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416节

  一直等两个人跑远。

  梁红杰才从口袋摸出烟,蹲在地上,默默的抽着。

  他是京都装甲兵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全营可以说,除了满学习的学历能够压过老梁之外,其余的人都要靠边站。

  当初带蓝军营,秀才曾私下找过他,询问梁红杰自己的意愿。

  以后在部队发展,是想按照专业带装甲连,还是选择别的单位。

  那时候,老梁早就毕业近一年,在侦察连消磨了所有年轻人身上该有的锐气。

  部队毕竟不是军校,京都装甲兵学院不管怎么说,都还保留着一些高校的风格,文化气息挺浓厚。

  加上机械化改革不断推进,选了好专业,也让临近毕业的老梁,无限憧憬基层部队。

  憧憬自己以后也是带兵的人,指挥装甲洪流作战,在这个机械化时代站稳脚跟,为国效力。

  可奈何。

  毕业刚分配到坦七师,还没三个月呢,坦七师撤编,番号改为装甲七旅。

  鉴于老梁的情况,旅里原本打算把他放到侦察连历练历练,等身上沾染一些老兵的习气,再给他弄到副连。

  谁成想,侦察连风气太过凶厉,一切都要拿能力说话。

  新干部过去,只要不是提干的那种排长,到了连里压根没人鸟他。

  跑又跑不赢,打枪都跟不上,各项训练别说及格,正常尝试都坚持不下来。

  程东也就放弃了,让他当个文书,一直没做出什么成绩,副连自然也甭想了。

  一直遇到陈默,碰到培训基地招收人,程东才将他安排过去,算是给老梁一个晋升的机遇。

  而陈默也挺照顾他,当时就给了他一个小队长的职务,锻炼锻炼。

  只不过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培训基地还没咋地呢,西北军演就来了,那时候陈默询问老梁,想带什么连队,梁红杰哪有什么想带的啊。

  心气都磨没了。

  最终,陈默做主,把他调到干部最多,连长最多的后勤连。

  因为当初蓝军营过来的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后勤,体系可以说非常完整。

  梁红杰过去,名义上是连长,但连长不止他一个,他就是跟着学习的虚衔而已。

  如今,后勤只剩他一人了,前段时间又去别的单位学习。

  秀才又把后勤交给他。

  梁红杰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必须担负起这个担子。

  可说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一周的时间就招来两个兵,还是啥球不懂的大头兵,搞的梁红杰自身有困难,也没法去营部提。

  只能咬牙自己抗住。

  他已经计划好了,哪怕后勤保障连现在就三个人,也得带着那两个兵,去车炮场将所有车辆,编制给他俩讲讲。

  熟悉熟悉保障营的流程。

  等有机会,继续去别的连队拉人。

  至少,在秀才撤掉他之前,梁红杰是不能辜负这一份信任。

  。。。。。。。。。。

  另一边。

  陈默回到办公室后,也一直在思考全营的组建章程。

  现有的连队训练,才是重中之重,至于什么信息化设备,防空连,榴弹连,远程火箭炮连等等。

  这些再没有开始组建,或者没有需要用到的时候,考虑那些纯属就是多余。

  装步和坦克的人数多,陈默打算在近期,将这两个连队多余的人员拆分出来,补充到工兵连和后勤连。

  既然需要扩建,那必然要牵扯到新建制单位,每名单兵的职能,火力配备协同。

  就算有两个连队做底子,可扩建连队依然充满挑战性。

  没办法啊。

  示范营别看干部挺多,但可用的人,或者说培养出来能担负重任的太少了。

  很多都是戴着干部军衔,刚从学院毕业没多久的学生兵。

  远的不说,梁红杰的囧境,陈默一直都知道一些。

  毕竟作为营长,要是连这点问题都发现不了,那也太失职了。

  不说老梁的问题。

  军区只给营里安排了一个政工干部,其他连队除了侦察连,都没有指导员。

  明明干部那么多,就是填不上这个空缺,目前数个连队,等于共用一个指导员。

  安抚工作,都是教导员方培军和侦察连指导员霍林山两个人再做。

  在办公室苦坐无果,陈默抬头看到程东和满学习两人,正坐在自己办公室沙发上,一人捧着一个大瓷缸喝水。

  陈默开口问道:“连长,各连下午的训练都安排了吗?”

  “安排好了。”

  程东听到询问,急忙放下瓷缸:“有老刘在盯着,我就是过来问问你,还有没有别的什么需要注意。”

  “嗯。”

  陈默扣上钢笔帽,随即起身拿起茶缸,自己也接了一杯水,咕嘟咕嘟狂灌几口:“扩建的章程我目前还没有头绪。”

  “但从基础开始,正常阶段作训工作不能落下,刘营长这方面有经验,参谋部也要协调做好记录。”

  “最好根据两个连队的安排,参谋部制定详细的大纲,最近刚开始,后期综合训练量比较大,既然建场地,那就顺带着把坦克特种障碍场,装甲协同战术场,步兵分队训练场,全都投入建设当中。”

  “行!”

  程东点点头,认真的记下来。

  “当然了,工作归工作。”

  陈默抻抻军装继续道:“现在虽说夏天已经过去,但各连队,分队的军官一定要时刻提醒他们。”

  “夏训和秋训是野战部队训练量最繁忙的时期,也是安全事故多发时期,根据过去三年63军统计数据,78%训练事故都发生在该阶段。”

  “所以,安全意识一定要有。”

  “各级军官,从我到下面的战士,都要重视起来,脑子里时刻绷紧这根弦,一旦发生麻痹大意导致安全事故,那就对不起了,连带责任人,一个都不放过。”

  “是!”

  看着秀才进入工作状态,程东已经坐不住了,他匆匆放下水杯起身:“还有别的补充吗?”

  “没有了,我也去训练场地看看。”

  陈默整理好军装,扭头看向缩在沙发上的满学习:“老满,你跟我一起。”

  “得嘞!”

  三人来到楼下。

  程东属于急性子,只要有事干,那屁股底下就跟着火了似的,一秒都待不住。

  匆匆忙忙的跑着回西校区开车。

  这时候,学院绝大多数战士都已经外出,难得清静了一些。

  陈默倒是没有多着急。

  他踱步带着老满,两人有说有笑的朝着西校区门岗走去。

  等路过训练场边缘时。

  陈默眼角余光,注意到有人在车炮场重型卡车以及牵引车旁边,手里拿着东西在闲溜达。

  定睛望去。

  才发现是梁红杰,正带着朱改团,冯俊岭两人,爬高上低的在几辆车上忙碌。

  “梁连长的后勤,现在有几个人了?”

  陈默突然回头看向满学习。

  “三个吧,带梁连长一共三个。”满学习有些愕然的回应,主要陈默问的太突然,话题跳跃幅度太大了。

  “一共就三个?”

  陈默皱了皱眉,他确实知道后勤的情况不容乐观,可也没想到这么恶劣啊。

  营里前几天,有不少老兵时不时喝汽水,喝啤酒,吃瓜子之类的小零食,陈默一直都知道是梁红杰提供的。

  但他很少过问。

  毕竟每一个人都需要成长,不能过多干涉,哪怕这种方式不恰当,甚至是错的,只要不引起不好的反响,陈默能够做到听之任之。

  可三个人,是不是效率太低了?或者说这都没有效率了。

  陈默沉思片刻,朝着车炮场走去。

  梁红杰这边原本正带着自己的两个小将,对后勤的车辆进行识别和排查。

  静悄悄的环境突然听到脚步声临近,老梁抬头一看是秀才。

  他急忙招呼朱改团两人,收拾军装,下车,列队站好,抬手敬礼!

  “营长好!!”

  “嗯。”

  陈默笑着回礼,上前拍了拍两个同年兵的肩膀,算是打过招呼后,这才看向梁红杰。

  “后勤连组建的怎么样了?”

  “秀营长,我这进展有点慢。”梁红杰心里暗叹一声,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哪怕他现在有一个排的人,临时组成运输排,都不至于这么尴尬啊。

  不过,营长都问了,他只能硬着头皮道:“目前就小朱跟俊岭两个人。”

  “两人?!!”

  陈默刻意摆出一副惊讶的神色,回头看向满学习:“老满,你们参谋部怎么安排工作的,后勤组建一周了,平均三天招收一个兵,为什么没有人汇报?”

  “营长,这事我也不太清楚啊。”

  满学习被问的有些懵:“梁连长最近一直会买些零食,还有吃喝的东西,在各连里面转。”

  “总共就两人,还是刚才别的连队都出去,我才知道。”

  满学习摊了摊手,满脸的无辜。

  “那就是你们参谋部的失职。”

首节 上一节 416/4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