954年产的别克“云雀”敞篷车旁,身边是穿着花衬衫和大裤衩的伊凡。
“欢迎来到‘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见到杰克等一众人走下飞机,叼着根大号雪茄的老毛子如同主人一般向着众人张开双臂表示欢迎。
第1343章 混血老枪
“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是古巴的别称,来源于它的地形形状,此外还因为本地的制糖业而得名“世界糖罐”。
相比起雪茄,其实古巴的制糖业曾经更为出名,杰克前世的时候也听上一辈人说起过“古巴糖”,很多50、60甚至70后可能还会对此有些印象。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类似红糖的“古巴糖”无论是从卖相还是味道其实都远不如当今超市货架上那琳琅满目的糖果。
因为这些黑乎乎的糖块仅仅只是制糖业的初级品而已,不但颜色发黑,而且甜中带着些许苦涩以及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味。
不过对于那时候的赛里斯人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奢侈品了,不仅需要凭票供应,甚至在农村地区被视为一种“滋补品”。
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人生病的时候,才会相当舍不得的拿出几块黑乎乎的红糖或者“古巴糖”泡糖水喝。
事实上由于意识形态问题,古巴至今依旧遭遇着某国的经济封锁,所以赛里斯一直在以一种类似援助的方式大量进口“古巴糖”。
只不过如今那些黑乎乎的糖块早已从普通人的餐桌上消失,这种初级糖制品会在进行深加工之后变成如今超市货架上那些色彩各异,口味也不尽相同的糖类商品。
说杰克对于古巴这个国家不好奇那肯定是假的,全美洲唯一一个和毒榀绝缘的国家,被经济封锁超过60年,却依旧为了保持独立坚持着与隔壁那个世界第一“灯塔”迥异意识形态的小国。
可惜这次的古巴之行注定短暂,甚至还要刻意避开当地人的注意,想要真正体验古巴风情,大概要等到杰克从FBI退休的那一天了。
时至今日,美国人想要跑来古巴旅游,出境时填写的理由还必须勾选上“帮助古巴人民”的选项,而不是“旅行观光”之类。
参与这次行动的除了弗兰克、马文和维多利亚这三位“R·E·D”,来凑热闹的老毛子伊凡,主要的战斗人员还包括了克里斯和布拉克斯顿这对兄弟,
两位颇有共同语言的前CIA特工——布莱恩·米尔斯和约翰·里瑟,以及强烈要求参与作战行动的前海豹克莱,当然还有杰克和安娜两人。
除此之外,卡塞尔、汉娜和洁洁、还有老菜鸟约翰·诺兰、安吉拉和蒂姆这三位LAPD则担任辅助工作。
他们将在作战行动结束后第二批登岛,负责帮助转移岛上的受害者和无辜者。
这次的行动和杰克以往曾经参与的任何一次都不同,事实上就连弗兰克这样经验丰富的老特工也从未有过类似的经历。
他们要做的可不仅仅只是消灭岛上的武装安保,干掉指定目标后将核弹定时器打开并及时撤退就行。
岛上究竟有多少遭遇拐卖,以及被强迫服务那些富豪名流的可怜人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如何进行甄别并带走也是个大难题。
好在这次他们不是孤军奋战,这帮“R·E·D”在古巴是真的有帮手。
同样是因为被封锁的原因,古巴几乎看不到任何现代化的痕迹,就连在路上跑的也都是半个多世纪前,殖民者(主要是老美)撤离后留下的各种极为复古的汽车。
维多利亚和伊凡开来的这辆生产于1954年的“云雀”敞篷车已经算是车况维护的非常棒的那种老爷车了,坑坑洼洼的路上甚至时不时还能见到马拉的大车在运输水果和蔬菜。
两辆排气管噗嗤作响,杰克怀疑车龄可能比弗兰克还大的大巴车将众人送到了位于古巴中北部的马坦萨斯港。
这里被称为“古巴的雅典”,同时也是古巴的革命圣地,一个留着络腮胡,穿着绿色军装的大鼻子老头乐呵呵的等在路边。
老头的鼻子非常大,甚至大的有些夸张,让杰克想起了动画片《飞屋环游记》里老头卡尔。
大鼻子老头身后是一道锈迹斑斑的铁丝网围墙,旁边还竖着一个看上去早已废弃的岗亭,而被铁丝网围住的则一栋颇具苏联时期风格的灰色仓库建筑。
“欢迎你们的到来,老朋友。”大鼻子老头颤巍巍的上前,同弗兰克和马文拥抱了一下,又和维多利亚老太太行了贴面礼。
“你们的小朋友已经在里面了,正在检查和收拾我的那些‘老伙计’,话说你们这是打算做什么?虽然我的‘老伙计’们都上了年纪,但依旧能再应付一次‘猪湾事件’。”
杰克意外从双方的对话得知,眼前这个看着至少有80岁的大鼻子老头还真的叫卡尔,至于他口中的小朋友,自然是提前来到这里的克里斯和布拉克斯顿。
卡尔老头一边絮絮叨叨一边领着一众游客打扮的美国佬进入仓库,正在一堆木箱子前忙碌的兄弟二人听到脚步声转身回头,眼尖的杰克看到了布拉克斯顿手中拿着一把怪模怪样的SVD狙击步枪。
“有没有兴趣试试这玩意儿,我敢打赌你肯定没见过这种枪。”布拉克斯顿见到杰克嘿嘿直乐。
杰克接过这把狙击步枪,仔细打量了一番才愕然发现,这压根不是什么SVD,而是一把用莫辛纳甘改造而来的拼凑货。
大名鼎鼎的莫辛纳甘步枪诞生于一战时期,在赛里斯有着“水连珠”的雅号,当年狙神张桃芳32天击毙214名敌军,使用的就是这样一把只有机瞄的老枪。
而杰克眼前的这把拼凑货,看上去比张老爷子用过的那种莫辛纳甘要“先进”的多。
因为这把曾祖父级别的老枪枪身上装了一个差不多是爸爸辈的苏联产“PSO-1光学瞄准镜”,原本长长的枪管被截短了一截,焊了一个SVD才有的锥形双室制退器。
所以杰克第一眼才会误以为这是一把SVD,结果在看到那个只能塞五发子弹的固定式弹仓后才恍然大悟。
“虽然我可以理解出于安全和保密需要,不能使用可能被追查到来源的武器,但让我们使用这样的老家伙是不是稍嫌有些过火了?”
克莱有些郁闷的挠挠头,哪怕是他曾经是一名“DEVGRU”,无论是北约还是华约的武器都能轻松驾驭,可这玩意儿他用着是真不放心啊。
第1344章 会唱歌的老飞行员
“这可不是给你们用的。”大鼻子老头卡尔乐呵呵的指着箱子旁桌上摆着的一把把AKM,“这些才是,箱子里那些都是我的私人纪念品。”
说着他拿过杰克手上的这把魔改莫辛纳甘,指着枪托上的刻痕向众人展示,“这是我老朋友何塞的遗物,他是一名优秀的狙击手。
这12道刻痕代表了他在安哥拉内战中击毙了12名敌人。”
杰克闻言不由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弗兰克,安哥拉内战上个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到了千禧年之后才结束,其中南非和老美在其中扮演了相当不光彩的角色。
在这场内战中,由苏联提供装备,古巴派遣的志愿军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重要,帮助当时还十分弱小的安人运(MPLA)在前期南非干涉军的狂轰滥炸中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反推成功。
杰克起初还以为这个叫做卡尔的老头大概做过CIA的线人之类,但从他之前和现在的发言来看,很显然屁股不是在老美这一边的。
“我曾经被CIA派往过安哥拉,在那里我了解了什么是‘血钻’。”弗兰克表情有些意味深长,“有些事无关命令,只关乎对错,不是么?”
合着这老小子真通过共啊,杰克恍然。
弗兰克口中的“血钻”指的可不是什么血红色的钻石,而是一种被称为“冲突钻石”的贸易形式,特指在某些武装冲突地区非法获得和贩卖的钻石。
小李子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做《血钻》,原型是发生在塞拉利昂的钻石战争。
其实在安哥拉那场长达27年的内战中,和安人运对抗的安盟所占据的安哥拉南部的钻石矿产区,同样出产了大量的“血钻”用以获取军费。
具体其中发生了什么故事弗兰克并未细说,众人之中也就杰克这个前世曾经当过很长一段时间“键盘侠”,以及同样因为需要搜集写作素材,并且博闻广记的卡塞尔对那场发生在非洲的战争有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