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第397节

  陈默则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吭声,两人肩并肩的坐在路牙子上,烟是一根接一根的抽。

  就是没有话讲。

  过去足足十几分钟,陈默才弹飞手里的烟头,扭头看向老满:“我不是让你筛选27和38,雷达部队还有防空单位的骨干嘛?”

  “你怎么也跑过来了?”

  “营长,你让我下手轻点,就这点名单还整不出来啊。”满学习自信的摊了摊手:“当时报名的时候,我就盯着后台整理了。”

  “我也没挑多,就找出来四五十个,加上响箭的汪建斌,一共也就五十个人。”

  “五十个??!!”

  陈默听到这个数量,连他都被噎了一下,好半天说不出话。

  特么的,这两个都是机械化第二阶段转型才出现的单位,总共才多少人的编制啊。

  开口要五十,陈默自认他都没这个魄力。

  不过要就要吧,开口多一点,总要给人家那边讨价还价的余地。

  “营长,那些都是小问题,刚才老班长提的事你有办法解决没?”

  满学习一副忧虑的模样,问题这种事情,没有提出来,很多人都不会想到。

  可一旦提起来,那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刃似的,时刻让人感觉到不安。

  “这个让我认真想想吧。”

  陈默摆了摆手,起身朝着宿舍走去。

  看这情况,老满也没有再跟,就像王松合评价的一样,陈默这个人做事目的性太强,很多时候,连他自己都没察觉。

  就会不知不觉的将自己套在里面。

  老炮说的这个问题,如果想不到解决的办法,恐怕整个晚上都不会睡着了。

  其实,陈默曾考虑过类似的情况。

  以前蓝军营临时拼凑数个连队,没有出问题,那是有原来的干部带队,加上有集体二等功吸引着。

  通常不会有大问题。

  但这次建营不行,成建制的单位没有了,包括学员都是很多老兵组成。

  这些人,有的是被单位挑出来,有的干脆就是被示范营以半争取半抢的形式给弄过来。

  连上面很多人,从心底里都不看好所谓的信息化营,那下面的战士,还能指望有多高的觉悟?

  打个比方。

  临时凑的人,虽说都是老兵,有经验,懂纪律,不需要怎么引导。

  但谁能保证这些骨干,在离开原单位后,会不会原本打算留队的,突然觉得新单位没意思,不再签留队,而是选择退伍回乡?

  如今快要九月份了,距离退伍季没有多长时间。

  示范营哪怕政策再好,预留的名额再多,也架不住某些老兵脱离原单位的那种孤独感。

  人家什么都不想要,你给几等功的名额,都是白搭。

  一旦这种思维在新营里散播,退伍季对于示范营来讲,那就是致命的打击。

  眼下,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

  士官学院那边,新招收的学员,已经开始接触文化课,根据专业接受信息化课程的熏陶。

  甚至61师的人也开始加入。

  一切看起来都挺平和,也挺和谐,但恰恰就是这种静悄悄的和谐,才会为以后建营成功,留下最大的隐患。

  战友之间本身不熟悉,缺少有效沟通,有事不讲,有话不说,心灵之间擦不出火花,碰不出感觉,战友情谊自然会淡化,冷漠。

  只有让战士有效的交流,才能产生凝聚力,所有人目标一致,才能让整支部队拥有战斗力。

  但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太难了。

  需要让全营的人有归属感,有荣誉感。

  “特立独行.特立独行”

  深夜。

  陈默躺在大铁床上,还在考虑着这个问题。

  8月29号上午。

  河东市榴弹炮营内,所有的军官,士官都开始转移。

  准备前往太山基地汇合,组建新营。

  有些等不及的,比如秦小军或者许战旗这种,初次担任连长的人,昨天晚上就跑了。

  剩下的,都要在今天分批次过去。

  临出发前。

  营训练场上,所有人收到通知列队集合。

  熬了一夜没合眼的陈默,一直等到队列集合完毕,他才从行政楼里踱步来到训练场。

  目光扫过整齐的队列,陈默扬了扬手中的文件,高声道:“同志们,这次过去入驻士官学院,有什么任务,大家都还记得吧?”

  “建营!!”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吼声,最近都在因为这个事忙碌,怎么可能不知道。

  “没错,建营!!”

  陈默点点头:“但建营不是一句口号,喊喊就行,更不是制定一下方针,整个营就能迅速的做起来。”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担负起干部的责任,带起来一支部队,那规矩就不能少。”

  “从现在开始,装甲步兵连,坦克连,成立龙虎榜,一个龙榜,一个虎榜,榜分个人和集体。”

  “我把话放在这里,个人争得榜上第一名,荣获三等功,集体榜暂时不公布。”

  “那需要以后所有连队成立之后,才竞争的榜单。”

  “至于这个个人榜都有哪些综合方面,交给参谋部的人去制定。”

  “我只加一条,连队成立三天之内,所有干部和战士必须熟悉,记住,我说的是所有。”

  “到时候我会抽查,一旦发现哪个连队出现问题,那你们的第一名也会跟三等功失之交臂。”

  “想得第一,那就全连努力。”

  “第二,从今天开始,我不管旁人,只要是隶属于示范营的干部或者战士,用餐期间,先士兵,后士官最后干部,眼下咱们人还少,场地问题或许问题不大。”

  “但记住,规矩就是规矩。”

  “哪怕全营只有十个人,你身为干部,也得排到战士的后面,满学习同志暂时担任纠察,用餐期间,主要带着参谋部的人抓这个事。”

  “谁违反规定,让他过来找我说。”

  “同时,参谋部也要带人多去连里寻找战士沟通,认真记录战士反馈的问题。”

  “每天至少登记十条,上下齐心去解决。”

  “刚才我讲的这些,必须全部落实到位,谁违规,谁当面过来跟我解释原因。”

  “是否清楚?”

  “清楚!!!”

  队列中,所有人异口同声的回应。

  陈默说的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天天说建营,却没说过纪律方面的问题。

  哪怕再自律的战士,生活到懒散的营区,也坚持不了多久。

  有了规矩,自然也就有了底气。

  老炮站在底下的队列中,看着陈默宣布的指令,他咧嘴笑了笑。

  虽然这些改变还很小,但至少已经做出了改动。

  尤其是用餐顺序这些,一天两天没什么,坚持的时间久,营区的风气自然就会形成。

  再牛的单位,也是从这些点点滴滴的要求中,完善出来。

  老炮面带笑意。

  那是因为他看到自己带出来兵,再肩负重任的同时,不是萎缩,不是退避,而是勇敢的承担。

  开始尝试走以前侦察连都没走过的路。

  这不就是一个新营,该具备的新气象嘛?

请假一天

  今天有点不在状态,所以请假一天,请各位读者大佬见谅

第256章 秀才上任,第一把火

  队列解散,第一批人员开始出发学院。

  陈默站在训练场上叉腰看着,他昨天晚上一直思考建营风气的问题,几乎没合眼。

  反正当天只是两个连队选人,体检,做动员宣传。

  也没什么大事,他没打算这么快过去,至少也要在营区这边,美美的睡一觉,养养精神再说。

  “营长,咱们现在出发嘛?”

  瞧着熟悉的人陆陆续续离开,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建营,王建勇有些按耐不住的跑过来询问。

  “不急,咱们等等再去,对了,你把老满拟定的名单,传真到军区参谋部。”

  “然后今天不管谁打电话,你就说我去学院了,哪怕学院的人打电话,也要说我在路上,记住,不管是谁打过来都这么讲。”

  陈默摆摆手,认真叮嘱几句,随即抬手揉捏着鼻梁朝着宿舍走去。

  独留老王一人站在原地有些懵。

  满学习拟定名单的事他知道,那可是张口就要五十人啊,还是从27军和38军抽调,这要是名单传真过去,军区打电话过来核实咋整?

  还有,就算军区不核实,今天建营第一天,营区这么多人去了学院,营长这个牵头的人却不在。

  怎么都有些说不过去吧?

  可疑惑归疑惑。

  这眼瞅营长都走远了,王建勇也没辙,他总不能强留人,干脆挠挠头跑向营长办公室,准备执勤。

  其实,不是陈默不愿意动身去学院,而是昨晚老炮提的问题依旧萦绕在他脑海中,没有万全的办法解决。

  以前带蓝军营的时候,那是明确的说过时间短,合作顶多一个月就可以各回各家,有矛盾能够强行压制住。

  如今,轮到带自己的营,怕是很多东西就压不住了,必须明晃晃的摆到台面上处理。

首节 上一节 397/4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